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尉缭有多厉害?

历史上的尉缭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704 更新时间:2023/12/11 14:08:08

尉缭这个人物,是很多人不是特别熟悉的,对于尉缭的了解也并不是很多,而且在战国时期的“尉缭”一共有两个人,不过史书上提到的大多数指的还是秦国的功臣尉缭。尉缭虽然是一个不经常被提及的人物,但是他其实是非常厉害的,甚至有传言认为,尉缭其实就是韩信的师父,这种说法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历史上的尉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究竟有多厉害呢?

1.尉缭简介

尉缭在战国时期有两人,其中一人为魏惠王时期的隐士,另外一人是秦王政时期的国尉缭。因同在战国,容易混淆。尉缭在史书所提及的一般指魏缭。

生卒年不详,战国兵家人物。魏国大梁(今开封尉氏县)人。不知姓,名缭,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改称尉缭。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尉缭子》时又称"尉缭子",为鬼谷子弟子。

他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相传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赏识之初曾经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尉缭认为这样的嬴政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嬴政为他安排的住处。

从《史记》的记载可知,秦始皇时代的尉缭与魏惠王时期的尉缭时间上相差近百年,故二者不可能为同一人。

兵书《尉缭子》作者存疑: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仅能证明《尉缭子》不是后人所著的伪书,无法证明该书的作者是谁。《尉缭子》兵书,依然无法判断是由魏惠王时期的隐士或是秦王政时期的国尉著作,史学家众说纷纭。

2.尉缭是不是韩信的师父

古人讲究一个名师出高徒,孙膑庞涓的老师是鬼谷子,张良的师父是黄石公,诸葛亮的师父是庞德公。国士无双的韩信师父又是谁呢?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对于韩信突然间大放异彩,师从何人,也没有确切答案。但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李左车,西汉柏人(邢台隆)人。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谋士。秦末,六国并起,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国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赵亡以后,成为韩信的谋士。韩信曾向他求计,李左车提出:“百战奇胜”的良策,才使韩信收复燕、齐之地。李左车给后世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名言,他还著有《广武君略》兵书一部。因为李左车是韩信谋士,韩信在建功立业前就已经很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自己本身,而非其赖以依靠的谋士所能给予的。这个说法可信度不高,而且缺乏史料依据。

第二:韩信无师自通,乃是天生的军事奇才,所有的谋略都是自己悟出来的,等到合适的机会和属于自己的舞台,自然就爆发了强大的能量。韩信自幼家贫,生活在市井,有不拘泥的自由性格,造就出了军事根基的人性。两军对垒不同于市井买卖,没有方向性的指点,很难有顿悟的时候。因为韩信师傅缺乏史料的证据,秦汉之间的传闻比较杂乱神话,很多人倾向于此传闻。

第三:尉缭,这个尉缭以前是秦国的国尉,精通兵法,是一个军事理论家,其所著的《尉缭子》一书,在古代就被列入军事学名著,受到历代兵家推崇,与《孙子》、《吴子》、《司马法》等在宋代并称为《武经七书》。有传闻尉缭为鬼谷子弟子,可见其军事造诣不一般。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赏识之初曾经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尉缭认为这样的嬴政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嬴政为他安排的住处,后来就不知所踪。韩信极有可能与尉缭有师徒之缘,因为尉缭不愿人家知道其所踪而不让韩信告诉别人其师傅何人,因此韩信的师傅成为历史之谜。

3.尉缭有多厉害

尉缭本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大梁人,精通兵法,他纵观天下,当时的魏国与秦国接壤,而秦国又是兵强马壮,魏国就如秦国碗里肉,秦国随时都能吞而食之,而且尉缭认为,当时的秦国是天下最强大的存在,如果有一个国家能统一中原,那非秦国莫属,尉缭为了一展才华,不负平生所学,同时实现心中的抱负,于是他离开了魏国,投靠秦国。

一个人的成功抛开别的因素不谈,对的时机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尉缭就碰上了对的时机,可许不能说是他碰上了,而是他看中了,并抓住了,所以他成功了。

尉缭离开魏国刚来到秦国时,正好秦始皇撤销了逐客令,如果秦始皇还没有撤销逐客令,那尉缭可能连秦始皇的面都见不上,就被赶出王宫了,那也就没有以后的事了。而且那时秦国虽然兵强马壮,而且将星如云,但却缺少运筹帷幄的人,而尉缭的到来,正好弥补了秦国的这块短板,所以使得后来秦始皇对他礼遇有加。

尉缭刚到秦国时,秦始皇就问他对当时的局招有何看法,尉缭先说:“以我看来,天下各国,秦国肯定是最强大的,而其它国家就像秦国的省市,但是秦国也并不是没有顾虑的,就怕他们偷偷的联合起来,然后出其不意的攻打秦国。”秦始皇听了以后,非常同意尉缭的观点,于是又问:“那对此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尉缭接着说:“我觉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想瓦解他们的联合体,我们可以先从他们各国的内容着手,我们可以用金钱和封官等手段暗中收买他们的官员,就算不能收买,也要腐化他们的官员。这样不但能破坏各国内部朝政,也能使各国之间产生间隙,这样不当可以进一步削弱各国,还能破坏他们的联合之势。而这一切,我们不用费一兵一卒,只要用上一些金钱,时间一久,他们必不攻而破。”

秦始皇听这尉缭这番言论,差点惊为天人,同时也被尉缭的才气所征服。于是留用并提拔了尉缭。同时秦始皇立即着手派出大量间谍,携到大量金钱,寻访各国官员,离间各国内部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后来事实证明尉缭的计策在统一六国期间,果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尉缭不但战略眼光极其毒辣,对于带兵打战也有自己的一套,而尉缭所著的“尉缭子”就是很好的证明,正因为尉缭极高的军事才能,所以当时他也得到了秦始皇的极高的宠信和礼遇。就连他说秦始皇:“长相不好,为人阴险,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不能与之长久相处。”而在那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社会,做臣子的竟敢这样说君主,一般人那是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可是就算尉缭这样说了,秦始皇都没有降低对他的宠信。

而尉缭见了,就害怕了,他认为秦始皇会秋后算帐,现在的一切都是假相,于是他多次逃秦国,可是都被秦始皇追回,而且每次都不计前嫌,继续重用,终于打动了尉缭,使得尉缭尽心竭力的为秦始皇出谋划策。随着天下局势的变化,尉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官位越升越高,最后和李期一样成了秦始皇的股肱之臣,秦王室的最高决策都有着他的身影。

据后人研究,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总战略计划离不开尉缭,就是在局部战争中所使用的战术、战略也和尉缭的军事思想十公相似,就连现代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的布局,也与尉缭所著的“尉缭子”中所写的军阵形式差不多,

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尉缭对秦始皇是何等重要,而且尉缭全程参与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所以说他是统一战争中的战略总设计师,应该是名副其实。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颜真卿并非只是书法家,他的另一身份更令人钦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无论你喜不喜欢书法,应该都有听说过颜真卿的作品。他的《祭侄文稿》被称为是“天下第二行书”,因为此稿是在颜真卿极度悲愤的心情下书写出的,感觉每个字都展现出了他情绪上的起伏,这种自然流淌出的作品在书法史上并不多见,所以《祭侄文稿》才会显得如此珍贵。不过颜真卿的职业可不仅仅只是一名

  • 于谦死的冤不冤?为什么说他必须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其实都会为于谦之死感到惋惜,于谦在历史上的确是一位名声非常高的民族英雄,而朱祁镇从瓦剌回来,复位之后,于谦却遭人陷害被杀,这也是很多人为他惋惜的原因。但是,为什么却又有人说,于谦虽然很惋惜,可是他却死的不冤?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于谦究竟是为什么而死,为什么有人说自从朱祁镇从瓦剌回来的那一刻,就注

  • 高阳公主为什么会喜欢辩机?高阳公主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从小便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后来高阳公主嫁给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但这场婚姻并不是真爱趋势,高阳公主根本就不喜欢房遗爱,导致她多次外出不愿回家。直到高阳公主遇见辩机,两人互生情愫,事情曝光后辩机被处以腰斩,下场十分惨烈。高阳公主最后则是被怀疑谋反,被唐高宗赐死。这位

  • 蔡京、秦桧、严嵩三大奸臣,为何都是书法名家?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经常会说“字如其人”,认为一个人如果写字写的很好看的话,那么做人也一定是很好的,如同君子一般,但是实际上,历史上却有三位在书法上堪称是大家的人,却是著名的奸臣,这就是蔡京、秦桧、严嵩三个人。尤其是秦桧,现如今我们使用宋体字,其实就是秦桧创造出来的,只是因为他的名声太臭,所

  • 朱祁镇宠信太监差点亡国又杀了于谦,为什么庙号还是英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庙号一般来说,其实和谥号是一样,都是一种对于皇帝生前所做的事情和为人的评价,有好有坏,而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里面的朱祁镇,在历史上庙号是英宗,只是,朱祁镇生前明明是宠信太监,出征瓦剌差点导致明朝亡国,后来又杀掉了于谦,这样作为的一个皇帝,为什么死后庙号还能是英宗这样一个带有褒义的称呼呢?朱祁镇还做

  • 朱祁钰为什么直到南明才有庙号?朱祁钰是位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朱祁钰是明朝第七位皇帝,但他的地位在一段时间内非常的尴尬。夺门之变爆发后,朱祁钰一直被软禁到死,而他也是第一位没能安葬在明十三陵的皇帝。朱祁镇根本不承认朱祁钰的皇帝身份,后来还是明宪宗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之位,直到南明明安宗时期,朱祁钰才有了庙号。可以说朱祁钰也比较冤,虽然他是临危受命当上大明皇帝,但

  • 曹魏大将王平为什么投降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蜀国的后期,其实有不少大将都是从魏国叛逃而来的,比如魏延、王平等等。王平的能力,在街亭之战当中已经得到了公认,诸葛亮也对他非常信任和看重,但是王平为什么要舍弃强大的魏国,而来到弱小的蜀国呢?他投降的时候,可以说是舍弃了一个更有前景的国家,却甘愿在蜀国当官,他这样选择的理由到

  • 乾隆皇帝的真实相貌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画家们画像的时候讲究的是写意不写实,若是给皇帝画画像的时候更英国要顾及到皇帝的尊严了。就是怎么威严怎么画,所以多多少少都有惨假的成分在其中。那么你知道乾隆皇帝真正的样子吗?看看这位意大利人画的乾隆皇帝就知道了。相信有很多人都想一睹乾隆的真容,因为当时国内的画家在画画的时候都会美化,所以没

  • 王敏彤的一生有多荒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1912年随着《退位诏书》的颁布,爱新觉罗的皇室地位也就宣告结束了。剩下的皇室后裔也都开始各自谋求各自的生路了。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皇室后裔中的一位,此女一辈子不结婚不工作,不谈恋爱活到90岁,身后荒凉任人评说。她便是被人称为“晚清最美格格&r

  • 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死的冤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宰相”这一职位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过很多的宰相,而最后一位宰相,就是在洪武四大案当中被杀掉的胡惟庸,而胡惟庸一案,牵连的人数众多,达到了三万多人,而且在胡惟庸死后,朱元璋就完全取消了宰相制度,所以胡惟庸也就成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了。不过,胡惟庸案当中,胡惟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