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勃的死因是什么,王勃性格特点介绍

王勃的死因是什么,王勃性格特点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07 更新时间:2023/12/12 12:30:35

王勃是唐朝初年文学家,从小就有“神童”的称号。据说王勃六岁就能写作,而且附有自己的逻辑,《滕王阁序》这篇骈文就是王勃的成名作之一,我们在上学时应该都有学过。王勃十六岁成为进士,但后来因为著作《斗鸡檄》被降罪,此后王勃开始自己的游历生活,也是在这段时期王勃创造了大量的作品。不过王勃最后结局却令人感到意外,他是因渡海溺水而亡,享年26岁左右,这样一位人才却英年早逝也是非常可惜了。

1、世家出身

唐朝是诗的国度,也是诗人的天堂。

王勃出生在一个家学涵养非常丰富的家庭,爷爷是隋末大儒王通,父亲王福峙也是学贯古今,曾任博士。

到了王勃这一辈,更是非同反响。王勃自幼聪慧好学,六岁时写的诗已经构思精巧,九岁时读颜氏《汉书》,光挑其中的毛病,就写出了长达十卷的《指瑕》。

此后,他又通读六经,和时人谈话,常常语出惊人。14岁那年,他上书右相刘祥道,寻求表荐。因文中有“所以慷慨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句,被刘视作神童。于是,推荐他参加制科考试,高中后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想想此时一个翩翩少年郎,该有多少美好的前程等着他?

2、斗鸡惹祸

然而,谁也无法预料人生在哪里拐弯,更何况王勃这样的年轻才俊,又有多少人明里暗里地盯着他,要给他使绊子,要看他的笑话。唐高宗的儿子沛王李贤,听说王勃之名,就把他召到沛府任修撰。王勃看到沛王与自己兴趣相投,工作分外勤勉,编写的书籍文章也多次受到沛王赏识。

大唐皇子们的血性里还多少残存着匈奴人好斗的基因,这些养在深宫里的王子们自然不安分,他们就经常以斗鸡为乐。

王勃觉着好玩,加上年轻气盛,就想着为主子的业余爱好添个彩。于是,为沛王写了篇《檄周王鸡》,不料竟因此罹祸。唐高宗认为王勃此举有挑拨诸皇子矛盾的嫌疑,就把王勃赶出沛王府。

此事也怨不得高宗多虑,因为他有切肤之痛。他深知父王为争夺皇位而兄弟相残的事儿,也知道自己兄弟间不流血的明争暗斗,那血淋淋的事实曾经令他甚至不敢觊觎王位。如果不是那个强势舅舅的功劳,怎么也轮不上他这个软弱多病的皇子当皇帝!

高宗的担心显然是有道理的,只能怪王勃太年轻,还不懂得宫廷里潜滋暗涨的各派势力间的争斗,更不懂得在政治斗争中怎样伪装、如何蛰伏以及自我保护。虽然王勃熟读诗书,但历史上那些为争夺权力而展开的斗争、皇室里此起彼伏的杀戮,于年轻的王勃似乎还没有起到警示作用,终于他为自己的少不更事付出了代价。

3、仕途蹭蹬

王勃被逐出王府后,心情有些抑郁,巴山蜀水一直是个怡情消遣的好地方。于是,王勃和杨炯等一帮子性情中人,一边放浪饮酒、纵情游玩,一边诗歌唱和、互道衷肠。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纵情讴歌自然风物、探讨人情世故、抒发人生感慨,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移到山川边塞,不仅扩大了写作题材,也使文风清新刚健,开创了唐诗新气象,一改六朝以来的骈丽文风。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由此被誉为初唐四杰。

王勃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上乘之作,千年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其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成为送别名句,时常被人们引用。

在蜀期间,朝廷曾多次征召王勃,被王勃称病辞谢。后来,王勃听友人陆季友说虢州多草药,他很想去,便设法做了虢州参军。

在虢州参军任上,王勃恃才傲物,与同僚关系搞得很僵。

当时有个官奴曹达犯了死罪,可能有人想陷害王勃,就把此人藏到王勃府内。王勃担心此事泄露,会殃及自己,就偷偷把曹达杀了。可事情很快被曝光,王勃被判死刑入狱。紧接着虽然遇到大赦,免了死罪,但却连累了父亲,被从雍州司户参军贬为交趾令。

这短暂的二次出仕,使王勃对仕途有些心灰意冷。

安静下来的他决定闭户著书以明心志。他说“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著撰之志,自此居多。……在乎辞翰,倍所用心。”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王勃潜心钻研,完成了祖父王通《续书》所阙十六篇的补阙,撰写了《周易发挥》五卷、《唐家千岁历》、《合论》十篇、《百里昌言》十八篇等,同时还创作了大量诗文。

他以不倦的写作来向世人证明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4、滕王阁留名

说实话,王勃出生于诗书大家,基因里就饱含文墨。他从小读书养成的用心专一的习惯,使他一旦沉潜在学术的海洋里,不仅会有更多的学术成果涌现,而且那泼洒的文采、汪洋的情感会给文章润色很多。如果他以此而做个文坛领袖或者御用学士,那是可以取得相当成就的。

可他从小就被包围在赞赏声里,习惯了文章出彩后被人捧着、夸着,那份骄傲自得、狂放不羁,往往会给别有用心的人留下把柄。如果让他涉足政治或者玩弄权术,他的这种性格难免会成为致命弱点。很快,王勃就又一次展现了这种文长谋短的弊病。

王勃在去看望受自己牵连而到交趾任县令的父亲途中,经过南昌,正逢都督阎公修成滕王阁大宴宾客。宴会上阎都督名义上要请人写一篇文章以夸盛事,实际上事先已准备让女婿孟学士把写好的文章亮出来。

当时宴会上好多人很识相,自称才疏学浅不肯动笔,只有王勃毫不谦让,接笔就来,这才有了那篇流传至今的《滕王阁序》。文章不仅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而且思接古今、恢宏辽阔,挟汉赋之余风,叙人生之抱负,尤其是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激情,更引起人们的共鸣。

王勃的人生到此已经进入高潮,他的文与名将一起不朽。让人为他捏把汗的是,王勃明知阎都督的宴会是个“戴帽会”、“吹捧会”,可他偏不信这个邪,他有胆气、有才气,觉得自己一定要博个头彩、弄个满堂红。如果阎都督真要不给他这个出手的机会,或者再玩弄些猥琐的手段,说不准王勃的性命就会受威胁,甚至连那《滕王阁序》这般美文,也会成为别人的项上之作。幸运的是,王勃遇到了真惜才的阎都督!

王勃的纵笔一挥,滕王阁从此名闻天下。他挟着那缕让人赞叹不已的嫉妒,准备登船渡海去向父亲汇报。无奈天妒英才,风生水起。王勃不幸溺水,惊悸而死。

5、人生反思

悲剧往往是最容易引人深思的。

王勃骨子里就不是个人情练达的谦谦君子,他的游戏文字、恃才傲物,即使是在无情的官场上,也一样会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挺立船头时玉树临风的样子,好像是故意与惊涛骇浪作斗争,无奈他的镇定自若,抵不过狂风巨浪的泼辣。

王勃就此被海水吞没了。

王勃太自信文章百世基业,他太相信文以载道,自己一定会名扬四海。官场可以扼杀他的前程,却阻止不了他的文字流播。大海可以吞噬他的生命,却成就了他的千古一叹。我相信,王勃至死也是骄傲的,他做的只管是自己,一介书生、旷世绝代。他与父亲已经魂魄相见了,大海帮他完成了夙愿。这如昙花般凋谢的年轻,虽然让人为他喟叹不已,但却省却了他生之时的怅然和不得志。如若真要他经历常人般被年轮的侵蚀围堵,那么他的人生会更加多舛不幸……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

【作者简介】乔永胜,一位历史学学士解读的人生历史,别样的人生是因为历史的丰富多彩。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韦小宝历史上有此人吗,韦小宝原型人物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张一山版《鹿鼎记》开播后,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不过从各位观众的评价来看,这部《鹿鼎记》刷新了该系列作品的最低分,目前在豆瓣上只有2.7分,比黄晓明版的《鹿鼎记》还要低上2.9分。一方面是因为新版剧情删减太多,还有就是张一山演技过于浮夸,所以才会有很多网友打差评。那下面抛开剧集不说,你知道韦小宝在历史

  • 历史上靠儿子上位的皇帝是谁?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皇位继承,一般来说都是皇帝确定好太子,然后在自己死后,皇位就传给了太子,而太子作为皇帝的儿子,可以说他们的皇位基本上都是自己的父亲确定的,然而历史上却还是有这样几个人,他们能够当上皇帝,可以说是靠自己的儿子给自己带来的这个皇位,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是怎么成为皇帝,是如何做到靠儿子上位的?下面就

  • 沈括为什么号梦溪丈人,沈括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沈括是北宋年间官员,他也被认为是当时少有的科学家。沈括一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有着一定成就,虽然不能和现代科学相比,但在当时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发明者。不少朋友好奇沈括为什么号梦溪丈人,实际上这跟他晚年隐居于梦溪园有关,在那里沈括创作出了《梦溪笔谈》。这部作品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工艺、技术等内容,

  • 北宋名将郭进怎么死的,郭进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北宋初年名将,可能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潘美、李继隆、曹彬等人。那这次准备和大家介绍一位,名气没那么大,但立有诸多战功的将领——郭进。郭进生于深州博野,他曾跟随汉高祖刘知远,先后担任乾、坊、淄三州刺史,因为政绩有佳,因此深受当地百姓的信任和敬重。赵匡胤建立北宋后,郭进负责驻军石岭关,防止辽国入侵,期

  • 古代诗神指的是谁?为何是宋朝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说到唐朝的诗人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诗仙、诗圣、诗魔等等,有很多有名的诗人都有自己的“外号”,是后世人对他们的一种尊称。然而有一个外号,虽然也和诗有关,叫诗神,但是他却并不是唐朝人,而是宋朝人,不仅如此他也是很多人所熟悉的一个人物,他就是苏轼。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也是以词和文

  • 鲁迅骂过那么多人,为什么没骂过慈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现如今看鲁迅的文章,其实有很多都是对当时的一些其他的名人的骂战,也不仅是对他们,鲁迅的文章中骂过很多人,比如郭沫若、胡适、梁实秋等等,都被鲁迅骂过,而鲁迅所批评的也不是从他们个人出发,而是从他们的行为出发,对他们的行为非常不认可。但是鲁迅的时代,距离慈禧也没有过去很久,为什么鲁迅从来不骂慈禧呢?

  • 韩信个人能力是否被高估,韩信最大优点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应该是汉初三杰中最出名的一位了,他也被认为是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的最大功臣。只不过谁都没想到韩信最后会落得一个狡兔死,良狗烹的下场,实际上这也暴露出了一些他的问题。其实纵观韩信一生,他的确立有诸多成就,但从个人能力这个角度来看,他多多少少有被后人高估。韩信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听从他人的建议,并且从中判断

  • 东汉郭泰是个怎样的人,郭泰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郭泰是东汉时期名士,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郭泰并没有高贵的出身,但他凭借自己的才能被太学生推为领袖,是当时士人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我们都知道,东汉宦官猖獗,在朝内已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所以皇帝想要打破这样一种对立的局面,于是决定建立起另一股力量,他们就是士人集团。那郭泰在

  • 陈庆之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这个陈庆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吧,这个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有这个白袍将军之称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陈庆之的生平是怎么样的呢?还有这个陈庆之的历史评价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别错过了呀!陈庆之,南北朝著名将领,巜梁书.陈庆之传》曾赞誉他"千军万马避白袍",意思是

  • 清初女诗人李因是个怎样的人,李因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古代知名的女诗人,可能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李清照、蔡文姬、唐婉等人。那今天准备和大家介绍一位距离我们更近的女诗人——李因。李因生于明末,曾是浙江名妓,后来嫁给了光禄卿葛征奇为妾,她的诗作也是红极一时。不过据说李因为人十分自负,她经常把自己比作“诗佛”王维,可见其心气之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