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扣押16年的议和信使:郝经最后什么结局?

被扣押16年的议和信使:郝经最后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3 更新时间:2024/1/15 20:49:34

郝经(1223年—1275年),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县)人,宋末元初著名大儒。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作为政治家,郝经反对“华夷之辨”,推崇四海一家,主张天下一统;作为思想家,郝经推崇理学,希望在蒙古人汉化过程中,以儒家思想来影响他们,使国家逐步走向大治;作为学者文人,郝经精通字画,著述颇丰。

郝经因其学问品行出众,在1243年以后,先后被蒙古元帅贾辅和张柔聘为家中设馆的教师。期间,郝经结识了金朝遗老元好问和理学大师赵复。元好问遂相与论作诗作文法。郝经敬仰元好问的学问和为人,称其为“一代宗匠”,并执弟子礼。

1253年,郝经被引荐于忽必烈,传授治国安民之道,深得忽必烈赏识,遂留于王府。郝经较早地提出了“汉法”,主张迁都燕京,与南宋议和,偃兵息民等,均为忽必烈所接受。他多次下令禁暴行,使蒙古军队基本上停止了掳掠与滥杀。

元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授郝经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令其出使南宋议和。

然而,南宋奸相贾似道却对郝经一行的到来极度恐慌,其主要是害怕过去冒功鄂州(今湖北武汉)却敌的劣迹败露。

于是,在郝经等人一入宋境,贾似道便把郝经一行拘禁于真州(今江苏仪征),从此身陷囹圄长达十六年之久。

在此期间,郝经曾多次上书南宋君臣,但在贾似道的阻止下,一切努力均付之东流。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六月,忽必烈命丞相伯颜率兵伐南宋,又命礼部尚书中都海牙及郝经之弟行枢密陪都事郝庸前往南宋,责问自己的信使郝经为何被无故拘禁一事。

此时的南宋已濒临灭亡,理屈词穷,再加元军所向披靡,不得不派总管段佑以礼送郝经一行北归。

至元十二年(1275年)夏,郝经一行回到了阔别十六年的元大都(今北京),忽必烈赐宴于廷,赏赐有加,并向郝经咨以政事。遗憾的是,当年秋,郝经便病逝了。

郝经在北归之时曾作了一首诗——《老马》,表面上是咏老马,实则是哀叹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施展抱负了。

《老马》 郝经

百战归来力不任,消磨神骏教老骎。

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

岁月淹延官路杳,风尘荏苒塞垣深。

短歌声断银壶缺,常记当年烈士吟。

这首诗与曹操的《龟虽寿》显然是声气相通的,但情绪却更为复杂一些。郝经早年便胸有抱负,曾多次上书蒙哥、忽必烈等,陈述图天下之道,且向为忽必烈所重。

但不想正待施展才华之时,却被南宋扣留于真州十六年,使得神骏消磨,有志难酬。

十六年的囚禁生活,使他身心都受到一定摧残,所以一方面是“壮心不已”,另一方面却自感已力不从心,全诗于一起一伏之间明显地透出了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

首句发出“百战归来力不任”的慨叹之后,尽管十六年来“消磨神骏”,老马因辛劳过度后渐老,因而只能“垂头”、但是,“伏枥”的老马仍有奔驰万里之雄心。

接着又一沉,岁月流逝,官路淹滞,要想继续施展远大抱负已希望不大,于是想起自己当年为施展抱负而奔驰于边塞战垣的戎马生涯。

接着情绪又为之一振,尽管“去日苦多”,但自己并没有一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是由老马想到了“烈士”,乃发出“常记当年烈士吟”的感叹。

郝经此诗语言淳厚,风格郁迈,用典确切。“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可为“老当益壮”的注脚。

全诗的感伤不同于曹操《短歌行》中时光易逝、功业未就的苦闷情绪,而主要是力不从心的慨叹和恐不能及时施展抱负的预感。

郝经虽然“壮心不已”,却自感已力不从心。而这种预感不幸应验,也就在北还这一年,郝经病死于燕京,享年53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被称为“千里驹”的曹休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曹休(?-228年),字文烈,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曹魏将领,曹操的族子、曹洪的亲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曹休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被称为“千里驹”。曹操对其如同亲子,对其极为宠信,让他率领曹军的精锐部队——虎豹骑。汉中之战时,曹休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曹魏建

  • 宋朝最短命的爱国词人:陈人杰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宋代词坛上有一位最短命的爱国词人,在短暂的一生中屡试不第,后来漫游各地,卒时年仅二十六岁,他就是——陈人杰。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陈人杰(1218年—1243年),一名经国,字刚甫,号龟峰,福建长乐人,南宋末爱国词人。陈人杰现存《龟峰词》一卷,共31首词,全部为《沁园春》调,这也是

  • 慈禧身为晚清时期的掌权者 慈禧太后是如何走向权力巅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真实的慈禧太后活多大,慈禧怎样掌握大权,慈禧太后是怎么掌握权力的

    对慈禧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年方二八,初入宫闱的慈禧来说,后宫弥漫着的血雨腥风,她不可能毫无察觉。慈禧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了,自踏入紫禁城开始,摆在她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使出浑身解数获得皇帝的宠幸,在夹缝中苟活;二是任凭他人蹂躏倾轧,重围高墙内幽幽冤魂中的一

  •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时期的掌权人 慈禧太后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真实的慈禧太后活多大,慈禧太后是提柳州人吗,真实的慈禧太后介绍

    对慈禧掌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清史稿》这样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太后有疾。上疾益增剧。壬申,太后命授醇亲王载沣摄政王。癸酉,上崩于瀛台。太后定策立宣统皇帝,即日尊为太皇太皇。甲戌,太后崩,年七十四,葬定陵东普陀峪,曰定东陵。”从《清史稿》中,我们看到,

  • 陈阿娇有多爱刘彻?她为什么会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彻后面一个皇帝是谁,陈阿娇,刘彻阿娇卫子夫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阿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若得阿娇为妇,必以金屋贮之。"若当年刘彻未许下这纯净美好的誓言,阿娇或许也不会情深至此却落个郁郁而终的下场。偏殿的冷风格外凉,它吹过阿娇的发丝,吹进她本炽热的心,身披单衣靠在窗前,静静的看着这窗外的一轮圆月。她的泪早已流干,余下

  • 张仪:师从鬼谷子王诩,令六国忌惮令秦国敬仰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仪离秦之后又效忠魏国了吗,张仪和苏秦是同一时期的人吗,张仪离开秦国去了魏国干嘛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仪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乱世战国是一个极富有色彩的年代,王侯将相,阴谋阳算,尔虞我诈,所谓乱世出豪杰,而流光无情,又有多少人能被历史铭记?但在那个时期有一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以连横破纵,将天下时局拿捏在自己手中。他便是张仪,一个令六国忌惮,令秦国敬仰的名字

  • 只有马皇后敢叫重八吗 朱元璋对此为何没有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是马皇后生的吗,只有马皇后敢叫重八吗,为什么朱元璋能当皇帝而张无忌不能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马皇后,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一生传奇,在称帝后,为了给皇孙朱允炆即位铺清道路,曾大肆杀戮功臣,使得朝中大臣见了他都是胆战心惊,唯恐说错了话被杀头甚至牵连九族。但是,在朱元璋的一生当中,唯独不敢对一个人滥用皇帝权威,她就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明朝开国皇后——马秀

  • 朱标即位后会不会削藩 朱棣之后还敢发动清君侧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怎么对待马皇后,朱标不死朱棣会不会谋反,朱元璋有多喜欢朱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都知道,明太祖去世以后便将皇位直接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而朱允炆一上台便听从各个大臣的建议,对自己的那些手握重兵的叔叔开始下手,进行了削藩的政策,而就是因为削藩的政策,让在北京的朱棣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起兵,最后将朱允炆赶下了皇位。而大

  • 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为何会没有联手称霸天下的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称霸天下,称霸天下图片,袁绍失败真实原因

    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为什么不联合起来一起称霸天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大家心中都清楚,袁绍与袁术作为当时强大的诸侯,兄弟二人完全有机会联手取得天下,一南一北形成呼应,但他们却选择了互相伤害,最终被别人占到了便宜,而兄弟二人也都愤恨而终。很多人都会疑惑,为什么袁

  • 朱标镇得住朱棣吗 如果朱标顺利继位又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标能力比朱棣强吗,朱棣怕不怕朱标,朱标镇得住朱棣吗

    对朱标和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父亲,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也就是朱标的弟弟,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立朱标为皇太子,将来继皇帝位,正式确立朱标为接班人,然而,朱标还没等到登基,洪武二十五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