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一家七十余口为何会被杀?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一家七十余口为何会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534 更新时间:2024/1/17 3:07:17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古往今来,和谐相处的君主与臣子寥寥无几,假设臣子功高盖主,威胁到了君主的地位和皇权,那么极有可能会被主上铲除,身首异处。尤其是跟随极其多疑的君王,大臣们必须更加谨言慎行,才能保住一命。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极其多疑谨慎的人。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权谋家,朱元璋身边跟随着一群非常有能力的大臣,他们跟随着朱元璋从无到有,浴血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同甘共苦,最终打下江山,建立明朝。

这些开国功臣功不可没,可朱元璋还是担心自己的皇位会坐不稳,他害怕部下黄袍加身,将自己推翻。因此在朱元璋称帝后,他借着一次又一次的谋反之名,将他手下大部分的开国功臣诛杀殆尽。

而笔者今天介绍的主角,正是朱元璋手下的开国功臣之一,他就是“开国六公”排列第一的李善长。李善长作为明朝中枢左丞相,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有多信任李善长呢?他是明朝三十四位开国功臣中,第一位获得丹书铁券,也就是免死金牌的臣子,丹书铁券可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

《明史·李善长传》记载李善长:“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客观评价李善长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人。他跟随着朱元璋建功立业,见证了明朝的建立,对于这位年长自己二十余岁的老臣子,朱元璋是满心敬佩与感谢。

朱元璋甚至还将李善长比作汉代的萧何,在明朝政权逐渐稳定下,朝堂之上,李善长有了自己的一股势力——淮西官僚集团。而此时的朱元璋,将明朝认为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他绝不允许任何人威胁着明朝的千秋霸业。

可此时的李善长在朝堂之上一家独大,朱元璋也曾经明里暗里的提示李善长,希望他的手不要伸得太长。而李善长最终权衡一二,决定告老还乡。他认为自己位高权重,朱元璋是不可能放自己回故乡的。可朱元璋偏偏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赏赐给他大面积的土地。

李善长每天在故乡耕地种田,这种生活对于曾经在官场上厮杀的他来说,是无聊透顶的。于是李善长接连向朱元璋发出奏疏,希望自己能回到朝堂。此时的朱元璋性格分外多疑,他不禁怀疑李善长是否准备着要谋反。

朱元璋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李善长,远离朝堂,远离权力中心,可是李善长却仿佛没有听到,义无反顾的和同乡胡惟庸结盟。随着胡惟庸权利逐渐膨胀,朱元璋最终下定决心除掉他,通过审查,胡惟庸属实谋反。

朱元璋大刀阔斧地扩大了胡惟庸案件,受到影响的朝堂官员多达数万人,这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

而此时的77岁的李善长家中也发生了一件事情,他因年老约束不了部下,曾想建造府宅,于是向自己曾经的战友汤和借用了三百名士兵。

汤和便悄悄告诉他所听到的事,京城有百姓受株连而被发配到边疆,李善长有一亲戚就在当中,他被家人嘱托,多次向太祖求情,这个亲戚被人收买,又诬陷李善长与胡惟庸有来往,于是最终太祖相信,便铁了心的要除掉李善长这个隐藏的威胁。

最终朱元璋就通过一件小事,将李善长作为胡惟庸谋反的同盟,将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口如数诛杀。

帝王之心,无人能知,曾经的李善长被朱元璋比作汉代的萧何,如今的他却被冤屈全家致死。

如果李善长能够早点开始安安分分的养老,或许能够得以善终,但他没有。

如果他愿意平凡的归于田园,那么是否有可能逃过一劫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十三陵有一座太监墓,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十三陵为什么会有太监墓,明十三陵不包括谁的陵墓,十三陵太监墓叫什么名

    明十三陵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相继共有13位皇帝陵墓均埋葬于此,故称为明十三陵,它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境内的天寿山南麓,是迄今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善的皇帝陵墓群建筑。明十三陵的陵墓依次是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

  • 韩非是什么结局?一代天才的陨落应该由谁负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非在秦时明月哪一集出现过,形容天才陨落,韩非死因

    你们知道韩非是什么结局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为有思想力的人提供了各抒己见的机会。各个阶级的大思想家们纷纷著书讲课,宣扬自己的思想,涌现了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众多流派。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的解放,学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就在这场文化论战即将落幕的时

  • 真实的太子胤礽是什么样的 他真的有电视剧里边那么差劲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胤礽和郑春华是真的吗,历史胤礽是一个怎样的人,雍正和太子关系好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太子胤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凡是涉及清朝九子夺嫡这段历史的清宫影视剧,总会有这样一个重要情节:康熙废储。康熙晚年废除太子胤礽的主要罪状为:太子结党营私、秽乱宫闱等等,在这场帝位之争中,太子竟然成了第一个被淘汰出局的皇子。康熙《雍正王朝》这部剧中,更是将胤礽描绘成了一个“

  • 为何说呼延赞是历史上最搞笑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初期著名将领。呼延赞出身于将门之家,其父乃是后周淄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呼延琮。呼延赞最大的功劳就是跟随宋太宗赵光义征讨北汉。在那场征伐北汉都城的太原之战,当时宋军攻城受阻,士气低落。作为铁骑军指挥使的呼延赞毫无惧色,奋力攻城,战斗中,他从城墙上摔下

  • 北宋两位宰相双双被降职 原因竟如此奇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宋真宗咸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发生了一桩震惊朝野的事件:两位当朝宰相双双被降职,向敏中罢为户部侍郎,张齐贤则责授太常卿、分司西京洛阳。说起其中的缘由,实在让这两位大宋高官顿失光彩,竟是因为这两位堂堂宰相大人争娶一位寡居的富婆而因起的。那么,这个寡居的富婆究竟是谁的遗孀?两位堂堂大宋宰相为何深陷这

  • 东汉广陵太守陈登朝秦暮楚究竟是哪方势力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陈登是东汉末年广陵的太守,字元龙,祖籍在下邳的淮浦(即今天的江苏涟水)。陈登从小就有匡扶天下之志,所以他年轻时非常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识很是渊博。在他25岁的时候被举孝廉,并担任东阳的县长。后来追随曹操,立下不少功劳。但是陈登在39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那么陈登怎么死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早年的陈登可以

  • 洪秀全尸体被湘军挖出后焚烧,骨灰被大炮轰上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864年7月19日,天京(今南京)内外,黑云压城,火光冲天,滚滚的硝烟中弥漫着强烈的人肉焦臭味儿。正午时分,随着曾国荃一声令下,“轰隆”一声惊天巨响凌空怒炸,太平门处的城墙被炸塌二十余丈,整个天京城地动山摇。数万眼睛血红狂狼暴兽般的湘军一齐呐喊如潮,挥舞着刀剑像龙卷风一样席卷向坍塌的城墙。守城的太

  • 三国陈登和曹操有什么恩怨情仇是要的背叛他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陈登在东汉末年是以智谋高深著称,陈登后来曾在曹操手下做事,曹操封陈登为广陵的太守,陈登帮助曹操成功击败吕布和孙策,所以陈登曹操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了,陈登被后世评为是曹操安插在吕布的身边的间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陈登本是东汉下邳淮浦人,祖上也都非常有成就,其父亲陈珪曾担任过国相。吕布拿下

  • 蔡文姬遭遇到了什么变故为何会远嫁到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的才女,早年被匈奴犯边掠去,在那里生活了十余年,艰苦的生活以及辛酸的过往使得她情感丰富。在后来曹操统一北方后花大价钱将蔡文姬赎回,并且嫁给了大臣董祀。再后来董祀犯了死罪,蔡文姬帮董祀求情后回到家里作了两首诗,现在我们统称为《悲愤诗》。图片来源于网络蔡文姬被称为才华压过昭君的人,可见历

  • 中国被视为奸雄的曹操,为何在日本却被奉为伟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黄忠为什么老了还这么厉害,赵云在日本人心中地位,曹丕为什么敢称帝

    大家知道,三国文化不仅在中国孺妇皆知,在许多周边国家也是很受欢迎,尤其是日本。可以说,日本是除了中国之外,三国情结最强烈的国家。要问日本人最喜欢的三国人物是谁,那毫无疑问,是诸葛亮。日本媒体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内容是日本民族最崇拜的100位名人。其中排在中国人里第一位的就是诸葛亮,可见诸葛亮的受欢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