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降将到战神,李世民对他的信任简直让人嫉妒

从降将到战神,李世民对他的信任简直让人嫉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73 更新时间:2024/2/8 23:51:00

一提到李靖,可能脑海中第一印象便是哪吒的老爹,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原型李靖,其才干名气甩出神话版李靖一条街,是个真正厉害的人物!

唐朝初年,天下动乱,南有萧铣,北有突厥,西有吐谷浑。在这个新建立的王朝岌岌可危的时候,战神李靖横空出世,帮助李渊扫平天下、统一全国、外击异族、开疆拓土,奠定盛世局面的基础。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此生未尝一败!

李靖的一生可分为三段。

他的前半段人生颇为坎坷,本是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按道理说应该为隋朝效力,但天意往往便是那么弄人,隋炀帝无道,天下人起来反抗他,其中也有唐高祖李渊。

李靖看出李渊的意图,便打算回江都向隋炀帝报告,但却因故滞留在长安。李渊攻下长安听说李靖的意图后很是恼火,便想杀他而后快。

李靖满腹经纶,正是渴望建功立业的时候,自然不想就这样死去,危急之时决定转投李渊,他大喊:“明公不想成就大业吗?为何斩杀壮士?”最终,在李世民的求情下,李渊终于留他一条性命。但谁也没有想到,此举为李唐天下留下了万里前程。

然而,起初没人对这名降将抱有多少信任,李渊也不例外。自打李靖投靠了李渊,就一直没受到过重用,在幕府中仅担任三卫,官职卑微,一直沉寂了四年的他,终于在平定南梁萧铣的时候,才有了出头的机会。

李唐政权想要完成统一,势必会南下作战。当时的萧铣打着梁朝皇族后裔的旗号,趁隋末乱世之时控制了长江流域,定都江陵,仗着水势与李渊的军队对抗。此时的李靖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都说北方人不擅长打水战,但他偏偏是个例外,平定萧铣之战是李靖献给李唐的见面礼,将这场仗打出了趣味,步步兵行妙招。

其中最能体现李靖才能有四招。

第一招:李靖把巴蜀酋长的子弟都招来做官,说是做官其实都是人质,将萧铣的后方釜底抽薪;

第二招:长江汛期水势汹涌,在所有人都认为应该休整的情况下,他却发兵突袭,破浪克江陵,将对方打的措手不及;

第三招:他将缴获的舰船全部“弃”于长江,使萧铣的援军误认为江陵已破,只敢观望不敢上前,此乃攻心之战;

第四招:攻下江陵后,李靖严令唐军不许劫掠,收拢民心。

以此四招,一个月之内,李靖就兵不血刃地控制了萧铣政权的全部领地。再看此时李渊听此喜讯,对他又封又赏,全然不是当年留人小命却爱搭不理的态度了。

李靖的中段人生可谓是十分的精彩,人生开挂!李靖战略之谋实可称举世无双,他平定萧铣,安抚岭南,平定辅公袥,抗击东突厥和翦灭东突厥等几件战事均完成的精彩漂亮!以愚之见,最为漂亮的当属翦灭东突厥之战!

话说从李世民为李靖求情的那刻起,李靖就注定要和李世民君臣扶持。李世民登基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没事就来找麻烦的草原民族——突厥。

一个天寒地冻的正月,29岁的兵部尚书李靖,带着3000精骑,出马邑,袭定襄,夜攻东突厥颉利可汗的大帐。慌乱中的颉利,以为李靖出动了倾国之兵,仓皇北逃。等他逃得够远了,又自作聪明地玩起了“请降”之计,以求喘息时间。

于是,李世民和李靖一个在宫廷、一个在塞外,远隔千里却十分默契。李世民派来议和的使者唐俭,也暗中派来了他所率领的主力部队。就在唐俭和颉利握手言欢时,李靖抓住了突厥人一瞬间的松懈突然出袭,不可一世的东突厥汗国灭亡了。

一月出征,四月凯旋,迅速得惊人,李靖三千骑兵深入敌境,竟然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实在是不得不让人佩服。李世民很是开心,太上皇李渊甚至激动的在群臣贵戚的面前亲自弹起了琵琶。这是李世民时代一次登峰造极的胜利。

在取得了数不清的胜利后,此时的李靖已然身居高位,也慢慢地进入了人生的后半段。

历史上有许多名将在身居高位时因迷恋手中的权利而不得善终,李靖则十分清醒,他在青少年时曾锐意进取,如今富贵在身,却知足而退,他在担任宰相4年后(贞观八年)便提出因自己有足疾,请求回家养病。此刻的皇帝唐太宗也看出了他的用意,更是对他赞赏不已,额外对李靖做出了许多赏赐,准他回家养老。

当时的人都知道李靖的妻子是著名的美女红拂,因此都认为李靖会与红拂厮守而终,不再过问国事。可刚刚回家养老不足两月,就发生了吐谷浑进犯凉州的事件,唐太宗决定兴兵反击。在任命统帅时,自然想到了足智多谋、震撼边庭的李靖,但身为一个皇帝刚刚答应人家回家养病,不好开口让李靖复出。然而,位名将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这位63岁高龄的老将军不顾足疾与年事已高,主动请求挂帅,亲自带领唐军远征吐谷浑。

这是李靖一生中最为艰难的一次行军。吐谷浑盘踞在青藏高原的东端,地形占优势,曾3次令唐朝军队无功而返。李靖的策略是,不做正面进攻。于是,几十万唐军,硬是从青海甘肃交界的狭窄小路上穿越过去,在吐谷浑身后发起了进攻。李靖用了半年的时间,横行青藏高原五六千里,最终在积石山恶战一场,使吐谷浑可汗最终自缢而死,国土尽归唐朝。

此战为唐军在西北各部族树立了威信,也向西扩大了唐朝疆域的实际控制范围。他创下了贞观时期唐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话,也为自己的出征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贞观二十三年,李靖79岁,唐太宗特地来看望病榻中的他。见李靖病危,十分难过地对李靖说:“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忧之。”这年7月2日,李靖溘然逝去。唐太宗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谥曰景武,陪葬昭陵。坟墓坟形模仿卫青墓的“阴山”和霍去病墓的“祁连山”,一口气把突厥铁山和吐谷浑积石山,“以旌殊绩”。

我们不妨假设一番,如果他未曾去世,而是活到了征讨高句丽的时候,那是他是否能够再次挂帅带领唐军取得胜利?如果真是那样,那他便是为唐朝平定了东西南北四面,这样功绩可谓极限,然而寿命终有尽,历史也没有假设。可以说没有李靖,就没有边境的安宁!就没有唐朝辽阔疆域!就没有贞观之治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一生从未有过败绩 最终成了帝王中的奇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中国所秉承的指导思想就是君权神授,自从汉武帝之后,皇帝接受了儒家的思想,为了逢迎皇帝的需求,董仲舒对儒家的思想进行了改造,将天的概念引入了儒家学派。皇帝自此之后可以宣称自己是天子,但是同时上天所产生的种种自然灾害也对皇帝的作为有了钳制的作用。因为自然环境的因素,地壳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所以当地

  • 揭秘:一代巨贪和珅的“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1750-1799年),纽祜禄氏,字致斋,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人,乾隆皇帝宠臣,以巨贪(揭秘一代巨贪和珅的生财之道)而出名。他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5月28日,其父亲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据史料记载,和珅从继承三等轻车都尉,直至他获罪前后的29年中,重要的封官就有47次之多。乾隆三

  • 司马迁受宫刑的原因竟然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迁简介司马迁出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司马迁就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之下学习读书写字,十岁的司马迁就能够阅读《尚书》、《左传》等。年长一些,司马迁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父亲为官的京城,之后父亲就吩咐司马迁去游历天下,搜罗遗闻古事。司马迁游历了大江南北之后回到京城,因为父亲的关系,在京中做了郎

  • 刘墉是罗锅吗 刘墉和纪晓岚和珅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刘墉是罗锅吗一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让刘墉这个人物家喻户晓,而在剧中刘墉的形象也是深得人心,乾隆皇帝对他是又爱又恨,又很无奈。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电视剧中他是驼背的,但实际上刘墉不仅不是矮小,驼背的“罗锅”,很有可能是个身高一米九的大高个。《宰相刘罗锅》剧照关于他是否真的是“罗锅

  • 北宋六贼之首蔡京死因:虽有重金却饿死在路上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蔡京的奸臣吗千百年来,蔡京都是以奸臣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千百年来也都为人所不齿。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流行为很多历史上的恶人翻案,当然也有人为这位“大奸臣”站出来说话。薛中锐饰蔡京我们先将小说中描写的那个蔡京扔到一边,从历史的角度重新来看这个人。蔡京四岁就能背诵经典,二十三岁中进士。后来蔡京

  • 宇文护杀了哪三个皇帝:宇文护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护杀了哪三个皇帝宇文护是北周的权臣,曾经灭亡西魏改建北周。而除了杀死西魏最后一个皇帝外,北周的前两个皇帝虽然从辈分上说是他的堂弟,但最后也是死于他的手里。所以,历史上宇文护总共杀了三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杀过最多的。宇文护杀皇帝宇文护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侄子,因为父亲早亡后来一直跟在宇文泰身边,帮他

  • 杨廷和害死了明武宗吗 杨廷和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杨廷和简介杨廷和,字介夫,也称石斋,汉人,家乡四川新都,年少成名,是明朝年间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一共辅佐过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个皇帝,善文书且其子是著名文学家杨慎。杨廷和画像杨廷和少年时代便才气尽显,乡试中举时他年仅十二岁,十九岁中进士入仕,任翰林院检讨,掌修国史,位次编修。明孝宗时期,杨廷和

  • 人屠”白起: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败绩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生平众所周知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出色的常胜将军有孙武、吴起、岳飞等。殊不知,白起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白起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七年,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白起。白起画像白起,芈氏后族,姓白,名起,又名公孙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郿人(今陕西省眉县),“战国四将”之一,(其

  • 琅琊王氏是个什么样的家族 王导的女儿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王导是谁王导,字茂弘,小名叫阿龙,山东临沂人,是东晋年间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他历仕三朝皇帝,分别是司马睿、司马昭、司马衍,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王导画像王导出生名门,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琅琊王氏,他年轻时候就与当时还是琅琊王的司马睿有交往,后来王导建议他将藩国移至建邺,又为他招募南方的士族,并且为其

  • 彪炳史册的胯下将军 竟落得如此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 ,秦汉之际名将。淮阴人,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 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