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斯算是忠臣还是奸臣?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斯算是忠臣还是奸臣?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77 更新时间:2024/1/16 15:03:05

战国末期,秦朝的建立和巩固,离不开李斯的一份力量,然而秦朝最终的覆灭,也和李斯脱不开关系。李斯的一生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矛盾共同体,既有着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的能力,也有在一夕之间颠覆一个偌大的帝国的本事。这样看来,李斯的一生该是有很多矛盾点的。那么,有功又有过的李斯,到底应该算是秦朝的忠臣,还是一个奸臣呢?

你可以认为他是一个功臣。李斯原本是楚国人,年轻时候做过一个掌管文书的小吏,但是却在无意之间,通过一些老鼠参透了他所谓的“人生”,也就是“老鼠哲学”。某天,他在厕所里面看到了吃大便的老鼠,见到有人或者狗过来,那些老鼠立马四散而逃,瞬间散得干干净净。后来又有一次,他看到了粮仓里面的老鼠,那些老鼠不仅一只只又大又肥,见到有人过来还是自顾自的,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就像没看到一样。

李斯认为,这就像人一样,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这个道理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很正确,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确实是非常大的。只是,李斯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开始他也选对了环境,只是最终还是败在了自己的这套理论上面,这一点我们在后面会有所讲述。

明白了这个道理的李斯,分析了自己身处的环境,战国末期,每个人都在追逐名利,李斯也不例外,他想要做一番事业,于是来到齐国,拜入荀子门下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即“帝王之术”。因为荀子的思想非常接近法家,所以李斯也被后世认为是法家代表人物。学成之后,他对比了各国的形式,看中了最有希望的秦国。

李斯先是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得到一个小官职,这样也就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有了这个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向秦王进献离间六国的计策,首先攻灭韩国这个主意,也是李斯提出来的。谁知道韩国可能是嗅到了不安稳的气息,派出郑国到秦国修建郑国渠,希望借此来消耗秦国国力,谁知道后来目的暴露,东方各国都派间谍来做宾客,秦国群臣对此表示,这些人不怀好意,建议秦王把他们赶走。

于是,就诞生了历史上很有名的《谏逐客书》,李斯也在这些被驱逐的宾客之列,他通过《谏逐客书》,成功令秦王收回成命,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官位,同时告诉秦王,只要是有才能,为什么不能用,不应该因为他的国籍而将他们就这样驱逐。

秦国最终统一之后,李斯的政绩就更多了,废除分封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建驰道,车同轨,这一系列都是他的建议,并且其中的很多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封建帝国。

但是,李斯也有人生中最大的一个污点。

秦始皇驾崩之后,赵高心存野心,因为秦始皇诏令的颁布李斯一定会看到,所以他威逼利诱李斯,用他的家人、官位来劝说李斯,终于,李斯为了自己的功业,选择了成为一只他从前很不屑的老鼠,篡改秦始皇的遗诏,将原本帝国的继承人赐死。尽管后面蒙氏兄弟的死看起来没有李斯的插手,但是他们的死都与扶苏之死脱不了关系,所以,李斯也是间接地凶手。

李斯高看了胡亥,也小看了赵高。赵高事后过河拆桥,反过来咬了李斯一口,这一口,不仅将他的性命断送了,还连带有他非常看重的家人,夷灭三族。此后,秦国更是一点一点朝着覆灭的深渊走去,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所以,李斯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呢?其实,他并不是真正的忠于一个国家,他只是忠于自己。秦始皇在世的时候,他能够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官位,地位,而秦始皇死后,因为在他看来,扶苏不会给他这些,所以他选择了胡亥,可是谁知道,胡亥只不过是一个表面上的皇帝,他的背后,还有赵高。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周公原名叫什么?他历史上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周公”这个词,经常会出现在我们都生活里,而频率最多的,也就是“周公解梦”。只不过现在来说,解梦才是重点,很多人都不清楚,甚至不知道,周公到底是谁。其实,周公也只是一个称呼,一个尊称,周公的本名,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惊异和好笑。周公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

  • 周康王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上回说了成康之治的周成王姬诵,今天就是第二位天子,周康王姬钊了。姬钊是姬诵的儿子,姬发的孙子,也就是西周时期的第三位君主。这位君主自然没有他的爷爷名气更大,但是,老鼠的儿子尚且会打洞呢,作为周武王的后代,至少在姬钊时期,成绩还算不错。他最有名功绩的自然就是和父亲一起的“成康之治&rdqu

  • 为什么诸葛三兄弟效忠三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三兄弟,最为出名的自然非诸葛亮莫属,然后就是诸葛亮的胞兄诸葛瑾,以及他们二人的堂弟诸葛诞。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效忠刘备,也就是后来的蜀汉,诸葛瑾是东吴重臣,诸葛诞是曹魏大将,三兄弟分居三处,魏蜀吴各占一个,这样的命运简直可以用来写一部脑洞大开的小说,就好像是诸葛氏在操控着三分天下的命运一样。事实

  • 孙权有几个儿子?又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吴大帝孙权,汉末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建立者,他的政治才能,有一句诗作为总结,足够说明一切“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是原本在《吴历》当中,是曹操对于孙权的评价,足以表明曹操对孙坚的羡慕,能有孙权这样一个儿子。那么,孙权这样厉害,孙权的儿子呢?孙权一共有几个儿子,他们是否也像孙权这样

  • 黄权投降曹魏,为什么刘备却说是自己对不起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叛变投降的人总是会被认为是墙头草,会落下一个不好的名声,原因可能是很多投降派只是图求荣华富贵,用投降来换取更好的生活。不过,即便如此,落下个不忠的名声,也还是有很多人,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不在意自己的名声。然而,在三国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人,他虽然是投降派,从刘备处投降到了曹魏一方,但刘备却

  • 卧薪尝胆的勾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卧薪尝胆,几乎是每个人都能倒背如流的一段历史,在这一段历史中,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忍辱负重十数载,坚定不移要灭吴的越国君主的形象,好像只要打上了“忍辱负重”的标签,他们都是英雄。但是这样的评价未免太过片面,毕竟在勾践之前,如果站在夫差的角度,他攻击越国也没什么错,因为他也是为了

  • 孙权真的长得像外国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时候,我们不禁好奇古时候的那些名人们都做过些什么,从各种正史野史当中寻找一些故事,也很好奇他们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只是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有画像流传下来,而有很多画像也未必真实,所以也会从文字资料当中去寻找一些描述。就比如汉末三国时期的三位君主级别的人物中,就有一个长相很“奇特&rdquo

  • 刘禅才能到底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三国时期的蜀后主,不管在什么时候,总是给人一种“无能”的表现,让人对他只有恨铁不成钢。只是,毕竟身为一国之君,就算再怎么“扶不起来”,至少能力还应该是有一些的。刘备三分天下,对于刘禅的教育,自然也是当做一国之君来进行的培养,虽然刘禅看上去比不过曹

  • 明孝宗朱祐樘的后宫为什么只有一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子,对于他的评价,明朝时期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朱祐樘在历史上的评价极高,尽管在统治末期宠幸宦官,但是却能够立刻改过自新,这样的皇帝,放在什么时代,都是一个好

  • 祢衡击鼓骂曹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代,的确是一个各种人才辈出的年代,不仅有诸葛亮、郭嘉这样靠脑子吃饭的,还有魏延、张郃这样靠武力值吃饭的,但是还有一类人,简直就是“靠嘴吃饭”。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平常吃饭的状态,而是说,这些人极其狂,别的事情还什么都没做呢,嘴就先开始骂了。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