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应余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国中被忽略的忠义之士

应余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国中被忽略的忠义之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5 更新时间:2023/12/15 2:52:51

这次准备跟大家介绍一位三国历史上比较冷门的人物,虽然《三国志》中对他的描述不多,但他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忠义之士,这个人就是应余。应余是南阳人,官职南阳郡功曹。东汉末年,天下被各个诸侯割据,当时宛城守将侯音发动叛乱,准备投靠蜀汉。期间应余舍身户主,帮太守挡了七箭,最后战死于这场叛乱中。等曹操得知应余的义行事迹后也是频频叹息。应余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想了解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馀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忠贞之士历来为人称道,人们在援引例子的时候就经常提到他们,以鼓舞后人们以他们为榜样。本篇就来聊聊应余,字子正。

应余是荆州南阳人,他和汝南人应劭不是同宗。汉末时期南阳郡人才辈出,可以在各个阵营中看到南阳人的身影,比如许攸何进黄忠文聘等人都是出身于南阳郡。在汉末三国时期一共有4人的表字是“子正”,应余就是其中之一,还有沈友、陈端、唐固三人表字与他相同,也是很巧了。

不过应余的出场时间比较晚,应余天资过人,而且为人仁义,他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还在担任南阳郡功曹,这是很多名族子弟初入仕途担任的官职,当然也有可能是某些人仕途的终点。“功曹”有时候在史书中被称为“右曹”,也就是郡右职,属于郡中较为重要的职务。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南阳郡山贼在宛城守将侯音的煽动下叛乱,他们试图劫持当时的南阳太守东里衮gǔn,应余护着东里衮趁乱逃离南阳,但是侯音敏锐地察觉到了他们的踪迹,随即派出骑兵追击。应余和东里衮在距离城池十里处就被骑兵追上了,射向他们的箭矢极多。

不过应余极其英勇,他用身躯挡住了射向东里衮的箭矢,足足中了七箭后,开始劝身后的追兵“侯音这人很狡诈,等他的大军一到,一定会清理附近的贼寇,你们本来没有作恶的心思,为什么要听他的指挥呢?我用身躯挡箭遭受重创,如果我的死能换来府君的安全,那就死无遗憾了。”

“侯音狂狡,造为凶逆,大军寻至,诛夷在近。谓卿曹本是善人,素无恶心,当思反善,何为受其指挥?我以身代君,以被重创,若身死君全,陨没无恨。”——《三国志·高贵乡公纪》注解

应余说这些话也是出于无奈,他拖着重伤之躯应该已经无力反抗了,他仰天痛哭,血泪俱下,贼人们被他的忠义所感动,最终放过了东里衮。贼寇们虽然离去了,但也没救应余,所以应余还是命丧当场。而且东里衮还是被侯音抓了回去,靠着新任南阳郡功曹宗子卿的计策才救回了东里衮。

曹仁平定侯音叛乱后,特地祭奠了应余,并且上书向曹操说明情况。曹操听闻应余的事迹后感慨不已,下令修缮应余的府邸,并且赐给他家人一千斛谷。甘露三年(258年),一直到曹髦时期依然记着应余的事迹,他下令让司徒征辟应余的孙子应伦,以此来嘉奖应余当年的功绩。

顺便,东里衮还是把这帮贼寇都抓回来了,依东里衮的意见是要把他们都处死,但新任南阳太守田豫决定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此后南阳郡内贼寇绝迹,还了一郡清平。

“豫悉见诸系囚,慰喻,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愿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静”——《三国志·田豫传》

忠贞之士,壮烈可嘉。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须陀武力有多高?为何被称为隋末第一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猛将”可以说是非常多的,在任何一个时期,总有一个人堪称是当时的猛将,他们作战勇猛,本人的战斗力可以说是非常高的,而在隋唐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名将,在这其中,就有张须陀被称为是隋末时期的第一猛将。那么这个张须陀的武力值究竟是有多高呢?为何他会被成为隋末第一猛将,张须陀

  • 雍正为什么只在位13年?这就要从他的3个坏习惯说起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有两位长寿皇帝,一个是康熙皇帝,在位61年,享受68年;其次就是乾隆皇帝,在位60年,享寿89岁。而且这两位皇帝不仅仅只是统治时间非常长,而且还有一个时期就是以他俩人的名字共同命名的时期,这便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中最后的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但是康熙与乾隆是祖孙的关系,他们

  • 李凤娘为什么是宋光宗的噩梦?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古代的皇后,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可能都是一些“贤良淑德”类型的贤后,比如长孙皇后,但是也有不少吕后、武则天这样的有手腕,有政治才能的厉害的皇后,但是像宋朝时期李凤娘这样的“悍妇”,恐怕就真的是不多见了。李凤娘是宋光宗的皇后,同时也是宋光宗的噩梦

  • 杨坚为什么不是隋太祖而是隋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杨坚,很多人都知道他是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君主,在历史上的名声非常好。然而“隋文帝”这个称呼却让很多人感到奇怪了,杨坚明明是隋朝第一个皇帝,是开国皇帝,而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基本上都是“太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等等,但是为什么杨坚却不是隋

  • 宋江如何评价萧让?萧让是个怎样的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中,萧让号称地文星圣手书生,这头衔听上去就知道不简单。当时吴用评价萧让,称他会天下盛行的四家字体,其书法造诣相当的高。那在宋江眼里,萧让又是个怎样的文人呢?其实《水浒传》里的文人也都不尽相同,萧让算是比较理想化的那一类,所以宋江觉得他太天真。但萧让有着自知之明,让他最后还能在蔡太师府中找到

  • 秦观是一个怎样的人?秦观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观是北宋著名词人,大家非常熟悉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出自他的《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被称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他的词总能让人感到别出心裁,风格与众不同。秦观在文学领域有着很高的成就,但他的仕途之路却充满坎坷,似乎这是很多文人绕不过的一个坎。那秦观生平到底经历了

  • 为什么说朱祁镇是昏君?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祁镇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这一点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朱祁镇为明英宗,但是很多人却认为他承担不起“英”这个字,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而朱祁钰却并没有那么糟糕,甚至相比朱祁镇来说,还要好很多。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两位皇帝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朱祁钰和朱祁镇,他

  • 北魏太监宗爱连弑两位皇帝,一位宦官为何能有如此权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宗爱是北魏宦官,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封王的宦官。据说宗爱能够得到太武帝拓跋焘的重用,也是因为他曾把拓跋焘伺候的舒舒服服,导致拓跋焘离开宗爱就浑身不舒服。后来宗爱担心太子继位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诬陷太子意图谋反,导致太子积郁而逝。后来宗爱又连弑两位皇帝,其行为令人胆寒。一位宦官为什么能有如此权利呢?当时宗

  • 吴起一生打仗没输过,为什么不是四大名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有非常多的名将,他们在不同时期做出了很多不同的事情,但是说起来都是十分令人敬佩,拥有很多战绩的大将。不过在战国时期,人们常说有“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王翦、白起、廉颇、李牧四人,但是在战国时期,还有一个吴起,他一生从来没有败绩,甚至曾经以五万人战胜五十万人,为什么这样

  • 金圣叹是个什么样的人?金圣叹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人士,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批评家,可能不少朋友听说金圣叹就是从他批评《水浒传》、《西厢记》等作品中知晓的。从人物性格来看,金圣叹为人孤高,狂放不羁,当然批评家一般也都不太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然也做不了这样的事。而金圣叹在古代小说批评领域地位几乎是最高的那一等,他点评的细致程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