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顾和搏虱如故道出人心难测,顾和生平介绍

顾和搏虱如故道出人心难测,顾和生平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65 更新时间:2024/1/19 11:32:26

顾和是晋朝官员,出生于吴郡吴县,祖父是东吴荆州刺史顾容。其实顾和的一生并没有太多波澜可讲,只是在《世说新语-雅量》中有记录一个关于顾和的故事,名叫顾和“搏虱如故”。“搏虱如故”这个故事主要道出了一个人世常态,人心是最难看透的,可能也只有那些胸怀宽广、博学多闻的人才能把一个常态给看破。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顾和,看看他的一生究竟是如何度过的。

顾和搏虱如故

在古代官场,虱子是一块极有分量的“敲门砖”。比如,东晋初年的吴郡人顾和(公元288年~351年),便用小小的虱子敲出了一条广阔仕途。

据《世说新语雅量》载:

顾和始为扬州从事,月旦当朝,未入,顷停车州门外。周侯诣丞相,历和车边,和觅虱,夷然不动。周既过反还指顾心曰:“此中何所有?”顾搏虱如故,徐应曰:“此中最是难测地。”周侯既入,语丞相曰:“卿州吏中有一令仆才。”

说,顾和在扬州府当官时,一日,坐车去见上司,忽停路边。恰恰这当儿,比他官大牛掰的武城侯周顗从旁经过。孰料,顾和不仅没下车拜见,居然连招呼都没打一声。

武城侯不由心犯纳闷,掉头一瞧,嘿,这老哥倒安闲,正在那儿懒洋洋地捉虱子呢。

武城侯指其胸口问道:“这里面装些啥?”顾和照旧捉虱不误,慢吞吞道:“这里面,是最难捉摸的地方。”

嗯,自古人心,最是难测。武城侯进府,对王导说:“你手下有一号牛人,将来定是做尚书令或仆射的材料。”

王导,东晋中兴名臣,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也便是在武城侯的提点,在王导的扶持下,顾和平步青云,历任司徒掾、散骑侍郎、吏部尚书等职,拜左光禄大夫;去世后追赠侍中、司空。

每一个职务,都响当当有实权。而能拥有这一切,不得不说,虱子功不可没。

顾和性格介绍

东晋皇帝司马睿时期的宰辅王导(也是王羲之的伯父,东晋时著名的书法家),有一次去下面指导工作,让随行的下属评判俸禄二千石的官员们在工作中的得失,于是大家各抒己见,唯独一名名叫顾和的随行下属不说话,王导觉得奇怪,就问顾和一言不发的原因。

顾和说:“我觉得您作为当朝宰辅,不应当听信一面之词,让官员养成打小报告的风气,对下面那些真正做实事的基层官员,应该从大局出发,不拘小节,要有网漏吞舟的度量,不要听风就是雨。”

按理说,被顾和当面顶撞,王导应该恼羞成怒才对,可是他却非常开心,还一个劲地夸顾和“说得好!”这个事情虽然不大,却反映了一个生活中,特别是在职场上经常遇到的现象,那就是领导与下属的思维错位,究其原因,还是各自的岗位不同,眼界责任还有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冲突。

站在顾和的立场,他的观点确实没有毛病,他只是看问题的高度和角度与王导是不一样的,或者说,他没有更多地去揣摩这位王总裁的真实意图,王导的视觉是站在高岗上俯瞰大地,而顾和则是站在半山腰仰望着山峰。

在顾和看来,大领导应该在工作上,给下属更多的发挥空间,并且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出现错误,毕竟有些事情大家都是第一次去办,如果不进行尝试,谁又能找到合适方法呢?

如果上层领导的眼睛里只盯着下属日常工作的错误率,那么下属做事必定会束手束脚、谨小慎微。现代的职场上不是也有这么一句流行语:“只要做事,就会犯错”。可见容许有一定范围的“纠错成本”,不仅不会影响下级的工作质量,说不定还会成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动力。

顾和的这种心态,是不是似曾相识?是不是在我们周围,经常会有人抱怨领导给制定的规矩太多,让下面的人没法干活,甚至为了不扣奖金,只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看来这种高层领导与下属员工间,因为错位思维产生的矛盾,真是古来有之,古今相同呀。

一条船要走得稳走得快,除了划桨的,掌舵的更是至关重要,类似王导这样的角色,只要稳稳掌好舵,把持好前行的方向即可,如果让掌舵的还得琢磨着划桨,别说让船行得稳行得快,只怕不翻个底朝天就阿弥陀佛了。

虽说下属出现纰漏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也要看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出现的无心之过,那的确应该有一定限度的包容和理解,并给予时间,限期纠错。“水至清则无鱼”,学会与问题并存,且能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带动团队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行壮大,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领导人。这个看似冒失的顾和,其实心里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从这点来说,确实值得表扬,令人欣慰。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和朱元璋谁开国的难度更大?朱元璋起步更艰难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从底层出身,最后逆袭当上皇帝的人物。他们从小的经历有相似性,但刘邦早期的日子应该是要比朱元璋好过一些,毕竟元朝末年就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而刘邦应该还是能吃饱饭的。两人称帝路上,各自需要面对的对手都十分强大,他们能成功逆袭可能存在一定的运气,但也需要匹配相应的实力。很多朋友好奇刘邦和

  • 北齐开国功臣段韶有多厉害?段韶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段韶善于骑射,从小就被称为有将帅之才,后来得到高欢重用并且视为心腹。段韶在战场上的确没让高欢失望,消灭尔朱兆、抵御宇文泰、征讨玉壁,立下无数战功。段韶作为北齐开国功臣,为北齐立下的汗马功劳天地可鉴,而且参与朝政段韶也有一番自己的理解。不过历史上真正能获得不错结局的开国功臣并不多,段韶到最后也要靠&l

  • 赵奢一生有哪些功绩?为何他能入选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赵奢是战国末期著名将领,也被后世称为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虽然赵奢是赵武灵王的儿子,但他早期只是一名征收田租的官吏。赵奢为人公正,因此避免不了会得罪人,但他还是选择秉公办事因此深的民心。而赵奢一生最出名的战役便是在阏与之战击败秦国,当时秦国国力强盛位居七雄之首,赵奢却能击破秦军立下大功。下面就为大家讲

  • 春秋军事家先轸有多厉害?曾先后击败楚国和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一位名气不大但却十分有实力的军事家,他的名字叫先轸。先轸辅佐晋文公和晋襄公两位主公,这段时期也可以说是晋国的巅峰期。先轸一生中最大的成就,便是在城濮之战、崤之战先后击败强大的楚国和秦国,对阵秦国时更是全歼秦军。而先轸更是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元帅头衔后还亲自带兵出征的统领。下面就为大家

  • 廉颇一生有哪些功绩?为何他可以列入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大家在上学时应该有学过“负荆请罪”这篇课文,其中表现出了廉颇勇于认错,敢于承担的性格。实际上廉颇在战场上更加勇猛,他是赵国名将,长平之战前期就是靠廉颇的指挥多次抵御了秦国的进攻。廉颇还曾率军伐齐,并且取得大胜,有人说如果把长平之战的指挥权交给廉颇,或许

  • 吕不韦是什么样的人?为何他能从商人做到秦国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后人看吕不韦,对他的评价一直比较两极化。吕不韦一生的经历在当时几乎无人能复制,从一名商人最后竟然坐上了七雄之首秦国丞相之位,这在旁人看来根本无法想象。吕不韦扶持秦异人回到秦国继位,此后秦庄襄王便将吕不韦升为相国,但假如秦庄襄王只是为了报恩或许根本没必要这么做,吕不韦是商人只要多给他一点财路就行。

  • 辛弃疾一生有哪些成就?辛弃疾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和苏轼同名并称“苏辛”。相信大家在课本中已经学过不少辛弃疾写的词,虽然他的词没有那么浪漫但却十分豪迈。辛弃疾大部分的词都具有爱国思想,所以他的精神也影响了不少人,到了南宋中期以后,就已经形成了一股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派。南宋处境堪忧所以很多人都在辛弃疾的

  • 乐毅一生有哪些成就?乐毅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乐毅是战国后期著名军事家,也是燕国能够崛起的首席功臣。当时乐毅辅佐燕昭王,统领燕军和其他五国接连攻破齐国70余城,从而创造历史,也是古代战史中以少胜多最著名的战役之一。算是为燕国报了当年齐国伐燕之仇,不过等燕惠王上位以后,乐毅却被频频猜忌最后只能转投赵国。其实从战绩来看,乐毅也可以算作是战国时期的一

  • 韩信创建背水一战,为何后人无一能够复制?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是初汉著名的军事家,也是西汉开国功臣,当时韩信用了一套奇特的兵法帮助他打赢了很多看似无法战胜的对手,其中“背水一战”便是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当时韩信仅仅用几万兵力来对抗敌方20万大军,因为自己的手下多数没有经历严格的训练,所以便采取了一种“不成功,便成仁&rdq

  • 桓温一生有哪些成就?桓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桓温是东晋为数不多的名将,他是东汉大臣桓荣的后代,宣城内史桓彝长子。桓温一生战功累累,不仅收复蜀地还多次北伐,为东晋立下显赫功劳。此后桓温独揽朝政十几年,还曾有自立的打算,只是北伐战绩多为战败,所以也难得人心。可能桓温最后是有些动机不纯,但他的功劳可是实打实的。或许还有很多小伙伴不太熟悉桓温,下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