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朝丞相李斯是哪国人?李斯一生应该如何评价?

秦朝丞相李斯是哪国人?李斯一生应该如何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57 更新时间:2024/4/11 8:02:10

李斯是秦灭六国的功臣,也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实以李斯的才能,他可以获得大好前途,但最后却得了一个夷灭三族的下场。很多人不理解李斯为什么要选择和赵高同流合污,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秦朝。李斯在位期间,参与立法,还统一了文字、车轨,算是为后人做出了不俗的贡献。但李斯却被眼前的利益所蒙骗,导致晚节不保。李斯的一生究竟该如何评价呢?

在春秋战国时期,家国观念虽然存在,但并未被士人放在首位,毕竟不管是楚国还是赵国,亦或是被视作蛮夷之地的秦国,都是周王朝的属国,皆出一脉。因此战国时期的士人秉持着“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许多士子远离祖国,来到他国,只为实现自己的抱负,甚至还有张仪这样的纵横家,在秦朝大殿说出“我为名利而来”这样的话语。由于当时各国都在争霸,因此都非常渴求人才,尤其是从羸弱小国艰难强大起来的秦国,更是求贤若渴,而李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从楚国来到秦国的。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时做过上蔡掌管文书的小吏。关于李斯为何辞官拜荀子为师的说法很多,目前最可靠的是司马迁在他的《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的故事。据说李斯在一次上厕所时看到厕所里有许多老鼠,浑身污秽、面黄肌瘦,看到人就立刻仓皇逃窜。之后,李斯又在粮仓里看到许多老鼠,这些老鼠惬意的吃着粮食,胆子极大,看到人走过来也不惧怕。于是李斯感慨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在李斯看来,层次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做人就一定要像粮仓里的老鼠,这样才可以出人头地,享受荣华富贵。李斯的观点也是当时士人们的主流观点,在那个充满机会的时代,每个有能力的人都想飞黄腾达。因此李斯辞掉官职,慕名来到荀子门下,并拜荀子为师。

荀子是著名的儒家宗师,但他的思想和主张却极其接近法家,因为荀子重视现实,但老一套的儒家思想很难解决现实问题,所以荀子才会以儒家宗师的身份,教出许多法家弟子,而李斯,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李斯学成之后,许多人都劝说他回到自己的祖国,大展才干,然而李斯却认为楚国已经日落西山,其他国家更是腐朽没落,只有秦国朝气蓬勃,因此李斯毅然来到秦国。李斯来到秦国之后的仕途颇为顺利,“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与秦王相见之后,他大谈天下局势,为秦王建言献策,他与秦王的这次谈话,就是秦朝版的“隆中对”,而李斯对于天下局势的分析丝毫不输后来的诸葛亮。料想此时的李斯,应该是意气风发、心潮澎湃而又气宇轩昂的。

在李斯的建议下,秦王派人持金玉收买、贿赂六国的君臣,以达到离间的作用,最终效果很好,因此秦王愈发器重李斯。只是正当李斯的事业进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秦国大臣却因为韩国间谍郑国而对他国客卿产生质疑,许多朝中元老借此向秦王上疏,希望驱逐秦国内的外国客卿,秦王采纳,下达逐客令,而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愤而作《谏逐客书》,文章站在秦国的大业角度,分析逐客的利弊得失,引经据典,有理有据,用委婉的语气指出了秦王逐客的错误。看到李斯的《谏逐客书》后,秦王幡然醒悟,立刻取消了逐客令,而李斯也因此升为廷尉。

在秦朝统一天下的道路上,李斯的贡献是无法替代的。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完善法律、书同文、车同轨……秦朝统一的所有伟业当中都有李斯的印记,他就是一直默默站在秦始皇身后的那个人。如果没有发生意外,想必李斯也会成为一代名相,名垂青史,只是可惜的是,当初从上蔡走出来的那位年轻人,始终还是太过狭隘,即使他出人头地,却还是“粮仓当中的老鼠”,鼠目寸光。

李斯的政治能力和文学造诣都极高,但他的心胸却非常狭隘。当自己的同门韩非来到秦国时,他因嫉妒和害怕韩非的能力,因而害死韩非子,使得秦朝乃至整个时代失去一位法家宗师。除此以外,后人一直对秦始皇诟病的“焚书”一事,其实也是李斯所为,目的就是为了统一思想,或者说以法家思想为尊。只是李斯作为一位法家代表,同时作为秦王朝的丞相,这些行为有情可原,但当他向赵高妥协时,当初那位从荀子门下走出来的李斯就已经死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行路上暴病而亡,按照惯例,应该由皇长子扶苏继位。当赵高携胡亥找到李斯时,李斯贵为大秦帝国的丞相,他手中还有秦始皇留下来的遗诏,而赵高不过是一位太监,李斯完全有能力拒绝赵高的要求,履行秦始皇的遗诏,让扶苏继位。

如果李斯这样做了,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李斯自己的命运也会改写,只是可惜的是,当李斯听到赵高说扶苏会立蒙恬为丞相时,他惧怕了,他妥协了。李斯与赵高勾结在一起,害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而李斯则继续做他的丞相。

只是此时的李斯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位在大殿上与秦王纵横睥睨天下的李斯了,此时的他,为了讨好胡亥无所不用其极,他推出所谓“督责之术”,成为残杀忠良的工具。当秦朝即将陷入绝境时,李斯终于觉悟,他前去规劝胡亥,却因此入狱,最终因赵高的构陷以“谋反罪”而被腰斩于闹市,并被诛灭三族。

纵观李斯的一生,他年少踌躇满志,中年位极人臣,最终却落得凄惨下场,他本可以成为一代贤相,却死于自己的私欲与狭隘。正如司马迁评价道:“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不知若是再给李斯一次机会,他是否还会想成为“粮仓里的老鼠”。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吴用谁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的军师诸葛亮,《水浒传》的军师吴用,这两个人物都是很多人比较喜欢的人物角色,因为他们都很聪明,给人一种“运筹帷幄”的把控力。但是毕竟是在两部不同的作品里面的人物,想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话,会比较难。不过,诸葛亮和吴用两个人,还是可以通过他们在小说中的“

  • 梁武帝萧衍怎么死的?梁武帝竟被自己的梦给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梁武帝萧衍出身兰陵萧氏,是梁朝的开国皇帝。在位初期,梁武帝纠正了之前宋、齐留下的种种弊端,还把各州的控制权收回朝廷,并且重用亲信。当时他还宽待宗室,恢复了各个门阀子弟的地位,使得南朝过上了一段安稳日子。不过梁武帝随着年事增高,开始沉迷佛教,导致侯景之乱爆发,最后死于建康台城,享年86岁。梁武帝真正的

  • 曹操四大谋士排名,郭嘉只能排在末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爱才,为了招揽天下才子更是推行唯才是举,所以曹操身边的能人也是最多的。其实像刘备和孙权身边的谋士,根本就没必要做什么排名,因为本身就没几位。但跟随曹操的著名谋士起码不下十位,这绝对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例如大家十分熟悉的郭嘉、荀彧、荀攸等人,把他们放在任何一国都是具有王佐之才的本领。下面就为大家分

  • 韩愈为何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生平简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韩愈是唐朝著名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实唐朝有很多厉害的文人,但韩愈的影响力恐怕是他人难以比拟的。韩愈一生经历过高潮,也有过低谷,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一生著写的作品影响了无数后人,还同苏轼、欧阳修、柳宗元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拥有这样的头衔,足以说明韩愈在写作方面是

  • 苻朗怎么死的?苻朗做人讲究最后却被冤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苻朗是前秦将领,前秦宣昭帝苻坚的侄子。苻朗从小喜欢经籍,手不释卷,一生著有苻子数十篇。苻朗为人十分讲究,他曾在宴请上不用唾壶吐痰,而是让自己的奴婢以口接唾,虽然看上去十分重口味,但的确是史书所记载。当然苻朗奇特的地方不止这一处,当时究竟到了一个极端便会无意间处处得罪人。这也导致苻朗最后被冤杀,想要了

  • 司马错一生有哪些功绩?为何他能成为秦国三名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错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经历了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昭襄王三个时期。司马错原本是一名纵横家,还和张仪有过一番争论,他认为想要消灭楚国就必须先拿下蜀国。秦惠文王时期,司马错率军将蜀国灭亡,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司马错又率军南下进攻楚国,最后大胜楚国。或许司马错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如白起、王翦响亮,但他的确

  • 袁绍生平简介,袁绍家族如何走向没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是胜利者所书写的功劳簿,历史是为胜利者书写的功勋章。历史是不客观的,因为成者为王侯败者为贼寇即是标准;历史是不公平的,因为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才是真相。有多少雄才大略、经天纬地的英雄一战身败名裂、沦为贼寇;又有多少酒囊饭袋、才疏德浅之辈一战飞黄腾达、功成名就。由于深受儒家思想、忠君思想的熏陶,两

  • 赢华和赢驷是什么关系?赢华简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史书对于赢华的记载相对较少,实际上他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弟弟,在当时也属于秦国一员猛将。在《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嬴华和嬴疾都是秦国宗室将领,嬴稷有勇有谋,而嬴华似乎少了一些谋略,做事比较鲁莽。不过在秦楚大战中,嬴华为了回救咸阳力战而死,也是帮助秦国解决了亡国危机。可能还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赢华,下面就为大

  • 朱可夫到底有多霸气?接受德国投降时怒吼凯特尔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三大轴心国为首的法西斯政权所挑起的战争,最后的结果就是同盟国获得了胜利。在当年接受德国投降的是苏联以及盟军的几个国家主要代表,苏方所指派的受降人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朱可夫元帅。在这次受降仪式中,朱可夫只说了两句话,被后世人称战神不是白叫的。朱可夫是苏联著名的战略

  • 起底刘邦真实身家,平民出身却能俘获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是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但他早期的条件并没有那么不堪,而且要比周边的人宽裕不少。很多人不明白,为何刘邦总能俘获人心,这是刘邦为人的优势之一,但主要还是因为刘邦有一定的家底,所以才能招揽帮手,不然在强大的个人魅力也不管用。毕竟身在乱世,能吃饱饭才是王道。下面就为大家起底刘邦真实的身家,看看刘邦究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