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柳宗元一生经历了多少磨难,柳宗元生平简介

柳宗元一生经历了多少磨难,柳宗元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01 更新时间:2024/1/20 8:08:50

我们都知道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在文学领域有着非常高的成就,他所流传下来的诗文高达600余篇。不过真正奠定柳宗元地位的,是他的散文,柳宗元和韩愈曾发起一场古文运动,他的思想理论影响了后世无数人。虽然我们现在看柳宗元是功成名就,但他的一生过得并不平顺,更是经历了相当多的磨难,可能这些坎坷对他来说也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1、永贞革新与柳宗元的命运

其实,熟读史书的人都知道,改革是要冒大风险的,不论是动摇纲常的大改还是修剪枝节的小改,都多多少少会动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所以改革者与既得利益者的斗争就成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角逐。

柳宗元在这次改革中,被赏识自己的王叔文绑到了改革集团的战车上,他的命运从此多了几份与改革者共沉浮的无奈。

说来,“士为知己者死”,读书人为朝廷的生存而改革,本无可厚非,但错就错在封建政治常常是陷入“人亡政息”的窠臼。

主张进行“永贞革新”的唐顺宗本来就是个偏瘫患者,即位之初已经无法亲理朝政,他的施政意见常常是通过身边的牛美人告知宦官李忠言,再由李忠言传达给王叔文。王叔文与柳宗元等一道商议之后,再由中书省发文到地方实行。这场小变革仅进行了一年,政治气象也倒为之清新。

可惜顺宗短命,他一合眼,新皇帝宪宗一登基,变革也就玩完了。参与改革的“二王八司马”,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正雄心勃勃想干一番事业的柳宗元突然一夜之间被从京师长安放逐到蛮夷之地的湖南永安。这一次被从政治核心中排挤出来,让这个本来入仕就差强人意的人,从此跌入了人生低谷。

2、事非经过不知难

看看柳宗元的人生际遇,我们就会知道什么叫人生蹉跎。

12岁时遭遇安史之乱,社会的动荡与混乱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17岁到20岁,几次求乡里保举为“乡贡”未获成功。

21岁时他考中进士,不幸父亲病逝,为父守丧三年后,出任秘书省校书部。26岁时考中博学宏词科,任集贤殿书院正字,正式步入仕途。32岁被提拔为六品的礼部员外郎。

33岁时,即因变革被贬为永州员外司马。

这个官职的全称叫“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员外置”,说明这个位置本来是有人坐的,你柳宗元只是个超编人员;后面再加一个“同正员”,是说给你的待遇是司马级。

至于平时的工作嘛,你就每天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反省吧!

之所以把他的生平简历这样喋喋不休地摆出来,就是让大家知道这样一个旷世奇才的人生际遇真是有些不如人意!

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那么多的磨难才登上政治舞台的政治明星,“花开未经一日红”,转眼之间就掉入到人生的无常中,柳宗元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他的人生从此转弯了。

这一贬,柳宗元从此远离了朝廷,像一棵种在永州的树,十年未曾挪窝。柳宗元不是一个心性豁达、洒脱恣意的人。他把遥望来自长安的驿传,当成了一种日常生活的向往。在漫长的等待中,黑发变白了,形容憔悴了,连健康也等而下之。他把人生的际遇看的太重了,却苦了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心。

3、人生不幸诗家幸

在永州的柳宗元,心里放不下朝廷,却又无事可干,只能走入寻常百姓家,去体会民生之多艰。当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诉诸文字时,我们看到了那篇著名的《捕蛇者说》,那声“苛政猛于虎”的感叹,让他和老百姓的心里距离拉近了。

越是目睹这种生民涂炭的状况,越是让柳宗元感喟这场没有结果的改革,就越是为那个远离了的朝廷担忧。他说自己的这种情感是“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宣”。

这种性格,使得柳员外总是显得落落寡欢、不合时宜。在这种凄苦心情的影响下,写出来的东西自然给人的感觉是冰凉、冷清的。一首“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的那么孤绝、清丽,与时人那种生活在熙熙攘攘中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啊,这种放逐的生活,使满怀着改造政治、施展抱负的柳宗元落入了无底洞。

他关心民生的士人情怀与当时的黑暗政治已经格格不入了。政治斗争的无情,让向往朝廷的柳宗元精神快失常了。他放不下自己的理想,想学的放纵一下身心、放下这种对名利的牵挂。于是,他选择了旅游。可贫瘠的永州实在也没有什么让人留恋的风景。

好在越过浑沌政治的眼光还是独到的,柳宗元硬是在永州这个没有风景的地方挖掘出了“永州八记”,让一个不知名的永州成了文人心目中的旅游胜地。那不说话的游鱼就是他自我的精神写照,“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忽,似与游者相乐。”

永贞革新的集团已经被瓦解了,柳宗元从此失去了政治的依凭。但他的政敌们却不肯放过他,继续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还骂声不绝。但长久的流放生活已经使他深深体会到,只有自己是拯救自己的主人。

要想快乐,就只有自得其乐!

4、蹉跎岁月磨人性

人生的许多事,有时候身不由己,但造化捉弄人,只能是可惜他那满腹才情了。《旧唐书·柳宗元传》中说:“(宗元)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是啊,他那为数仅存的文章全是蘸着自己的血泪写成的啊,览者“凄恻”还是小事,他的生活中根本就没有亮点抒写。

即使是曾经带给自己片刻欢娱的纵情山水,也是“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他身上带有太多的不合时宜。他的抱负是冲出牢笼,去展翅飞翔。这一切来的太晚了,而来晚了的朝廷的召唤给柳宗元的头上更浇了一盆凉水。

公元815年,柳宗元终于回到了长安。

这次柳宗元在长安也没待几天,官场上那些官僚只顾升官发财、拍马奉承的坏风气,让他心里憋气。当权的那帮官吏更看不惯他的清高和孤傲。不久,干脆一纸命令把他贬到更远的广西柳州。柳宗元感慨道“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不过,这次给了他个实职,让他做了地方主官。

经历了这次打击的柳宗元对朝廷彻底失望了。失望了的他萌生了为百姓做些事的愿望。自己的一生蹉跎了,不能再把百姓耽误了。

5、柳州实践出真知

柳州,这个和柳宗元同姓的州府,给了他一个冥冥的暗示,柳州要成全柳宗元。

在这里,柳宗元开始“小试年刀”了。他要把柳州这一亩三分地经营成改革的“试验田”。

他已经预感到生命为时不多了,该放开手脚做点实事,证明一下自己也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本领。这时的柳州不仅经济上“一穷二白”,而且治安状况也极差,“到官数宿贼满野,缚壮杀老啼且号”,给刚到任的柳宗元来了个下马威。

柳柳州在充分考察了柳州的各方面情况后,胸有成竹地下了四道令:

民悍、渎巫,缘于少文、寡义,必须要兴文教、破迷信。

于是,他到任后的第二个月即主持修复孔庙,提倡读书,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渐渐的,有了文化的柳州人开化了,病了也不再找巫婆神汉跳大绳了,而是相信医术了。

兴奴、落败,缘于经济不振,必须兴产业、废奴隶。

在他的倡导组织下,柳州人大力种植柑桔、柳树、竹子,发展柳州的经济生产。柳宗元自己也“手种黄柑二百株”,柳州一下子变得“香柑遍地,绿柳成行”。为了废除奴隶,柳宗元命令使用奴婢的户主,可以通过让奴婢以时间计算工钱,工钱跟债务冲抵的方法解放奴婢。这件事在广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贫民们奔走相告,柳宗元的名声大振。

柳宗元在柳州的成功实践,源于他有颗爱民为民的心。就是这样一个治世之能臣,诺大朝堂却难以让他安身。即使他把柳州治理的再好,毕竟也是个戴罪之人。

他只能把这份寂寞诉诸文字:“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没有自由的人,就如深陷池渊的蛟龙,难以施展博大的本领。寂寞长夜一再提醒柳宗元,他这一生也只能妄自嗟叹了。

可是,故乡还如一梦中,他心中郁积的东西太久了。不幸的老母已经葬身永州了,而自己还如浮萍般不定,哪天才是个底啊?47岁的柳宗元病倒了,他是在柳州浓得化不开的绿色乡愁中走的。他带着对人生的蹉跎、岁月的无常、造化的弄人的无奈,魂归故里了。

短暂的一生,却给了历史一个坚硬的背影。

【作者简介】乔永胜,致力于用现代视角检视历史人物,更多还原人性的写作。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瑾一生没打过胜仗,为何还是东吴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古代的将领来说,有多大的本事,才能当多大的官,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样的,然而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却可以说是一位常败将军,一生也没有打过什么胜仗,每打一次最终都会失败,但是为什么即便如此,诸葛瑾却还是能够得到孙权对他的重用呢?诸葛亮既然总是打败仗,却还能够成为东吴的大将军,他到底有什么地方

  • 陈谠为何冒充叶適自荐,陈谠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陈谠是南宋隆兴年间进士。陈谠生于贫寒之家,但他博学多才,乐善好施,终成宋朝颇具盛名的书法家。今天就准备讲讲有关陈谠的故事,话说陈谠曾冒充叶適自荐,结果却十分尴尬。因为当时陈谠是以叶適的身份拜访宰相韩胄,但真正的叶適就在韩胄家,可想而知这后果如何。不过陈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下面就来讲讲这段历史,如果想

  • 郭图的计谋为何都没什么用?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三国时期的谋士,那是有很多的,而郭图这个人是袁绍帐下的谋士,听起来应该也不会很差,不然又怎么能在袁绍身边混下去。但是郭图其实是非常坑的,他给袁绍出的计谋,一个比一个坑,对于袁绍的大业来说都没什么用,但为什么袁绍还是对郭图那么信任,还那么的重视他呢?郭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袁绍如此信任他的原因究

  • 亡国之君那么多,为何对崇祯却都很同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的亡国之君可以说是非常多的了,在一个朝代将要灭亡的时候,亡国之君的名声基本上都不是很好,比如夏桀商纣,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暴君,尽管他们本身可能未必做的很差劲,甚至还可能比较好,但是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他们还是不值得同情的。但是历史上被人同情的最多的亡国之君,却是明朝的崇祯皇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 曹志和曹操什么关系,曹志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曹植的后代往往是被忽略的对象,可能是因为曹植文采太出众所致。那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人物曹志,他就是曹植庶次子,曹操的孙子。曹志和曹植很像,从小就爱好读书,且有宏大抱负,骑马射箭也不在话下。不过曹植毕竟输了嗣子之争,所以他儿子想出头并不容易,等司马家篡位后,曹志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据说司马炎

  • 历史上真正的王重阳是一个怎样的人,揭秘王重阳和全真七子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多数朋友对于王重阳的认识,恐怕都是通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在《射雕英雄传》中,王重阳通过华山论剑,获得天下五绝之首“中神通”的称号,也证明自己是武林中最厉害的人。那历史上真正的王重阳,又是个怎样的人呢?王重阳生于北宋末年的一个富足家庭,他出生不久便经历了北宋的灭亡,这件事也是

  • 三叔为什么把自己存到十一仓,三叔在十一仓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重启之极海听雷》的剧情和小说还是非常不一样的,吴邪此次冒险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三叔。后来吴邪发现三叔留下的录音和照片,说明三叔并没有死,但三叔为什么不出来见吴邪呢?还有三叔把自己存到十一仓是什么意义?这都让人好奇。而小说并没有解答这一系列问题,所以还是非常期待剧版剧情会如何发展,相信会更加合理一

  • 宇文孝伯怎么死的,宇文孝伯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如果这个人还在世,杨坚根本不可能篡位成功,建立隋朝。这个人就是北周重臣,宇文孝伯。宇文孝伯和武帝宇文邕在同一天出生,宇文泰是把宇文孝伯放在自己家抚养,等宇文邕继位后,宇文孝伯成了他最信任的官员,如果有什么事无法下决定,都会找宇文孝伯与他商讨。可以说宇文孝伯在朝内的地位无人能够替代,不过宇文赟

  • 曹髦当真堪比曹操?为何最终却被司马昭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正是出自曹髦之口。自从司马懿篡夺了曹魏政权之后,司马家族在曹魏的地位,基本上已经是最高统治者了,名义上曹家还是皇帝,但是已经没有什么实权,形同傀儡。但曹髦此人,却绝不是什么等闲之辈,钟会甚至评价他是曹操再世,可见曹髦必然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但是即便如此,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司马

  • 曹操在小妾房中午休,醒来为何将小妾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曹操很多疑,在很多作品当都对这一点展现的非常多,毕竟曹操的身份不同,他如果任何人都相信的话,恐怕根本就走不到这一步,因此他的多疑也是必然。不过曹操曾经有一次在自己第一个宠爱的小妾房中午休,等他醒过来之后居然直接把小妾杀掉了,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件事情也并不是没有依据,在《三国志》上是有记载的,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