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十三陵有一座太监墓,背后什么原因?

明十三陵有一座太监墓,背后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53 更新时间:2024/2/3 17:07:19

明十三陵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相继共有13位皇帝陵墓均埋葬于此,故称为明十三陵,它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境内的天寿山南麓,是迄今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善的皇帝陵墓群建筑。

明十三陵的陵墓依次是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思宗)。

明十三陵除了埋葬以上十三位皇帝外,还有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按理说,皇陵只能埋葬皇帝、皇子、皇妃,怎么还会多埋葬了一位太监呢?

这位能在明十三陵与皇帝们一起安眠的太监究竟是谁呢?

原来,这位被安葬在皇陵里的太监是明末崇祯帝的太监王承恩。

在人们的印象中,太监通常是擅权、狡诈、见风使舵的坏人,但王承恩却不是这样的人,他对大明王朝、对崇祯皇帝真是太忠心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部攻入北京城,崇祯帝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在哀声长叹中,崇祯帝上吊自缢身亡,王承恩也陪同崇祯帝一同自缢。

当李自成大军围困北京城时,明朝有很多的将士纷纷解甲归田,而王承恩却统领禁军,誓死抵抗。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唯独王承恩一人陪同崇祯帝身边,并最终陪同自缢而宣告了自己最后的忠心。

与明朝著名的大太监刘瑾魏忠贤相比,王承恩的殉葬要光辉得多。在一个王朝即将覆亡,几十万人“解甲”的时候仍能够护佑君主,不畏强敌,这表现了强烈的忠贞性格,他的死充满了悲壮的色彩。

后来,清军入关后,满族一开始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旗号,第一位入关的皇帝顺治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时候,同时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让他永远“守护”思陵。

王承恩的墓至今保存较为完善,虽然墓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墓前却完整地保留了三通石碑。

王承恩墓是坐西朝东,东侧第一通碑高2米,正面由吴下倪钦题行书刻“王承恩墓”。此碑最令人称道之处是其基座四周浮雕十分生动,表现题材为“龙马负书”、“犀牛望月”等神话传说。

第二通碑高4米,碑首有“敕建”字样,碑文800字,为顺治帝(顺治17年)亲自撰写。

第三通碑紧靠墓前,碑高2米,碑首刻有“御制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顺治二年营建思陵时,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撰写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韩非是什么结局?一代天才的陨落应该由谁负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非在秦时明月哪一集出现过,形容天才陨落,韩非死因

    你们知道韩非是什么结局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为有思想力的人提供了各抒己见的机会。各个阶级的大思想家们纷纷著书讲课,宣扬自己的思想,涌现了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众多流派。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的解放,学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就在这场文化论战即将落幕的时

  • 真实的太子胤礽是什么样的 他真的有电视剧里边那么差劲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胤礽和郑春华是真的吗,历史胤礽是一个怎样的人,雍正和太子关系好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太子胤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凡是涉及清朝九子夺嫡这段历史的清宫影视剧,总会有这样一个重要情节:康熙废储。康熙晚年废除太子胤礽的主要罪状为:太子结党营私、秽乱宫闱等等,在这场帝位之争中,太子竟然成了第一个被淘汰出局的皇子。康熙《雍正王朝》这部剧中,更是将胤礽描绘成了一个“

  • 为何说呼延赞是历史上最搞笑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初期著名将领。呼延赞出身于将门之家,其父乃是后周淄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呼延琮。呼延赞最大的功劳就是跟随宋太宗赵光义征讨北汉。在那场征伐北汉都城的太原之战,当时宋军攻城受阻,士气低落。作为铁骑军指挥使的呼延赞毫无惧色,奋力攻城,战斗中,他从城墙上摔下

  • 北宋两位宰相双双被降职 原因竟如此奇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宋真宗咸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发生了一桩震惊朝野的事件:两位当朝宰相双双被降职,向敏中罢为户部侍郎,张齐贤则责授太常卿、分司西京洛阳。说起其中的缘由,实在让这两位大宋高官顿失光彩,竟是因为这两位堂堂宰相大人争娶一位寡居的富婆而因起的。那么,这个寡居的富婆究竟是谁的遗孀?两位堂堂大宋宰相为何深陷这

  • 东汉广陵太守陈登朝秦暮楚究竟是哪方势力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陈登是东汉末年广陵的太守,字元龙,祖籍在下邳的淮浦(即今天的江苏涟水)。陈登从小就有匡扶天下之志,所以他年轻时非常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识很是渊博。在他25岁的时候被举孝廉,并担任东阳的县长。后来追随曹操,立下不少功劳。但是陈登在39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那么陈登怎么死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早年的陈登可以

  • 洪秀全尸体被湘军挖出后焚烧,骨灰被大炮轰上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864年7月19日,天京(今南京)内外,黑云压城,火光冲天,滚滚的硝烟中弥漫着强烈的人肉焦臭味儿。正午时分,随着曾国荃一声令下,“轰隆”一声惊天巨响凌空怒炸,太平门处的城墙被炸塌二十余丈,整个天京城地动山摇。数万眼睛血红狂狼暴兽般的湘军一齐呐喊如潮,挥舞着刀剑像龙卷风一样席卷向坍塌的城墙。守城的太

  • 三国陈登和曹操有什么恩怨情仇是要的背叛他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陈登在东汉末年是以智谋高深著称,陈登后来曾在曹操手下做事,曹操封陈登为广陵的太守,陈登帮助曹操成功击败吕布和孙策,所以陈登曹操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了,陈登被后世评为是曹操安插在吕布的身边的间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陈登本是东汉下邳淮浦人,祖上也都非常有成就,其父亲陈珪曾担任过国相。吕布拿下

  • 蔡文姬遭遇到了什么变故为何会远嫁到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的才女,早年被匈奴犯边掠去,在那里生活了十余年,艰苦的生活以及辛酸的过往使得她情感丰富。在后来曹操统一北方后花大价钱将蔡文姬赎回,并且嫁给了大臣董祀。再后来董祀犯了死罪,蔡文姬帮董祀求情后回到家里作了两首诗,现在我们统称为《悲愤诗》。图片来源于网络蔡文姬被称为才华压过昭君的人,可见历

  • 中国被视为奸雄的曹操,为何在日本却被奉为伟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黄忠为什么老了还这么厉害,赵云在日本人心中地位,曹丕为什么敢称帝

    大家知道,三国文化不仅在中国孺妇皆知,在许多周边国家也是很受欢迎,尤其是日本。可以说,日本是除了中国之外,三国情结最强烈的国家。要问日本人最喜欢的三国人物是谁,那毫无疑问,是诸葛亮。日本媒体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内容是日本民族最崇拜的100位名人。其中排在中国人里第一位的就是诸葛亮,可见诸葛亮的受欢迎程

  • 崇尚名节的龚胜因为拒绝入朝廷做官绝食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因进谏被杀的忠臣,宋高宗跪接金国国书,外国人在唐朝做官

    龚胜是西汉末年的一位人物,三举孝廉,后担任谏议大夫。与龚舍并称两龚。当时的他,崇尚名节,后来因为拒绝入朝廷做官,绝食而死。图片来源于网络龚胜生前身居要职,一生忧国忧民,不负民众的期望,并且敢于仗义陈词。根据《汉书》记载:“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