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治登基三年却着急立太子 李治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治登基三年却着急立太子 李治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167 更新时间:2023/12/7 1:34:0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高宗李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治刚刚登基不久,又是正直年轻,李治为什么着急立太子?李治是怎么想的?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命运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最终能够坐上女皇的宝座,是多种因素加成的结果。

这其中武则天的老公李治,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李治,武则天在李世民死后,很可能要跟青灯古卷过一辈子了。

但终究李治还是不忘旧情,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了回来,很多人都说李治很软弱,但从他和武则天关系的发端来看,李治可绝不是什么老实孩子。

武则天当时可是进宫十几年的老人了,就这种情况下,李治都敢和武则天眉来眼去,最终突破伦理束缚,这样的人胆子不可谓不大。

从感业寺回宫可以说是武则天命运的转折点,从此武则天开了她的晋级之路,我们现在站在历史的后面,很多人都觉得武则天这个人一直都是处心积虑的想要当皇帝。

但事实上,武则天敢开始,根本不可能往这方面想,甚至是想当个皇后都非常的困难,而且早期武则天跟李治之间,可以说是模范夫妻。

两个人不但在感情上是恩爱的,而且事业上武则天还是李治很大的帮手,你说这都当上皇帝了,事业上怎么还需要帮助呢。

虽然是皇帝,但李治这个皇帝一开始当的并不开心,因为父亲给自己留下了一大堆的贵族老臣,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贵族集团,牢牢把持着朝政,让李治近乎成为傀儡。

而武则天和李治,正是在同这些大臣的斗争中,逐渐成了亲密的战友,度过了一段时间的蜜月期,此时的武则天就像是李治的左膀右臂,非常重要。

唐代的建立,依靠的是关陇集团,而李治的继位,又完全仰仗于舅舅长孙无忌的操作,因为按照常规情况,李治是不可能继位的。

当年长孙无忌力挺李治做太子,事成之后李世民激动对李治说,你要好好感谢你的舅舅呀,没有长孙无忌就没有李治的皇位。

而恰巧,长孙无忌又是关陇集团的代表,这样的人物,在李治朝那可是富贵之际,而且这也不是长孙无忌第一次这么干了。

当年李世民登基,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也是核心成员,鼎力支持,在李世民的时代,长孙无忌已经是朝中第一人了,如今李世民有把李治托付给了长孙无忌,这种权势可想而知。

自古登高必跌重,而长孙无忌也是个不了解收敛的人,有一次在宴会上,他就把自己比作是隋朝的杨素,认为自己富贵跟杨素是一样的。

长孙无忌更是得意地用了反讽的说法,自己有一项不如杨素,那就是年纪,自己达到这些富贵的时候还年轻,而杨素拥有这些的时候,已经老了。

富贵之极的人,一般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保持自己的富贵,这跟皇帝想要长生不老是一个道理,为了能够长久地保持现在这种状态,长袖善舞的长孙无忌又做了一件自己擅长的事,立太子。

古代臣子最大的功劳就是拥立之功,很多人仅凭一次拥戴之功,就会有位极人臣的机会,而长孙无忌决定把这一点做到底,决定再次拥立太子。

可是此时的李治才刚刚26岁,登基三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的身体出了问题,这种情况之下,立太子皇帝会同意吗。

事实上李治想不同意都不行,因为满朝文武出奇的一致,都是要立太子,而且跟李治说的时候,那理由肯定不是为了自己的富贵。

理由都是高大上的冠冕堂皇,李治作为皇帝想反驳都反驳不了的那种,而他本人也终于感受到了孤独和无助。

那种被满朝文武架空的感觉,让他第一次意识到,皇帝这个位置,不是那么好坐的,幸好这个时候武则天站在李治身边,并同他一起战斗,一点点搬倒贵族大臣,夺回权力。

武则天是有大才的人,所谓大才是能看到事情的本质,能够抓住问题关键的人,长孙无忌依赖的是贵族的力量,要把权力夺回来,就必须用庶人加一制衡。

于是武则天就提拔了一个叫李义府的人,这个人出身寒微,但为人还算机灵,但就是因为没有背景,所以一直是郁郁不得志。

在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事件中,这个李义府敏锐地捕捉到了信息,果断投入支持武则天的阵营,事后武则天引为心腹,李义府最终也是官居宰相之位。

武则天针对的并不是长孙无忌一个人,他要慢慢清楚朝里的贵族势力,于是破格提拔了一批人,让他们以编撰图书的名义,参与到朝廷中枢的决策这种。

他们因为是从皇宫北门进入的,因此也被称作是北门学士,如果没有武则天这种系统性地提拔庶族的话,按照长孙无忌那种势头发展下去,唐代很可能会重新回到晋朝的那种门阀政治。

最终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败了,通过多次打压,唐代的贵族集团在朝中力量已经削弱了很多,武则天和李治一起携手,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

后来因为李治的身体不好,他们家族应该有遗传的高血压之类的病,于是李治只能把部分批阅奏章的权力,给了自己最信任的人,武则天手里。

而这种政治能力,都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早期同这些顾命大臣的斗争中,武则天获得了第一手的政治斗争法则,有了第一部后面武则天的势头,已经是猛人阻挡了,并最终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周武帝为何追了阿史那皇后八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武王为什么死那么早,历史上的阿史那颂,北周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周武帝追了此女子8年之久,这位皇后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这位皇帝的女人,真是超乎我们的认知。她让宇文邕用了8年之久才追上,她应该也是历史上最难“追求”的皇后了,在宇文邕当皇帝的期间内北周和北齐他们这两个国家持续长时间处于征战的时间当中,你不认输我也不认输。他们这两个王

  • 蜀汉灭亡之后 关羽和张飞家族的命运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先死还是张飞先死,赵云和关羽张飞关系怎么样,圣三国蜀汉传夏侯涓

    对蜀汉关羽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汉灭亡之后,张飞一家人都能没事,关羽满门为何会被斩杀?关羽生前做错了什么事情?蜀汉灭亡,关羽张飞两大家族成为了众矢之的,曹魏各路将领不管是出于公理还是私心都会有置张关后人于死地的念头,但是出于两个家族方方面面的区别,最终的命

  • 垓下之战项羽为何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羽在垓下歌,四面楚歌的人是谁,项羽为什么会被围垓下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英雄,是楚汉之争中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彭城之战,项羽仅用三万骑兵,击败刘邦五十余万诸侯联军。刘邦被赶得惶惶如丧家之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项羽在逆境中,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时隔三年,刘邦联合韩信、彭越,在垓下上演了四面楚歌,这回项羽却

  • 曾有望当太子的藩王,朱常洵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允炆削藩是死了几位藩王,历史上真实的太子胤礽,清朝太子胤礽

    曾有望当太子的藩王,最后被活活煮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末天下大乱,各路农民起义军四处流窜,在京城朝廷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就封于全国各地的藩王情况肯定也不好。尤其是在起义较为严重的西北和中原省份,被迫投降和惨遭杀害的藩王就特别多,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封地在洛阳的福王朱常洵。关于他

  • 关羽从一个武将成为人人膜拜的神灵 这里边到底有什么故事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吕布死后关羽见人就是匹夫,真的有神灵吗,关羽和张飞哪个更厉害

    对武将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身为武将,关羽为什么能成为人人供奉的财神?这里边有什么故事存在?三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短暂的一段,却为漫长的历史长河,贡献了波涛汹涌的一幕,短短的三国,涌现出大量的著名人物和著名事件。在中国三国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里面的人物,曹

  • 朱棣称帝后,朱标的妻儿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的几个儿子结局,朱棣是个好皇帝吗,朱棣的儿子们的结局

    朱棣称帝后,朱标妻儿的结局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封建时候,嫡长子继承制的帝位继承法则没能成功的压制住各位皇子想要坐拥江山的野心。兄弟相残,逼宫谋反的例子在中国的历史上屡见不鲜。千年根深蒂固的正统思想,让他们害怕社会舆论,害怕后人耻骂他们的谋反行为。于是,这些靠谋反称帝的帝

  • 三国之中被曹操乱棒打杀的美姬什么身份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杀曹婴身材,曹丕为什么要杀甄宓,甄姬被谁所杀

    东汉末年分三国,在这一时期最有争议的人物那就是曹操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裴松之注《三国志》十分严谨,他虽然旁征博引,把能找到的史料都展示出来,但不靠谱的史料,他一定会进行辨析,并指出其谬误之处。他在给《三国志》第一篇《武帝纪》做注的时候,引用了一段《曹瞒传》的记载:曹操曾乱棒

  • 多尔衮去世后,他的兄弟和妻女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多尔衮之死有后代吗,孝庄秘史多尔衮之死视频,皇太极和多尔衮谁更有能力

    多尔衮有两个亲兄弟,多铎、阿济格。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是如何处置他的兄弟以及儿女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作为大福晋阿巴亥的儿子,兄弟三人都十分受努尔哈赤的喜爱,更是将两黄旗分给了兄弟三人。而皇太极上位后,便将多尔衮兄弟执掌的两黄旗与自己的两白旗调换。在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则依靠

  • 历史上的竹林七贤都是哪些人?他们当中谁的官职是最高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竹林七贤的历史评价,竹林七贤谁最有名,竹林七贤代表作

    魏晋风度,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标志性的时代精神和重要文化表现。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那个许多人追求回归自然的时代,曾经诞生过诸如陶渊明这样优秀的田园诗人,他笔下的《桃花源记》成为了后世形容理想社会的代名词,而他本人也凭借超凡脱俗的品行得到了后人的尊崇和敬仰。除了陶渊明以外,我国

  • 郑鄤文采出众,为什么最后惨遭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如何称赞有文采的人,形容文采出众的词语,为什么有的人文采好

    郑鄤,字谦止,号峚阳,他是明朝时期官员,最后的结局却是被凌迟处死,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伴君如伴虎”这是我们经常在各种影视剧里面看到的台词,往往真实历史比电视演绎的更加残酷。任何朝代在末年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