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夷陵之战时,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等得力主将?

夷陵之战时,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等得力主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17 更新时间:2024/1/26 18:34:1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着诸葛亮赵云魏延马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221年,刘备刚刚称帝半年,举倾国之力,发动了伐吴大战。这一战被称之为“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少有的大战之一。在相持了一年后,刘备被东吴孙权打败,损失惨重,国力大大减弱。有人就对此提出疑问,夷陵之战关乎蜀汉国运,刘备为何不带着诸葛亮、赵云、马超、魏延等最得力的文臣武将呢?

个人认为诸葛亮没有带领这些得力干将,征讨东吴,看看他们都忙啥了。

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后方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国号为“汉”,此时,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这时的诸葛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日理万机,是非常的。这一年,张飞被范强、张达所害,司隶校尉被诸葛亮兼任。这下,诸葛亮更忙了,挣得一份工资,干着这么多活。

不能齐胜不顾家,刘备在出征东吴时,把家里边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让他辅佐年幼的太子刘禅,治理朝政。所以说,诸葛亮坐镇成都,稳定后方,刘备才能够安心伐吴。还有一点,刘备大军伐吴,需要消耗大量粮草,这些都需要诸葛亮从中调度,从后方成都筹集,再组织人运输到前线。总之,这些琐碎的杂事,就够诸葛亮操劳的了。

《三国志》中记载: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赵云,忠言逆耳,晾在一边

在刘备下达伐吴总动员令时,赵云曾上谏道:“曹丕篡夺汉室江山,这是我们的敌人,而孙权只是一个地方势力,不值一提。如果我们先灭曹魏,则东吴自然就会归顺。现在曹操死了,他的儿子曹丕以魏代汉,不得人心。如果现在我们从汉中出发,讨伐曹魏,天下的英雄豪杰都会归顺我们的,老百姓也会夹道欢迎的。我们不应当忘了国仇,因为私恨,和东吴孙权交战;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

然而,刘备听不进赵云的忠言逆耳,一定要伐吴。既然赵云不听话,那么刘备任命赵云为江州都督,把他晾在了一边。在刘备惨败的时候,赵云来到永安,准备接应刘备。

《云别传》中记载: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魏延,镇守汉中,防备曹魏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负责汉中防线。由于汉中是蜀汉和曹魏的边境,双方多次争夺汉中。因此,汉中作为益州门户,地理位置险要,不容有失。所以,在刘备伐吴时,他不会将魏延抽掉汉中的魏延。万一刘备把魏延从汉中调走,被曹魏钻了空子,从汉中一线进攻蜀汉,蜀汉就是腹背受敌,两线作战,失败的概率很大。

所以,魏延在汉中镇守,曹魏不敢轻举妄动,来保证蜀汉与曹魏边境安全。不到万不得已,刘备应该不会从汉中抽调魏延的,他怕丢了益州门户汉中,怕自己千辛万苦从曹操手里夺取的汉中丢失。

马超,史上没有相关记载

刘备称帝时,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历史上没有交代刘备伐吴时,马超在干啥,在哪任职。马超多半也是镇守一方,利用他的威名,镇住西凉豪强,抽不身来,无法跟随刘备征战。也有这样一种可能,马超在投奔刘备后,就被刘备闲置了,只是给予高规格待遇,却不给实权。

总结:公元221年,刘备伐吴时,没有带着诸葛亮、赵云、魏延、马超等得力干将伐吴,而是带着黄权、吴班、冯习、张南、沙摩柯等大将们,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本职工作,都在忙啊,难以抽出身来。如果张飞活着,他能够作为刘备的左膀右臂,参加夷陵之战,为好哥们关羽报仇雪恨。

关乎国运的夷陵之战,如果刘备派出最强阵容,带领赵云、魏延、马超等大将出战东吴,或许结果会改写,可能获得这一战的胜利。现在,刘备却败在东吴陆逊的手里,冯习、张南、傅肜、程畿等大将战死,而由于回蜀道路断绝,镇北将军黄权带领江北军队,无奈归顺了曹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他是李自成的克星,最后投降了皇太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自成皇太极吴三桂,皇太极和崇祯谁厉害,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

    明朝末年,各路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以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义军四处出击,搞的明朝大乱,但是,这些农民起义军却有一个克星,并屡屡被这位克星打败,他就是——洪承畴[chóu]。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洪承畴(1593—1665年),文人出身的他,却爱读兵书,明万历四十四年(161

  • 陈后主宠爱张丽华,写下一首诗流传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剑兰夫人的诗,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陈后主陈叔宝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生活奢侈腐化,不理朝政,整日与嫔妃、文臣宴乐,制作艳词,可谓是醉生梦死地度日。陈后主极为宠爱贵妃张丽华,他对所有军国政事,皆不闻不问,陈后主甚至让大臣们奏请的国事先交由张丽华审阅,她同意之后,再禀告给自己。当时还有传言:“江东小朝廷,不知陈叔宝,但知

  • 有“关公再世”之称的南北朝猛将,萧摩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有一,鞋油,优繁体字怎么写的

    萧摩柯(532年-604年),字元胤,兰陵(今山东峄县)人,他的名字“摩柯”出自佛经,梵语,意思是大。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兰陵萧氏是当地望族,萧摩柯的祖父、父亲都在梁朝为官,萧摩柯幼年丧父,后被姑父蔡路养收养长大,“稍长,果毅有勇力”。如果单以个人的勇武而论,

  • 吴王夫差自杀前,一定要蒙住眼睛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吴王夫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汉时期,太史公司马迁撰写《史记》,以纪传体的形式记录历史,开了史家之先河。司马迁把人物传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三类,“世家”是用来记录诸侯王公封国史迹的。《史记》中共记录30篇《世家》,其中,《吴太伯世家》位列第一位

  • 吕不韦奋斗一生,甘愿赴死真的是因为那封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最后一道圣旨,历史上吕不韦和赵姬什么关系,历史上慷慨赴死的人

    吕不韦奋斗一生,为何看了秦始皇一封仅30个字的信,最终饮鸩自尽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吕不韦通过一生努力,从一介商人成功逆袭为秦国重臣,不仅有功于秦国,更有功于秦始皇父子。然而,自秦始皇九年(前238年)“蕲年宫之变”后,吕不韦的处境却急转直下,最终因为秦始皇一封短短的书信,最

  • 徐庶为什么会进到曹营 究竟是另有隐情还是被骗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徐庶离开曹营后去了哪里,徐庶进曹营下一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来历

    很多人都不了解徐庶在曹营,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闲话休说,本期要讲的是三国著名谋士徐元直。徐庶本名徐福,字元直,寒门子弟。在《三国演义》中,他被诓骗入曹营一事,令得不少仁人志士不禁扼腕叹息。但是,当笔者在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时,感觉竟有一丝丝不对劲,心中也产生了一个疑问。徐庶入曹营,究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如果失败,会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视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为什么能成功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开国初最为惨烈一次宫廷政变。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率领部将伏杀太子李建成、李元吉,让李唐王朝仅仅剩下了李世民一个继承人,他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也无法抹去的污点,无论是缔造了一个强盛的李唐帝国,还是

  • 李弘身为武则天的长子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李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李弘是谁的孩子,李弘是武则天杀的么,武则天为什么杀李弘和李贤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和李弘,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武则天的一生,共生育了四个儿子,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尽管有“虎毒不食子”的古语,但武则天为了权势,终究还是做出了连老虎都不忍做的事情。在四个儿子之中,武则天竟然先后杀掉了两个,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武则天所杀死的第一

  • 武则天在位时得罪了很多人 武则天退位后为什么还能功成身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上武则天怎么退位的,武则天退位后没人动她,武则天为什么退位了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武则天下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历史上有一个很出名的人物,她就是武则天,她虽然只是一个女子,但是却以女子的身份走上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舞台,所以她后来也留下了很多的事迹,让后人来评说。不过,让很多人都觉得很纳闷的是,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得罪了很多人,

  • 吕惠卿为什么能得到王安石的器重?他是个奸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君王投降为什么口含玉,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四大兵器,王安石最著名的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惠卿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曾这样评价吕惠卿:“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这其中所说的惠卿便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也是王安石变法当中的第二位核心人物,吕惠卿是也。和天下众多的儒家子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