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北宋“狸猫换太子”案幕后惊人真相

揭秘:北宋“狸猫换太子”案幕后惊人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741 更新时间:2024/1/7 23:00:11

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末成书的小说《三侠五义》称刘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妃工于心计,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妃立为皇后。后来,天怒人怨,刘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婴在经过波折后被立为太子,并登上皇位,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并与已双目失明的李妃相认,而已升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

网络配图

宋朝以来,由于小说、戏剧等各种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的演绎,仁宗生母之谜日益鲜活生动,备受世人关注。尽管历朝历代增加、删改了不少或虚假或真实的内容,而且,戏曲和小说中情节也不尽相同。然而,这一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大案,仁宗究竟是真宗后刘氏之子,还是妃子李氏亲生,无论是小说,还是戏曲,几乎众口一辞,认定仁宗是李妃所生,而非刘皇后之子。

事实真是如此吗?

李氏本是刘后做妃子时的侍女,庄重寡言,后来被真宗看中,成为后宫嫔妃之一。在李妃之前,真宗后妃曾经生过5个男孩,都先后夭折。此时真宗正忧心如焚,处于无人继承皇位的难堪之中。

据记载,李氏有身孕时,跟随真宗出游,不小心碰掉了玉钗。真宗心中暗卜道:玉钗若是完好,当生男孩儿。左右取来玉钗,果然完好如初。这一传说从侧面反映出真宗求子若渴的迫切心态,也是真宗无奈之余求助神灵降子的真实写照。

虽然不尽可信,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氏后来的确产下一个男婴。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仁宗赵祯还未来得及睁开眼睛记住自己亲生母亲的容颜,便在父皇真宗的默许下,被一直未能生育的刘氏据为己子。生母李氏慑于刘后的权势,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夺去,却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情绪,否则不仅会危害自身,也会给亲生儿子带来灾难。

乾兴元年,13岁的仁宗即位,刘氏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权倾朝野。后人或许是出于男权意识,或许是基于正统观念,将刘后比作唐代的武则天,而对她当政非议甚多。加上宋初有过兄终弟及的先例,而真宗又确有一个能干的弟弟泾王赵元俨,便出现了许多传闻,说刘后在真宗临终时,以不正当手段排斥赵元俨,从而攫取了最高权力。

网络配图

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称,在真宗病逝前最后一刻,真宗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又伸出五指,再展三指,以示意叩榻问疾的诸大臣。后有人臆测,当时真宗是想让自己的弟弟,也即小说戏文中知名度极高的“八千岁”元俨摄政并辅佐赵祯。但刘后于事后派人对大臣解释说,官家所示,仅指三、五日病可稍退,别无他意。元俨闻听此事后,发现自己已成为刘后当权的障碍。为了避免遭到刘后的残酷政治打击,他立即闭门谢客,不再参与朝中之事,直至刘后去世,仁宗亲政。

然而,传闻毕竟不是事实。据可靠资料记载,真宗病危时,惟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年幼的儿子,生怕皇位落入他人之手。他最后一次在寝殿召见了大臣们,宰相丁谓代表文武百官在真宗面前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诺,皇太子聪明睿智,已经作好了继承大统的准备,臣等定会尽力辅佐。更何况有皇后居中裁决军国大事,天下太平,四方归服。臣等若敢有异议,便是危害江山社稷,罪当万死。

这实际上是向真宗保证将全力辅佐新皇帝,决不容许有废立之心。真宗当时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点头微笑,表示满意。事实上,真宗晚年,刘皇后的权势越来越大,基本上控制了朝政,再加上宰相丁谓等人的附和,因而真宗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真宗留下遗诏,要“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相当于让刘后掌握了最高权力。

这样,仁宗就在养母的权力阴影下一天天长大。刘太后在世时,他一直不知先皇嫔妃中的李顺容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这大概与刘太后有直接关系,毕竟她在后宫及朝廷内外都能一手遮天。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不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告诉仁宗身世秘密的。明道二年,刘太后病逝,仁宗刚刚亲政,这个秘密也就逐渐公开了。至于是谁最早告诉仁宗实情的,现在已很难弄清楚,凡是那些与刘太后不和的人均有可能向仁宗说明真相,但可能性最大的当是“八千岁”皇叔赵元俨和杨太妃。

蒙受了20年的欺骗,生母也在明道元年不明不白地死去,当仁宗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其震惊无异于天崩地陷。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一面亲自乘坐牛车赶赴安放李妃灵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围了刘后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实真相后作出处理。此时的仁宗不仅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且听说自己的亲生母亲竟死于非命,他一定要打开棺木查验真相。

网络配图

当棺木打开,只见以水银浸泡、尸身不坏的李妃安详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饰华丽,仁宗这才叹道:“人言岂能信?”随即下令遣散了包围刘宅的兵士,并在刘太后遗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言外之意就是刘太后是清白无辜的,她并没有谋害自己的母亲。

李氏是在临死时才被封为宸妃的,刘太后在李妃死后,最初是想秘而不宣,准备以一般宫人礼仪举办丧事。但宰相吕夷简力劝大权在握的刘太后,要想保全刘氏一门,就必须厚葬李妃,刘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高规格为李宸妃发丧。生母虽然厚葬,但却未能冲淡仁宗对李氏的无限愧疚,他一定要让自己的母亲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

经过朝廷上下一番激烈争论,最终,将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于太庙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庙分别供奉刘氏、李氏的牌位。刘氏被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李氏被追谥为庄懿皇太后。奉慈庙的建立,最终确立了仁宗生母的地位,同时也意味着年轻的仁宗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逐渐摆脱了刘太后的阴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女人也出轨!揭秘中国史上五大出轨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女人是需要滋润的,包括爱和性。女人因爱而性,没有爱,对性的渴望也随之萎缩了。长期对婚姻的不满足,会使女人处于爱和性的双重饥渴状态。这时候,如果有另一个男人来主动关心她、欣赏她,女人会毫不犹豫地用他来填补空虚和饥渴,并把婚外恋错当成真情。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你看一下中国史上五大出轨皇后。网络配图唐玄宗贵

  • 呜呼哀哉!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人类死亡之后的纪念仪式包括丧礼或葬礼。人的物质遗骸,通常被称为尸体,一般会土葬或火化。另外,世界上各种文化中还有多种其他的方式处理人的尸体。龙有逆鳞触之则死,狼生暗刺窥之则杀。说的就是海中的白珊瑚、贝壳、玳瑁不宜放在家中,要不然会出现家破人亡。但是有些人并没有这些,却招来横祸,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你盘

  • 宫廷秘史:朱元璋"偷窥癖"导致众叛亲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隐私是个现代词汇,在古代中国几乎不存在保护的基础。在民间,“揭短”是吵架战中的“杀手锏”,始作俑者,则在官方的泛“窥视”化。古代中国君主想通过“触及下属的灵魂”来了解他们,而对下属来说,尤其那些具有强烈自尊心的人才,却构成了极大的心灵伤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大家说说朱元璋 "偷窥癖 "吧。中国历

  • 揭秘:传奇英雄李自成生死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逃禅石门夹山一说,流传极广。湖南省的石门县古称澧阳,又称澧州。据清代乾隆年间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传》一文称,李自成兵败,独窜石门之夹山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夹山即夹山寺,该寺位于石门县东15公里的三板桥,是一座唐代古刹,也就是本文一开始讲到的那个地方。寺内遗有与此说相

  • 揭秘:埃及传奇女法老的前世今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内,我探身向前,凝视这具躺在打开的陈列柜之中的木乃伊。她极有可能就是公元前1479至前1458年执掌埃及大权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如今,她在埃及第十八王朝黄金时代的统治已不大受到关注,倒是她斗胆以男性形象自居的行为更为人熟知。空气中已闻不到没药沁人心脾的芬芳,只有一股酸楚刺鼻的气味

  • 揭秘:雍正竟是因乱服春药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胤禛即了帝位之后即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而康熙皇八子胤禩先是被安抚封为亲王,后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 "阿其那 ",意为待宰的鱼。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 后被削宗籍和圈禁, 并被改名为 "塞思黑 ",意为讨厌的人。清朝皇帝雍正之死,一直都是被层层神秘浓雾掩盖的历史之谜,也是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津

  • 秘闻:史上敢和皇帝争女人的六大风流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风流,是指一个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同时或先后与不止一个异性发生两厢情愿的关系,它的最明显的特征是:一、同时或先后与异性发生不止一次的恋情;二、这种恋爱关系无论是否存在功利性,其开始时,一定是两厢情愿的,即使后来发生了变化。网络配图1、最成功的风流客:柳咏。这位北宋时期的大词人以词名传后世,却以嫖而扬

  •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宦官用事最久,握有的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各朝各代,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 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二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九世纪; 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网络配图明

  • 朱元璋灵异出身之谜:出生时满屋异香不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代徐祯卿的《翦胜野闻》中,他引用了朱元璋自己作的《朱氏世德碑》碑文,那上面是这样记载的:朱元璋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家住朱家巷,地属通德乡,其地就在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境内,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按照记载,朱元璋五世祖叫朱仲八,娶陈氏,生了三个男孩。老大叫朱六二,老二叫朱十二,最小的

  • 揭秘:历史上杀贪官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执法很严,即使是亲女婿犯罪,也照杀不误。他的女婿欧阳伦因为私贩茶叶,罪不至死,结果被逼自尽。谁贪污就杀谁,是历史上贪官杀得最多的一位皇帝。在《大诰》等法令中,有成百上千的人被凌迟、枭示、种诛,死刑弃市以下达1万人。越到后来,朱元璋的脾气越臭,杀官员陷入滥杀,杀人就像捏死一个蚂蚁。下面就和我爱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