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最心理变态的皇子,允礽最后什么结局?

清朝最心理变态的皇子,允礽最后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29 更新时间:2024/1/15 14:31:50

近来以清朝宫廷为背景的影视作品持续热播,即使平日不读史料的观众也大概知道康熙二废皇太子的故事,为一朝贤君两立两废太子?太子为何行径如此暴戾乖?是康熙教育的失败还是太子允礽自身的问题?

皇太子的心理变态

康熙帝虽然做出废黜皇太子的决定,但对允礽仍旧怀有鞠育之情,因而深深地陷入矛盾、痛苦之中,思想产生一定反复,其有关讲话,也给人旋即生悔之感。《清圣祖实录》卷234,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甲申、戊子。尽管如此,他还是于九月二十四日颁布了废黜皇太子允礽的诏书。

然而,康熙帝对于自己耗尽心血培养的皇太子竟成为恶行昭著,尽失人心之人这一事实,仍百思不得其解。加之他本来就有迷信思想,于是,产生了允礽“忽为鬼魅所凭,蔽其本性”,“非狂疾何以致是”的荒谬想法。《清圣祖实录》卷234,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己丑。

值得注意的是,一废太子之际,康熙帝将允礽的“贪暴纵恣”,归结为“为鬼物所凭,狂易成疾”;《清圣祖实录》卷234,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丁酉。复立允礽时则称此疾“已渐痊可”;《清圣祖实录》卷237,康熙四十八年庚辰。二废太子时,又说允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清圣祖实录》卷251,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庚戌。

其实,清朝采用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册立的惟一一位皇太子允礽,并无所谓狂易之疾,而是有着较重的心理变态,其诸多暴戾残虐行为,与此有密切关系。

允礽个性的突出特征,是心胸褊狭,性格暴躁,敏感焦虑。这既有先天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他所处的环境使然。

变态心理的养成

生母孕期焦虑或为先天原因

允礽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其生母赫舍里氏怀孕的后一阶段,也是胎教最重要的时期,恰值三藩之乱初起,清廷备感窘迫之际。面对这种相当不利的形势,赫舍里氏的复杂心情,恐怕要超过后宫的所有人。由于她的头生子承祜已夭折,康熙帝曾为此深感痛惜,所以,再次生子,便是赫舍里氏身为皇后的首要职责,亦为康熙帝、孝庄太皇太后期盼之至。如果康熙帝重新有了嫡嗣,将在与三藩的力量对比中增加清朝实力,而赫舍里氏也可因此而进一步巩固其中宫地位。可是,如果此次生下公主,则将使她愧对夫君与太皇太后,留下终生遗憾,再次生子,故形成较重的心理负担。赫舍里氏在孕期的紧张、焦虑心态,对于胎教不利,而这种情绪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允礽禀性暴躁,或许有此先天性因素。

赫舍里氏生下允礽时,年方22岁,此前已曾生育,这次却因难产去世,不能排除她在孕期过重的心理负担所产生的负面作用。

宠溺促成暴虐

允礽不满两岁,被册立为皇太子,从此处于极尊地位。康熙帝对他疼爱之至,无人敢对他指责一字,无不竭力加以奉承。允礽14岁前,曾祖母孝庄虽然健在,但年高多病,已不能像培养孙儿康熙帝那样,亲自督教曾孙。在这种极为特殊的成长环境中,允礽从小养成极强的优越感,目空一切,认为除皇父康熙帝外,一切人皆不如己,应在自己的支配之下。他无法承受挫折,不能容忍任何不如意之事,否则便大发雷霆,通过攻击、虐待、伤害他人来发泄不满,甚至以此为乐。这使允礽逐步产生了很强的权力欲望及滥用权力的习性,而在生活方面享有与皇帝等同甚至有所超越的待遇,又使他自幼具有对物质财富的强烈占有欲,养成挥霍无度的作风。这是允礽残暴、贪婪的思想根源。缺乏限制的权力以及为其所任意索取的财富,彻底腐蚀了他的身心,促使其性格中的两大弱点愈益彰显。一方面,原有的暴躁、焦虑等个性特征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本已较差的心理承受力,进一步降低,精神极为敏感、脆弱,变态心理由此萌生。

康熙对恶行视而不见

康熙帝对于允礽的培养,存在很大偏差。他对允礽的恶劣品行视而不见,对其缺点百般包容,但又最大限度地满足允礽的奢求,“以感悦其心,冀其迁善也。”《清圣祖实录》卷251,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辛亥。然而,康熙帝又对允礽在满汉化知识方面的学习抓得很紧,希望他能够读书明理、文武兼通、宽仁孝悌。可是,允礽在知识学习上大有长进,令人欣慰的同时,其贪婪、自私、残暴、为所欲为的思想作风,也在恶性发展。应当说,康熙帝对于允礽的这一严重问题,并非毫无觉察,但只是幻想通过让允礽学习知识,特别是学习儒家修齐治平之道,使之感悟,改正其恶行。同时,他又以允礽具有较高的满汉文化素养,“其骑射言词文学,无不及人之处”,《清圣祖实录》卷234,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己丑。来安慰自己,以减轻他对允礽畸形发展的忧虑。这种自我欺骗的做法,只能加速悲剧的来临。

文化差异造成精神压力

满汉传统文化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特定氛围,也对允礽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允礽仅仅凭依嫡长子身份而获储位,这同满族传统政治理念并不相符。在仍然受到满族传统文化影响的满族宗室公内心深处,原本即对根植于汉文化土壤的皇太子角色,感到陌生,并抱有一定抵触心理,只是由于皇权强固,康熙帝决意实施这一制度,他们惟有服从而已。而皇太子允礽性格作风上的突出弱点,促使他们进一步产生对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怀疑,加重他们对于这一制度最大获利者——储君允礽的反感。康熙十四年(1675年)建储后陆续出生的众皇子(皇长子允禔除外),更因皇太子允礽的存在,剥夺了他们竞争皇位的权力与机会,直接损害到其切身利益,因而对允礽产生不满与妒忌。加之允礽对众兄弟欺压凌辱,部分年长皇子中终于形成反太子派。

他不可能不觉察到这些骨肉手足及皇室懿亲、王公大臣的不满甚至敌意,感到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正在步步紧逼,使自己日益陷入被动境地,储位岌岌可危。这一严峻形势,使允礽本已处于萌芽状态的变态心理愈益加重。大量事例表明,他的“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也含有以此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缓解自己的焦虑和恐惧,并对政治对手进行报复的意图。

复得储位已成惊弓之鸟

允礽的储位失而复得后,因反太子力量仍然存在,对其威胁日重,他重新成为众矢之的,同反太子派的对立更加尖锐。这种情况下,他的心理变态,亦即康熙帝所言“狂易之疾”,绝无可能去除,只有进一步加重。为了发泄自己的压抑、怨恨与不满,他殴打凌辱属下人员,达到歇斯底里的程度。他怀疑周围的一切人,甚至其手下一个小太监“如厕,皆遣人伺察”。对此,康熙帝感叹道:“以此观之,当无处不留心伺察者矣。”《清圣祖实录》卷251,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辛亥。这一典型事例,恰恰表明允礽在皇权与反太子派势力的夹击下,有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因时刻担心失去储位,允礽长时期处于焦虑之中,逐渐对所有人都失去信任,予以敌视,并以施虐他人的方式,发泄对诸皇子及王公大臣的怨恨,寻求心理上的平衡。

康熙帝所以称允礽“竟类狂易”,另一重要原因是他做出一废太子的决定后,情绪波动很大,思想斗争激烈。所谓允礽因患有狂疾才如此尽失人心,这本是一个难以自圆其说的诠释,却使康熙帝能够从中获取一些心灵慰藉,得到部分精神解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千方百计要除掉的一个人,也是三国死得最冤的战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先有坐视关羽兵败被杀,却拒绝前往救援,后又孟达投降魏国,有失察之责,就凭这两点,刘封被赐死,似乎不冤,然而真相恐怕并非如此。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也有观点称,刘封亦曾有降魏之意,只是犹豫未决罢了,证据就是刘封临死前说了一句话:“恨不用孟子度(孟达字)之言”,因为孟达此前曾写信劝他

  • 闻鸡起舞的民族英雄祖逖,耗时8年北伐,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祖逖率一百人渡江北上誓收复山河,耗时8年终壮志难酬,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西晋灭亡,南迁建立东晋政权,留下的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建立。而他们却还处于游牧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化阶段,对于以农耕为主的中原,他们还是以破坏为主长江以北繁华的中原之地,遭受到了巨大的打

  • 李世民杀死隐太子后,太子妃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建成太子妃的情况长期史无明载。根据近几年发现的太子妃墓志,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在玄武门之后还活了整整50年。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2012年,西安破获一起倒卖文物的犯罪团伙,追回了一批唐代墓志,包括李建成太子妃郑观音的墓志。可以想象,有更多的包含珍贵史料的墓志等文物被犯罪团伙贩卖

  • 曹叡一生都在压制司马懿,为何还仍命他为辅政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魏明帝曹睿既然当得一个“明”字,自然对司马懿是有所警惕的。不过,尽管曹睿考虑过多种方案,却根本没有办法不把司马懿列入辅政大臣的序列。曹睿对司马懿的警惕曹睿与司马懿的关系一直很微妙。这倒不是因为什么“鹰视狼顾”之类的戏言,所有的君主,与辅政大臣之间都有天然的矛盾。曹睿即位时,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

  • 陈桥兵变后,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们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赵匡胤在夺权成功后,对周世宗柴荣的四个儿子十分“优待”,优待的结果是,两个莫名失踪,一个莫名夭折,被迫禅位的周恭帝柴宗训,也就活到二十岁。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在后周的朝堂上,人声鼎沸,吵成一团,原来有传闻说契丹将联合北汉南下攻打后周,此时正值周世宗柴荣驾崩不久,年仅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也是继位不足半

  • 五皇子永琪那么受宠,生母愉妃为何只是个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乾隆的五阿哥永琪大家都很熟悉,他是《还珠格格》里敢爱敢恨的小燕子老公,也是《如懿传》和《延禧攻略》里愉妃的儿子。说到他的母亲愉妃,不论是《如懿传》里的姐妹情深还是《延禧攻略》里的胆小懦弱被人操纵,这个女人在后宫里总给人不一样的“感觉”。那么,愉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为什么只得了一个妃位?愉妃

  • 刘邦临终前的丞相人选特意提到周勃,是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刘邦对周勃是极其信任的。刘邦已经预感到了将来刘吕两家必有一个了断。而周勃与陈平就是安刘的关键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按照刘邦的安排,萧何之后由曹参接任丞相,曹参之后由王陵接任,但是要让陈平辅佐他。然后特意交代让周勃当太尉。吕后是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这些任命除

  • 明英宗复辟上台后,为什么就立刻让人杀了于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英宗上台后,立刻就杀了于谦,这是一件让人非常不理解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明英宗不该杀于谦。明英宗在“土木堡事变”中被俘,接着瓦剌的统帅也先用明英宗要挟明朝。于谦在那时候坚决支持把朱祁钰扶起来当皇帝,不接也先的招。于谦这样做,诚然是不顾及明英宗生命安全的表现。但是,他却因此保住了明朝江山。从

  • 顺治皇帝仅活了24岁了 顺治为何还留下14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顺治儿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顺治皇帝虽然仅活了24岁就英年早逝,但是他结婚非常早,他在14岁之前就已经被叔叔摄政王多尔衮预聘下了婚事,到14岁时就正式大婚了。而且顺治的后宫妃嫔更是多达20人之多,所以顺治虽然英年早逝却有着8个儿子和6个女儿。虽然顺治后宫嫔妃不少,但

  • 司马迁为何能在史记中,详细记载着秦始皇陵?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生前是千古一帝,死后也要将生前的荣耀带到阴间去,于是秦始皇开始从他登基之时,就开始动工修建自己的陵墓,而陵墓的修建一直到他驾崩,修建37年之久,堪称历史之最。而他的皇陵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