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辛弃疾临终喊杀贼什么意思,诗意栖居对于辛弃疾来说是种痛苦

辛弃疾临终喊杀贼什么意思,诗意栖居对于辛弃疾来说是种痛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92 更新时间:2024/2/4 0:50:05

诗意栖居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谁又不希望能够过上高端的游居生活呢。但在古代,可能对一些文人来说诗意栖居是一种痛苦,例如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文人辛弃疾。我们上学时,应该都有学过辛弃疾的作品,他的爱国精神可以说值得每个人学习。但实际上,辛弃疾的身份不止是一名文学家,更是一位带兵打仗的将领。对于辛弃疾来说,能够上战场杀敌,报效祖国才是他一生所追求。

辛弃疾早年经历

辛弃疾,出生1140年,即南宋绍兴十年。这时候的中国北方在金人的统治之下,辛弃疾深切地感受到了亡国之痛,从小就树立起了恢复中原、报仇雪耻的鸿鹄之志。

这一年,岳飞率领岳家军北伐抗金,先后取得郾城、颍昌大捷,收复郑州、洛阳之地,离原北宋京城开封近在咫尺。然而,就在胜利的旗帜即将插到故国京都的欢欣时刻,形势却急转直下,岳飞被召回,解除兵权,投入监狱,年余后即被处死。同时,南宋与金签订“绍兴和议”,官方以正式的文件形式,确定了对金的屈辱外交。

1161年,金国发生内乱,21岁的辛弃疾带领两千人,加入了耿京的忠义军(耿京,集结山东、河北忠义军马,自称天平节度使,率众起义,举起了抗金的大旗,成为了沦陷区势力最大的抗金武装),被任命为掌书记。

1162年,辛弃疾带领部分忠义军人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受到宋高宗赵构的热情接见。宋高宗当面封辛弃疾为承务郎、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另册封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知东平府兼节制京东、河北路忠义军马。

然而,此时忠义军内部发生变故,义军将领张安国、邵进暗杀了首领耿京,二人还率领部分义军将士投靠了金国。于是辛弃疾仅凭50轻骑,于集结5万之众的金营锄奸成功,并能全身而退,其机智勇敢和高强的武艺不得不让人佩服。

从此,辛弃疾在南宋朝野间声名鹊起。宋高宗仍授他节度掌书记、江阴佥判。这一年,他刚刚22岁,真是英气逼人,气吞万里如虎,怪不得宋高宗见后也会再三赞叹。

辛弃疾南归之时,宋高宗已经当了36年皇帝。其间,除了间或与金人有过对峙和战争之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以向金乞和为主。尤其是任用秦桧为宰相的近20年中,对金国输金送币、俯首称臣,推行屈辱外交甚于有宋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其政策遭到了许多仁人志士的诟病。1161年,金主完颜亮撕毁和约,率大军再度南侵,结果却被一个朝廷派到前线督军的文官允文打得大败亏输。在朝廷为此欢欣鼓舞的同时,或许是宋高宗内心感到了惭愧,第二年,他就以“倦勤”为由,将皇位传于养子赵昚,即宋孝宗,自己提前退休了。

宋孝宗继位后,曾一度有志于恢复故国,积极准备北伐。继位的第二年,即隆兴元年(1163),他匆匆用一直主战的老臣张浚为枢密使,都督长江沿线各路兵马十余万,分兵北伐,史称“隆兴北伐”。北伐之初,也确实收复了部分失地,但在后续战斗中,由于准备不充分,将领闹矛盾,部队不协同,最后导致在宿州符离(今安徽宿州)大败于金军,只得再次向金议和,史称“隆兴和议”。

渴望一展宏图的辛弃疾,眼见北伐战起战败,却没有资格参战。在南宋,像他这样从沦陷区回归朝廷的人,被视为“归正人”,这样的身份不可能立即得到重用。

“隆兴和议”之后,朝廷又以乞和为对外政策,辛弃疾的将才便失去了展示的机会。但作为以抗金复国为人生志向的辛弃疾,归宋之后,一直在等待北伐的召唤,只要有一丝机会,他就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此后近20年,他一直在各地任职,一方面尽力当好地方官,为民造福;另一方面积极建言,向朝廷献强军良策;再者,最重要的是,他始终在为北伐做准备,只待一声令下,他随时能提剑上马,杀敌疆场。

诗意栖居是种痛苦

1170年,宋孝宗在临安延和殿召见了时任建康府通判的辛弃疾。为了这次召见,辛弃疾挑灯夜战,作了充分的准备。召见时,他向宋孝宗上了《九议》《应问》《美芹十论》等一系列治国强军的良策。特别是《美芹十论》,简直是一部句句精辟的军事专著,从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等10个方面,阐述了南宋对金是否可战以及如何战胜的军事方略。其中许多观点,都是南宋历代名臣名将从未提到过甚至还未曾想到过的,其识见的精当、准确、全面、深远,可以说当时无人能出其右。

辛弃疾虽然提出了如此切合实际的战略,然而,宋金刚刚议和,时机不允许;宋孝宗刚刚因北伐毁掉了仅有的一点兵力优势,他心存犹豫和畏惧;加上宋高宗虽然退位了,但他还想保持安逸的现状,不想拿他太上皇的帽子去作赌注。所以,辛弃疾一腔热血,浑身胆识,换来的只是一声叹息。

之后十数年,辛弃疾先后出任过滁州知州、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湖北转运副使、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等职。在这些任上,辛弃疾作为地方官,薄征赋、招流民、教民兵、屯田地、平盗贼,所治之处,政绩不凡。

1180年,在湖南安抚使任上,辛弃疾以“湖南多盗”为由,开始白手起家创建军队。不久,一支2500人的“湖南飞虎军”组建成功。此军经过他的精心训练后,军纪严明,军备精良,军力强大,成为南宋地方武装中最著名的一支劲旅,《宋史》称其“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然而,辛弃疾直率果断的性格和对于北伐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对外胆怯、对内倾轧的政治氛围中,却成了别人眼中的“出头鸟”,关于他“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的议论甚嚣尘上,一些不满他的人开始在宋孝宗面前弹劾他,他旋即遭到罢官。

从1181年冬天遭到弹劾罢官到去世的20多年里,辛弃疾除了偶有三两年被起用到福建、浙东等地任安抚使外,其他时间基本都在江西上饶带湖边自己兴建的新家——“稼轩”,过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诗意栖居的生活。

诗意栖居,对于常人应该是一种美好,但对于辛弃疾,却是另外一番心境。辛弃疾并非天生的诗人,他天生是一个将士,对于一个手握宝剑时时准备跃马扬鞭上沙场的将士,有马不能驰骋疆场、有策不能行军布阵、有剑不能奋起杀敌、有志不能报效国家,这才是人生最苦闷和最痛苦的事情。

此后20年,朝朝暮暮,辛弃疾时刻都没有忘记北伐,“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这首《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就是他赋闲期间苦闷心情的写照。如果说《鹧鸪天》中所谓“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还只是他的自嘲或牢骚的话,那么那首《贺新郎》中的“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则简直是他浓缩了悲痛和愤懑如雷霆霹雳的呐喊!

在闲得无聊的漫长岁月里,辛弃疾最后真的迎来了一次北伐的机会。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宰相韩侂胄开始起用主战派人士,辛弃疾也被任命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又被任命为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塞京口。

1205年,韩侂胄发动了“开禧北伐”。对这次北伐,辛弃疾虽然精神上为之一振,但此时他已经66岁,年迈体衰,疾病缠身,已经不可能杀敌于疆场了。而更让他忧虑的是,韩侂胄这次北伐主观上是为自己身上贴金,军事准备又不够充分,胜算太少。辛弃疾还因此创作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其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达的便是对北伐的担心。后来“开禧北伐”最后果然以失败告终。

1207年,辛弃疾因病去世,临死口中还在大喊:“杀贼!杀贼!”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的曾祖父叫曹节,为什么其女儿也叫曹节?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在古代,人们非常在意“避讳”的问题,比如先祖的名字,后世是很少会取同样的名字的,还有同音的字,也会用其他方式避讳,但是曹操的曾祖父和女儿,都叫做曹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曹操给女儿起名字的时候没有避讳,而是要和自己的曾祖父使用同样的一个名字呢?当时对于避讳

  • 王戎那么贪财,为何能成为竹林七贤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竹林七贤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一群不染尘世的人在竹林中弹琴喝酒畅饮的场面吧,尽管每个人的身世都不一样,但是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他们应该都是风度翩翩,而且与当时的朝政不愿同流合污的吧。但其实在这几个人中,有一个积极入世,而且十分贪财还吝啬的小气鬼王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王戎既然那么贪财,又为何

  • 南宋将领刘锜是一个怎样的人,刘锜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后人总是诟病南宋的军事成绩,但导致战败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来自外界,有的来自内部,就南宋将领的能力来看,当时并不缺优秀的将领。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刘锜便是一位立有诸多战功的名将。据记载,刘锜出身将门,从小善于箭术,且样貌俊美,早早便跟随父亲刘仲武四处征战,此后得到提拔。那下面就准备来讲讲刘锜的生平事

  • 曹髦是以什么方式死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当中,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为了能够成为皇帝,无数人为此而奋斗,甚至是众叛亲离,付出生命的代价。皇帝的位置谁都渴望坐坐,可是,古代历史上又有多少傀儡皇帝坐着憋屈呢,比如我们熟知的汉献帝,在一代枭雄曹操的掌控下,大概是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傀儡皇帝吧!令曹操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后代子孙

  • 柳宗元和刘禹锡并称什么,柳宗元与刘禹锡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柳宗元和刘禹锡都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刘禹锡有着“诗豪”之称,相信大家在上学时都有学过他们的作品。那很多朋友好奇,柳宗元和刘禹锡之间的关系如何,其实柳宗元和刘禹锡还算有缘。他们两人相差一岁,但是在同一年进士及第,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要好。那今天就准

  • 秦始皇真实相貌还原,秦始皇是大帅哥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网上很多朋友都对秦始皇的真实相貌感到好奇,不过当时并没有相机,秦始皇的画像也难以流传千年,所以我们想得知秦始皇的真面目恐怕只有等时光机发明的那一刻了。但如今的科学可以让我们对秦始皇的相貌有一个大致推断,或许是因为众多影视剧中,都喜欢把秦始皇打造成一位非常高大、伟岸的人物,所以在大家心里秦始皇的形象还

  • 历史上张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邦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人也还是非常厉害的,是这个西汉的开国功臣了,那么有的人也要问了,这个历史上的张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是这个好结局还是说是这个不好的结局呢?那么下面我们可以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历史上张良的结局是好的结局,张良最后归隐了这

  • 苏武在匈奴的儿子是谁?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出使匈奴却被扣留,十几年都没办法回到自己的国家,很多人都认为,苏武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像画里那样,在漫天的大雪中,独自一人牧羊。但是实际上,苏武在匈奴还娶了个妻子,生了个儿子,只是后来并没有跟随苏武一起回到汉朝。那么这个儿子是谁,他后来又是什么结局呢?下面就

  • 杨继盛是一个怎样的人,杨继盛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时期,朝廷出现过很多刚正不阿的大臣,他们都把生死置之度外,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杨继盛便是其中一位。杨继盛是明朝著名谏臣,而谏臣的职责就是要直言规劝,哪怕是皇帝不爱听的话,也要敢于发生,但敢说就会伴随风险,这在封建时期是无法避免的。杨继盛则是到了视死如归的地步,他力劾严嵩,结果反遭诬陷入狱,下场惨

  • 诸葛亮纳妾了吗?真的只有黄月英一个老婆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一直都对诸葛亮非常敬佩,在当时的环境下,诸葛亮一生只有黄月英一个妻子,并且黄月英还是一个很丑的女子,但诸葛亮对她却一直都很好,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他有纳妾,所以诸葛亮在后世人心目当中的形象就非常好。但是,小妾在古代毕竟是很不受重视的,也不排除可能并没有记载下来的情况,究竟诸葛亮有没有纳妾呢?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