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管仲病榻论相为什么齐桓公不听?病榻论相的故事介绍

管仲病榻论相为什么齐桓公不听?病榻论相的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62 更新时间:2024/1/17 12:09:32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他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等管仲去世后,齐桓公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朝内奸臣横行,公子相互争斗,谁都不在意齐桓公的死活,最后齐桓公停尸两月,未得殡殓,实在令人唏嘘。其实管仲临终前曾告诫齐桓公远离小人,但齐桓公失去管仲的辅佐后,明显还是有些不太适应。下面就来讲讲管仲病榻论相的故事,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做为管仲第一粉的诸葛亮,其在《出师表》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而事实上,管仲主政齐国期间,桓公身边有三个著名小人——烹子奉君的易牙,自阉入宫的竖刁,不事父母的卫开方。

管仲既然被后世尊为“华夏第一相”,那他为什么不劝齐桓公远离这三个小人呢?咱们的故事,就先从管仲病榻论相说起,或许从中能对管仲的智慧管窥一斑。

(一)病榻论相 管仲识人之准

想要了解一个人,就先看他的相貌。相由心生,是看穿一个人最好的镜子。许多人一听这个就感觉心虚,甚至暴躁。其实,人的相貌如同江河之水,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改变。你内心向善,相貌也会向善的方向改变;你内心向恶,相貌也会随之变恶。只不过,世人通常性格刚强,愚痴难改。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心性不改,相貌自然也就难有变化了。这就是本性之病。

就比如说一个人身体明明有病了,神医来到身边却又不信,那么再高的神医又有何用呢。如同曹操之病,第一个看出来的是左慈。左慈让他放弃功利之心跟随自己去学道,结果曹操要杀左慈。病重难忍之时,又请来盖世神医华佗。华佗欲为其实施开颅手术,曹操疑其害之,于是杀了华佗。

关于齐桓公,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就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的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至于扁鹊见的是蔡桓公、齐桓公、还是晋桓公,争议也是颇多。因为前后时间跨度相差了数百年。咱们就依史记来说吧。反正重点说的是一个道理。

扁鹊三次见齐桓公,他两次说桓公有病,桓公就是不信。等到第三次见面时,扁鹊二话不说,就逃走了。看来扁鹊比华佗聪明啊,很懂得自保。

当然,这段故事发生在管仲病榻论相之后。

管仲病重之时,桓公身板还硬朗着呢。关于这段故事,《左传》、《史记》都有详细记载,篇幅较长,就不原文引用了。咱们就说说其中管仲的智慧高明之处到底在哪。

管仲要死了,谁能接替他的相位,这是桓公最想知道的问题。于是他在病榻前来询问相父。桓公问:“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就说了一句话:“知臣莫如君。”

到底谁能为相,管仲不直接说。这不是圆滑,而是智慧。管仲的意思是,你是一个开明的君主,当然最了解你的这些臣子,谁能为相你自己做主。

于是,桓公就开始一个一个说出自己心目中的人选了。

第一个就是厨子易牙。管仲说:“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

第二个人选是竖刁。管仲说:“竖刁阉割自己伺候君主,不通人情。”

第三个是卫开方。管仲说:“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理。”

桓公心中三个最理想的人选,都被相父无情地否决了。桓公心想,看来不能从我的近人里找,要从相父的近人里找。

那跟管仲关系最好的当然是鲍叔牙了。最起码桓公是这样想。于是,桓公再提鲍叔牙。管仲说:“鲍叔牙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所以不可为相。”

《菜根谭》说,“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又说:“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意思是,不念旧恶的人,心中的怨恨才会少。从管仲对鲍叔牙这一点的评价看,他对鲍叔牙的了解非常精准,堪称知己,不愧是管鲍之交。据《列子·力命》记载,鲍叔牙知道此事后,不但不怪管仲,还赞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既然这几个人都不行,桓公又提出一个人选,就是公孙隰朋。这次管仲回答得很痛快,他说:可以。不过,接着他又说出另外一番耐人寻味的话来。

据《管子·戒篇》记载,管仲喟然而叹曰:“天之生朋,以为夷吾舌也,其身死,舌焉得生哉?”

事实上,管仲对隰朋的评价一直都非常高。据《管子·小匡》记载,管仲曾这样评价隰朋:“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辩辞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立为大行。”大行,相当于古代的外交部长。

如今,管仲卧于病榻之上,他虽然向桓公推荐了隰朋。不过他觉得,隰朋就像自己的舌头一样,身体死了,舌头又怎么可能独存呢?

管仲死后,桓公按照他的临终遗言,果然立隰朋为相。可惜的是,隰朋一个月之后也死了。不禁让人惊叹管仲相人之准。

那么隰朋死了之后呢?桓公继续遵从相父之意,不敢重用“三奸”,只能立鲍叔牙为相了。

鲍叔牙说,让我为相可以,你必须先开除易牙、竖刁、卫开方这三个奸臣。桓公于是遵从了他的意思。

那这样的话,奸臣都被驱逐了,桓公霸业在鲍叔牙辅佐之下,是不是完全有可能重兴呢?事情如果这么简单的话,那当初管仲何不早除“三奸”呢?

(二)管仲的先知先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鲍叔牙为相之后,继续沿用过去管仲的政策。不久发生了夷人入侵杞国事件。齐国会合宋、鲁、陈、卫、郑、许、曹等七国诸侯,打退夷人,救了杞国。齐国又现复兴之相。

日子一长,齐桓公就有些郁闷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一个比较贪吃好玩之人。在过去,有管仲帮助他打理朝政,平定内忧外患。而他自己则天天与“三奸”混在一起,大家各得所乐,因此君臣相处甚好。可是跟鲍叔牙在一起就不行了,鲍叔牙天天没事拉着自己一起处理乱七八糟的所谓国家大事。没有时间娱乐了,连自己最好的厨子易牙都被赶走了,谁还给寡人做好吃的呀。

齐桓公有个妃子长卫姬就给桓公出主意说,大王您可以先把易牙请回来,鲍叔牙要问,您就说请他回来给大王做点好吃的,毕竟他是个好厨子嘛。

齐桓公说,光他自己回来有什么意思呀?长卫姬就说,大王这您不用担心,只要回来一个,不用您自己去找,他就会把其他两个都找回来了。

桓公一听有理,就这么办了。于是呢,他悄悄派人把易牙找了回来。果不其然,不久,竖刁、卫开方也全回来了。

这事让鲍叔牙火冒三丈,马上进宫进谏。可是桓公也懒得听他的。鲍叔牙的脾气跟管仲不同,回去之后,就气病了,不久就死了。

鲍叔牙一死,齐桓公的气数就算尽了。最后,他被易牙、竖刁、卫开方饿死在了宫中。

现在回过头来,我们就不得不佩服管仲的先见之明了。管仲不但了解鲍叔牙与隰朋,更加了解齐桓公。齐桓公从骨子里是非常注重享乐的一个人,他根本离不来“三奸”,所以管仲在位之时,他不会驱逐“三奸”。如果强行驱逐,最终一定会和齐桓公之间产生罅隙。

管仲不推荐鲍叔牙,鲍叔牙还能好好多活几年,而一旦拜相,他的性格注定会与齐桓公产生冲突。而鲍叔牙又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才郁郁而死。

事实上,管仲早早已经看出,桓公只能成就霸业,而不能成就帝业。他在病榻之上的时候,齐国确实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勉强推荐隰朋上位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至于齐桓公最后的惨死结局也是早已注定,因为他根本听不进别人的良善之言。扁鹊能看出他的身体之病,但他不信也不让医。同样,管仲也能看出他性格上的毛病,表面近忠远奸,实则贪图享乐;表面从善如流,实则刚愎自用。现在看来,管仲能帮助齐桓公成就暂时霸业,其中的智慧也是高明之至。他是顺着桓公能接受的思路,尽量帮助齐国获得最大的成功。而管仲一死,所有的一切也就立刻烟消云散了。非管仲无才,实在是桓公难与之谋啊。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什么选择金日磾为托孤大臣?金日磾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金日磾原本是匈奴休屠部的太子,后来败给霍去病,便降了西汉入住长安。没想到金日磾来到长安后并没有感到不适,还屡屡立下战功,此后深的汉武帝的宠信。汉武帝病重之际,还专门任命金日磾为托孤大臣,辅佐刘弗陵。很难想象一位匈奴族的官员能得到如此重用,可能熟悉金日磾的朋友并不多,今天就趁此机会为大家讲讲金日磾,以

  • 真实的瞎子阿炳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瞎子阿炳是个什么样的人其实感觉这个问题很冒犯,瞎子阿炳就是二胡界的扛把子,他说第一也没人说第二呀,但是这阿炳我们也都是听说啊,那么真实的阿炳到底是一位什么的样的人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瞎子阿炳的真实情况,看看是不是被神话了,感兴趣的网友可以来分析分析!真实的瞎子阿炳就是一个普通的二胡演奏家

  •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曹操原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曹操的能力和成就,要比刘备、孙权高出很多,不过曹操的口碑却是三人中最差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因为这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如果曹操真说过这句话,那他的确不是什么好人。不过曹操的原话应该并没有加上“天下人”三字,这并不符合当时的

  • 英拉并没有结婚,为何却有个16岁的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泰国的前总理英拉也是非常非常传奇的一个人,关于她在政治上的东西我们今天不说,我们来说说关于她的八卦吧,话说这个英拉是没有结婚的,但是她却有一位16岁的孩子,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呀?这个孩子又是哪儿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解谜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泰国前总理英拉今年已经52岁了,的确一

  • 班超为何被称为班定远?班超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班超是东汉著名军事家,班超一生最有名的成就便是他投笔从戎,出使北匈奴和西域,在31年中收复了50多个国家。实际上班超并非出生于将领世家,他的父亲班彪是当时显贵和儒学之家,班超也是博览群书,口齿辩给。但他为了家国选择从武,并且立下如此成就,实在令人敬佩。历史上和班超有关的典故也很多,这次就为大家来介绍

  • 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为何会被自己守卫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铁娘子其实现在还真的挺多的,很多人都这样叫,在印度也是有一位铁娘子,她的名字就叫英迪拉·甘地,但是这个铁娘子非常的悲剧,话说最后别自己的贴身守卫用枪给打死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984年10月31日,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但是对印度来说

  • 李斯本可被后人景仰,却做错一件事导致身败名裂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丞相李斯的一生实属可惜,他本可以享受后人对他的景仰,结果却是被赵高害的身败名裂。李斯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此后还大力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并且制定秦律,统一车轨、文字,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李斯却在秦始皇立的遗诏上动了手脚,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如果李斯没有这样做,哪怕他被赵高陷

  • 外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与中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有什么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史料记载,康熙早在8岁的时候就已经登基称帝了。14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亲政,总共在位61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是他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更是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

  • 李鸿章的后代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李鸿章,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世人多称他为“李中堂”,由于行二,所以在民间也有叫“李二先生”的。李鸿章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很多人都非常痛恨这一角色,因为他曾好多次代表清庭签署了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后人更是将“卖国贼&

  • 斯大林的儿子是谁?为何要宣布叛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军战机散发的传单。传单上印刷着雅科夫被德军俘虏时的照片以及一段文字,“这是雅科夫·朱加施维里,斯大林的长子,第44坦克师第14榴弹炮团榴弹炮连连长,7月16日在维捷布斯克附近同数千其他官兵一起投降当了俘虏。你们也学习斯大林儿子的榜样,你们快投降吧!”这张传单很快被送到斯大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