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沫若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郭沫若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97 更新时间:2024/1/16 20:31:32

考古是人类的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可以通过考古来对古人的生活状态进行更直观的了解,但是现如今我国的考古并不会是刻意去发掘古墓,而是在不小心挖到古墓之后进行抢救发掘,对于文物的保护措施也比之前好了很多。但是很多人应该都知道郭沫若吧,如果了解过一些他的事情,就会知道他曾经给考古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究竟这样的损失有多大,又该如何评价郭沫若这个人呢?

1.郭沫若人物简介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2.郭沫若造成过什么损失

众所周知,郭沫若是考古界的“疯狂达人”,一辈子心心念念的就是挖开各种各样的墓,美其名曰是“要让老祖宗的东西重见天日”,可是,他却忽略了“保护”,在不能做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的发掘,那都是变相的毁灭。

郭沫若比如郭沫若挖墓成瘾,普通的古墓根本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一心要挖“帝陵”,终于在他各种的周旋下,上方同意了,于是郭沫若打算先从明十三陵中朱棣的陵下手,奈何找不到入口,此时又整好发现万历皇帝的定陵凹下去一块,于是就挖了万历皇帝的陵。

结果,由于没经验,墓中的一切精美器物都氧化在空气里了,根本没有来得及保存下来,这次的发掘除了毁了一座帝陵,其他什么也没得到。郭沫若只叫嚣挖掘,却连基本的措施什么的,一概没有做过,真心不懂老郭到底图个啥?只图个挖掘的快感?抛坟还能上瘾?当年满清入关,可是都没动明朝帝陵,没想到毁在了自己人手里。

在地宫出土的很多文物拿到地面上时依旧非常光鲜,但在如今流出的考古照片来看,这些珍贵文物几乎毁于一旦;除了一些瓷器,绝大部分的文物都因保护不当被破坏得几乎殆尽。而墓室中几百年不朽的金丝楠木棺也被当成废品丢到山涧,万历皇帝的尸骨在后来被鞭尸。

l>从万历的龙袍就可以看出挖掘定陵的破坏有多大,龙袍出土时和影视中的相差无几,但现在看起来和一堆稻草相差无几。

这次帝陵的发掘十分的失败,可怜万历皇帝的尸骨都被烧了,里面的东西除了氧化的,剩下的棺椁什么也被扔了,知道的这叫考古,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盗墓的和寻仇的一起组团来了呢,对墓主人来个先盗墓再鞭尸。

幸好上方立刻叫停了郭沫若的这种疯狂行为,并且下了一道死命令,永远不能再动帝陵!估计上方心里也是骂娘,说好的专家呢?就是这种啥都不知道,只是疯狂的盯着挖墓?心塞的想毙了他,天天瞎嚷嚷挖挖挖。

另一件事也和郭沫若脱不了关系。就是我国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青铜器——后母戊鼎。

是的,这个鼎叫“后母戊鼎”,不是“司”,因为商朝的铭文是反着刻的,“后”的意思是“王后”,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但是当时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亲自跑过去考证的,因为看到鼎上有“司(后)母戊”三个字,直接就给这鼎命名为“司母戊”了。

以至于,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学的一直都是“司母戊”,老师也从来没解释过这名字的意思,怎么解释?原本就是错的,哪来自圆其说的解释?

考古不是只挖掘而已,更不是草率的随便确定,没有合适的保护措施,没有保护的能力,就让他长眠地下不好吗?既然打着考古的名义,那就请认真点,别又过了十几年之后,突然告诉我们的子孙,那个啥啥啥是错的,说实话,这种闹着玩的行为,真是接受不了。

3.如何评价郭沫若

中国现代文学六大家中,郭沫若的成就和影响仅次于鲁迅,可以肯定地说,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顶级大师之一,一个才华横溢的全能人才。

郭沫若在文学、考古、翻译、教育、书法、历史、收藏等领域都有极高成就,尤其对中国新诗的贡献很大,是他依靠自己的才情,激活了中国诗歌的生命力,让现代诗从摸素着前进,直到前途光明。

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就是最好见证。诗集里的大部分诗歌不但通俗易懂,并且朗朗上口,有内容有情感有意蕴,比如,《凤凰涅槃》、《炉中煤》、《日出》等诗歌,想像力丰富,语言自由奔放,颇具屈原李白的诗风。《女神》奠定了他在当时诗坛的崇高地位,是中国新诗发展初期最重要的代表作。

郭沫若书法很有书卷气,潇洒放达,爽利柔韧,同时又深得传统滋养,呈现出刚柔并济的强烈风格。他给好多老字号门店、刊物、名胜古迹题过字,比如“荣宝斋”,“中国书店”,我老家的纸媒《宝鸡日报》也是出自郭沫若之手。

在历史和考古方面,郭沫若分别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字研究》这两部极具份量的学术著作,在今天,依然是很多专家重要的学习、参考资料。

对文化的贡献,郭沫若数一数二,居功至伟,应当受到高度尊敬。

但另一方面,郭沫若被称作“风流才子”,生活作风随意率性,一生结过几次婚,跟许多女性保持着暧昧关系,对待感情也不够专一,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光辉形象。

因考古、历史研究等需要,郭沫若也主持挖过一些坟墓,搜集里边陪葬进行研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挖人家坟墓,对普通人来说,非常忌讳,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郭沫若因这事,形象进一步受损。

综合来看,如何评价郭沫若,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既要肯定他在众多文化领域的卓越贡献,但对他的个人作风问题,要抱以批评的态度,不能因为他是名人,就认为他什么都好。

至于他搞研究挖别人坟墓,我认为,他是公事公办,以科学态度推进文化发展,并不是为了私心,我们不该过多的指责他。

世上也没有完美的人,不要因为一个人的一些瑕疵而否定整个人,那样有失公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胡笳十八拍的作者是谁?真是由蔡文姬创作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肯定不会对蔡文姬感到陌生。蔡文姬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女性文学家,而且还精通音律书法,据说曹操曾花费重金将蔡文姬赎回,然后嫁给董祀。但蔡文姬流传下来的作品只剩下两首《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今天就来跟大家讲讲《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是古代十大名曲之一,主要讲述了“文

  • 晋惠帝何不食肉糜是真的傻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以一句“何不食肉糜”,而把晋惠帝判定为一个傻子,就像用“乐不思蜀”来判定刘禅一样,其实都是太过于片面了,毕竟别人都不是晋惠帝,也没有生活在他的那个时代,只通过这样一件事情就决定一个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其实是很不合理的。那么,晋惠帝尽管说过这样的

  • 糜芳为什么要背叛刘备,为何要投靠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糜芳可以说是很多人都知道了,然而关于他最出名的事情,却是他身为刘备的小舅子,结果却投降孙权,并且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被杀,而且自此之后,糜芳在吴国担任将军,并且后来为吴国征伐。只是很多人都很不明白,糜芳既然是刘备的小舅子,但是为什么后来却投降了孙权还导致了关羽的死?而且尽管糜芳这样做,很多人却还是对他持

  • 印度艳后是谁?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自我国古代,有着倾国倾城美貌的皇后数不胜数。就比如说隋炀帝的皇后萧氏;李世民的孙皇后。不过大家知道吗,在印度的历史当中,曾经也有着以为美艳绝伦的王后。这位印度的王后,不但在18年内为国王生下了14位子女,在她死后更是给国王留下一件物品。面对这位印度艳后所留下的物品,国王更是在朝思暮想故去。这位印度艳

  • 元末官员王思诚是如何脱离官场险境的?王思诚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王思诚是元朝末年官员,他被认为是元末官场上的一股清流,但每个朝代到了末期基本都是最危险的一段时期,对于当官的来说更是如此,不被自己人杀也有可能被敌人杀,但王思诚却能得以善终,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可能了解王思诚的朋友并不多,那这次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看看王思诚有哪些过人之处,他为官时又立下哪些功

  • 陈宫为什么选择有勇无谋的吕布,而不选择跟随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良禽择木而栖,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一个优秀的谋士,在选择自己的主公的时候,一定是要选择一个有能力的人,这个人不仅要自身优秀,而且还要懂得识人,知人善用,这样自己在他手下办事才会有干劲,会有未来。可是汉末三国时期,谋士陈宫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了,但是他为什么却选择了跟随吕布,却不选择刘备呢?1

  • 钱谦益水太凉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钱谦益水太凉的典故,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过。我们知道,明朝末年的时候,很多明朝旧臣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选择了以身殉国,有的选择投降清朝,而钱谦益就是投降清朝中的那一个。不过在他投降之前,却发生了一件“水太凉”的事件,而这件事还与秦淮八艳的柳如是有关系。究竟事情是怎样的,历史

  • 子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子产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子产被认为是春秋时期执政者的楷模,那子产究竟做了什么,能让他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呢?子产是郑穆公之孙,辅佐过郑简公还有郑定公。要说子产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他执政期间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可谓是开创了当时自下而上改革的先河,在此之前,各个诸侯国贵族的权利都是难以被撼动的。在子产的带领下,郑国逐渐走向中兴局面。

  • 严嵩为何会得到皇帝的宠爱?他使用了什么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历史上的明朝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奇葩的王朝了,同时也是庸主最多的一个朝代。在明朝的那些昏君当中,嘉靖皇帝绝对是能够排进前三名的。嘉靖晚年迷恋炼丹之术,而作为内阁首辅丞相的严嵩,不但没有劝谏,反而更是用了一种特殊大方式取得了皇帝的信任。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嘉靖皇帝是明王朝第11位皇帝,本来他是没有机

  • 王贞仪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一说起清朝,首先想起来的恐怕还是各种清宫剧的内容吧,但是其实,真实的清朝其实并不是电视剧里面所呈现出来的样子。而在清朝的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一位非常厉害的女科学家,这的确是独一无二的厉害人物,她就叫做王贞仪。王贞仪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古代女科学家,她究竟研究出了一些什么东西呢?王贞仪有多厉害,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