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太后滥杀刘邦子孙:因守活寡心理变态?

吕太后滥杀刘邦子孙:因守活寡心理变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605 更新时间:2024/2/2 8:41:04

我们当然不能完全排斥忌妒的因素。刘邦起兵以后,她长期处于守活寡的境遇,眼看着刘邦与戚夫人等诸姬厮守快活,心理上出现变态,这也是能够理解的。不过,眼前的实际利益,则可能是更现实的考虑因素。

网络配图

汉高祖死后,他的结发之妻吕雉,亦即吕皇后,成了吕太后,新皇帝汉惠帝是她儿子,汉家以孝治天下,加之汉惠帝性格优柔软弱,吕太后脾气阴鸷强悍,于是,吕太后实际上掌握了皇家全部权力;到汉惠帝死后,新皇帝幼小,她又临朝称制八年,成为事实上的皇帝。她不像汉高祖那样成熟老到,而是以市井泼妇的大刀阔斧,操办汉室皇朝的家国大事。三下五除二,稀里哗啦也就似乎样样都随心所欲地办成了。举个例子,可能是由于忌妒,或是其他原因,她对汉高祖的那些其他妃嫔所生的子子孙孙们,想杀谁就杀谁,杀到什么程度?去其多数而只剩少数!像吕太后这样随心所欲、快意恩仇,做人办事,也真是爽快之至!却不料,六月债,还得快,她的下场却比汉高祖凄惨得多,因着汉高祖生前的某些巧妙的制度预设与人事安排,吕太后才离人世,全部吕姓外戚,尽遭大臣们诛戮,老幼无存,鸡犬不留。最后结果乃是,汉高祖差一点儿因为吕太后的快意恩仇而断子绝孙;而吕太后自己的吕姓家族,也就因着吕太后的快意恩仇而真的断子绝孙了。

疯狂吕太后尽杀刘姓子孙

死后,吕太后做了一件常理上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就是,她把刘邦的那些已经封王的子子孙孙们,一个一个地消灭了。这些刘姓分封王们,各自封王于离京城较远的地区,也并不像戚夫人与赵王如意那样,同她有争夺皇位的深仇大恨,但她何以会如此辣手?我们且看她是如何收拾这些刘姓分封王的,再来探讨她的动机。

网络配图

先看赵王刘友,刘友为汉高祖中子,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立为淮阳王。赵王如意死后,汉惠帝元年(前194),淮阳王刘友改封赵王。吕太后决定,以吕姓外戚之女为赵王刘友之王后。赵王刘友不喜欢这位吕姓王后,而宠爱其他王姬。吕姓王后于是怒而回京,进谗言于吕太后说:“赵王说:‘吕姓外威岂应封王,太后百岁(死)后,吾必攻击之!’”吕太后大怒,于吕太后七年(前181),召赵王刘友来京,至京后,吕太后拒绝接见,将赵王刘友幽闭在赵邸(分封王在京均有馆邸,以该王国之名命名)中,发兵围守之,不给食物。赵国诸臣,凡是偷偷向赵王供应食物的,一律被逮捕治罪。赵王刘友饿极了,于是作歌曰: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悟。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与直(希望上天给我一个公道,即申冤)!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自杀)!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诗写得不算精彩,只能说是纪实之作。不过,说实话,一个人饿得头昏脑涨、六神无主时,能够留下这样一首诗歌,也就不容易了。

网络配图

赵王刘友终于饿死于长安赵邸。吕太后决定,以民礼葬之于长安民壕之间。所谓“民壕”,或者也就是乱坟岗了。

赵王刘友死后,吕太后改任汉高祖的另一个儿子梁王刘恢为赵王,而将吕王吕产改任梁王,这一来,吕产封王以后,不就从无国土到有国土了吗?吕太后又以吕产之女为赵王王后。王后带去了大批吕姓随从官员,控制了赵国的权力,赵王刘恢的一举一动,都在诸吕的伺察之下。赵王有爱姬,吕姓王后则以鸩酒毒死之。赵王刘恢于是作歌曲四章,悼念其爱妃,令乐人歌之。歌毕,赵王刘恢感到活得实在没有味道,于是自杀。吕太后听了说:“赵王为一个妇人弃宗庙而死,其子不当继承王位。”分封王国赵国,就此又空出来了。于是,吕太后派人告诉处于汉、胡边境的汉高祖的另一个儿子代王刘恒,要求代王刘恒改任赵王。代王刘恒谢过吕太后,要求继续守于边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野史趣闻:揭武则天处女之身究竟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既是唐太宗李世民御封的才人,也是其子唐高宗李治的昭仪,后又入主正宫,被册封为皇后,作为父子共用的妻子,她究竟把第一次处女之身给了谁?是先夫李世民,还是后夫李治?下面就来阅读这篇文章,揭晓武则天处女之身究竟给了谁?第一次给了谁武则天第一次究竟给了谁?这虽然是千古之谜,但了解李世民的好色猎艳的秉性

  • 武则天功勋背后不为人知的荒唐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高宗死后,首先入侍武则天的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是同官县(今陕西铜川)街头卖膏药的小贩,后来因为在街头帮人打架误伤人命,为躲避官府的缉拿,潜逃到洛阳,在白马寺出家当了和尚。唐太宗死后,武媚娘(武则天)作为太宗的嫔妃,都被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 曹操的霸气:可以找理由 不能坏了规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规矩和变通之间并不矛盾,不是说遇事变通就必然破坏了规矩。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很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某人拿一张5000元的存折,到某银行去支取1000元钱。银行的规矩是2000元以上业务,进营业厅办理;2000元及以下业务,到自动取款机自助办理。这个规矩是为了分流业务,倒也谈不上是歧视小客户。某人今天运

  • 史上最好色公主:纳30俊美少年为男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刘楚玉,会稽(绍兴)人,南朝刘宋山阴公主(后封会稽长公主),是孝武帝刘骏与皇后王宪嫄的第一个孩子,后与何戢结婚。是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废帝刘子业的姐姐。在当时刘宋王朝,有皇族第一美人之称。山阴公主以她的女权先驱闻名于世。山阴公主的母亲文穆皇后王宪嫄,为孝武帝生下了二子四女:废帝刘子业、豫章王刘子尚

  • 揭秘:史上首位让皇帝戴绿帽子的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的皇宫里,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太监入宫前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防伪认证,弄虚作假十分困难。但是也有极少部分身体健全的人未经“验收”,就冒充太监混进了宫里,在天子眼皮底下混吃混喝、大行违法之事。其中个别胆大者还打起了皇帝女人的主意,给皇帝戴上了绿帽子,北魏孝文帝就是历史上首位被记载的绿帽子皇帝。

  • 揭秘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的风流韵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历史上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宋徽宗贪图享乐,不顾百姓的死活,光在自己的豪华宫殿里修道炼丹、吟诗作画还觉不够,又开始打起美色的主意。身为一国之君,甚至玩到了风月场上。那么,历史上留下的宋徽宗和李师师的故事,是怎么回事呢?趣闻小编就为您揭开这一段“往事”。徽宗皇帝沉迷于东京城的美景,也

  • 明朝太监竟敢侵犯干扰守寡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选美其实不是一件什么新鲜事,历朝历代都有从民间挑选美女的习惯,例如春秋时期的西施和汉代的王昭君都是从民间选上来的。但真正将其拔到关乎国之安危这个高度,还是明清两朝的事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贱,自从君临天下后,事必躬亲,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除了除功臣、废宰

  • 横扫天下的秦昭王 为何被蔺相如吓得半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小学时,我们就学过《完璧归赵》的故事。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中,又有《廉颇蔺相如列传》。对于其中蔺相如的贡献,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蔺相如完毕归赵,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尤其是后来的渑池之会,更是让秦昭王颜面尽扫。在列传中,通过蔺相如人不无得色地提到“秦国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 徒以吾两人在而”。这是事实,也是

  •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李昞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唐国公李昞也称李昺,是南北朝时期北周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妻子为独孤信之女独孤氏。李昞史书中也写作“李昺”,祖籍赵郡广阿(今河北省隆尧县),成长在代北。网络配图父亲李虎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称陇西郡公。他从小受到父亲李虎的良好教育和影响,一边学文,一边习武,练就一个好身板,练出一手好武艺。擅长使

  • 和是怎么死的 嘉庆皇帝早已恨透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和在嘉庆上台之后不久即被赐死,那么,在乾隆朝如此受宠的和究竟是因为什么呜呼哀哉了呢?真相让人有点吃惊,因为和曾经对付过嘉庆!这不是死对头嘛!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驾崩。次日,嘉庆帝命和与户部尚书福长安轮流看守殡殿,不得擅自出入,实施软禁。接着下了一道突兀的圣旨,命令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