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品德很差,不高尚的诗人有哪些?

历史上品德很差,不高尚的诗人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08 更新时间:2024/1/18 22:05:15

在我们小时候相信也听过许多关于古诗人的故事了,老师与家长们也都鼓励着我们勇于向古人学习。上学之后,历史课本一般也会黑白分明,好人坏人分的清楚。可惜人无完人,传说中和课本上的光辉形象,背后不一定是高尚的人品,比如下面几位

1.匡衡 凿壁偷光

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要学习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学习的恒心与毅力。

这本来没什么问题,可是我们全面了解这个人,匡衡早年是伴随汉元帝左右,汉元帝在当太子的时候对匡衡就非常有好感。继位之后,由郎中升为给事中。匡衡凭借自己早年对汉家儒学非常深厚的理解与掌握,深受汉元帝的喜爱。

很快变身为汉元帝时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在处理政事的时候,匡衡总是会采用诗经中的语句来驳倒自己的敌对朝臣。而由于汉元帝非常喜欢诗经,所以每次当匡衡使用诗经中的语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汉元帝总是会支持他。

不过,人的欲望总是没有极限的,匡衡被封为安乐侯的时候,他封国的土地已经有31万亩。匡衡依然觉得不够满足,于是利用误差将自己的封地凭空扩大了4万多亩。

到了汉成帝时期,由当时的对匡衡的封地进行了重新核实,发现了匡衡从中利用职权非法侵占土地这一事实。随即向汉成帝报告,汉成帝将匡衡的封地全部收回将匡衡贬为庶人。匡衡最终的结局是由老家而来经历了人生的转换与宦海的沉浮又回到了老家去。

2.悯农李绅

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能写出这样的诗,应该是个好官吧,可惜好诗不是好人。

《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作客,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叔叔"。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还有一个姓崔的巡官,与李绅有同科进士之谊,有一次特地来拜访他,刚在旅馆住下,家仆与一个市民发生争斗。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将那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并下令把崔巡官抓来,说:"过去我曾认识你,既然来到这里,为何不来相见?"崔巡官连忙叩头谢罪,可李绅还是把他绑起来,打了20杖。崔巡官被送到秣陵时,吓得面如死灰,甚至不敢大哭一声。当时人们议论纷纷:"李绅的族叔反过来做了他的孙子,李绅的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

由于李绅为官酷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下属向他报告:"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李绅道:"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这事不必报来。"

李绅一生中最大的污点,是他晚年经手的"吴湘案"。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74岁高龄的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其时,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娶民女。李绅接报后立即将吴湘逮捕下狱,判以死刑。但此案上报到朝廷后,谏官怀疑其中有冤情,朝廷便派遣御史崔元藻前往扬州复查。崔元藻调查后发现,吴湘贪赃属实,但款项不多,强娶民女之事则不实,所以罪不至死。但李绅却一意孤行,强行将吴湘送上了断头台。

按照奏章中的说法,事情的起因是扬州都侯刘群欲娶流落广陵的美女阿颜。不料阿颜的养母却悄悄把阿颜嫁给了江都县尉吴湘,刘群闻讯后非常气愤,就唆使他人举报吴湘贪污公款、强娶民女。《册府元龟》中的说法是,李绅欲夺阿颜献给李党老大李德裕,所以一心想干掉吴湘这个绊脚石。

3.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创立了理学。

这样一个人,朱熹曾诱奸尼姑及儿媳,有人说这是编排朱熹的不是。也有人说是实有其事,存在着很大的争议,那么倒底有没有呢?《宋史》卷三十七有载:“监察御史沈继祖劾朱熹,诏落熹秘阁修撰,罢宫观。”。即指南宋宁宗庆元二年十二月(公元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十大罪状,如“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为害风教”、“私故人财”等等,其中还包括“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家妇不夫而孕”。意思是说朱熹曾引诱两个尼姑作侍妾,出去做官时还带在身边招摇过市;朱熹家中的儿媳则在丈夫死后还怀上了孕……最后,主张将朱熹斩首,以绝“朱学”。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庆元党案”,也就是说所谓“纳尼为妾”并非空穴来风。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杜月笙晚年是如何寻求自保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1949年的4月份,在上海滩一度叱咤风云的杜月笙算是穷途末路了。当时蒋介石撤退的时候一再多次召见他,想要让杜月笙跟着自己一去逃到台湾,而不是留在即将被解放的上海。杜月笙的心里也很清楚,老蒋在名义上的盛情邀请,其实是不放心。不过如果违逆老蒋的意思,依老蒋的性格,杀身之祸也不是不可能。于是,杜月笙想了一

  • 历史上阿剌海别吉公主是谁?阿剌海别吉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监国公主阿剌海别吉是成吉思汗三女儿,虽然史籍对于阿剌海别吉的记载并不多,但她的确是一位真正的女英雄。成吉思汗能够放心出征,就是因为家里有阿剌海别吉替他监国,直到成吉思汗去世,阿剌海别吉依然履行这监国公主的职责,令人感到安心。阿剌海别吉的存在,使得蒙古部落师出无内顾之忧,也是立下赫赫之功。下面就来介绍

  • 杜月笙的儿子是谁?如今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民国时期,上海滩鱼龙混杂,四处都充满着不安,尽管如此,此处还是涌现出了不少的名人。所谓的乱世出英雄,那个年代的上海滩,若是提起杜月笙这个名字,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老百姓,几乎没有人不知晓的。曾有人这样说过,上海滩就没有杜月笙办不成的事,他的和平饭店也是黑白两道都不敢动的地方,所以有这样一句话,无

  • 努尔哈赤真的是病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时期,对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实行了“分而治之”的政策。早在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就曾在女贞地区建立了卫所。在明太宗时期,女真纷纷依附,由此可以看出当年大明王朝是非常强大的。努尔哈赤原本就是明朝“建州卫”的地方官。“建州卫”是

  • 徐璆是个怎样的人?徐璆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徐璆是东汉末年大臣,将军徐淑之子。可能多数人更熟悉演义中的徐璆,袁术死后徐璆将袁术身边的人都给处死,然后夺得玉玺献给曹操。徐璆的这番举动让曹操欣喜过望,随后将徐璆封为高陵太守。历史上,徐璆算是一位立朝正色之人,起码能够不违初心,公事公办。真正了解徐璆为人的朋友恐怕不多,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 古代花蕊夫人是什么样?花蕊夫人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期间,共出现过三位花蕊夫人,因相貌出众,并且多才多艺,所以关于她们的故事一直流传于各种史籍之中。第一位是前蜀主王建的妃子徐氏,是成都人,宫号为花蕊夫人,深受宠幸。第二位是后蜀主孟昶的妃子,她也姓徐,后来是被宋太祖虏入宫中。而第三位是出现在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她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宫人,南唐灭亡

  • 南越王赵佗活了有多久?一生熬死了9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到最长寿的皇帝,估计很多人就会想到清朝的乾隆皇帝了,活了有89年。不过事实上,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位比他更长寿的,那就是南越王赵佗了。赵佗活了足足有103年,一生中把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婴、汉高祖、汉惠帝、刘恭、刘弘、汉文帝、汉景帝九位帝王给熬死了,一直到汉武帝建元四年才逝世,可谓是超长待机。而

  • 鱼俱罗怎么死的?鱼俱罗死因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演义中,鱼俱罗是宇文成都师傅,“兴隋九老”之一。后来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所杀,鱼俱罗在宋老生的唆使下决定出山为徒弟报仇。当时鱼俱罗已经年过90,但依然斩杀了李元霸,只不过随后死在了李世民的箭下。历史上的鱼俱罗的确是隋朝开国功臣之一,但关于他的死因一直存在多种说法,其中流传度比较高

  • 李自成真有那么可怕吗?河南出土一石碑道破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悠悠华夏3000年,文字狱的兴盛,无出清代300年,在雍正皇帝统治时期,汉人曾静游说,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虽然最后失败被捕,但也一样引起了雍正皇帝的注意,于是《大义觉迷录》一书出现了。雍正帝编撰此书,主要有三个要点:1.大清之天下,得之于“闯贼”李自成,并非取之于大明;2.大

  • 秦武王举鼎而死,为何孟贲被连诛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孟贲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武士,当年秦武王去洛阳参观九龙神鼎,一下子来了兴致就想和孟贲比试举鼎。秦武王本身就好武,抓起一只龙纹赤鼎就举了起来,结果这一举让秦武王深受内伤,没过多久便不治去世。秦武王的死导致本来没什么错的孟贲获罪,最后被连诛九族。但历史上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称孟贲其实是卫国人,他是因举鼎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