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登基称帝前到底是什么样的 雍正真的是步步惊心吗

雍正登基称帝前到底是什么样的 雍正真的是步步惊心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80 更新时间:2024/1/17 11:14:18

很多人都不了解九子夺嫡,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如果你对历史不是很感兴趣,又或者说你对历史不了解的话,看电视剧《步步惊心》的时候,你一定会为剧中的四阿哥胤禛担惊受怕,那种走错一步满盘皆输的气氛一下子就烘托出来,一直到了康熙皇帝去世之后,他才靠着自己的才智成为帝王。但是清朝的那段历史到底是怎么样呢?雍正皇帝登基称帝之前,真的是步步惊心吗?真的是靠了一些必要手段才成为皇帝的吗?

既然说到了雍正皇帝,就要点出一个人,他就是康熙的第十三个儿子,也被称之为十三阿哥的胤祥,这位在历史上有着“侠王”之称的胤祥为什么会和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站在一起呢?

其实十三阿哥胤祥和四阿哥胤禛能够走到一起是必然的。

十三阿哥胤祥在他14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康熙皇帝为了能让十三阿哥成长,就让四阿哥胤禛的母亲德妃代为照顾,也就是说德妃名义上就是十三阿哥的母亲,(德妃是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母亲),所以十三阿哥深受德妃的影响,再加上和四阿哥的个性相同,就这样十三阿哥成了四阿哥的铁杆粉丝。

历史上的四阿哥胤禛,在登基之前并不是想电视剧《步步惊心》那种充满曲折复杂,真实历史中四阿哥胤禛遇到的困难只有一次,那就是皇太子被康熙皇帝二次被废的那个时期。

皇太子被康熙皇帝废黜太子之位之后,康熙的几个儿子就开始为了太子位以及皇帝位争夺的异常激烈。自古无情帝王家。

在康熙之前的几位帝王中,都没有立太子的习惯,于是就发生了诸皇子争夺帝位刀兵相见的局面,康熙皇帝即位之后有了前车之鉴,在20岁的时候就下至立自己一岁的嫡长子胤礽位太子,自己亲自指导。也不知道是当时康熙年龄太小,还是太子不争气,反正最后就是被康熙给抛弃了。

正是因为太子被废黜,康熙的儿子们开始想尽一切办法争夺,这其中,四阿哥胤禛的势力和皇长子胤褆争夺的最是厉害,甚至一度不把康熙放在眼里,严重威胁康熙的地位和尊严,而康熙皇帝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们为了帝位骨肉相残,于是打算惩治一部分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阿哥胤禛的政治家手段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让自己及时“下船”,在别人眼里他成了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因为这里要感谢十三阿哥胤祥,为了能够让四阿哥胤禛不被牵连,十三阿哥胤祥将所有的罪责都揽到了自己这边,四阿哥胤禛则得以脱险。

也正是因为这次事变,四阿哥胤禛就没有像电视剧那样步步惊心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经历了这次事情以后,四阿哥胤禛表面上无忧无虑,过着轻松自由人的生活,但是暗地里开始培养自己的亲信以及党羽,这里面就有后来大名鼎鼎的隆科多,年羹。这些人最终也没有让胤禛失望,康熙皇帝在朝的时候,这些人就已经成为了精英,而且还受到了康熙的信赖。

四阿哥胤禛这一系列做法让康熙皇帝很受用,康熙皇帝就觉得四阿哥胤禛不仅孝顺,而且还能团结诸位皇子,同时也有治理国家的才能,这和当时的八阿哥胤禩权倾朝野形成了很大的对比,废太子后,八阿哥竟然得到多个部门,京内京外的官员支持,让康熙惊恐。

八阿哥的治国理政能力欠缺,但笼络人心擅长,康熙是强人也是高手,焉能不知其几斤几两。分忧办差,凡有难度就退后闪躲,凡是利于争夺皇位的,就趋利避害,康熙不会不察觉。心怀异心,表现明显,业务不突出,与康熙不合拍不交心,所以不喜欢。康熙自己说白了,老八处处学他,却处处学不好,康熙的长处没有学到,勾帮结派收买人心却得心应手炉火纯青,连康熙都自愧不如,就连康熙本人也察觉到八阿哥严重威胁自己地位的情况,可是他还不能过分打压,因为他还需要依然八阿哥身边的大臣来维持帝国的运转。

可是康熙自己心里也明白,如果这样的人当了君主,那政府会变得多么腐败无能,这样腐败下去,清朝不是跟明末一样了吗,康熙明白当前清朝需要的是一个能励精图治,让国家富起来的君主。

雍正继位是康熙和雍正合谋的结果

思来想去,康熙皇帝决定把皇帝位传给四阿哥,只是这个时候四阿哥的势力还不能让人信服,于是康熙皇帝选择正面打击一下八阿哥,再怎么说,康熙也是八阿哥的父亲,教训一下也是理所当然,但是八阿哥却被康熙打击出了心理阴影,甚至丧失了争夺帝位的心理,可是八阿哥背后的势力太过强大,就算不能成为帝王,也是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更重要的是他还有王爷的身份,假如这个时候康熙皇帝突然去世,谁继任皇帝的问题还得需要八阿哥开口才行。

为了让四阿哥能够积蓄力量,蓄势待发,康熙皇帝在晚年的时候开始器重八爷党的十四阿哥,封十四阿哥为大将军,派出远征,这其实是康熙皇帝下了一步调虎离山的棋,但是在八阿哥他们看来这是认为康熙偏爱十四阿哥的证据,那么未来十四阿哥有可能会继承皇帝位。

可是事与愿违,十四阿哥还在外面打仗的时候,康熙在这个时间段去世,就连八爷党的人都没有想到普通的风寒居然要了康熙的命。

四阿哥这边毕竟做了充分的安排,而这种安排也应该和康熙脱不了干系,后来,四阿哥继承帝位,不仅有口谕还有遗诏,就算十四阿哥不甘心,杀奔回来抢夺帝位,整个朝廷能善罢甘休吗?

当然了,有一些学者认为雍正继位有很多疑点,说康熙的遗诏写的应该是传位十四子,只不过被隆科多改成了传位于四子。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遗诏是用汉、蒙、藏、满四种文字写成的,也就是除了汉字之外,其他三个根本没有修改的可能。

虽然历史认为雍正是清朝中期最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但是他在任期间,用于革新,对康熙晚期的弊病进行大胆改革,使国家稳定,人民生活大大提高,是一位勤政的好皇帝,同时也为乾隆时期的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最想把皇位传给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人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康熙遗诏》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时任九门提督的康熙近臣——隆科多口传《康熙遗诏》,命雍亲王皇四子胤禛继位为帝,是为雍正皇帝。可自雍正登基,

  • 康熙如果传位给雍祥的话 清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康熙,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的国家,清朝的皇帝一共有十二位,从皇太极改写国号开始,清朝一共存在了276年。每个朝代都有巅峰时期,但是也有衰败时期,在乾隆当皇帝的时候,那时是最巅峰的时期,但是,衰败时期,偏偏也是在那时开始的。大家应

  • 苏麻喇姑和康熙两情相悦 他们为何不能在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康熙和苏麻喇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王朝》在我国所有的电视剧中算是非常经典的,与《康熙王朝》同时奉为经典的还有《雍正王朝》这两部电视剧都是良心巨著。两部电视剧都是尽可能的还原历史。在《康熙王朝》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为何苏麻喇姑和康熙两情相悦却不能在一

  • 昌平君芈启,他这一生有何功成名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昌平君芈启,他这一生有何功成名就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同时也成为世人们口中的“暴君”!秦始皇的一生对有些人来说做了太多的不该,但是作为一国之君的他往往缺乏最简单的安全感,他一生没有立皇后,儿时的他不快乐,作为君主的

  • 康熙和礼亲王之间发生过什么 康熙为何叮嘱雍正善待其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康熙和礼亲王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代六大亲王,其中两有个亲王是爷孙关系,他们就是礼亲王代善,还有(同礼亲王)康亲王杰书。这六大亲王的地位要比“八大铁帽子王”更高,因为六亲王只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六个人,而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代善和杰书两爷孙能在清代拥有这么高的地

  • 三山聚义打青州时,鲁智深杨志为何不让武松出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松林冲鲁智深三人最后结局,杨志三山聚义打青州,三山聚义前鲁智深和杨志占据了

    对三山聚义打青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双鞭呼延灼被梁山击溃之后,并没回到朝廷负荆请罪,而是跑到青州投靠贪官慕容知府,想通过慕容知府的妹妹慕容贵妃走后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呼延灼算不得英雄好汉,为了保住乌纱帽,呼延灼可以跟任何人合作,为了保住性命,后来又把慕容知府出

  • 东王杨秀清的实力怎么样?为何会被评为天国第一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秀清被杀过程,杨秀清为什么是天父,假如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救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东王杨秀清的实力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有人说,清朝的“康乾盛世”,其实只是一个虚假的盛世。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乾隆统治时期,中国在世界之林中已经开始进入了落伍的大门,此时的世界正在处于产业革命初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力获得了解放。于是,原本落后

  • 李鸿章身为清朝末年著名的“背锅侠” 李鸿章是奸臣还是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晚清有个李鸿章,清朝末年是几几年,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你真的了解李鸿章背锅侠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提到李鸿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清朝末年著名的“背锅侠”,他本是一个文人,却在时代的推动下靠着军功一步一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虽然最后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由李鸿章来签订的,也直接导致了他在当时被老百姓们骂作卖国贼,不过这并不会影响

  • 比较唐玄宗和唐太宗两位帝皇的生平以及功与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贵妃唐玄宗,唐明皇唐玄宗的区别,唐高祖唐太宗和唐玄宗有什么区别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有很多,都是一些很经典的故事,对于现代人的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之道。图片来源于网络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明君,提到他就会想起魏征,这两人真是绝配,魏征能成为良相,也是多亏了李世民,唐太宗当时就明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所以广开言路,大臣们就敢说,说的多了,太宗自然能从中悟出

  • 文德皇后长孙氏曾收集古妇人得失事迹编篡女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阳公主李明达死因,唐高宗是长孙皇后所生吗,明史·后妃列传翻译

    文德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也是李世民做皇帝后的皇后,在历史上素有贤德之名。他不但帮助李世民成就了霸业,在帮助他治理国家上也很重要,李世民的很多重要政策都是和她商议过的。图片来源于网络长孙皇后还曾做过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搜集上古以来妇人得失事件,编篡成为一部叫做《女则》的书籍,一共有三十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