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黑闼不输李世民,为何会败给李建成?

刘黑闼不输李世民,为何会败给李建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25 更新时间:2024/1/15 8:45:28

隋朝末年有很多的割据的军阀,相互之间自然是有很多争斗争夺的,而除了最终的胜利者李渊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实力非常厉害的军阀,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刘黑闼。刘黑闼在当时,实力是非常强的,甚至连李世民都不能轻易将他击败,两人可以说是平手,甚至刘黑闼可能还要略胜一筹,但是最终刘黑闼居然被李建成击败杀掉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李建成其实比李世民更厉害吗?刘黑闼究竟为何会败给李建成呢?

1、刘黑闼人物简介

刘黑闼[tà](?-623年),贝州漳南县(今河北故城东北)人,隋末唐初割据势力。少时与窦建德为知己好友。隋末从郝孝德参加瓦岗军,李密败后,为王世充俘虏。后逃回河北,依附窦建德,封汉东郡公,以骁勇多谋著称。窦建德死后,刘黑闼召集窦建德旧部起兵,后自称汉东王,建元天造,都城洺州。与唐朝多次交战,先被唐太宗李世民击败,后被太子李建成击败被杀。自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李世民与刘黑闼的洺水之战,不仅载录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历史典籍,而且在永年县、沙河县等地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只不过这些遗迹是站在胜利者的角度而记载的。

如《新唐书》记载:“(永年县)狗山有太宗故垒,讨刘黑闼于此”。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和《畿[jī]辅通志》关于永年县狗山也都有“武德五年,太宗亲讨刘黑闼,于此立营”的记载。清《畿辅通志》关于沙河县大仓门山也有记载:“大仓门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亦名仓口,唐时尝置仓于此,以通馈饷,故名”。《畿辅通志》在关于大仓门山的记载中甚至还引用《大清一统志》进一步明确:“唐太宗为秦王时,击刘黑闼于河北,置仓于此,以通馈饷,故有仓门之名”。

2、刘黑闼是怎么死的

武德五年(622年)六月,刘黑闼借得突厥兵再起,侵犯山东。

七月,刘黑闼到了定州(今河北定县),他原来的将领曹湛、董康买以前逃亡在鲜虞,这次又招集人马响应刘黑闼。十五日(8月26日),唐高祖任命淮阳郡王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总管,与原国公史万宝讨伐刘黑闼。

九月,刘黑闼攻陷瀛州,杀死瀛州刺史马匡武。东盐州人马君德背叛唐朝,以东盐州归附刘黑闼。

十月初一日(11月9日),唐高祖派齐王李元吉统帅讨伐刘黑闼。初五日(11月13日),刘黑闼军进攻鄃[shū]县,贝州刺史许善护战死。初六日(11月14日),观州刺史刘君会反叛唐朝,投靠刘黑闼。十七日(11月25日),刘黑闼军与唐军李道玄部在下博(今河北深县东南)交战,唐军战败,李道玄阵亡,史万宝轻装骑马逃了回去。洺州总管庐江王李瑗弃城西走,相州(今河南安阳)以北州县相继归附,十天时间全部收复原有城镇,又在洺州建都。

十一月初三日(12月10日),刘黑闼军攻陷沧州。初七日(12月14日),唐廷3次换帅,以皇太子李建成代替李元吉。

十二月十一日(623年1月17日),刘军攻陷恒州,杀刺史王公政。十八日(1月24日),刘黑闼军攻打魏州(今河北大名县北)不下,与建成、元吉大军相峙于昌乐(今河南南乐)。太子李建成督兵进讨,取得节节胜利。二十五日(1月31日),刘黑闼又在馆陶被唐军打得大败。刘黑闼带领队伍向北逃到了毛州(治馆陶,今属河北)。刘黑闼整顿部队,背靠永济渠列阵,建成、元吉联合组成一千多人的骑兵部队聚集在永济渠,经过一番猛烈冲刺搏杀,刘黑闼军被砍落水死的就有数千人,刘黑闼再次败逃,李建成命骑将刘弘基追击。

刘黑闼被刘弘基紧追不舍,得不到休息,路途遥远士卒疲劳。武德六年(623年)正月初五,刘黑闼逃到饶阳(今河北饶阳)时,跟着他的才一百多骑兵,大家都饥肠辘辘,想进城弄东西吃。刘黑闼委任的饶州刺史诸葛德威出城大礼迎接,请他们进城。刘黑闼开始不同意,诸葛德威假装真诚恭敬,哭着坚持邀请。刘黑闼才走进城门,诸葛德威就指挥部队拘捕了他,送到李建成面前。二月,李建成在洺州将刘黑闼及弟刘十善一并斩首,山东平定。

3、刘黑闼为什么败给李建成

当初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并把窦建德抓到了长安,之后李渊做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就是杀了这个在山东河北及其得民心的窦建德,搞得山东河北人人自危,又人人心怀怨恨。

之后,窦建德的几个部下找到了这时候已经回家种地的刘黑闼,几个人商量了一下,于是决定再度起事。没想到就么一个决定,让刚刚建立的唐朝陷入了非常大的危机之中。

当时刘黑闼借助窦建德被杀之后山东河北一代人群情激奋,很快就把队伍发展起了一定的规模,没用多长时间,就收复了窦建德当初占领的所有地盘。李渊本来以为这只是一个小角色,没想到唐朝的将领谁都在他哪里讨不到好去,每个都是被打的落花流水。于是只得让李世民征讨刘黑闼。

刘黑闼虽然厉害,但是还不是李世民的对手,最终被李世民击败逃往了突厥。

但是没过多久,刘黑闼又卷土重来,再次对唐朝产生了极大的威胁。这次李建成主动请缨,并且彻底消灭了刘黑闼,刘黑闼兵败被杀。

为什么李世民都没能彻底解决的刘黑闼却被李建成消灭了呢?其实就是一下两点原因。

第一,李世民已经重创了刘黑闼,虽然刘黑闼再次卷土重来,但是实力大不如前。

第二,李建成利用了这次战争中当地人民的厌战情绪,通过收买人心动摇了刘黑闼的根基。

正是由于这两点原因,刘黑闼才彻底走向失败。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煜真的是因为《虞美人》被毒杀的吗?他的死因或许与此无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李煜作为词人,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作为皇帝,却是非常失败的。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李煜的死,都是起源于他写下的那首《虞美人》惹怒了赵光义,而作为阶下囚的李煜,他的一切可以说都不属于自己,甚至连皇后也一样。李煜生前作为亡国之君,他的人生也是一个悲剧了,但是他的死因难道真的就是一首《虞美人》吗?历史上真

  • 富弼何为能得到晏殊和范仲淹的赏识,富弼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富弼是北宋一代名相,从《清平乐》这部剧中可以了解到,富弼曾得到范仲淹和晏殊的赏识。历史上,范仲淹见到富弼后直称他有王佐之才,晏殊更是看出富弼潜力,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可见富弼运气还是挺好的,自己的学识有人能够欣赏。所以富弼起点就比其他书生高出许多,入仕后富弼也是将自己的才能全部发挥出来,但后人

  • 曹操为什么喜欢寡妇?为什么不喜欢未出阁的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喜欢寡妇,这一点很多人都是认可的,曹操一生中,有记载的妻妾一共有十六位,除了他的原配夫人丁夫人和继配夫人卞夫人之外,妾室还是很多的,而这其中也有不少都是寡妇,因此也就有了曹操喜欢寡妇的说法。这种说法其实放在曹操身上,不能说一定是准确的,曹操做事情,绝不会完全没有任何考虑,即便是他将寡妇收做自己的

  • 冉闵为何上不了历史书?究竟是英雄还是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比较大的人物了,冉闵就是其中之一,冉闵之所以争议很大,就是因为他颁布的“杀胡令”,杀胡令顾名思义,就是杀掉了很多胡人,而冉闵的这一做法,却也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解决一些问题的办法了。可能在当时看来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现在看来,杀胡令的做法就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了

  • 洪承畴投降清朝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的时候,也是有不少人,虽然原本效忠明朝,但是最终选择了投降清朝的,洪承畴就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人之一。而更令人好奇的,或许就是洪承畴和孝庄之间的关系了。民间对他们的关系也是有很多解说,甚至认为,洪承畴之所以投降清朝,完全是被孝庄以美色招降的,言下之意就是认为洪承畴和孝庄之间有一些不可告人的关系。

  • 为什么说王平改变了三国历史走向?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王平在三国时期,其实可以说并不算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厉害的人物,很多人对他最了解的也就是在街亭之战的时候,王平的表现才更像是一个有脑子的将领,与马谡完全不同,奈何马谡才是主将,王平即便是不愿意,也不得不听他的安排,但最终却还是以失败告终。不过却也有人认为,正是因为王平的存在,才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走向,这究

  • 为何说织田信长是日本版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曹操,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了,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政治家,创造了东汉末年的曹魏政权,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战乱纷纷,曹操从一个想要匡扶汉室的栋梁到最后的枭雄转变,很可惜曹操也没等到自己统一华夏的那一天。织田信长估计很多人会很陌生,因为这是日本战国的一个割据势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光荣的

  • 蒯通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谋士他的水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蒯通不知道大家对他有何印象,蒯通曾是韩信谋士,先后为他贡献灭齐之策,还有三分天下的计划。有人觉得,如果韩信能够采取蒯通的计谋,或许就不会冤死了,可见蒯通还是有一定先见之明的,那他在当时的谋士里水平到底如何呢?这次就准备跟大家讲讲蒯通这个人物,看看他在韩信、刘邦之间到底起到了哪些作用。为什么韩信死

  • 拗相公是什么意思,王安石为何被称为拗相公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拗相公”一词意思是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人,那一代名相王安石为什么会被称为拗相公呢?冯梦龙在他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章是讲王安石告老还乡时,发现百姓对自己的变法都是怨言居多,这让王安石难以接受,最后抑郁而逝。而王安石性格执拗,根本没人能劝动他,因此是被称为“拗相

  • 何鸿燊为什么能取四个妻子?这与《大清律例》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一夫多妻制,如今世界上有一部分国家是施行的这个制度,大对于中国来说,这就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早早几已经被打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在大陆已经是彻底灭绝了。不过在香港,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种一夫多妻的制度还没有被完全消灭,很多富豪还沿用封建时代的做法继续娶了多个老婆。像刚刚逝世的“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