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宇文护杀了哪三个皇帝:宇文护为什么不称帝

宇文护杀了哪三个皇帝:宇文护为什么不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2 更新时间:2024/1/22 2:45:35

宇文护杀了哪三个皇帝

宇文护是北周的权臣,曾经灭亡西魏改建北周。而除了杀死西魏最后一个皇帝外,北周的前两个皇帝虽然从辈分上说是他的堂弟,但最后也是死于他的手里。所以,历史上宇文护总共杀了三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杀过最多的。

宇文护杀皇帝

宇文护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侄子,因为父亲早亡后来一直跟在宇文泰身边,帮他照顾幼子,也随他带兵打仗。宇文泰在世时就有不臣之心,病重死前因为儿子尚且年幼,就把未完成的事业交托给了宇文护。557年,宇文护就成功逼迫了西魏恭帝退位,把宇文泰的次子宇文觉拥立为了皇帝,国号改为了周,也就是北周。如此,西魏恭帝自然不能存活于世,宇文护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他杀了,所以西魏恭帝是宇文护杀的第一个皇帝。

北周建立后,虽然有皇帝宇文觉,但朝政还是由宇文护真正掌控。几位大臣不服他,反被他先手杀死。而孝闵帝宇文觉也不满于自己手中无权,与一些大臣再次预谋杀死宇文护。可惜阴谋败露,宇文护先发制人,杀死了那几个大臣,逼宇文觉让位,不久又杀死了他。这是第二个。

宇文觉死后,宇文护迎立了宇文泰另一个儿子宇文毓为帝,史称北周明帝。不过他比宇文护预料的要聪明能干,假装说要把大权还给明帝来试探他,没想到明帝欣然答应。于是宇文护甚是害怕,就派人毒死了明帝。而此时还是560年,也就是说在短短三年里,宇文护杀先后死了三位皇帝。

宇文护和宇文邕的关系

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后来继承了他的遗志改西魏建北周,成为一时权臣。而宇文邕是宇文泰第四个儿子,北周第三任皇帝。首先从辈分上,他俩是堂兄弟关系,宇文护年龄要大上30岁,不过宇文邕最后也没只比他多活了6年,属于早亡。

宇文邕

其次,宇文邕登基是宇文护拥立的。最早,宇文护先是扶持宇文泰的二儿子宇文觉为帝。不过宇文觉不满宇文护把持朝政,预谋杀死他,事情败露反被宇文护所杀。之后,宇文护又拥立了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为帝,可惜宇文毓因为过于聪明想从宇文护手中要回权力,所以不久也被宇文护毒杀。于是,宇文护才立了宇文邕。如此,宇文护也是杀死宇文邕两个同父异母哥哥的仇人。

另外,杀死三位皇帝的宇文护最后使被宇文邕诛杀的。宇文邕继位后,吸取前任的教训,表面服从宇文护,暗地里一直积蓄力量,和忠于自己的大臣商议诛杀宇文护。他整整隐忍了12年使宇文护对其放松戒备,才正式动手。最后宇文护被宇文邕欺骗上当,死在他手里。而宇文护的子嗣和乱党也被宇文邕一并铲除。

因为从宇文护手中夺回了朝政大权,已差不多30岁的武帝宇文邕开始亲政,之后几年北周不断强盛,甚至灭亡北齐统一了北方。由此可见,宇文邕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帝,只是之前宇文护专政使他无法一展抱负,所以宇文护也可以说是宇文邕人生的一道坎,迈过去就是康庄大道。

宇文护为什么不称帝

宇文护是北周的一代权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曾经灭亡西魏杀掉皇帝,之后又先后杀死北周的两任皇帝,这过程中,宇文护可以说是伸手就可以碰到皇位,可是到死他的都没有称帝,原因何在?

宇文护

在西魏时,宇文泰是当时的权臣,可惜没有完成野心就死了。因为几个儿子都尚且年幼,他只好把未完成的事业交给一直跟在身边的侄子宇文护。宇文护本身能力有限,虽然跟着宇文泰打过几场仗,但那些握有兵权的将领们其实都并不服他。所以在宇文护改西魏建北周时,他是没有能力和声望去称帝,所以只能扶持宇文泰的儿子为帝。

北周后,宇文护掌控朝政,他诛杀赵贵独孤信等反对自己的将领,其实就是在排除异己,增强自己的势力,以图谋反篡位。之后,因为皇帝与大臣计划诛杀自己,宇文护废黜并杀死皇帝。不过此时因为才过去一年,宇文护自觉羽翼还不丰满,所以仍然没有鲁莽地去称帝,而是继续拥立宇文泰的儿子。

第二位皇帝继位后,宇文护继续专权,不断培养势力积蓄力量。没多久,宇文护发现这个皇帝不想自己当初认为的老实好欺负,不仅聪明能干而且想要回大权,害怕的他只好又杀死了皇帝。这次他应该是已经准备好要篡位了,不过天不遂人愿,因为他是给皇帝下毒,皇帝在死前立了遗诏由自己的弟弟继位,所以他又失去了称帝的机会。

之后十几年,宇文护一直专政,而他的几次失败的军事行动使他声望大落。最后宇文护被北周第三位皇帝设计诛杀,因此他到死都没能称帝,不是不想而是都没成功。

宇文护怎么死的

宇文护灭亡西魏建立北周,之后虽然没有当皇帝但他依然是朝政的真正掌权者。宇文护一共杀过三个皇帝,这一“战绩”在历史上堪称可怕,而他也一直对皇帝保持戒备,可惜他最后还是死在了自己扶立的周武帝手中。

宇文护被杀

宇文护杀的第三个皇帝是北周明帝宇文毓,是他叔叔宇文泰的庶长子。不过因为明帝聪明又胆识,未来可能会威胁自己的权势地位,于是宇文护就找人在他的饭菜里下毒将他杀死。之后,宇文护又拥立另外一个堂弟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

从历史看,武帝也是一个有远见的皇帝,不过相比前任,他更为深沉忍耐。17岁登基后,武帝吸取前两个被宇文护杀死的哥哥的前车之鉴,表面上和宇文护保持亲密的关系,任由他跋扈专权,甚至是宇文护出征无功而返也不责怪,他的儿子贪婪、部下害民也不降罪。其实,武帝在背地里已经偷偷和弟弟、大臣等人商议多时,准备找机会诛杀宇文护,但宇文护早已因为武帝的表面功夫放松戒备,所以毫不知情。

公元572年,即位已有12年的武帝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开始实施计划。武帝请宇文护一同前去拜见太后,并告诉他太后近来时常喝酒脾气不好,让宇文护给太后朗读《酒诰》来劝她戒酒。宇文护刚读到一半,武帝就在后面玉笏把他打倒在地,然后宇文护就被当场杀死。

宇文护死后,不久他的儿子以及同党也都被武帝下令逮捕诛灭。直到两年后,武帝才恢复了宇文护和他儿子的爵位,把他重新安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杨廷和害死了明武宗吗 杨廷和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杨廷和简介杨廷和,字介夫,也称石斋,汉人,家乡四川新都,年少成名,是明朝年间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一共辅佐过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个皇帝,善文书且其子是著名文学家杨慎。杨廷和画像杨廷和少年时代便才气尽显,乡试中举时他年仅十二岁,十九岁中进士入仕,任翰林院检讨,掌修国史,位次编修。明孝宗时期,杨廷和

  • 人屠”白起: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败绩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生平众所周知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出色的常胜将军有孙武、吴起、岳飞等。殊不知,白起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白起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七年,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白起。白起画像白起,芈氏后族,姓白,名起,又名公孙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郿人(今陕西省眉县),“战国四将”之一,(其

  • 琅琊王氏是个什么样的家族 王导的女儿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王导是谁王导,字茂弘,小名叫阿龙,山东临沂人,是东晋年间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他历仕三朝皇帝,分别是司马睿、司马昭、司马衍,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王导画像王导出生名门,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琅琊王氏,他年轻时候就与当时还是琅琊王的司马睿有交往,后来王导建议他将藩国移至建邺,又为他招募南方的士族,并且为其

  • 彪炳史册的胯下将军 竟落得如此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 ,秦汉之际名将。淮阴人,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 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

  • 商鞅的老师是谁 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是哪国人商鞅是卫国人。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对法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公孙鞅来到了魏国,做了魏国宰相公叔痤的管家。公叔痤看公孙鞅谈吐和举止认为他是一位不错的人才,准备向魏惠王推荐。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不巧的是公叔痤生病了,魏惠王得知这一消息后,来到了宰相府看望公叔痤,公叔痤知道自己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柴绍人物生平 晋阳起兵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早年经历柴绍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趫捷有勇力”,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陪伴)。唐国公李渊也将三女儿(即后来的平阳昭公主)嫁给了柴绍。此时,农民起义烽火已

  •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为何商鞅还要被车裂?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简介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商鞅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和公孙鞅,后来因为秦孝公封商地,改名为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商鞅也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早年间,商鞅从卫国来到了魏国,在宰相公叔痤门下当管家。公叔痤对商鞅很是重视,一心想把他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屈突通人物生平 直言敢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直言敢谏屈突通之父屈突长卿,是北周的刺史。屈突通自幼性格刚直、坚毅,擅长骑射,且颇好武略。年轻时仕隋为虎牙郎将,后任右亲卫大都督。开皇十七年(597年)三月,屈突通任亲卫大都督,奉隋文帝杨坚之命到陇西一带(今甘肃陇西)巡查直属朝廷的牧群。屈突通秉公执法,共查出两万多匹隐马。隋文帝闻讯后大为震怒,欲将

  • 吴用是如何成为梁山好汉之一的?吴用人物性格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吴用是《水浒传》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第一次在书中出场,作者描写道:“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一个似“似秀才打扮”就奠定了他整个人物的基调,与梁山上大多数以武艺程强之人不同,吴用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是以智取胜的人物

  • 司马懿杀曹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曹爽三国,特别是三国中的有名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连七岁孩童都能说出一二,如桃园三结义,亦或者是诸葛亮赤壁之战。那时的振奋人心,那时的情绪激昂,久久不能平复的热血情怀。曹爽画像乱世出豪杰,历史上从来不匮乏英雄的存在,但在三国鼎立时,却是盛产英雄的时代。不光文臣,更多武将,基本上是到达了历史的鼎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