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甘罗为什么十二岁就能当宰相?

甘罗为什么十二岁就能当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048 更新时间:2024/1/20 21:01:58

可能有人知道,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宰相”,他名为甘罗,是战国末期秦国的宰相。当然,那个时代并没有“宰相”这个词,这里所说的也就是甘罗的官职相当于后世的宰相。这就真的让人惊奇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古人就算再怎么早熟,十二岁就能够参与军国大事,成为宰相吗?这个甘罗到底有什么本事呢?

一国之相,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啊,是一般人奋斗一辈子也难趋及的高度。但是,在秦王政(即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当政秦时期,却有一位年仅十二岁的少年,被赐任上卿(相当于丞相),那个少年,就是人称少年宰相的甘罗。他是怎么做到的?

甘罗,战国时期下蔡(今安徽颍上甘罗乡)人,与秦王政是同时代人。他的父亲甘茂,是战国中期秦国名将,秦惠文王时,曾官居秦国左丞相。所以,按现在的说法,甘罗是个官二代。只是,他的父亲受小人陷害,在秦国难以存身,就离开秦国投靠齐国,并被齐王任用为上卿。甘罗以齐国上卿身份出使楚国时,秦王想让楚国送还甘茂,但是遭到楚王拒绝。甘茂最终也没能够回到秦国,后来病死在魏国。

甘茂朋逃离到死亡期间,他的儿子甘罗一直被吕不韦收养,成为吕不韦的家臣(少庶子)。在秦国,吕不韦可是个大权在握的重臣,可以说是权倾天下。吕不韦本是战国末年著名商人,因投资得当,力助外出为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接班,是为秦庄襄王,因而官至秦国丞相,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因为他与赵姬的特殊关系,有人甚至说,他是秦王政的亲生父亲,所以,异人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为王,直呼吕不韦为“仲父”。

吕不韦不仅会做生意,治国理政也有五套。在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对外扩张是每个有作为的政治家的必选动作。执掌秦国朝政的吕不韦,将目光盯上了邻近的赵国,想以武力劫掠赵国的河间之地。当时赵国的实力也不弱,轻易动武,胜算并不大,所以,吕不韦就想联合燕国一同对付赵国,为此,他派刚成君蔡泽在燕国作大臣。在蔡泽的努力下,燕王喜终于答应派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两国形成了相对稳固的军事联盟。

为了将联盟关系进上步加强,吕不韦吕不韦准备派秦将张唐到燕国作相国,却遭到张唐的拒绝。原来,秦昭王时,张唐曾多次带兵攻击赵国,夺取了赵国的大片土地,还斩杀赵国无数士卒,赵国人对他恨之入骨,曾下令能得张唐者赏百里之地。此次入燕为相,赵国是必经之地,如果赴燕为相,那无异于羊入虎口,死路一条。

见说不动张唐,吕不韦只好让他离开相府。这时,年仅十二岁的甘罗站了出来,说他有办法让张唐离秦赴燕。一个十二岁的毛孩子如此逞能,让吕不韦很不爽,心说,我手握生杀大权的一国之相都难说动张唐,你个毛孩子逞什么能,是想让老子难看么?

吕不韦厉声斥责让他不要添乱,有多远滚多远。甘罗并不死心,而是强辩道:“古时项橐七岁就作孔子的老师。如今我已十二岁,君侯为何不让我去试一试,为何不由分说便呵斥于我呢!”无计可施的吕不韦,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这才同意让甘罗去试试。

甘罗直接找到张唐,给他出了道人生选择题,一下子把张唐逼入死路。这道题目的关键人物有两对,一对是武安君白起与应侯范雎,一对是张唐与吕不韦。想当年,白起功劳大过张唐许多,由于不听从范睢的攻赵之计,结果被范睢找个借口给杀;而现在的吕不韦,权势比当年的范睢大了不知多少,你这样违命不从,恐将死无葬身之地。甘罗的思想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一下就抓住了要害,曾经横扫千军的大将军,只能乖乖地听命于年仅十二岁的毛头小子。

张唐同意赴燕后,甘罗的心中又摆了一盘大棋,他对吕不韦说要先行去赵国给张唐打前站,扫清张唐的出行障碍。吕不韦此时再也不敢小看他身边的这个少庶子了,就直接汇报给了秦王政:“过去的甘茂有个孙子名叫甘罗,年纪很轻,然是名门之后,所以诸侯都知道他。最近张唐打算推病不去燕国,是甘罗说服了他。现在甘罗愿意先到赵国为张唐清除障碍,请大王答应派他去。”秦王政于是召见了甘罗,并答应派他前往赵国。

甘罗出使赵国并不是为张唐清除障碍的,而是另人更大的“阴谋”,他要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为秦国争得一片新天地。当时,赵国的老大是赵悼襄王赵偃,如同对付张唐一样,甘罗给赵偃也出了一道人生选择题。这道题中的人物只有两个,一个是燕太子丹,一个是张唐。太子丹质于秦与张唐出任燕相,目的只有一个,燕秦两国互不相欺,其目的就是想攻占赵国河间一带的领地。

最后,甘罗开出了自己的条件:“你如果先送我五座城邑,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丹,并且助赵攻燕。”赵悼襄王掐着指头算了笔账,这样做很伐算,于是就将河间的五座城邑划出来给秦国。

得到了赵国的土地后,秦国也没食言,交太子丹送回燕国。没有后顾之忧的赵国开始大举进攻燕国,夺得上谷三十座城邑(一作三十六座城邑),让秦国得到其中的十一座城邑。

甘罗回到秦国后,秦王政封赏甘罗担任上卿(相当于丞相)之职,并将甘茂原来的田地、房宅赐给甘罗。只是,建此一功之后,甘罗就从史籍中消失了。

后世有人论及甘罗时说,甘罗虽然小小年纪,能想出奇计,使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十几座城池,由此受到秦王的封官赏地,并让自己名垂后世,确实是个人物。他靠的只是口舌之利,虽然算不上品行忠厚的君子,但也是战国时期名副其实的谋士了。

“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司马迁《史记》)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什么将扶苏赶到边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秦国公子扶苏作为秦始皇的皇子,他也是一个很了解秦始皇性格和处事方法的人,也深得始皇帝喜爱。但却不能审时度势、隐忍不发,多次忤逆秦始皇的意思,甚至直谏焚书坑儒的弊端。所以秦皇一怒之下将他“发配”边疆。但如果仔细分析下这次“发配”,却颇为蹊跷:首

  • 齐桓公最后下场为什么这么惨?被活活饿死还无人收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一生尽显英雄气概,但齐桓公的晚年却非常悲惨。齐桓公始终还是没能善用忠臣,把自己的家事给处理好,他的几位儿子为了争夺帝王之位把整个齐国弄得混乱不堪。而且他们的儿子也都没管去世后的齐桓公,实在令人心寒。如果齐桓公能够早点立好嗣子,没有宠信奸臣,齐国的辉煌或许能一直延续下去。一代帝

  • 武大郎和武松是亲兄弟吗?武大郎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武大郎和武松是亲兄弟,而且武松还是武大郎给带大的,所以这其中还包含一层养育之恩。虽然两人看起来不像亲兄弟,但毕竟是小说,不用追究的那么细致。武大郎的一生可能还是悲剧偏多,虽然娶了一位漂亮媳妇,但潘金莲几乎是承包了坏女人的所有特质。根据小说当中的描述,武大郎最后是被潘金莲下药毒死,实际上真是如此吗

  • 李世民死后他的后宫如何处置?需要当做陪葬品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古代皇帝的后宫能不能过上好日子是非常看运气的,如果皇帝哪一天突然驾崩,这些后宫的下场就比较惨烈了。当然到了唐朝时期,基本上已经不会把皇帝后宫的妃子当做陪葬品了,因为这个做法实在太残忍,那这些嫔妃们会怎样处置呢?出家可能算是其中一件比较好的出路了,最主要还是看你有没有为皇帝生过儿子,有儿子和没儿子

  •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陈阿娇,却不喜欢卫子夫?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陈阿娇和卫子夫,都是西汉汉武帝刘彻的皇后,陈阿娇是第一任皇后,然而后来汉武帝宠爱卫子夫,陈阿娇的皇后之位,也就落到了卫子夫的头上。史书上对于第二任的卫子夫的评价,都认为她是贤后,能够辅佐汉武帝,比较偏向于卫子夫,然而在现代很多人的眼中,却更加喜爱看起来有些泼辣陈阿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史书记载,

  • 王阳明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被称为奇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王阳明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是在课本当中读到过,有关于他的思想方面。但是,课本能够展示给我们的,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王阳明,远远不止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一部分。王阳明在历史上能够被称为“奇人”,自然有他与众不同的“奇”的地方。那么,王阳明究竟有多厉害

  • 关羽的死和吕蒙、曹操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关羽死后两人也相继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被很多人称为是最可惜的一年,因为有很多大人物都是在这一年过世,例如关羽、曹操、吕蒙等。但这三人实际上是有联系的,因为关羽会死就是被曹操和吕蒙给害的,当时关羽独自一人带兵进攻襄樊,孙权却私下勾结曹操,打破吴蜀盟约派出吕蒙偷袭关羽,最终关羽败走麦城被杀。但关羽死了以后,曹操和吕蒙没过多久也

  • 岳飞死后,南宋是谁在抵御侵略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南宋名将,相信很多人都能够说出同样的一个名字,那就是岳飞。的确,岳飞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抗金名将,又因为他的死给人一种千古奇冤的感觉,因此也是他的很多事迹也是广为流传。不过,逝者已矣,岳飞毕竟已经死了,那么南宋后来又是睡在坚守呢?岳飞死后,面对同样的敌人,有谁在继续抵抗金国和蒙古呢?其实,岳飞只是南

  • 历史上的李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傕”这个人单独的拿出来说的话还是有很多的人不知道这个人的,但是如果说拿他和吕布一起比的话你会发现他还是很有名气的,话说他是唯一一位能打败吕布的东汉末年的人物了,所以他还是挺厉害的,那么李傕在真正的历史上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李傕是董

  • 韩信为什么甘愿受胯下之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平时除过乞食外,韩信可能也会像南阳的诸葛卧龙那样,将绝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锻炼身体上,用在了等待机会上。因为,韩信虽然落魄穷得吃不上饭,但他却很重视祖辈士族的荣耀,像孔乙己穿长衫把个茴字写出四种写法一样,喜欢穿着文人衫,身上挂着祖传的宝剑,时不时的出现在街上。长得高大威武,很帅又有气质的一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