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车府令在秦朝时什么官职?赵高为何会有权力私自扣留皇帝诏书呢?

中车府令在秦朝时什么官职?赵高为何会有权力私自扣留皇帝诏书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697 更新时间:2024/1/21 7:05:1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沙丘政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赵高当时的身份是中车府令行符玺事,这相当于皇家车队的队长和皇帝的机要秘书,属于皇帝的贴身内侍,他受到始皇帝的宠幸,对始皇帝的事了如指掌,最可怕的是这个人有政治野心,是个不折不扣的野心家。始皇帝病重,正好给了他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不甘心只做个小小的内侍,利用这次皇帝病危的时机,扣下诏书。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步为后续发动政变赢得了时间。

公元前210年七月,巡游车队走到河北沙丘平台,秦始皇驾崩,享年五十岁(四十九周岁)。始皇帝驾崩,左丞相李斯成了巡游队伍的“最高长官”,他担心一旦始皇帝驾崩的消息布告天下,将会带来诸皇子争位和帝国的动荡,所以决定秘不发丧。这又在客观上为赵高这个野心家赢得了更多发动政变的时间,也为他开始政变具体操作创造了条件。

巡游一切照旧,该吃饭的时候,照样按照惯例给始皇帝供应膳食,该批阅奏章的时候,照样让人把书简抬来批阅。总之,一切照旧,营造出一种与平时一般无二的气氛,其实这时候秦始皇已经晏驾,只有赵高、李斯,胡亥和周围亲近的五六个内侍知道真相。这就在秦帝国权力真空的特殊时候形成了一种特殊现象,经济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信息不对称”。

始皇帝死了,无限的权力空间就在眼前,赵高为了他的政治野心,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人作为帝国的继任者,这个人就是随行的少子胡亥。因为赵高是胡亥的法律课和书法课老师,胡亥非常喜欢和倚重他这位老师。左丞相李斯呢?作为知情人和一个高明的政治家,他要权衡如何更长久地占据左丞相的地位,以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相比较远在天边且与政治对手蒙恬蒙毅兄弟交好的公子扶苏,怎么看都觉得烧胡亥的“热灶”来得更顺理成章一些。胡亥,本来皇位基本上跟他没关系,但是近水楼台,又跟赵高亲近,在这一特殊时间节点上,他成了各方面最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我们首先先不考虑合法性的问题,毕竟这是个“信息不对称”的特殊环境。

“沙丘政变”——被载入史册的封建社会第一次政变,就这样发生了。这里顺便说一下,封建大一统王朝的继承制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顺承和逆取。胡亥开创了封建社会王位继承逆取的先河。《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同时密谋矫诏赐死远在北地的长子扶苏和守将蒙恬。《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於阳周。”

就这样,长子扶苏被逼自杀,大将蒙恬被捕冤杀,沙丘政变以胡亥、赵高和李斯为首的政治利益集团取得胜利而告终。

胡亥成了秦二世皇帝,但是他做好准备接手这个庞大的帝国了吗?他懂得怎么样去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吗?显然没有。在他成为秦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之后,他曾对赵高感慨道:““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道可乎?”。人生如白驹过隙,这话没错,错就错在知道了人生苦短之后,秦二世胡亥不想浪费时间在治理朝政上,他想抓紧在有生之年,好好地逍遥快乐,以终天年。赵高在心里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成:“不用被我洗脑就自己上道了,孺子可教啊!”

接下来,赵高开始着手扫清沙丘之变外围潜在的政治对手,他对秦二世说,皇帝刚刚登基坐尙未稳,大殿之上不是你的哥哥们就是先帝的老臣,他们难道就没怀疑过传位的真实性?他们心里能甘愿像对待先帝那样服侍你吗?况且蒙恬虽然死了,但是他弟弟蒙毅还在外掌兵,难保将来不会反叛朝廷为兄报仇。所以当前能让稳定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灭大臣而远骨肉,尽除去先帝之故臣,贫者富之,贱者贵之。所以秦二世继位稳定统治的方法就是一个字:杀!杀蒙毅,杀兄弟,杀旧臣。

在铲除了扶苏和蒙氏兄弟等老臣之后,赵高又设计让胡亥杀死了李斯。之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帝国陷入了摇摇欲坠的境地,已经身为丞相的赵高怕胡亥责怪,和女婿咸阳令阎乐合谋在望夷宫逼二世皇帝胡亥自杀。最终继位的秦王子婴又铲除了这位大阴谋家赵高及其党羽。至此,好像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杀人游戏”暂告结束,但是秦帝国已经江河日下,烽烟四起。此时的刘邦正带领他的弟兄们走在通向咸阳的征途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探秘埃及唯一女法老为何会神秘失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哈特谢普苏特是开创古埃及一代盛世的第18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与王后唯一的孩子。她从小聪明伶俐,果敢坚强,深谙权术。她常以自己是法老唯一的正统继承人为荣,梦想有朝一日统治强盛的埃及。公元前1512年,图特摩斯一世去世。他与王妃所生的长子与哈特谢普苏特结婚,继承了王位,是为图特摩斯二世。二世体弱多病,

  • 揭秘:北宋“狸猫换太子”案幕后惊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末成书的小说《三侠五义》称刘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妃工于心计,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妃立为皇后。后

  • 女人也出轨!揭秘中国史上五大出轨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女人是需要滋润的,包括爱和性。女人因爱而性,没有爱,对性的渴望也随之萎缩了。长期对婚姻的不满足,会使女人处于爱和性的双重饥渴状态。这时候,如果有另一个男人来主动关心她、欣赏她,女人会毫不犹豫地用他来填补空虚和饥渴,并把婚外恋错当成真情。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你看一下中国史上五大出轨皇后。网络配图唐玄宗贵

  • 呜呼哀哉!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人类死亡之后的纪念仪式包括丧礼或葬礼。人的物质遗骸,通常被称为尸体,一般会土葬或火化。另外,世界上各种文化中还有多种其他的方式处理人的尸体。龙有逆鳞触之则死,狼生暗刺窥之则杀。说的就是海中的白珊瑚、贝壳、玳瑁不宜放在家中,要不然会出现家破人亡。但是有些人并没有这些,却招来横祸,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你盘

  • 宫廷秘史:朱元璋"偷窥癖"导致众叛亲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隐私是个现代词汇,在古代中国几乎不存在保护的基础。在民间,“揭短”是吵架战中的“杀手锏”,始作俑者,则在官方的泛“窥视”化。古代中国君主想通过“触及下属的灵魂”来了解他们,而对下属来说,尤其那些具有强烈自尊心的人才,却构成了极大的心灵伤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大家说说朱元璋 "偷窥癖 "吧。中国历

  • 揭秘:传奇英雄李自成生死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逃禅石门夹山一说,流传极广。湖南省的石门县古称澧阳,又称澧州。据清代乾隆年间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传》一文称,李自成兵败,独窜石门之夹山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夹山即夹山寺,该寺位于石门县东15公里的三板桥,是一座唐代古刹,也就是本文一开始讲到的那个地方。寺内遗有与此说相

  • 揭秘:埃及传奇女法老的前世今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内,我探身向前,凝视这具躺在打开的陈列柜之中的木乃伊。她极有可能就是公元前1479至前1458年执掌埃及大权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如今,她在埃及第十八王朝黄金时代的统治已不大受到关注,倒是她斗胆以男性形象自居的行为更为人熟知。空气中已闻不到没药沁人心脾的芬芳,只有一股酸楚刺鼻的气味

  • 揭秘:雍正竟是因乱服春药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胤禛即了帝位之后即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而康熙皇八子胤禩先是被安抚封为亲王,后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 "阿其那 ",意为待宰的鱼。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 后被削宗籍和圈禁, 并被改名为 "塞思黑 ",意为讨厌的人。清朝皇帝雍正之死,一直都是被层层神秘浓雾掩盖的历史之谜,也是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津

  • 秘闻:史上敢和皇帝争女人的六大风流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风流,是指一个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同时或先后与不止一个异性发生两厢情愿的关系,它的最明显的特征是:一、同时或先后与异性发生不止一次的恋情;二、这种恋爱关系无论是否存在功利性,其开始时,一定是两厢情愿的,即使后来发生了变化。网络配图1、最成功的风流客:柳咏。这位北宋时期的大词人以词名传后世,却以嫖而扬

  •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宦官用事最久,握有的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各朝各代,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 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二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九世纪; 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网络配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