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将领刘锜是一个怎样的人,刘锜生平简介

南宋将领刘锜是一个怎样的人,刘锜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86 更新时间:2023/12/21 7:08:15

虽然后人总是诟病南宋的军事成绩,但导致战败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来自外界,有的来自内部,就南宋将领的能力来看,当时并不缺优秀的将领。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刘锜便是一位立有诸多战功的名将。据记载,刘锜出身将门,从小善于箭术,且样貌俊美,早早便跟随父亲刘仲武四处征战,此后得到提拔。那下面就准备来讲讲刘锜的生平事迹,想要了解宋朝的历史,就不能绕开刘锜这个人物。

1、自古英雄出少年

说起宋朝的“中兴四将”,最流行的说法源于南宋画家刘杭年的《中兴四将图》,这四个人分别是张俊刘光世韩世忠与岳飞。

笔者不清楚到底这个刘杭年是依据什么画出这中兴四将,韩世忠与岳飞位列其中实至名归,而张俊与刘光世这两个劣种,彻头彻底地是打败仗逃跑主义者,根本就没把国家存亡为己任,没有资格被称为“中兴”将领,在那个生死存亡的时代,涌现出一批英勇抗金的将领,无论是十字军将领王彦还是川陕的吴玠兄弟,都是战功赫赫。

今天我要说的是吴玠的同乡,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刘锜,完全可以位列“中兴四将”之列。

南宋史官章颖撰写他心目中的“皇宋中兴四将传”时,就是以刘锜为首,岳飞次之,他赞曰“然后可传于百世,庶几耸动于四方,张大国家之威,发舒华夏之气”。

中兴再造,南宋朝廷共评出“中兴十三处战功”,刘锜就参与了四次大战,其中独占两功。

刘锜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刘仲武是泸川军节度使,一直镇守西北边陲。

刘锜幼时起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敏,有悟性,既爱读书又尚武,相貌俊美英气,声如洪钟,精于射箭性格豪爽倜傥,深稳多智,有儒将之风范,自小就随父出入战阵,抗御西夏。

少年时,有一次看到军营门口的大水缸中盛满了水,刘锜灵机一动,要展示一下箭法,便开弓搭箭,一箭射中水缸,军士拔出箭矢,刹那水流如注,刘锜随后又射出一箭,弓弦响处,那箭刚好定在原来的箭孔塞住,令所有在场的人叹服其精妙高超的射技。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北宋亡国,康王(后来的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政权,闻刘锜之名,亲自召见刘锜,将他派到岷州(今甘肃岷县)任陇右都护,同西夏的作战中屡次战胜西夏兵马,所向无敌,西夏人都畏惧他。

据说西夏小孩子哭闹不止,只要其母说一声“刘都护来了!”小孩子立马不哭不闹静了下来。

张浚任川陕宣抚处置使,一见刘锜,便惊异他的文韬武略,授刘锜为泾原路经略使兼知渭州(今甘肃平凉)。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十月,金统帅金兀术率兵出六合,趋陕西,会同金将完颜娄室部夹攻陕西。

张浚调兵遣将,檄召秦凤路孙偓、颐河路刘锡、环庆路赵哲、加上刘锜的泾原路人马与吴玠统帅的人马,共有四十万大军,以刘锡为统帅,与金军决战。

刘锜率泾原路兵马奋勇迎击,大战金兀术的左翼兵马,斩杀无数,重创金军大将韩常,但由于张浚指挥无方,金军铁骑直捣赵哲军,赵哲这个痞种弃军而逃,导致宋军全线溃败,金军一鼓作气,关陇皆归金人所有。

在邠州督战的张浚闻败退保秦州,召弃军而逃的赵哲斩之,又逮捕主帅刘锡,流放合州,自己上书“待罪”。

赵哲部将慕容洧闻主将赵哲被杀,率军叛降金人,攻打环州,张浚急令刘锜驰援。当刘锜率军赴援,渭州空虚,金军乘机攻打渭州,刘锜得报,留下部将李彦琪抗击慕容洧,自己率军回救渭州,但为时已晚,渭州失守,只好率部撤到德顺军,可恶的是,李彦琪也率部降金,刘锜受到牵连被贬为知绵州兼沿边安抚使。

过了一段时间,刘锜又复职,任宣抚司统制。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金兀术率十万大军,分三路进犯,其中金军主力猛攻仙人关,刘锜奉命驰援,与吴玠会师,合力大败来犯金军。

使者回到朝廷,高宗赵构得知刘锜战绩,诏令他到京城临安朝见。

时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川陕宣抚使王似等人深知刘锜的威望与能力,川陕一带十分需要这样的人才,想留住刘锜,高宗连下三道旨令,刘锜不得不入朝。

高宗赵构见到刘锜,十分喜欢,颇受信任与重用,任他为带御器械、江南东路马步军副总管等职,随侍左右,不久,又让他掌管亲军。

高宗亲征伪齐,又任刘锜为浙西、淮东沿海制置副使。

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禁军将领解潜与王彦争权互斗,高宗解除了二人兵权,全部交给刘锜指挥。这支军队是王彦所部,都是太行山一带的抗金义军组成,脸上都刺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所以人们习称为“八字军”,从此这支抗金主力尽归刘锜麾下。

在南宋的抗金史上,顺昌大捷,是最重要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金军南侵以来遭受到的最大的惨败之一,而指挥这顺昌大捷的就是刘锜。

2、顺昌大捷扬威天下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三月,赵构任命刘锜为东京副留守,率王彦原来的“八字军”一万余人及殿司卒三千人,加上家眷大约有四万余人,从临安过江逾淮,日夜兼程赴任,走到顺昌(今安徽阜阳)时得到金人大举入寇的消息。

刘锜便召集将校商议,绝大多数人都表示应该撤回淮水,顺流还归江南。

刘锜听了拍案而起,高声说:“我本受命往汴京任职,而今东京虽然落入金人之手,军队尚在,顺昌又有城可守,为什么要不战放弃这战略重地。我志已决,敢言去者,定斩不饶!”

“八字军”将士都沉默不言,唯独有一位外号叫“夜叉”的将领许清赞同刘锜的想法,说:“刘太尉奉命守汴京,军士扶老携幼而来,现在我们自己避敌而走很容易,但谁又能忍心抛弃父母妻儿于不顾呢,如果大家护卫家属一起逃避,途中必将遭到金军追击围歼,逃又能逃到哪里呢,不如大家齐心协力拼死一战,方能死中求生!”大家也表示说的有理。

刘锜虽命令手下把所有船只凿沉,以表必死抗击之心。

刘锜进入顺昌后,首先把自己的家眷安置到一处寺庙里,并在寺门堆上烧烧,当众对守卫兵卒交待:“如果我军兵败城破,立刻放火烧死我的全家人,以免受辱于敌!”

这便是“寺门累薪”的来历。

所有人都被刘锜视死如归的决心所感动,纷纷表示愿与城共存亡,全城军民“军士皆奋,男人备战守,妇人砺刀剑”。刘锜与当地知府协同一致,加强城防,把城外居民都迁到城里,拆掉城外民居,坚壁清野,把拆下来的门板挡在城上,做成防护器具,发动将士与顺昌百姓加固城墙,构筑工事,在城墙额外设置挡护板墙,从中间开洞,既能躲避金军流箭,又能对外射箭。针对金军重装骑兵“铁浮屠”与“拐子马”,制作了专门对付的长柄铁斧与长杆枪。

忙了几日,刚刚把城防布置好,金军的前锋人马涉颍河到达城下,刘锜事先埋伏了人马,出其不意,生擒了两名千总,审问得知金将韩常率军驻扎在距顺昌三十里左右的白沙涡,便派出一千精骑,夜袭其营,杀敌众多,鼓舞了士气。

很快,金将葛王完颜雍,也就是后来的金世宗率三万大军到达。

刘锜命令四门大开,玩起“空城计”,金军不知虚实,犹豫不决,不敢进攻,只是用弓箭远远地射击,因刘锜早就筑好防御,根本伤不着人,而宋军的强劲破敌弓佐以神臂强弩,给予金军很大的杀伤。

入夜,刘锜又派出敢死队袭营,这日正值阴天雷雨,每有闪电,宋敢死队就乘刹那的光亮跃起,看到辫发的就杀(女真人辫发),天要放亮撤兵回城,一连几日,金军损兵折将,都没能发起有效攻击,却被宋军夜袭神魂不定,被迫后撤扎营。

刘锜并没有放过金军,精心挑选胆大勇敢,有夜战经验的士兵,每人发一个口哨(衔枚),每人一口大刀,尾随夜袭,百余人在金营中捣鼓一夜,金军自相残杀,尸横满营。

当时在汴京的金军统帅金兀术闻知,怒不可遏,亲率主力杀奔顺昌。

宋军中有的人见金兀术率大军前来,有点心怯,劝刘锜见好就收,全军乘船退守。

刘锜大义凛然地说:“朝廷养兵十五年,恰逢关键时刻,理应为国杀敌。我军虽挫敌锋,但如后撤,众寡悬殊,敌乘击进攻,则前功尽弃,成误囯骂名。当今之计,有进无退,誓死抗击。”

众将听命表示:“死生唯刘太尉命!”

为了迷惑敌人,刘锜又招募死士曹成等二人,叫他们如此这番。

两军一接战,宋军争先恐后败退,有两个人堕马,被金军俘获,这就是曹成二人,刘锜事先安排好的。

金兀术亲自审问,询问城中守将何人?

曹成回答:“这个刘锜是世宦子弟,只会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不会打仗。本来两国和谈,派他到东京享福的。”

金兀术一听,朗声大笑:“此城一战可下!”

便没有等攻城器械,率人马便来攻城。

到了城下,金兀术先训斥了一番那些此前战败的将领。

那些将领一脸无辜,对金兀术说:“这个统兵的,不是过去那些痞种,今非昔比,元帅您攻城自然知道!”

金兀术听了更加恼怒,声称攻下城后处罚他们。

金兀术轻敌,放松警惕,带着兵马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攻城。宋军以逸待劳,轮番上阵,一点点消磨金军的体力,很快金军体力不支,只好安营扎寨,打算休息。

炎热的六月天,让士兵与马匹饥渴难耐,纷纷到颍河饮水。

谁知刘锜事先在河中与草地上下了毒药,人马口吐白沫,大量倒地。而刘锜在城上摇旗击鼓,猛地从城中杀出一哨人马,好一阵冲杀。稍息,又有数千人手执利斧直冲金兀术大帐。

金兀术跨上乌龙驹,亲自指挥,放出金军的制胜法宝,“戴铁兜鍪,周匝缀长檐,三人为伍,贯以韦索,毎进一步,即用拒马拥之,人进一步,拒马亦进,退不可却”的“铁浮屠”冲击(其实这就是小说《水浒传》中的连环马)。

不料刘锜早就研究好大破“铁浮屠”的方法,专门训练了一支以长枪加大斧的军队,长枪单挑金军的铁兜鍪,大斧专砍马腿与敌人臂膀,把“铁浮屠”变成“死浮屠”。

金兀术见“铁浮屠”被宋军所破,又放出最后的绝招“拐子马”,没想到被宋军一阵乱斧砍得人仰马翻。

这一日鏖战,刘锜泰然指挥,不紧不忙,每批宋军出击,都有序撤回城中,每波派出的人马都是有生力量,对金军刀劈斧砍,如入无人之境。让金兀术平日里耀武扬威的精锐部队十损七八,金军弃尸毙马,车旗、器甲到处都是,宋军击杀金军近三万人。

当夜,又是暴雨如骤,平地水深过尺,天一亮,金兀术心怯,不得不一步三回头地望着顺昌城撤兵。

刘锜得势不饶人,乘勇追穷寇,又斩杀金军过万。

金兀术狼狈败往陈州,休息一日,撤往汴京。

令人可叹可惜的是,宋高宗赵构并没有下令刘锜乘胜出击,而是下诏命刘锜退守镇江府,错失了绝佳的机会。

弦外之音:不久,出使金国的宋使洪皓传回密信,告诉高宗,顺昌大捷后,金人上下惊恐落魄,把燕地重宝珍器与物资都运往本土,打算放弃中原,金军已经有大撤离的准备好。假如当时宋高宗命令宋军诸将协力北上,然而,历史没有假如。

顺昌大捷,让历史记下刘锜,也让后人知道,什么是英雄壮举。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髦是以什么方式死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当中,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为了能够成为皇帝,无数人为此而奋斗,甚至是众叛亲离,付出生命的代价。皇帝的位置谁都渴望坐坐,可是,古代历史上又有多少傀儡皇帝坐着憋屈呢,比如我们熟知的汉献帝,在一代枭雄曹操的掌控下,大概是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傀儡皇帝吧!令曹操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后代子孙

  • 柳宗元和刘禹锡并称什么,柳宗元与刘禹锡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柳宗元和刘禹锡都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刘禹锡有着“诗豪”之称,相信大家在上学时都有学过他们的作品。那很多朋友好奇,柳宗元和刘禹锡之间的关系如何,其实柳宗元和刘禹锡还算有缘。他们两人相差一岁,但是在同一年进士及第,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要好。那今天就准

  • 秦始皇真实相貌还原,秦始皇是大帅哥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网上很多朋友都对秦始皇的真实相貌感到好奇,不过当时并没有相机,秦始皇的画像也难以流传千年,所以我们想得知秦始皇的真面目恐怕只有等时光机发明的那一刻了。但如今的科学可以让我们对秦始皇的相貌有一个大致推断,或许是因为众多影视剧中,都喜欢把秦始皇打造成一位非常高大、伟岸的人物,所以在大家心里秦始皇的形象还

  • 历史上张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邦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人也还是非常厉害的,是这个西汉的开国功臣了,那么有的人也要问了,这个历史上的张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是这个好结局还是说是这个不好的结局呢?那么下面我们可以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历史上张良的结局是好的结局,张良最后归隐了这

  • 苏武在匈奴的儿子是谁?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出使匈奴却被扣留,十几年都没办法回到自己的国家,很多人都认为,苏武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像画里那样,在漫天的大雪中,独自一人牧羊。但是实际上,苏武在匈奴还娶了个妻子,生了个儿子,只是后来并没有跟随苏武一起回到汉朝。那么这个儿子是谁,他后来又是什么结局呢?下面就

  • 杨继盛是一个怎样的人,杨继盛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时期,朝廷出现过很多刚正不阿的大臣,他们都把生死置之度外,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杨继盛便是其中一位。杨继盛是明朝著名谏臣,而谏臣的职责就是要直言规劝,哪怕是皇帝不爱听的话,也要敢于发生,但敢说就会伴随风险,这在封建时期是无法避免的。杨继盛则是到了视死如归的地步,他力劾严嵩,结果反遭诬陷入狱,下场惨

  • 诸葛亮纳妾了吗?真的只有黄月英一个老婆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一直都对诸葛亮非常敬佩,在当时的环境下,诸葛亮一生只有黄月英一个妻子,并且黄月英还是一个很丑的女子,但诸葛亮对她却一直都很好,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他有纳妾,所以诸葛亮在后世人心目当中的形象就非常好。但是,小妾在古代毕竟是很不受重视的,也不排除可能并没有记载下来的情况,究竟诸葛亮有没有纳妾呢?诸葛亮

  • 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死明朝皇帝?背后隐藏着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吴三桂作为明清之际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原本在明朝夺得武科举人,后来投降清朝,被封为平西王。而明朝对于吴三桂来说也算是曾经的“老板”,但是在面对明朝皇帝朱由榔的时候,康熙都决定要放过他了,吴三桂为何却还是将他杀掉了?吴三桂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原因,又是出于什么理由呢?这背后还隐

  • 汤和为什么可以善终?朱元璋为什么没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众多的开国功臣当中,汤和算是一个结局很好的了,他没有死在朱元璋的刀下,而是自己最终病逝,得以善终。当时我们知道,朱元璋杀了很多的功臣,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活下来了,汤和就是其中之一。那为什么汤和没有被朱元璋杀掉,汤和之所以能够得到善终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汤和到底是有什么秘诀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

  • 慈禧每天要吃一百多道菜,那慈禧逃亡途中又吃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很多人都非常了解了,慈溪太后身为太后,可以说日常的生活是非常奢侈的,据说她每天要吃一百多道菜,这么多菜还都很讲究,也必然有吃不完的菜。不过慈禧也并不是每一天都过得养尊处优,她也有逃亡的生涯,那她逃亡的时候,也会每天都要吃这么多菜吗?慈禧逃亡的时候都会吃些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