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叡死后的10年,司马懿都在干什么?

曹叡死后的10年,司马懿都在干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1 更新时间:2024/1/16 19:50:59

高平陵之变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十年后,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除掉政敌曹爽,掌握曹魏大权,架空魏帝曹芳。那么,为何司马懿要在曹叡死后十年,才发动高平陵之变呢?在这十年期间,司马懿到底忙啥了?

个人认为司马懿之所以在曹叡死后十年,才发动政变,有三个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司马懿在曹叡活着时,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安分守己。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个皇帝,于黄初七年(226年)即位为帝,年仅24岁。他在辅政大臣曹真、司马懿、陈群曹休四人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多次击退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进攻。由于曹叡目睹亲生母亲被赐死的过程,成长很快,他在即位后,大权独揽。此时,司马懿官拜骠骑将军,和大将军曹真一同抗蜀。他一心一意为曹魏办事,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大忠臣。

曹叡也对司马懿非常信任,将军队交给他,充分信任他。如擒杀孟达、平定辽东公孙渊,就是司马懿作为主帅,领兵远征的。因此,曹叡和司马懿配合默契,相互信任,是一对好君臣的典范。

其次,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一直被政敌曹爽压制,韬光养晦。

直到公元239年,曹叡病重,再一次面临他父亲的抉择,就是将小皇帝托孤给那些大臣,选谁为辅政大臣?刚开始,曹叡任命自己的叔叔燕王曹宇为大将军,想将自己的养子曹芳托付给他。后来,由于刘放孙资的阻挠,曹叡才改变了主义,将托孤大臣改成司马懿和曹真。

在曹叡死后,曹芳登基为帝的十年内,大将军曹芳一直压制着另一个托孤大臣司马懿。如曹爽听从亲信丁谧之计,将司马懿由实权的太尉升为没有实权的太傅。司马懿看到曹爽如此对待自己,再加上年岁渐长,只能装病,回家养老。

实际上,他是暗中积蓄力量,联络朝中重臣,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曹爽雷霆一击,铲除权臣曹爽,还曹魏一个朗朗乾坤。如司马懿联络朝中另一位重臣四朝元老蒋济,结成反对曹爽联盟。因此,这十年期间,司马懿刚开始,还能参与朝政,勤勤恳恳与大将军曹爽一同辅佐魏帝曹芳,后来被曹爽架空。他只能退居二线。

《晋书·宣帝纪》中记载:帝不能禁,于是与爽有隙。五月,帝称疾不与政事。

最后,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后,才抓住机会,一举除掉政敌曹爽。

转眼间,到了公元249年,这一年,曹爽还和往常一样,陪着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给魏明帝曹叡扫墓。曹爽还不听劝告,他和曹羲、曹训兄弟三人都陪着曹芳出城了,这才给了司马懿千载难逢的机会。

其实,只要曹爽三兄弟中有一个在京城坐镇,在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就不会那么被动了。当时曹爽等兄弟掌握曹魏军权,将京城洛阳牢牢掌握在他们的手里,不是那么容易能够被打下来的。当时司马懿赋闲在家,他的盟友蒋济也没有兵权,只能靠家族的力量发动政变。当时司马懿仅有3000死士,而曹爽兄弟掌握京城禁军及武卫军,最少数万。这实力相差太悬殊了。

《三国志》:十年正月,车驾朝高平陵,爽兄弟皆从。宣王部勒兵马,先据武库,遂出屯洛水浮桥。

如果曹爽一直防备司马懿,不给司马懿钻空子,再熬个几年,就可能把司马懿熬死了。当时司马懿已经70岁,他还能活几年啊。而曹爽正值壮年,还有大好时光,多等几年又何妨。

总结:司马懿在魏明帝曹叡时期,是一个恪尽职守的大忠臣,在曹叡死后的十年内,被曹爽架空,是一个退居二线的老人。这十年中,司马懿大半时间赋闲在家,教育子孙,修身养性,暗中积蓄力量,时刻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曹爽致命一击。在公元249年,司马懿才抓住机会,趁机发动高平陵之变,除掉政敌曹爽,夺取了曹魏大权。

因此,司马懿能够发动政变,并成功,是需要一定运气的,如果他不是那么长寿,如果没有遇上曹爽等兄弟都陪着魏帝曹芳前去给魏明帝曹叡扫墓,那么司马懿就不一定会发动这次政变。即使他发动了,也不一定会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嘉庆如果重用和珅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嘉庆与和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提起和珅的名字相信大家都是再熟悉不过了,在如今的影视剧中,我们看到了王刚老师将和珅这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和珅作为清朝乾隆年间的权臣,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里,所有的大小官员都会巴结和珅,因为和珅如果不高兴了,自己的官

  • 和珅作为清朝有名的贪官 和珅的儿子为什么叫丰绅殷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和珅和丰绅殷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无论是喜欢历史的人,亦或者不喜欢历史的人,一定都听说过和珅,听说过这个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但是,对于他的儿子或许就不那么熟悉了,尤其还起了“丰绅殷德”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那么,和珅的儿子为何要叫丰绅殷德呢?和珅虽然有九个妻妾

  • 第一个拥立武则天为皇后之人:李义府是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初年,唐高宗李治把在感业寺出家为尼的唐太宗时的才人武媚娘接回皇宫,并封为昭仪。这位武媚娘不仅长得漂亮,还足智多谋,她为李治出谋划策,赢得了李治高度的依赖和宠爱。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永徽六年(655年),李治想废掉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却遭到了太宗留下的辅佐重臣长孙无忌、褚

  • 被康熙夸为国之柱石的刘兆麒,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刘兆麒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朝初年,远在北方的沙俄开始逐渐向黑龙江流域扩张,先后在中国境内建立雅克萨和尼布楚两座城池,然后以此为据点,继续向索伦、忽尔喀等部落入侵。当时清朝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南方,对沙俄一再妥协。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沙俄不仅加速侵略清朝,而且怂恿西北的噶尔丹反叛。康熙

  • 姚崇到底说了什么,能让唐玄宗下令抑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灭佛”,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加上后周世宗柴荣这四位皇帝发动过毁灭佛法的事件,使佛教的发展受到很大打击。而唐玄宗也曾经听从宰相姚崇的建议抑制过佛教。姚崇(651年-721年),在唐玄宗李隆基登基称帝后,第三次当上了大唐王朝的宰相,他忠心耿耿地辅佐

  • 和珅人生中有九个老婆 他们为何没有给和珅留下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和珅子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才华出众和机敏多变的纪晓岚,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想到纪晓岚的对手和珅以及他的为人油腔滑调和随机善变。对于这个和珅,我们还知道他有很多漂亮的老婆,但是却很少知道他的后代。所以下面

  • 隋炀帝一生三次征辽,分别是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曾经倾举国之力三次征讨辽东的高丽,正是因为这三次征辽战争,导致大量士兵、农夫死于战争,中原缺乏劳动力,土地荒芜,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引发隋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使得隋炀帝身死国亡。那么,隋炀帝为什么要这么偏执的征讨高丽呢?这三次征辽为什么又都失败了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

  • 灭辽灭北宋后权倾天下,完颜宗翰一生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完颜宗翰(1080年—1137年),又名粘罕,金朝开国第一功臣,金朝宗室之后,其父完颜撒改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叔伯兄弟。完颜宗翰早年参与拥立完颜阿骨打称帝,因而备受金太祖信任。金天辅五年(1121年)十二月,宗翰奏请金太祖伐辽:“诸军久驻,人思自奋,马亦强健,宜乘此时。”金太祖同意并发大军于次年正月

  • 夷陵之战本是魏国南下好时机,为何曹丕还按兵不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夷陵之战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蜀汉和东吴爆发“夷陵之战”之际,看上去的确是曹魏趁机南下的好时机。事实上,在获悉“夷陵之战”爆发后,侍中刘晔便曾建议曹丕趁机南下攻打建业,与蜀汉共同瓜分东吴

  • 嘉庆抄家杀完和珅之后 嘉庆为什么又后悔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嘉庆与和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和珅(1750~1799年),字致斋,清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袭世职。乾隆时任军机大臣,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公。其略有文采,相貌英俊,善于察颜观色,乾隆对其极为宠任。其执政20余年,植党营私,招权纳贿。嘉庆即位后,俟乾隆卒后,列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