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叡一生都在压制司马懿,为何还仍命他为辅政大臣?

曹叡一生都在压制司马懿,为何还仍命他为辅政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06 更新时间:2024/1/13 15:48:46

魏明帝曹睿既然当得一个“明”字,自然对司马懿是有所警惕的。

不过,尽管曹睿考虑过多种方案,却根本没有办法不把司马懿列入辅政大臣的序列。

曹睿对司马懿的警惕

曹睿与司马懿的关系一直很微妙。

这倒不是因为什么“鹰视狼顾”之类的戏言,所有的君主,与辅政大臣之间都有天然的矛盾。

曹睿即位时,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就是曹丕安排给他的辅政大臣。

曹睿要亲自执掌大权,当然要与位高权重的辅政大臣争一争。

曹睿通过制衡之术,压制住了辅政大臣们。

曹真、曹休、司马懿常年在外领兵,对朝政影响力受到限制,留在洛阳的陈群又无兵权,曹睿得以居中制衡,稳操大局。

尽管司马懿在曹睿时期表现得很得体,但曹睿及一些大臣仍然对其有所警惕。

司马懿曾经询问陈矫:司马懿忠正,是不是社稷之臣?

陈矫答:司马懿是朝廷所望,但是不是社稷之臣就“未知”了。(《三国志.陈矫传》引《世语》)

当然,曹睿对司马懿的警惕,基本上属于君主与辅政臣之间正常的警惕关系,并没有非常特殊。他刻意压制司马懿的程度,与压制曹真、曹休的程度基本相当。

对曹魏皇帝来说,无论是宗室,还是世家大族,都是他需要提防的对象。

失衡

曹睿当政时期,无论是曹真曹休这样的宗室,还是司马懿陈群这样的重臣,他都能驾驭自如,朝政被皇帝本人牢牢把握于手。

曹肇、夏侯献、秦朗等宗室,蒋济高堂隆等外臣,都曾经抱怨替皇帝执掌机密的孙资刘放权力太重,这正说明:宗室、外臣的权力,都被曹睿死死限制住了。

在曹睿的驾驭下,司马懿既能充分发挥其才具,又无法威胁大权,二人配合算相得益彰。

比如: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众将请战,司马懿按压不住,请旨于曹睿,曹睿心领神会,下旨不得出战。

这一段,可谓明君贤臣合作的典范。

由于曹睿比司马懿足足小了25岁,所以,正常情况下,这段君明臣贤的佳话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

可是,年纪轻轻的曹睿,却突然病倒了。

曹睿自然能牢牢压制宗室、世家大族,但是,继承皇位的小皇帝是不可能马上做到的。

旧有的权力体系已失衡,曹睿必须抓住生命最后一点时间,替继承人重构权力体系!

曹睿最初的设想

曹睿一开始的选择,是宗室。

他最初安排的辅政班底是一班宗室:曹操之子曹宇、曹操假子秦朗、曹休之子曹肇、曹真之子曹爽、夏侯家的夏侯献。

同时,曹宇提出:从辽东前线回来的司马懿,不必回洛阳,直接去关中督军。(继续排挤出中央权力体系)

曹睿没有像其父曹丕一样,采用世家大族与宗室共同辅政的形式,而是企图通过宗室+皇权,牢牢压制世家大族。

看来,曹睿认识到了世家大族的危险。

自汉末以来,门阀就掌握了大量的经济、政治资源,成为左右时局的重要力量。

曹操角逐天下时,消灭了袁绍、袁术,削弱了杨彪,东汉政治生态下的顶级士族被悉数打倒,曹丕得以通过拉拢司马懿、陈群等次级士族,完成代汉。

在曹操、曹丕时代,曹家既有强力君主,又有一些寒门能人制衡,士族尚能压得住!

可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九品中正制”的持续推行,士族已经再次把持了经济、政治资源,而司马懿、陈群、王凌,当年的次级士族们,如今已成长成了顶级士族。

宗室虽然也危险,但比起这些鹰扬之臣来,毕竟是自家人。

曹睿欣赏的大臣高堂隆就曾经提出:一定要提防“鹰扬之臣”,让宗室领兵,控制局势!

曹睿最初做出的这个安排,基本上是采纳了高堂隆的意见。

被迫调整

但是,把所有的世家大族全部排挤出最高权力体系,完全依赖宗室压制,行得通吗?

当年,高堂隆提出以宗室领兵,压制“鹰扬”大臣时,曹睿还很健康,那算是未雨绸缪的计划。

如今,仓促之间,直接由宗室压制世家大族,压得住吗?

曹宇地位高,但缺乏实权基础;曹肇、曹爽虽有其父之荫,但威望、实权也不如其父。

实力不足,能力也不足!

曹肇、夏侯献得到辅政安排后,指着树上的鸟说:在树上待得太久了,该下来了!(暗指孙资、刘放)

且不说孙资、刘放是不是应该拉拢的对象,就是想要弄倒人家,如此沉不住气,能成何大事?

孙资、刘放立刻开始劝说曹睿。

根据《汉晋春秋》的记载,孙刘劝说的要点有2:

(1)、宗室也不一定靠得住!

宗室也会危及皇权!曹丕曾有诏令,诸王不得辅政!

而且,曹宇、曹肇、夏侯献、秦朗都靠不住!

您还病着,曹肇、夏侯献就在调戏侍疾者了!燕王(曹宇)已经拥兵南面,限制他们入宫!

(2)、这几个宗室镇不住场子!

“外有雍隔,社稷危殆”。外地的实力派司马懿、王凌,这几个能力平庸的家伙压得住吗?

所以,孙资、刘放提出了建议:由曹爽、司马懿一起辅政!

继续当初曹丕“宗室+士族领袖”的辅政班底!

曹睿采纳。

最终构想

但是,曹睿也感觉到:还是不稳当!

曹睿先是答应了刘放孙资的建议,旋即又反悔,然后又回心转意,犹豫不决。

他问曹爽:“堪其事不”?

曹爽战战兢兢,孙资代答“臣以死奉社稷”。

同时,曹睿以最后的表演,笼络司马懿。

曹睿拉着司马懿的手:我忍着不死,就为了见到你,见到你,我才无所恨!

但是,曹睿依然没有放弃对司马懿的控制。

曹氏宗亲,牢牢把握中军,而尚书孙礼,更是被指定为曹爽长史,加强曹爽在朝政中的影响力。

如此,曹睿的最终构想,也基本形成了。

1、借助司马懿的士族领袖地位,统治士族群体。

陈群死后,司马懿是当仁不让的士族领袖。

2、以曹爽、孙礼在洛阳的实力,压制司马懿。

司马懿虽颇有权力,但在洛阳实力薄弱。

事实证明,司马懿家族进入洛阳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出于被压制的地位,这并只是他韬光养晦之谋,也是因为中军在曹氏宗族手中。

可以说,如果不是曹爽自己作死,这原本是一个靠谱的平衡体系。

但是,曹爽比他设想的更不靠谱···

曹睿视孙礼为束缚,把人家外放了。

被苦心安排辅助曹爽的孙礼,后来居然曾经责怪司马懿为什么任由曹爽乱来而不动手?

无解的难题

任何时代,给幼主安排辅政团队,实现顺利权力交接都是极为困难的。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更是困难。

自汉末以来,士族势力膨胀,掌握了国家主要的经济、人口资源。

能否驾驭这些士族,是皇权能够稳固的关键。

强主控得住场子,但给幼主安排辅政班底,当时是无解的难题。

刘备运气比较好,他押宝诸葛亮,算是基本没出乱子。

孙权采取“权臣+宗室”的组合,由诸葛恪、孙峻联合辅政,这一次,宗室赢了,诸葛恪被杀,但是,东吴仍然连续多年内乱不休,国力大损。

司马炎采取宗室掌兵,与高堂隆给曹睿的建议基本接近,结果,宗室们成了“鹰扬”大臣,八王之乱···

此后,直到南北朝,但凡幼主或愚主接班,多免不了腥风血雨,甚至改朝换代。

魏明帝曹睿当得一个“明”字。

但是,辅政班底这道题,实在太难了!

在门阀政治兴盛的时代,仅靠能力平庸的宗室,根本镇不住场子!

不安排司马懿这样的士族领袖进入最高权力体系,大魏的朝廷或许不会被外人控制。

但是,任由“鹰扬”大臣在外地“放飞自我”,无法制衡,出大乱子也是必然的。

曹爽通过把司马懿吸纳入辅政体系,加强朝廷对世家大族的统治力。

同时,由曹氏宗亲牢牢把握的中军,可以牢牢压制在洛阳实力不足的司马懿。

这道难题,曹睿给出的答案,并不算太错!

如果说有错。

那么,错误不是低估了司马懿的威胁,而是···低估了曹爽的愚蠢···

曹睿,太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陈桥兵变后,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们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赵匡胤在夺权成功后,对周世宗柴荣的四个儿子十分“优待”,优待的结果是,两个莫名失踪,一个莫名夭折,被迫禅位的周恭帝柴宗训,也就活到二十岁。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在后周的朝堂上,人声鼎沸,吵成一团,原来有传闻说契丹将联合北汉南下攻打后周,此时正值周世宗柴荣驾崩不久,年仅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也是继位不足半

  • 五皇子永琪那么受宠,生母愉妃为何只是个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乾隆的五阿哥永琪大家都很熟悉,他是《还珠格格》里敢爱敢恨的小燕子老公,也是《如懿传》和《延禧攻略》里愉妃的儿子。说到他的母亲愉妃,不论是《如懿传》里的姐妹情深还是《延禧攻略》里的胆小懦弱被人操纵,这个女人在后宫里总给人不一样的“感觉”。那么,愉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为什么只得了一个妃位?愉妃

  • 刘邦临终前的丞相人选特意提到周勃,是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刘邦对周勃是极其信任的。刘邦已经预感到了将来刘吕两家必有一个了断。而周勃与陈平就是安刘的关键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按照刘邦的安排,萧何之后由曹参接任丞相,曹参之后由王陵接任,但是要让陈平辅佐他。然后特意交代让周勃当太尉。吕后是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这些任命除

  • 明英宗复辟上台后,为什么就立刻让人杀了于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英宗上台后,立刻就杀了于谦,这是一件让人非常不理解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明英宗不该杀于谦。明英宗在“土木堡事变”中被俘,接着瓦剌的统帅也先用明英宗要挟明朝。于谦在那时候坚决支持把朱祁钰扶起来当皇帝,不接也先的招。于谦这样做,诚然是不顾及明英宗生命安全的表现。但是,他却因此保住了明朝江山。从

  • 顺治皇帝仅活了24岁了 顺治为何还留下14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顺治儿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顺治皇帝虽然仅活了24岁就英年早逝,但是他结婚非常早,他在14岁之前就已经被叔叔摄政王多尔衮预聘下了婚事,到14岁时就正式大婚了。而且顺治的后宫妃嫔更是多达20人之多,所以顺治虽然英年早逝却有着8个儿子和6个女儿。虽然顺治后宫嫔妃不少,但

  • 司马迁为何能在史记中,详细记载着秦始皇陵?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生前是千古一帝,死后也要将生前的荣耀带到阴间去,于是秦始皇开始从他登基之时,就开始动工修建自己的陵墓,而陵墓的修建一直到他驾崩,修建37年之久,堪称历史之最。而他的皇陵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

  • 同治皇帝童年过的如何 同治皇帝是死于花柳病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同治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治皇帝在位期间,清朝大臣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镇压太平天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清朝局势。因此,有人将这段时间称为“同治中兴”。他活得短暂,却也将这短暂的人生过得十分悲惨。在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亲就就驾崩而去,从小就缺乏父亲的教导与

  • 中车府令在秦朝时什么官职?赵高为何会有权力私自扣留皇帝诏书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沙丘政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赵高当时的身份是中车府令行符玺事,这相当于皇家车队的队长和皇帝的机要秘书,属于皇帝的贴身内侍,他受到始皇帝的宠幸,对始皇帝的事了如指掌,最可怕的是这个人有政治野心,是个不折不扣的野心家。始皇帝病重,正好给了他千载难逢的机

  • 探秘埃及唯一女法老为何会神秘失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哈特谢普苏特是开创古埃及一代盛世的第18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与王后唯一的孩子。她从小聪明伶俐,果敢坚强,深谙权术。她常以自己是法老唯一的正统继承人为荣,梦想有朝一日统治强盛的埃及。公元前1512年,图特摩斯一世去世。他与王妃所生的长子与哈特谢普苏特结婚,继承了王位,是为图特摩斯二世。二世体弱多病,

  • 揭秘:北宋“狸猫换太子”案幕后惊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末成书的小说《三侠五义》称刘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妃工于心计,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妃立为皇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