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蓄谋已久才发动安史之乱,为何唐朝镇压只用了七年?

安禄山蓄谋已久才发动安史之乱,为何唐朝镇压只用了七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78 更新时间:2023/12/31 23:13:17

你真的了解安史之乱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先说安禄山的军队,其实安禄山的军队很强大的,算得上当时唐朝军队的顶尖水平,这都是因为安禄山经过长期的准备,部队训练有素,而且大部分都是骁勇善战的骑兵,可以说算得上是精锐部队。

但要说为什么唐朝只用了七年?那我告诉你,要不是史思明的响应、晚年昏庸的唐玄宗和唐肃宗的延误战机,早的话只用不到一年就平定了,何必需要七年。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率领十五万大军,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直奔长安而来。

史思明的响应:

安禄山起兵之后,史思明也开始响应,可以说战火在唐朝蔓延开来,但是郭子仪此时任朔方节度使,率领军队与叛军作战,史思明的起兵,也牵制住了一部分前朝的军队,给了安禄山很大的空隙,让他可以直奔长安。

昏庸的唐玄宗:

安禄山的军队起兵之后先取洛阳,这期间让各地唐军让安禄山打得溃不成军,但唐玄宗在这时候不是让封常清高仙芝组织抵抗,而是先问罪二人,最终让二人自杀,真可谓自毁长城啊!

唐玄宗与杨贵妃

封常清和高仙芝的死,导致前方二十万大军没人管理,一时间群龙无首,被迫派哥舒翰去前线督战,此时的哥舒翰带病上场,只能坚守潼关,安禄山对他无可奈何,正当安禄山一筹莫展之时,杨国忠却给他“帮了忙”。

杨国忠劝唐玄宗,让哥舒翰主动出击,而哥舒翰知道后,大哭一场,放弃坚固的潼关,去出击打敌人,真是昏庸啊!

哥舒翰出城后被安禄山埋伏,战败被俘,安禄山将其杀死,而潼关也因此而丢。

此时的郭子仪甚至已经将史思明击败数次,也迫使安禄山不得不救助,可以说大好形势却因为唐玄宗的害怕而破灭,最终选择逃往蜀地,不久之后,太子李亨登基,郭子仪军队不得不班师回朝。

唐肃宗的延误战机:

马嵬驿兵变后,太子李亨登基,成为唐肃宗,但是他一登基,就耽误了郭子仪和李光弼直捣安禄山后方的计划,他没有选择让郭子仪等人出击,而是班师回朝。这是第一次耽误战机。

班师回朝之后,郭子仪等人还是受到了重用的,也取得了很多胜利。而就在此时,安禄山被自己儿子杀死的消息传了出来。

安禄山死后,叛军开始各打各的不在集中,而此时著名的睢阳之战爆发了,唐河南节度副使张巡等率军民坚守睢阳,拖了数十万叛军长达十个月之久,此时郭子仪等人认为趁机进攻叛军,可以结束叛乱。

郭子仪等人迅速出击,收复长安,逼近洛阳,而叛军见唐军势大,弃洛阳而走,郭子仪成绩收服洛阳,而就当唐军要乘机进军的时候,唐肃宗却不下令进攻了,而是自己先迁回长安,最终耽误战机。这是第二次耽误战机。

再次准备进攻已经是758年,但担心武将权力太大的唐肃宗,选择了分权给九位节度使,但为设置兵马大元帅,只有郭子仪还是一个副兵马大元帅,当然按没有人听他的,更为昏庸的是唐肃宗找来一个太监鱼朝恩当监军。

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唐军最终不敌叛军,而史思明也趁机在去洛阳。而鱼朝恩诬陷郭子仪,郭子仪被唐肃宗罢了兵权,这是唐肃宗的第三次耽误战机。

之后唐代宗继位,郭子仪又在征讨叛军中大放光彩,再加上叛军自己内部的矛盾爆发,郭子仪终于抓住机会,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彻底平定叛军。

这场安史之乱,本应该迅速解决战斗的,但是被各种原因阻碍,最终拖至七年之久,可以说完全是因为唐朝内部的腐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的美名为什么能名扬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为什么唐代诗歌的成就最高,唐代诗人为什么这么多,白居易不出名的诗

    白居易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唐朝的诗坛上人才济济,白居易就是其中一位。白居易,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太谷县。白居易出身官宦家庭,祖上世代为官。他的祖父原是河南巩县的县令,因为和新郑县令交好,所以举家迁到了上水秀美的新郑,白居易就出生在新郑。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

  • 边塞诗人高适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什么时候投笔从戎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没去过边塞的边塞诗人,高适的诗,辛弃疾是边塞诗人吗

    高适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安史之乱的发生,让整个大唐王朝生灵涂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很多名人异士也难以独善其身,纷纷卷入其中,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便是其中一个。高适的祖籍在渤海蓨县(今景县),出生于官二代家庭,他的先祖高洪曾在东汉时期任渤海太守而举家迁居蓨县,此

  • 黄巢身上有哪些特点?关于他的下场有哪些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怎么评价黄巢,黄巢是个什么样的人,黄巢起义的原因和结果

    黄巢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黄巢是唐末的大牛人,他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他有三大特点。一是出身特殊。他出身于一个时代贩卖私盐的家庭,家里相当殷实,可以说是典型的暴发户。正如《新唐书》给黄巢的6字评价:世鬻盐,富于赀。二是本领超群。因为

  • 曾经有勇有谋的赵武灵王,为什么最后会以悲剧结尾?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国武最后的结局,结尾的特点,以悲剧结尾的电影

    赵武灵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四分五裂。经过春秋三百六十多年的战争兼并,最终决出战国七雄。而在秦统一天下前,赵国也称得上是兵强马壮,实力强悍了。其中赵国打下的坚实基础大多归功于一位敢于创新和变革且有勇有谋的君王——赵武灵王。公元前326年,赵肃侯

  • 王翦为秦国的统一作出了哪些贡献?一人灭了五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七雄秦国为什么会胜出,秦始皇派王翦守南中国,秦朝被灭的时候王翦呢

    王翦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掉其余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因此被史上称作最公认的千古一帝。秦国在当时的实力最强,嬴政的野心,是打算将其余六国全部彻底消灭,扩充自己国家的版图。王翦为秦国统一作出很大的贡献。王翦所处

  • 张绣反叛,杀死曹操长子,为什么后来曹操还要收留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绣被谁杀了,如果曹丕不死司马懿敢反吗,曹丕不死司马懿能成功吗

    张绣是凉州军阀张济的侄子,张济当时又是董卓手下的大将。张绣年轻的时候便以胆略义气闻名,成为了家乡豪杰的首领。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张绣便跟随张济、李傕、郭汜、樊稠等人一起反攻长安,成功地控制汉献帝。随后张绣被封为建忠将军,封宣威侯。后来张济被安排在战略要道弘农郡驻守,献帝东迁时,张济

  • 说说三国开国皇帝的婚事 曹丕继承了父亲的优良传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丕后面的皇位继承者,曹丕之后谁继承了皇位,曹睿之后谁继承皇位

    对三国开国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的开国之君,在对待婚事上,似乎都很奇葩。曹操,有史记载的妻妾有十六个,其中不少是抢别人的老婆。看别人老婆漂亮,抢了也就抢吧,这个男人都能理解,令人不解的是,曹操连别人的儿子也抢,自己能生,为何还要抢别人的呢?这不,曹操娶了

  • 李白的身上有哪些特点?如何形容李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白,喜欢李白的人的特点,李白是什么

    李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一提起李白,世人无不赫赫称赞,他被称为“中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称。杜甫称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晚唐诗人杜荀鹤称李白为“千古一诗人”。当然,对于这样一位大诗人,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李白就是:诗文路上辉煌,官场仕途失

  • 陈友谅拥兵65万占据优势 陈友谅为何不在陆地上和朱元璋开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怎么打败陈友谅的,朱元璋为什么能打败陈友谅,陈友谅为什么和朱元璋打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友谅和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昆阳

  • 清朝的哪位皇帝在位期间,不到13年就批阅了192000件奏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上批完的奏折送回去吗,清朝皇帝不能撕折子,明朝皇帝在位时间表

    为什么说雍正是清朝最宅的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话说在古代做皇帝那可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也有一些昏君因为荒淫而有了从此君王不早朝这一说法。但是也有一些皇帝怕留下一些骂名被冠上昏君的名头那也是每天兢兢业业的。清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