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超明知道自己家人在曹操手上,为什么还要起兵反曹?

马超明知道自己家人在曹操手上,为什么还要起兵反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89 更新时间:2024/1/26 14:50:07

三国时期,马超一生中有一个非常大的污点,那就是自己家的两百多号人,因为自己而被曹操诛杀,马超也因为这件事情,即便后来投靠蜀汉,自己又是一身的本领,却也始终得不到重用。但是当时,马超明明知道自己的家人全部都在曹操的手上,为什么还要起兵反曹?马超并不是因为父亲被杀才起兵,而是因为他的起兵导致了父亲的死亡。马超为什么要这样做?

马超是怎么样的一个人?马超在演义中可谓战神,其战力毋须赘述。但是被誉为战神的马超在投奔刘备之后,却没有了什么辉煌战绩。马超在演义里忠肝义胆,那是演义。在史实上,马超当初决定造反,明知此事结果将害死身在许都的父亲及兄弟,他却对韩遂(韩约)说出:“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这种不要脸的话来,他的人生就已经贴上了“不忠不孝”标签。

他的起兵间接害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和两个弟弟,还有宗门两百余口!此外,他还把自己的队友如韩遂等人给坑了。

那么马超为何明知全家性命在曹操手中,却还要起兵反曹呢?

公元176年,马超出生,字孟起,从其字孟起可看出其貌似为庶出,这似乎就已经暗示着什么。也许在揭示马超的一个身份信息——他不是嫡长子,而是庶长子。《说文》:“孟,长也。从子,皿声”。《礼纬》:“嫡长曰伯,庶长曰孟。”《白虎通义·姓名》:“嫡长为伯,庶长为孟。”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马腾年少贫困时娶了羌女,生下马超。发迹之后重新娶了汉女,并聘为正妻,而马超的身份就从长子变为庶长子,弱冠取字的时候定字为“孟起”。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已迎奉汉献帝于许都,委派颍川士人钟繇持节督关中诸军。钟繇的统战工作主要靠忽悠,写信给马腾、韩遂,一方面调解二人的争斗,另一方面劝说二人为朝廷效力。马、韩二人都派遣儿子到许昌作为人质(遣子入侍),表示了臣服的态度。遣子入侍,一般都是要求把第一继承人送来。马超继续在马腾身边活蹦乱跳,很有可能因为他不是嫡长子。

马腾入邺之时,带上全家200余口,只留下马超及其妻族和一些其他疏族(如马岱,估计是马腾弟弟的儿子)统领马腾的军队。这个做法是马腾与曹操互相认可的做法,马腾希望保留这么一直军队增加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曹操也希望通过马腾来控制关中的这支军队,方便自己攻略汉中。

但是马腾曹操都错估了马超对于马腾的感情,以及这支军队自己的意思。这支军队的本质是地方武装,以陇右、关中的汉人、羌人为主,很有后世“团练”的味道。谁要来统治关中,他们就会跟谁对抗,但如果谁真的统治了关中,他们又会到其麾下效力。换句话说,他们只服硬不服软。

在正史中,马超是私自起兵。但起兵之时,马腾并没被曹操杀害,而是被软禁在许都,因此限制马超的行动。从三国历史上,这种行为并不罕见。例如,曹操(又是他,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最喜欢要挟别人了)同样屡次叫孙权送儿子来许都,名为为朝廷效力,实际上大家都清楚,就是想要挟孙权。但孙权从来没真正送过儿子到曹操掌控的范围内。

姜叙的老娘骂马超骂的也很到位: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

然而,马超竟然不顾父亲的性命安全强行出兵。父子之情在他看来并没有这么地重要。后来,马超兵败曹操后投靠张鲁,张鲁十分爱惜马超,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引起张鲁部下极力反对。一个连自己父亲姓名都不顾的人,主公又怎么可以把爱女交托给他?此事由此作罢。马超悍然起兵造反,全然不顾全家人的安危,包括马超的亲生父亲马腾。这就能说明马超是一个冷血的人,在他的心目中江山比家人更重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富察傅恒有几个老婆?傅恒为什么会取尔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富察傅恒是富察皇后的弟弟,也是一代名臣,年仅30岁就已经身居高位。那傅恒到底是有真本事还是靠着自己姐姐的关系上位的呢?实际上傅恒的确是一位能臣,为当时的清政府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在《延禧攻略》中,傅恒和他的妻子尔晴却成了一大看点,原因还是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实在有些狗血。那在历史上富察傅恒为什么会娶尔

  • 赵括纸上谈兵历史故事是怎样的?赵括是不是长平之战最大败笔?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长平之战,赵王把廉颇换走让善于进攻的赵括顶上,结果赵括带兵被秦军全歼,也是历史上最悲惨的一次战役了。后人把赵国失败的原因对归结到了赵括的身上,说赵括是纸上谈兵,战术还没有经过任何的实践就拿出来用,导致了最后的失败。难道赵括真是长平之战最大的败笔么?下面还是先帮大家回忆一下长平之战的历史故事,再来讨论

  • 秦桧是被冤枉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长期以来,一提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死,很多人都忍不住扼腕叹息,而同时也因为对于岳飞的敬佩和同情,那么造成他的死的“罪魁”,也就成了很多人憎恶和发泄不满的对象,在岳飞和岳母的墓前,秦桧的铜像就一直跪着,长久的忏悔。只是,这样子吧岳飞之死归结到秦桧的身上,其实是并不合理也不合情的

  • 诸葛亮是怎么对待魏延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三国中蜀国的大将,也是由于《三国演义》中“反骨”的描写,被怀疑得非常多的一位。只不过,由于对于真实历史和小说情节的混淆,魏延经常“被”背叛蜀汉,经常因为“反叛”而“被”杀死,不得不说,这还真的是挺冤

  • 揭秘汉献帝真的是傀儡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长期以来,东汉末年被曹操挟持的那个天子,汉献帝,总是有一个“傀儡皇帝”的称号,先是在董卓手里,董卓死后又落到曹操手里,名为天子,实际上一点自由和权力都没有,前面的几十年,可能活得还不如后来退位之后被封山阳公的日子自在和有价值。但是,这样就能说明,汉献帝就是一个傀儡一样的皇帝吗

  • 刘邦手下有多少人原本是项羽阵营的?项羽损失了多少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楚汉之争,一直以来也都是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时期,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争斗,整体说来也是十分精彩的,而主君争斗就一定会需要人才的协助,盘点两方的人才,我们发现,刘邦帐下的很多人,原本都是项羽一方,这些人后期在刘邦手下作用非常。那么,项羽到底损失了多少人才,为什么项羽会损失掉这么多人?“力拔山兮

  • 刘禅为什么"乐不思蜀"?刘禅真的是愚笨不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蜀后主刘禅在历史上的名声着实是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让后世这样笑话了他上千年。但是,也有人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刘禅并非是真的愚笨不堪,相反,他所做的很多事情,表现出来的应该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隐藏起真实的自己,就比如&ldq

  • 秦二世胡亥是否有政治头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一直以来,对于秦二世胡亥的评价,一向都是负面的,首先就是他的皇位得来不正,是在赵高篡改遗诏杀了扶苏之后,落到了胡亥的头上,而成为皇帝之后,人们对胡亥的印象也只是残暴、顽劣。但是,胡亥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吗,胡亥为什么会长成那样的呢?身为皇帝的胡亥,是不是一点政治才能都没有呢?胡亥,全名赢胡亥,是秦始皇

  • 杜甫和李白都是唐朝诗人,为什么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两个人同样都是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大诗人,他们的诗在后世非常有名,这一点从每个人都会背的他们的诗就能看得出来。而在历史上,这两个人也算是好朋友,尤其杜甫,对李白真的是迷弟一个。然而我们读他们的诗作,却发现,李白好像一直都是豪气冲天,游山玩水的,但是杜甫却截然相反,总是忧国忧民未老先衰

  • 诸葛亮为什么能够让刘备三顾茅庐也要请出山?这两个人至关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想要成大事的人,刘备一直都在寻求合适的人来帮助自己,毕竟人才在任何时候都是很受人欢迎的,而且在那个时候,曹操也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所以一直也算是人才济济,但刘备身边的人太少了。而后来一直跟随刘备的诸葛亮,最初就是刘备三次前去他居住的草庐,才终于把他请出山。那么,为什么刘备对待诸葛亮的态度会如此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