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征和李世民和睦了十几年 这段佳话最后为什么在魏征死后被打破

魏征和李世民和睦了十几年 这段佳话最后为什么在魏征死后被打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583 更新时间:2024/1/28 5:28:3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和魏征关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魏征历史上有名的谏臣,以进谏留名青史。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列第四,随唐太宗李世民一起打江山的尉迟恭,秦琼皆位列其后,由此可见其在太宗心里的地位。然而,魏征与李世民君臣和睦了十七年,这段君臣的佳话却在魏征死后被太宗亲手打破。太宗令人磨去了魏征的墓碑,毁了魏征长子与公主的婚约,这一切的发生实在是让人感叹不已。

魏征

李世民不计前嫌招纳魏征

魏征一开始并不是李世民手下的谋士,两人也没有英雄见英雄的惺惺相惜之感。“隐太子(李建成)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由此可以看出魏征当时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李建成极其的信赖他。而魏征也不负太子的期望,积极地为他出谋划策。李世民有大才,而李建成才能平庸,为了避免出现隋朝废太子杨勇为弟弟杨广(后来的隋炀帝)所取代的情况,魏征甚至怂恿李建成直接除掉弟弟李世民以绝后患。奈何太子李建成还没来得及除掉弟弟,就在“宣武门之变”被弟弟亲手射杀,昔日的显赫一时的“太子洗马”魏征也沦为了阶下囚。

魏征等大臣

李世民赢了,而前太子旧部的生死只在他的一念之间。对于那个一直致力于为李世民的“争储之路”不断的添堵的魏征,李世民也许曾动了一百个杀他的念头,但是魏征的那句“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日之祸(太子早听我的话,就不会死了)”。最终还是歇了杀他的念头,也许是真的求贤若渴,也许是为了让手下败将看看他的厉害,也许是因为魏征的直爽,也许是为了让魏征这个前太子身边的“红人”替他劝降太子旧部,也许还有别的原因。最后我们只能看到史书上记载的“王器其直,无恨意”。并且任命魏征为詹事主簿。

从此,史书上这两人的名字成了君臣的典范。唐太宗李世民甚至说出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逝,遂亡一镜矣。"这样的话。

李世民畏魏征

前太子李建成已死,但是山河还在,魏征那颗想要“一展鸿鹄志"的心还在。于是朝堂上魏征成为了谏臣的代表。魏征一开始志在成为安邦定国的谋士,就像在废太子李建成身边那样。但那时李世民已经有长孙无忌了,那对君臣的关系实在是太牢固了,李世民甚至把朝臣说长孙无忌坏话的奏章念给长孙无忌听。魏征知道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成为谏臣了。于是史书上留下了无数的谏言。

李世民

长乐公主下嫁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李世民“宠女儿”要为长乐公主添嫁妆,文武百官纷纷赞同,魏征却偏要站出来说“不”。李世民没有立太子,魏征要说;李世民纳妃,魏征要说。但凡李世民做点什么,总有魏征的"那张嘴"在等他,李世民怕魏征了。《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李世民玩鹞鹰,却因为魏征来了,吓得把鹰藏袖子里,最后鹰被活活捂死。这一对君臣真的像极了耗子和猫,一个拼了命想躲,一个却拼命想把他揪出来。

魏征和唐太宗真的算是模范君臣,李世民甚至解下佩刀给魏征,并且当朝称赞他的正直。而另一个获得此殊荣的是一代名相房玄龄。魏征病重的时候,李世民甚至带着即将下嫁给魏征长子的新城公主,去看望魏征。魏征死后,唐玄宗甚至为他罢朝五日。史书上记载“太宗亲临恸哭,废朝五日,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

魏征死,李世民毁其墓碑

可是魏征去世后不久,侯君集以谋反罪被处死,杜正伦被罢免。因魏徵病中曾经极力向李世民推荐这两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李世民突然怀疑魏征和他们是一伙的,毁了女儿与魏征之子的婚约,并且推倒了魏征的墓碑。

魏征

君臣十七年的“情分”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推翻”,仅仅是因为候,杜两人犯的是谋反大罪,而那两人又是魏征举荐的那样简单吗。真相永远比想象中残酷的多。

李世民

唐太宗真的不恼怒魏征多次直言不讳的“顶撞”嘛?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被臣子当朝顶撞,天子威严被冒犯要如何不怒。要知道魏征进谏可没有邹忌讽齐王纳谏那般温和,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劝谏君王都是通过讲故事来劝,而魏征却常常让李世民下不来台。不然为什么史书上记载着唐太宗曾因为魏征的直言不讳,对着长孙皇后说,迟早有一天要杀了这个“田舍汉”。魏征曾做过李密的谋士,后又随着李密部下归降李唐,做了李建成的谋士,这样的“贰臣”,李世民真的没有怀疑过他的忠心嘛,那为什么两人之前还是“你侬我侬”的,魏征举荐的人一谋反,唐太宗就翻脸了呢?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了,没有人劝谏唐太宗了。说起长孙皇后,那可是皇以“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赢得皇帝尊重的女子。魏征曾经干涉帝后家事,不让长乐公主有过多的嫁妆,长孙皇后都能以家国为重,赞叹其“引礼义抑人主之情”。长孙皇后走后,又有谁能在太宗骂魏征“田舍汉”时及时劝慰。,并‘着朝服’向太宗道贺呢?魏征过于强势,君臣关系不对等。唐太宗玩鹰听到魏征来,都吓得把鹰放袖子里活活捂死了。一朝皇帝如此惧怕臣子,可知臣子早已越过君臣礼仪了,可偏偏魏征不知收敛。这叫君王如何不忌惮。魏征偷偷将自己的谏言给史官褚遂良看,史官负责记录君王的言行,以供后代流传。而魏征的行为无异于将皇帝的“不当言行”流于后世,诸葛亮写出师表都要“暗暗表忠心”,相比之下魏征此举无异于将李世民的面子里子一起踩了。

魏征和李世民

魏征与唐太宗这一对君臣“佳话”为后世所熟知,然而,魏征死后,太宗“翻脸不认人”,亲手将这段佳话打破,实在是让人感叹“君臣情谊”的薄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西晋皇帝司马衷是怎么坐上皇位的?真正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西晋皇帝司马衷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扶不起的阿斗这一成语,来源于三国时期蜀国的皇帝刘禅,哪怕有诸葛亮这样的良臣辅佐,最后还是落得亡国的下场。常用来比喻那些怎么培养都成不了才的人然而真实的刘禅,其实也是有一定能力的。要说真正的扶不起的阿斗,还真有这么一个

  • 揭秘真实的汉中之战,曹操派出了七位一流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当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仅次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交战双方是曹操和刘备,双方目的都是为了争夺汉中。这场战役,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开始打,一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长达两年多。刘备和曹操为了夺取汉中,都不惜一切代价,下了血本,双方共投入十五位大将,其中,

  • 揭秘:刘备兵力最强盛是在哪个时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魏蜀吴三国中,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汉最弱,刘备白手起家,先后投靠袁绍、刘表等多人,逐渐夺了荆州,再夺益州,然后夺取汉中,最后建立了蜀汉政权,称帝了。那么,刘备的兵力,在什么时候最强盛呢?他最强盛的时候,兵力有多少呢?是在夺取汉中之后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

  • 唐朝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为何会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唐朝名将李光弼,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唐玄宗前半生似乎用尽了毕生的运气,他励精图治创下开元盛世,将大唐王朝的繁荣富强推向顶峰。就在人们都以为大唐盛世万世无疆之时,历史却跟李唐王朝开了个大玩笑:分水岭来得太快。唐玄宗后期沉迷于酒色,导致朝政颓废、各种社会矛盾浮上水面。加之唐玄宗又任用了一些奸佞之臣,他

  • 大臣们提议崇祯皇帝南迁,他却给出了什么死板的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由检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明不算是个悲惨的国家,因为他的开国皇帝和亡国君主都是一位勤政的君王,但是大明亡国的那一年,的确是汉人最悲惨的一年。当时的局势十分紧张,大明王朝已经油尽灯枯,崇祯皇帝在紫禁城里四处寻找,但是找不到一个肯上朝的大臣,因为李自成的大顺军队已经兵

  • 魏征原本是李建成手下的人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魏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和魏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都知道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事件才能当上皇帝的,而当时有一位和他关系很好的大臣魏延。两人一个是有名的帝王,一位又是有名的大臣。要知道魏延本来是李世民哥哥李建成手下的人,而当时李世民在玄武门事件后把李建成手下的人全部处决了,唯独没有

  • 英布叛乱时,刘邦身患重病为何还要亲征讨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61岁患重病还御驾亲征,汉朝那么多大将,为何不派他们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手下猛将如云,灌婴、樊哙、曹参、周勃等人都是能征善战且经验丰富的名将,他们从刘邦起兵时就开始带兵打仗,汉朝建立后,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早就可以独自带兵独当一面了。可是汉朝

  • 李建成被杀后李世民就坐稳皇位吗 李世民差一点就性命不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建成被杀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把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大好头颅砍了下来,觉得大事已定,兴冲冲地准备跑到皇宫找老爹李渊要皇位。但是,这个过程中,李世民差一点就被翻了盘,就差那么一点,皇位就要离他远去了,甚至连性命都要保不住了。这就要说到李建成

  • 汉桓帝,因为一个女人拜托傀儡身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桓帝,因为一个女人拜托傀儡身份的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军阀,明朝覆灭后他本愿意投降于李自成,谁料对方竟然抢走了他的爱妾,这一举动彻底惹恼吴三桂,立马放清军入关,剿灭了李自成。清朝诗人吴伟业写道“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该事

  • 关羽和张飞不服诸葛亮,很佩服庞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谋士庞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每个人都想趁乱雄据天天下。刘备可谓是所有诸侯当中,最弱的一个,虽然前期有关羽、张飞和赵云,但是兵马才几千,毫无根据之地,犹如丧家之犬,手下有高强的武将,没有文臣谋士,所以屡战屡败。在后来有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