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嬴政为何杀了郭开,郭开是怎么死的

嬴政为何杀了郭开,郭开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6 更新时间:2023/12/16 7:49:55

郭开虽然不是秦国人,但是可以说在秦国统一的过程中,郭开也是出了大力的,从功过的角度来看,郭开应该算是秦国的功臣,赵国的罪人。郭开给赵国闯下了不少祸,但这一切对于秦国灭掉赵国和统一天下来说都是好事,但为什么最后郭开却还是被嬴政杀掉了,而且还是烹杀?嬴政为什么要杀掉郭开,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郭开在赵国是什么角色

郭开原本是赵国公子偃的一个小厮、伴读。公子偃也就是赵偃,是赵国赵孝成的第二个儿子,前面还有个太子赵佾。这赵偃从小就游手好闲,也没有当王的志向,整日里就喝喝小酒,逛逛青楼,欺负欺负弱小。而他这些活动的策划者都是郭开。

郭开总能把赵偃伺候得开开心心、满满意意、舒舒服服的。所以赵偃和郭开几乎是形影不离。

后来,赵偃突然又想当王了,于是就许诺郭开,要是帮他得到王位,就封郭开做丞相。后面郭开就设计把赵佾弄到秦国当人质,赵王被气死。赵偃就顺利当王了。

赵偃这人一诺千金,果然就让郭开当了丞相。虽然当时的丞相是赵国的守门人之一的廉颇,四大名将之一。但是赵偃一句话就把他的丞相给罢免了。这郭开就像一个小媳妇,顶替了廉颇的丞相位置,赵国的大臣都不服他,廉颇手里还握着兵权,他还是有点怕的。

其实廉颇一心只为了赵国,未必会拿他怎么样。只是郭开是个小人,德不配位,从别人手里抢来的东西,自然也会害怕别人把东西夺回去。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郭开怕廉颇报复,所以就跑到赵偃那里,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劝求赵偃把廉颇的兵权给收了。甚至以死相逼,真的把古代妻妾争宠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招数都给使上了。

别说,这招还挺管用,赵偃果然把廉颇的大将军位置给削了,又把他的兵符给收了。廉颇负气离开了赵国。赵国失去了一位门神。郭开为秦灭赵国消减了一部分阻力。郭开为秦立了第一功。

2、郭开为秦国的贡献

其后,郭开利用自己的丞相之便,横征暴敛。然后,又整日哄得赵偃继续流连烟柳花巷、沉迷声色犬马之中。朝政荒废,赵国民不聊生,朝臣都想把赵偃给废了。结果,没能成功。

后来,秦赵两国打起了仗,郭开就在那儿囤积居奇发国难财。先是听从秦国间谍的建议大力囤积铜铁,导致赵国铜铁价格暴涨,边境战场上铜铁供应不足。百姓私铸钢铁荒废农业。可是,边境得到其他国家支援,铜铁有了,市场价格暴跌。

本来边境得到支援,就有了和秦国抗衡的力量,是对赵国有利的事儿。可是却妨碍到郭开赚大钱,因为郭开屯的铜铁价值就缩了水。他听从秦间的安排,自己跑到军营里面查出了军中铜铁来源,然后报告给秦国。秦国就派兵把列国向赵国运输铜铁的路线给截断了。

郭开又为秦国削弱赵国立了一大功。郭开的下一步弱赵计划就是囤积粮食,让市场上面没有粮食。这一招把很多人逼到了秦国去。因为秦国需要人过去发展生产。郭开为秦国的强大又立了一功。

秦国要想灭掉六国,最强的赵国被攻克。可是赵国的国君丞相虽然没有什么用,但是,赵国的士兵,赵国的民众都很有用。而且,有李牧坐镇军中,秦国无论如何也打不下赵国,秦国屡屡在李牧手里吃亏。这可把秦王嬴政急坏了,他勒令郭开无论如何也要把李牧给干掉了。

李牧果然是个人才,设了个计策给李牧安排了一个谋反的罪名,又派人在军中把李牧直接给截杀了。李牧这尊赵国的最后一座门神一倒,赵国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3、郭开为何被嬴政杀了

秦国一统天下,郭开居功至伟。郭开在这时候还继续发着赵国的国难财,军中无粮,百姓一粒米也没有,他的府中粮食却堆积如山,还价值千金卖给百姓。

不过,郭开的粮食被赵佾和赵公子设计挪到了军中,彻底惹恼了郭开。他送信给秦国,和秦军里应外合,彻底把赵国给灭了。接着郭开又帮助秦王从赵国的士人手里收罗地契,彻底把赵国的土地给了秦国。如此,赵国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郭开是秦灭赵的第一大功臣!郭开是秦统一天下的开路石!大秦一统,郭开居功至伟!然而,在郭开欢天喜地去向嬴政请功的时候,却得到一众大臣的数落,还有嬴政的两个字判决“烹了”

这个“烹”就是古代最常用的刑罚之一的烹刑,就是架一口大锅,底下烧火,锅里装水或者油,把犯罪的人投进去,煮死、煮烂。可以说是十分残忍的刑罚。嬴政如此对待功臣是否有些不太厚道?

其实嬴政的做法很平常。他将郭开数落了一顿,因为他在收缴士人地契的时候,掐了丝,被查出来了。这是犯了秦法了。其实,哪有什么犯法不犯法的,以权谋私是郭开一贯的行径,这些无论是秦王还是秦国那些与郭开接触过的大臣没有不清楚的。也正是因为,他是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秦国才会选中他来削弱赵国。

所以,不是郭开忽然被发现以权谋私被秦王定罪。而是,赵国灭了,郭开就不能留,因为郭开是蛀虫。郭开这样的人,只适合用来放在敌国,腐蚀敌国,但绝对不能放在自己国家祸害自己。所以郭开死,至于贪墨,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阴阳师晴明和博雅什么关系,历史上真有晴明和博雅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晴雅集》这部电影目前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5.1分,并没有过及格线。虽然从早期的剧照和预告来看,感觉《晴雅集》是一部质量很高的作品,但剧情方面的硬伤,在预告中可是体现不出来的。《晴雅集》最大败笔,还是对于角色关系的设定,以及故事情节方面有很多不明所以的地方。很多观众自然是对两大男主晴明和博雅感到好奇,

  • 为什么说李斯是小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这个人物可以说也是非常厉害的,帮助秦始皇嬴政建立了不朽的功业,更是为后世封建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对于李斯的评价却各不相同,有人觉得李斯很好,也有很多人觉得李斯是个真小人,如果说吕不韦是伪君子的话,那李斯就是个真小人,这种评价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要这样说,李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小

  • 为什么说最终灭六国的是汉武帝,不是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灭掉六国,结束了战国数百年纷争的秦始皇,而他也是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创立者,可以说是立下了非常大的功绩的。但是也有人认为,其实秦始皇并不能算是真正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人,而这个人真实的应该算是汉武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汉武帝究竟还做了些什么,让他能够有这样的评价呢?下面就

  • 秦始皇是暴君还是仁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很多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秦始皇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秦朝也被称为暴秦,自然秦始皇所做的一切都被认为是暴政。但也有人认为,秦始皇并不是什么暴君,从各种秦律的实施来看,秦朝根本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黑暗,相反甚至称得上是仁君。那秦始皇究竟是一

  • 赵王迁在位多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赵王迁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最后一位赵王,他就是赵偃和倡后之子。赵偃、倡后、郭开,这三人可以说是赵国最终的“掘墓人”,赵偃在位时,可以说已经把赵国基本上送入坟墓了,赵王迁继位之后,也没做什么好事,赵国也走完了最后一程。那赵王迁在位时间有多长呢?赵王迁又是怎么当上这最后一任赵王的呢

  • 嬴政为何迎回太后,恨赵姬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原本因为赵姬和嫪毐私通,还生了两个孩子,嫪毐甚至还想要杀了嬴政自己当秦王,因此嬴政对嫪毐下手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放过他,但是对赵姬,毕竟是自己的母亲,嬴政将她迁至雍城,再也不愿见她,此举如果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似乎也不算是不合情理,但嬴政毕竟是秦王,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天下,那他最后为什么还是将赵姬迎

  • 秦朝大将章邯前期那么厉害,为何后来不堪一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章邯可以说是秦朝一位非常有名的将军,而且也是一位很厉害的人物,章邯可以说是秦王朝的最后一位名将,也是秦朝的军事支柱,但章邯的经历却让人无法理解。原本的章邯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不然也不会有这样的评价,但到了最后,章邯却越来越弱,甚至可以说是不堪一击,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章邯变成了这样的呢?今天就让

  • 水利专家郑国最后下场,郑国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韩国为了消耗秦国国力,想出一招“疲秦之计”,便是让郑国到秦国修建水利。按照韩国的想法,此举会让秦国拿出大量人力和财力在工程上,其余六国便有一刻的喘息机会。所以按理来说,郑国到秦国并不是真心为秦国发展,只是最后的结果出乎了韩国的意料。六国的确获得了一时的安稳,但这项大型水利工程

  • 王翦为何比李牧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王翦和李牧,都是战国末期的名将,一个是秦国名将,一个是赵国名将,既然是名将,很多人当然更在意他们的战绩了,而如果要做比对,自然也是要对比两人的战绩如何了。但毕竟两人的际遇不同,所处的阵营不同,因此他们各自行为处事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如果从各方面来看的话,究竟王翦和李牧谁要更厉害一些呢?下面就让小编来

  • 嬴政为何不重用韩非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韩非的思想对于嬴政来说,是非常欣赏的,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之后,对于他更是敬佩,也非常希望能够见到韩非,但尽管嬴政得偿所愿,最终韩非却并没有得到重用,甚至最后还被秦始皇赐死,而历史上韩非死后,嬴政赦免的消息才传来,但是为时已晚。但嬴政既然很欣赏韩非的才华,为什么却是这样对待韩非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