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康王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周康王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21 更新时间:2023/12/13 8:07:25

上回说了成康之治的周成王姬诵,今天就是第二位天子,周康王姬钊了。姬钊是姬诵的儿子,姬发孙子,也就是西周时期的第三位君主。这位君主自然没有他的爷爷名气更大,但是,老鼠的儿子尚且会打洞呢,作为周武王的后代,至少在姬钊时期,成绩还算不错。他最有名功绩的自然就是和父亲一起的“成康之治”,但是,作为一位帝王,他做到的,远远不止于此。

周成王临终之前,担心自己这个儿子不能胜任君主之位,就命令召公姬奭和毕公姬高,率领诸侯共同辅佐太子。周成王去世后,召公与毕公按照成王的指示,引导姬钊拜见先王庙,反复告诫他,周王朝之所以能够建立,武王与文王能够成就大业,最重要的是节俭,没有单单属于自己的贪欲,心怀天下,并且写成了《顾命》。此后,太子姬钊继位,即周康王。

简单说一下这两位辅政大臣。召公,姬奭,是西周时期的宗室,与武王、周公姬旦是平辈人。武王灭商之后,受封与蓟,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建立了诸侯国燕国,但是他自己继续留在镐京,只是派了自己的长子姬克前往燕国进行管理。

毕公,姬高,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个儿子,也就是武王的弟弟,武王灭商之后受封与毕地,在现在的陕西咸阳或西安,史称毕公。毕公也是毕国和后世毕姓的始祖,由此可见,现在的毕姓人士很有可能有着周王室的祖先。

关于周成王与周康王两位周天子开创的“成康之治”,司马迁有一句话一直被人引用:“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说在成、康两位天子时期,天下安宁百姓生活和谐,那些为犯罪设立的刑罚竟然四十多年都没有派上用场。四十多年没有用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安宁社会,虽然可能包含有夸大的成分。统治者自己做到为天下着想并不难,难就难在整个国家的官员都这样想,百姓都这样想,这几乎就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一项任务。

周康王曾经作《康王之诰》,里面有很多关于加强法律法规与整顿军队的措施,登基之后就已经制定出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计划。因为周王朝在文王和武王在位的时候,国家实力就已经比较强盛,之后周公辅佐成王继续努力,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康王时期,姬钊再接再厉,周朝的经济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社会安定,呈现出一种四海升平,安宁和谐的局面。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为什么会出现犯罪?那些偷窃的,无非就是自己没有的东西别人却有,自己又没有办法通过正当途径得到,这样一来,难免心里会痒痒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一些盗取他人物品的行为。而康王时期,百姓富足,完全没有必要去偷取他人的财物,路上看到有东西掉在地上,都不会有人去捡,毕竟失主是会发现的,晚上睡觉大门都不用关,根本不担心会不会出现小偷的问题。这样的社会,除了统治者的教化和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人心原本就应该是良善的。

军事方面,周康王同样有很大的成就,最出名的就是鬼方之战。鬼方,起源于曾经与黄帝联姻的大隗氏,商周时期居住在西北方的一个部落。商朝时期,曾经从西北方向进攻过周国,,也经常发生对鬼方进行讨伐的大规模战争。尽管鬼方经常迁徙逃走,但是对于华夏族的打击却也是很重大的。

西周初立,武王曾经把他们放逐到泾河、洛河以北,但后来因为三监之乱以及对东部淮夷的进攻,使得对鬼方的防御松懈了下来,鬼方趁此机会对西周边境进行扰乱,威胁到了周朝都城镐京。面对这样的情况,周康王命大军进攻鬼方,不仅斩杀鬼方近五千人,还俘获一万多人和大量的车马牛羊,边境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得到了安定。

然而,成康之治也有它的负面,并不是说成康之治本身的负面,而是时间到了周康王后期的时候,原先的各种优势逐渐消失。姬钊在位时,对外的攻伐不断,掠夺大量的奴隶和土地,赏赐给各位诸侯、大夫们。战争,不管是输还是赢,总是会给国力造成消耗,赢了至少还有战利品,输了不仅损失军队,统治者心里也可能赌着一口气,总是希望能够战胜,因此就会陷入这个循环中。

除此之外,还有沉迷女色,刑罚不慎等衰乱的迹象。可以说,成康之治既是西周王朝的顶峰,也是衰败的开始。至于西周是如何衰落下去,最终沦为东周时期没有存在感的天子,我们下回继续。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诸葛三兄弟效忠三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三兄弟,最为出名的自然非诸葛亮莫属,然后就是诸葛亮的胞兄诸葛瑾,以及他们二人的堂弟诸葛诞。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效忠刘备,也就是后来的蜀汉,诸葛瑾是东吴重臣,诸葛诞是曹魏大将,三兄弟分居三处,魏蜀吴各占一个,这样的命运简直可以用来写一部脑洞大开的小说,就好像是诸葛氏在操控着三分天下的命运一样。事实

  • 孙权有几个儿子?又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吴大帝孙权,汉末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建立者,他的政治才能,有一句诗作为总结,足够说明一切“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是原本在《吴历》当中,是曹操对于孙权的评价,足以表明曹操对孙坚的羡慕,能有孙权这样一个儿子。那么,孙权这样厉害,孙权的儿子呢?孙权一共有几个儿子,他们是否也像孙权这样

  • 黄权投降曹魏,为什么刘备却说是自己对不起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叛变投降的人总是会被认为是墙头草,会落下一个不好的名声,原因可能是很多投降派只是图求荣华富贵,用投降来换取更好的生活。不过,即便如此,落下个不忠的名声,也还是有很多人,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不在意自己的名声。然而,在三国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人,他虽然是投降派,从刘备处投降到了曹魏一方,但刘备却

  • 卧薪尝胆的勾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卧薪尝胆,几乎是每个人都能倒背如流的一段历史,在这一段历史中,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忍辱负重十数载,坚定不移要灭吴的越国君主的形象,好像只要打上了“忍辱负重”的标签,他们都是英雄。但是这样的评价未免太过片面,毕竟在勾践之前,如果站在夫差的角度,他攻击越国也没什么错,因为他也是为了

  • 孙权真的长得像外国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时候,我们不禁好奇古时候的那些名人们都做过些什么,从各种正史野史当中寻找一些故事,也很好奇他们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只是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有画像流传下来,而有很多画像也未必真实,所以也会从文字资料当中去寻找一些描述。就比如汉末三国时期的三位君主级别的人物中,就有一个长相很“奇特&rdquo

  • 刘禅才能到底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三国时期的蜀后主,不管在什么时候,总是给人一种“无能”的表现,让人对他只有恨铁不成钢。只是,毕竟身为一国之君,就算再怎么“扶不起来”,至少能力还应该是有一些的。刘备三分天下,对于刘禅的教育,自然也是当做一国之君来进行的培养,虽然刘禅看上去比不过曹

  • 明孝宗朱祐樘的后宫为什么只有一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子,对于他的评价,明朝时期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朱祐樘在历史上的评价极高,尽管在统治末期宠幸宦官,但是却能够立刻改过自新,这样的皇帝,放在什么时代,都是一个好

  • 祢衡击鼓骂曹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代,的确是一个各种人才辈出的年代,不仅有诸葛亮、郭嘉这样靠脑子吃饭的,还有魏延、张郃这样靠武力值吃饭的,但是还有一类人,简直就是“靠嘴吃饭”。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平常吃饭的状态,而是说,这些人极其狂,别的事情还什么都没做呢,嘴就先开始骂了。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东条英机是日本的二号人物吗?为何一起的战犯都不待见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东条英机,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而且很多人对此人也有着很浓烈额兴趣。东条英机在担任日本首相的时候,绝对算得上是日本的第二号人物了,天皇之下的头号人物,那就是他了。不仅仅担任了首相,同时还担任着当时日本的诸多重要职务。不过就是这么一个日本的第二号人物再被关进战犯营的时候,与他一起的一些日本战犯似

  • 马超为什么是五虎将之一?不被重用为何还位列五虎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的蜀汉“五虎上将”,是后世人对三国时期,蜀国的五位大将的合称,尽管对于他们之间的排名一直都存在争议,很多人认为那样的排名并不合理,但今天我们要说的并不在排名先后的顺序上,而是在其中一个重要人物马超的身上。马超虽然位列五虎将,然而在历史上却并没有受到重用,这是为什么?既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