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秘埃及唯一女法老为何会神秘失踪

探秘埃及唯一女法老为何会神秘失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252 更新时间:2024/1/22 23:45:53

哈特谢普苏特是开创古埃及一代盛世的第18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与王后唯一的孩子。她从小聪明伶俐,果敢坚强,深谙权术。她以自己是法老唯一的正统继承人为荣,梦想有朝一日统治强盛的埃及。

公元前1512年,图特摩斯一世去世。他与王妃所生的长子与哈特谢普苏特结婚,继承了王位,是为图特摩斯二世。二世体弱多病,无心治国,继位不久,大权就落到哈特谢普苏特的身上。几年后,二世病死。此时的哈特谢普苏特根基不稳,无法实现其抱负。她安排二世与妃子所生的一个10岁男孩与自己的女儿完婚后继位,是为图特摩斯三世。自己则以摄政王身份,全权管理国家事务。

网络配图

三世慢慢长大,心怀雄心不愿再作傀儡。于是,哈特谢普苏特赶在三世成年正式亲政之前,将他流放到偏远地方。至此,哈特谢普苏特成为法老已万事俱备,只欠如打破女性无法当朝的传统了。于是,她联合僧侣编造身世,称自己是太阳神蒙之女:太阳神为了让自己的后代统治埃及,化身图特摩斯一世与王后产下一女,如今,这位女子已历经磨难,可以成为统治埃及的法老了。

她还在神庙的石碑顶部放置许多金盘,反射太阳光芒,以世人证明她与太阳神的亲密关系。接着,她开始女扮男装,下令所有人用男性代名词称呼她。哈特谢普苏特如愿地成为埃及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女法老。当上法老后,她精心治国,使古埃及继续保持兴盛。为了奖赏神庙中的僧侣,她复修了许多古建筑、祠庙,并赠送给神庙4座高达30米的石雕方尖碑,为太阳神吟诗作赋。

变故发生在她统治的第22年。图特摩斯三世突然重返王位,哈特谢普苏特从此不知去向,同时失踪的还有她的情人女儿。绝大多数有关她的记录都在当时被刻意销毁了,至今,埃及史学家都无法解释哈特谢普苏特如何失去了权力,也说不清她的死因。

现今考古学家在尼罗河西岸发现的皇家木乃伊中,没有一具属于哈特谢普苏特。她的木乃伊是否被人转移到别处?是否保存完好?哈特谢普苏特的尸体去向成了一桩历史悬案。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哈特谢普苏特刚刚驾崩,图特摩斯三世的军队就袭击了宫殿,毁掉了所有与她有关的东西。她的墓穴被洗劫一空,也许,尸体就在那时被转移到了别处。

网络配图

无论如何,尼罗河西岸的卢克索地区依然矗立着一座巨大庙宇,里面的方尖碑还有不少浮雕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向世人述说着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美丽而传奇的故事。

卢克索位于开罗以南671公里的尼罗河岸边,这里曾是古埃及新王国的都城。卢克索古迹遍布,在国王谷里,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宫殿,埋葬着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在众多陵墓中,有一处陵墓最令人心驰神往,那就是埃及第一位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的陵寝。

首开先河不建金字塔

女人的审美注定与男人不同,哪怕是在3500年前的古埃及。哈特谢普苏特陵寝的设计十分具有个性,有些现代建筑的风范。早期法老把金字塔作为葬身之所,但哈特谢普苏特首开先河建造了坟墓。与国王谷那些男法老拥挤隐蔽的墓室不同,哈特谢普苏特将自己的陵寝修造得优雅大方。陵寝的台阶从尼罗河西岸陡峭的山崖上延伸下来,面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背靠山崖的高台更像是一个宽敞的院落,高台中央有一道门,门后便是一个幽深的墓道,伸向山崖内。

陵寝周围的石墙上刻着哈特谢普苏特神圣的降生和在位时的业绩。作为新王国第三任法老的女儿,哈特谢普苏特的婚姻显然有点身不由己。为了保持王室血统的纯正,她不得不嫁给同父异母的兄弟,成为图斯莫西斯二世的妻子,这个体弱多病的法老没几年功夫就撒手西去,留下她和一个妾妃生的儿子图斯莫西斯三世。命运选择哈特谢普苏特当上了摄政王,她对王权的野心也迅速膨胀。

哈特谢普苏特曾着假胡须,把自己打扮得像个男法老一样料理国事,在她的治理下,埃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她还史无前例地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前往非洲东海岸一个叫庞特的神秘国度探险,寻找贸易市场,这些场面都通过壁画反映在陵寝的石墙上。

网络配图

与情人“地下”幽会

哈特谢普苏特能执政整整20年,离不开重臣森穆特的辅佐。森穆特是许多重大工程的总指挥,甚至有证据表明他就是哈特谢普苏特的情人。哈特谢普苏特给了森穆特太多特权,比如将法老的石棺赠给他,破例让他在国王谷附近修自己的陵墓,而这个陵墓与她的陵寝几乎是背对背的,再往深挖一段就可以在地下相通了。

据说,哈特谢普苏特的墓门后面,还有森穆特的雕像,因为女法老希望在复活之后,第一眼就看到自己深爱的人。女法老与大臣这种不寻常的关系在修墓工人的信手涂鸦中露出端倪:一个戴着王冠的女法老正与一个男人做爱,这幅画表明两人的情爱故事在当年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

传说中,哈特谢普苏特是个美丽的女人,在她死后,有人故意将她在卡纳克神殿的肖像销毁了,甚至连她的皇族名号也被抹去。有人猜测说,这是图斯莫西斯三世授意的,目的是要报复继母篡夺了他的王位。在开罗博物馆里,我看到了哈特谢普苏特残存的雕像。虽然历经3500年的岁月,她那温情柔和的脸庞、顾盼生情的眼神仍然让人惊艳,也让人怀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北宋“狸猫换太子”案幕后惊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末成书的小说《三侠五义》称刘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妃工于心计,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妃立为皇后。后

  • 女人也出轨!揭秘中国史上五大出轨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女人是需要滋润的,包括爱和性。女人因爱而性,没有爱,对性的渴望也随之萎缩了。长期对婚姻的不满足,会使女人处于爱和性的双重饥渴状态。这时候,如果有另一个男人来主动关心她、欣赏她,女人会毫不犹豫地用他来填补空虚和饥渴,并把婚外恋错当成真情。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你看一下中国史上五大出轨皇后。网络配图唐玄宗贵

  • 呜呼哀哉!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人类死亡之后的纪念仪式包括丧礼或葬礼。人的物质遗骸,通常被称为尸体,一般会土葬或火化。另外,世界上各种文化中还有多种其他的方式处理人的尸体。龙有逆鳞触之则死,狼生暗刺窥之则杀。说的就是海中的白珊瑚、贝壳、玳瑁不宜放在家中,要不然会出现家破人亡。但是有些人并没有这些,却招来横祸,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你盘

  • 宫廷秘史:朱元璋"偷窥癖"导致众叛亲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隐私是个现代词汇,在古代中国几乎不存在保护的基础。在民间,“揭短”是吵架战中的“杀手锏”,始作俑者,则在官方的泛“窥视”化。古代中国君主想通过“触及下属的灵魂”来了解他们,而对下属来说,尤其那些具有强烈自尊心的人才,却构成了极大的心灵伤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大家说说朱元璋 "偷窥癖 "吧。中国历

  • 揭秘:传奇英雄李自成生死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逃禅石门夹山一说,流传极广。湖南省的石门县古称澧阳,又称澧州。据清代乾隆年间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传》一文称,李自成兵败,独窜石门之夹山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夹山即夹山寺,该寺位于石门县东15公里的三板桥,是一座唐代古刹,也就是本文一开始讲到的那个地方。寺内遗有与此说相

  • 揭秘:埃及传奇女法老的前世今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内,我探身向前,凝视这具躺在打开的陈列柜之中的木乃伊。她极有可能就是公元前1479至前1458年执掌埃及大权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如今,她在埃及第十八王朝黄金时代的统治已不大受到关注,倒是她斗胆以男性形象自居的行为更为人熟知。空气中已闻不到没药沁人心脾的芬芳,只有一股酸楚刺鼻的气味

  • 揭秘:雍正竟是因乱服春药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胤禛即了帝位之后即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而康熙皇八子胤禩先是被安抚封为亲王,后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 "阿其那 ",意为待宰的鱼。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 后被削宗籍和圈禁, 并被改名为 "塞思黑 ",意为讨厌的人。清朝皇帝雍正之死,一直都是被层层神秘浓雾掩盖的历史之谜,也是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津

  • 秘闻:史上敢和皇帝争女人的六大风流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风流,是指一个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同时或先后与不止一个异性发生两厢情愿的关系,它的最明显的特征是:一、同时或先后与异性发生不止一次的恋情;二、这种恋爱关系无论是否存在功利性,其开始时,一定是两厢情愿的,即使后来发生了变化。网络配图1、最成功的风流客:柳咏。这位北宋时期的大词人以词名传后世,却以嫖而扬

  •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宦官用事最久,握有的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各朝各代,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 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二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九世纪; 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网络配图明

  • 朱元璋灵异出身之谜:出生时满屋异香不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代徐祯卿的《翦胜野闻》中,他引用了朱元璋自己作的《朱氏世德碑》碑文,那上面是这样记载的:朱元璋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家住朱家巷,地属通德乡,其地就在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境内,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按照记载,朱元璋五世祖叫朱仲八,娶陈氏,生了三个男孩。老大叫朱六二,老二叫朱十二,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