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六贼之首蔡京死因:虽有重金却饿死在路上

北宋六贼之首蔡京死因:虽有重金却饿死在路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07 更新时间:2023/12/17 19:23:19

蔡京的奸臣吗

千百年来,蔡京都是以奸臣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千百年来也都为人所不齿。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流行为很多历史上的恶人翻案,当然也有人为这位“大奸臣”站出来说话。

薛中锐饰蔡京

我们先将小说中描写的那个蔡京扔到一边,从历史的角度重新来看这个人。蔡京四岁就能背诵经典,二十三岁中进士。后来蔡京被王安石看中,于是有机会出使大辽,为大宋立下了大功。在宋徽宗时期又五次当上当朝宰相,这样一个人忠奸与否也很难判断。

但是蔡京没有干过坏事吗,当然不是。蔡京干的坏事也不少,就如蔡京拥立新法,为了维护新法所以大肆铲除异议。另外蔡京就是常常给宋徽宗进谗言,向宋徽宗传递的价值观就是,人生短短数十载,在及时行乐。以至于宋徽宗真的觉得自己很有钱,大兴花石纲,导致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另外就是和高俅童贯等人沆瀣一气,把北宋搞的乌烟瘴气。

但其实把北宋搞乱的也并不是蔡京,蔡京只不过是一个阴险聪明又自私的人罢了,真正得宠的是高俅,真正掌权的是童贯,所以说要是蔡京把北宋给覆灭了,还真是高看蔡京了。那么蔡京难道还是个忠臣了吗,也自然不是。蔡京绝对算不上一个好官,因为他没有以天下人为己任,但是说蔡京是大奸臣,高帽戴的未免也太高了。至于他到底是忠是奸,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蔡京怎么死的

靖康元年的时候,金朝的军队南下,宋徽宗禅让了皇位给宋钦宗,边关的战事日益紧张。于是蔡京就举家开始南下,逃避当时的战乱。但是当时的人都认为蔡京是导致朝廷败坏的“六贼”之首,于是关门纷纷开始上书弹劾蔡京。

《精忠岳飞》中的蔡京

蔡京也因为受到弹劾,而遭到了贬官,先是被贬成了秘书监去到了南京,后来又遭到了接连的贬斥,迁官韶、儋二州,最后在潭州的时候,病死在了那里,时年八十岁。但是民间又有很多留言说,蔡京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活活饿死的,而这个饿死也不是简单的饿死,而是被百姓们活活饿死的。

据说当时蔡京被流放之间,压着已经给自己装了一大船的珠宝,所以蔡京显然是有钱能够买东西吃的,所以饿死就没那么简单了。其实是因为沿路都百姓都非常憎恨这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臣,都不肯卖给他事物。从开封到长沙,这三千多里的地,蔡京很难能够买到东西吃,一路上都是饥寒交迫,年过八十的蔡京病困交加,很快就死了。而且死了之后连棺木都没人卖给他,只能草草地用布裹了尸体。埋到了专门收葬那些贫病没有家人的地方。

其实这个说法并没有多大的可能性,因为蔡京是政府的高官,不可能一路上的百姓都认识,当时又没有电视网络,所以这一点很难做到。另外商人都是唯利是图的,蔡京有那么多钱,怎么可能一口饭都买不到。至于后人为什么编撰成这个故事,大概是恨毒了蔡京了。

蔡京墓

史书中记载,蔡京是在流放的时候因为饥寒交迫又年老体弱而病死在半路的潭州上面的。而且相传当时蔡京虽然带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但是路上的百姓都十分厌弃这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臣,所以没有人卖给蔡京吃的。到最后,蔡京是因为这样而活活饿死的。

蔡京墓

而且蔡京死了之后也没有人卖棺木给蔡京,所以身边的人只能随便拿了块布把蔡京的尸体裹了,就把蔡京埋在了一个收葬那些无家可归的人饿殍的地方。虽然这个仅仅是民间的说法而已,也没有史书的记载蔡京到底葬在那里。但是从这里也大致能够看出一位权倾一时的宰相的晚景过的是十分的凄凉,死后也必定不会有什么好的墓葬。

但是后人还是为蔡京修建了坟墓,这个蔡京墓在河南省滑县牛屯镇上。蔡京死在了潭州也就是今天的长沙,而墓却在河南,因为当时根本就没有这个技术手段将蔡京运送到河南安葬,所以这个墓显然就是一个纪念意义的衣冠冢罢了。这个墓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已经非常的破败,四周杂草丛生,被人认为是奸臣的蔡京也自然不会有人为他扫墓或是祭祀。

但是前不久就有“福建莆田将投巨资修复北宋权相蔡京墓”的新闻发出,也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许多普遍认为不应该为奸臣修墓。但是蔡京的是非功过几百年来都已经有多少人评说,现在能够让他有个安身之处才是后人应该做的。至于蔡京是否真的是奸臣,应该多去了解那段历史,而不是随波逐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宇文护杀了哪三个皇帝:宇文护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护杀了哪三个皇帝宇文护是北周的权臣,曾经灭亡西魏改建北周。而除了杀死西魏最后一个皇帝外,北周的前两个皇帝虽然从辈分上说是他的堂弟,但最后也是死于他的手里。所以,历史上宇文护总共杀了三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杀过最多的。宇文护杀皇帝宇文护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侄子,因为父亲早亡后来一直跟在宇文泰身边,帮他

  • 杨廷和害死了明武宗吗 杨廷和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杨廷和简介杨廷和,字介夫,也称石斋,汉人,家乡四川新都,年少成名,是明朝年间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一共辅佐过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个皇帝,善文书且其子是著名文学家杨慎。杨廷和画像杨廷和少年时代便才气尽显,乡试中举时他年仅十二岁,十九岁中进士入仕,任翰林院检讨,掌修国史,位次编修。明孝宗时期,杨廷和

  • 人屠”白起: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败绩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生平众所周知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出色的常胜将军有孙武、吴起、岳飞等。殊不知,白起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白起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七年,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白起。白起画像白起,芈氏后族,姓白,名起,又名公孙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郿人(今陕西省眉县),“战国四将”之一,(其

  • 琅琊王氏是个什么样的家族 王导的女儿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王导是谁王导,字茂弘,小名叫阿龙,山东临沂人,是东晋年间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他历仕三朝皇帝,分别是司马睿、司马昭、司马衍,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王导画像王导出生名门,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琅琊王氏,他年轻时候就与当时还是琅琊王的司马睿有交往,后来王导建议他将藩国移至建邺,又为他招募南方的士族,并且为其

  • 彪炳史册的胯下将军 竟落得如此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 ,秦汉之际名将。淮阴人,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 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

  • 商鞅的老师是谁 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是哪国人商鞅是卫国人。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对法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公孙鞅来到了魏国,做了魏国宰相公叔痤的管家。公叔痤看公孙鞅谈吐和举止认为他是一位不错的人才,准备向魏惠王推荐。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不巧的是公叔痤生病了,魏惠王得知这一消息后,来到了宰相府看望公叔痤,公叔痤知道自己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柴绍人物生平 晋阳起兵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早年经历柴绍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趫捷有勇力”,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陪伴)。唐国公李渊也将三女儿(即后来的平阳昭公主)嫁给了柴绍。此时,农民起义烽火已

  •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为何商鞅还要被车裂?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简介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商鞅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和公孙鞅,后来因为秦孝公封商地,改名为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商鞅也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早年间,商鞅从卫国来到了魏国,在宰相公叔痤门下当管家。公叔痤对商鞅很是重视,一心想把他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屈突通人物生平 直言敢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直言敢谏屈突通之父屈突长卿,是北周的刺史。屈突通自幼性格刚直、坚毅,擅长骑射,且颇好武略。年轻时仕隋为虎牙郎将,后任右亲卫大都督。开皇十七年(597年)三月,屈突通任亲卫大都督,奉隋文帝杨坚之命到陇西一带(今甘肃陇西)巡查直属朝廷的牧群。屈突通秉公执法,共查出两万多匹隐马。隋文帝闻讯后大为震怒,欲将

  • 吴用是如何成为梁山好汉之一的?吴用人物性格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吴用是《水浒传》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第一次在书中出场,作者描写道:“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一个似“似秀才打扮”就奠定了他整个人物的基调,与梁山上大多数以武艺程强之人不同,吴用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是以智取胜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