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为何不肯放过李元吉?是为了杨氏吗

李世民为何不肯放过李元吉?是为了杨氏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55 更新时间:2023/12/14 15:04:06

李世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公元626年夏季,李世民带领自己阵营的人,买通玄武门守将,潜伏在太极殿,举起屠刀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自己的弟弟李元吉诛杀。更让人感觉到冷酷无情的是,李世民为了斩草除根,居然下令还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十个孩子,不管长幼全部处死。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很多人都觉得李世民这样做太冷酷无情,也有悖人伦。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真正有悖人伦的事情,是后边这件事。他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之后,将此二人的女眷全部充斥自己的后宫。说难听一点,李世民杀兄屠弟,夺人妻女,一点都不为过。此事就连新唐书都羞于记载。

《新唐书·太宗诸子传》:“太宗杀其弟齐王元吉,纳其妃杨氏,有宠,生曹王明。长孙皇后崩,帝欲立杨氏为后,纳魏徵谏,乃至。”

新唐书这段记载的意思是:唐太宗李世民杀了弟弟李元吉,霸占了李元吉的妃子杨氏,并且十分宠爱,最后还生了曹王,叫李明。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想立杨氏为皇后,最后接纳了魏征的劝谏,所以才罢休。

史书真实记载了这件杀弟夺妻的家丑,但是史书却羞于记载这位妃子是谁,只是隐晦的说姓杨,所以就记载杨氏。

杨氏是谁

那么这一位深受李世民宠溺的弟媳杨氏究竟是谁呢?实际杨氏就是李元吉的正妻。杨氏是名门的大家闺秀,是隋朝杨雄的侄孙女。杨氏容貌倾城倾国,诗词书画也很专业,温柔贤惠,浪漫多情,也是一个大美女。嫁给李元吉,也算是门当户对。

除了名门闺秀的身份外,杨氏的先祖和武侧天的老太爷杨达与杨雄是也兄弟,因此,杨氏的身份非常尊贵,家族实力也是非常强大。

如今他的丈夫李元吉被李世民诛杀,儿子也被李世民诛杀,自己面对丧夫丧子之痛,却被被迫去服侍自身的仇人,在强权的压迫下,一个弱女子又能如何?只能委曲求全,任人摆布。

尽管,李世民对曾经“杀弟夺妻”的家丑极力掩盖和抹杀,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任你怎么粉饰也是没用的。最后这段家丑还是被流传了下来。

史书为何对杨氏羞于记载

杨氏进宫服侍李世民一段时间之后,李世民的正妻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想立杨氏为皇后,但是却遭到了魏征的进谏,假如立杨氏为皇后,那么之后在立储的难题上,也会遭受同样的难堪。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进谏之后,便更改了立杨氏当皇后的想法。他自己也非常明白,自己再怎么恩宠杨氏,但是也不能改变之前的事实,也改变不了违背人伦的家丑,最后只能善摆甘休。

也正是因为这种难堪的处境,也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关系,最后杨氏一直生活在李世民后宫,虽然生子,却一直没有名分。在史书中,只要是妃子,一般都会记载“某妃”,而杨氏在唐书中只能用“杨氏”来记载,实在令人心酸。

杨氏由于常年抑郁,最后病死在李世民后宫,死后也没机会陪葬在昭陵,李世民深感内疚,最后只能封她的儿子为王。

李世民诛杀李元吉的真实动机

李世民虽然是一代开明君主,但是他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也成了他一生的污点,虽然后来称帝后颇有作为,光环掩饰了他的污点。但是真相永远是真相,这个是无法更改的。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真实目的是诛杀太子李建成,因为他在创建大唐的历史中,确实功劳比李建成大,但是父亲李渊根据长子继承皇位的祖制不得不立李建成为太子,实际上李建成也很优秀,甚至在文治方面要比李世民更卓越。

李世民诛杀李建成为了夺太子之位,这个都很好理解,为什么却要杀李元吉呢?这个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动机,毕竟他杀了李建成之后,对李建成的谋士部下,都以礼相待,接纳了他们,魏征就是李建成的谋士,并且曾经还建议李建成诛杀李世民。李世民连自己的仇人都能接受,为什么就不能容忍自己的弟弟李元吉呢?

一直到后来长孙皇后去世,他想立杨氏为皇后,才真相大白,他诛杀李元吉实际动机比较无耻,就是夺取他的妻子杨氏,可能李世民早都对弟媳心怀不轨。对于这段家丑,史书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是是非非,让后人去评说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初战乱之际,李世民赦免了王世充,斩了窦建德,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着诸多令人感到疑惑的事件,这其中在隋末唐初天下战乱之际,很多英雄豪杰也是希望能够在乱世中建立一番事业,进而坐上皇位执掌天下留名青史,在群雄割据争霸的过程中,李渊有着儿子李世民统帅大军四处征战,渐渐的囊括了天下版

  • 汉文帝为何要实行的“无为而治”?与历史历史环境脱不了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文帝怎么夺权的,汉文帝推行了什么政策,汉文帝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文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无为而治"这一概念最先起源于《道德经》中,作为道家治国理念而存在。到了汉朝汉文帝掌权之后被用于治理国家。但这一制度并非字面意思上所说的"不作为",而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只要遵循客观规律,不去干涉百姓们的创造力,以此为基础可以做任

  • 宋高宗赵构连发“十二道金牌”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连发“十二道金牌”?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如果没有秦桧,还会有李桧、王桧等等各种桧出来把岳飞弄死,因为要岳飞死的不是秦桧,而是宋高宗赵构,秦桧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就算秦桧在恨岳飞,没有宋高宗赵构的授意,秦桧也不敢害

  • 刘备诸葛亮为何极力阻止关羽入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备诸葛亮为何极力阻止关羽入川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桃园三兄弟义薄云天,关羽和张飞为了刘备可以舍生忘死,刘备为了关羽张飞宁可放弃兴汉大业,连貌美如花的孙小妹也不要了。这哥仨的情义真可感天动地,但是刘备和关羽张飞之间毕竟有君臣之分,他们之间也不能把啥话都说得太直白,有时

  • 河北四庭柱之首的颜良,为何会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颜良乃“河北四庭柱”之首,却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是否徒有虚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颜良作为袁绍手下名将,被誉为“河北四庭柱”之首,能力方面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在《三国演义》之中,颜良却变成了关羽口中的“插标卖首”之徒,更是在此后交战中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

  • 大汉军神韩信的早年生活是什么样?到底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大汉军神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要评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军神,韩信绝对能够位列其中。韩信有多厉害?一个从来没有带过兵的人,一旦手握雄兵,便所向披靡,获得了一个“兵仙”的美称。韩信战无不胜,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刘邦;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 童渊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他的三位徒弟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童渊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相信三国的故事是许多朋友都熟悉的!就算没有看过这本名著,但是听也早就听得差不多了,更何况还多次被搬到电视荧幕上。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小说或者是戏曲也同样是在讲解这个故事。没办法,实在是因为这里边有太多的牛人了,他们的故事都是那样的

  • 战国四公子指的是哪些人?他们是如何驾驭上千门客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战国四公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战国时期,有一批这个时代的专有群体:公子,以及他们的门客/食客。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他们动辄养着几千个门客,甚至比同时期的绝大部分国君都要出名。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是怎样驾驭这些门客的,难道只是砸钱吗?其实没这么简单,以孟尝君为例,他

  • 汉朝开国功臣耿弇,是如何靠几十个人住北匈奴两万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仅仅只有几十个人耿恭,究竟是如何守住北匈奴两万人围攻一年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说“耿恭”抗击匈奴的事迹之前,先来说一下他的身世背景,他的父亲名叫“耿广”,并不是一位风云人物,不过,他的叔叔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风云人物了,那便是身为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同时位列“云台二十八将

  • 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明朝其他的亲王为何没有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朝廷大军讨伐之时,大明其他的亲王都在干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所谓的造反,指的是发生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至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的“靖难战争”。参战双方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和第三孙建文皇帝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