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梁项伯为什么不帮助项羽,反而帮刘邦?

项梁项伯为什么不帮助项羽,反而帮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17 更新时间:2024/1/28 3:52:11

项梁项伯,两个人都是项羽的叔伯辈,照理来说,他们在楚汉相争之际应当帮助的自然是自己的侄子项羽,事实上他们也的确都在项羽身边,然而从后面所发生的很多事情来看,他们做的很多又像是在帮助刘邦,最终刘邦能够得到天下,与他们可以说不无关系。那么,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难道他们也希望项羽输掉与刘邦的对战吗?

项梁和项伯作为项羽的长辈,他们肯定是帮助项羽争夺天下的,但是,刘邦的成功确实和项梁、项伯的帮助分不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逐一分析一下,项梁和项伯在帮助刘邦的时候,刘邦究竟是个什么状况?

因为项梁帮助刘邦在先,我们就先从项梁开始说起吧。

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他们项家在楚地很有威望,有一呼百应的声望。项梁也是紧随陈胜吴广最早起义的一批人,他们从江东招募了八千子弟兵,就开始北上抗秦去了。就是在项梁北上的时候,刘邦吃了败仗。

刘邦的老窝沛县被叛徒雍齿给出卖了,现在整个沛县都是在魏国的统治之下。刘邦很恼火,他想把雍齿给抓起来碎尸万段,但是,很无奈的是,刘邦根本攻破不了城池,他的兵力实在是太弱了。

这时候,刘邦就想到了威望势力都比较大的项梁,项梁这个人也很够意思,他觉得刘邦是个人物,就借了五千人马给刘邦,让刘邦去收拾叛徒雍齿,拿下本该属于他的沛县。

刘邦有人了,力量也大了,他们这一伙人来到沛县,三下五除二就把雍齿打败了,刘邦又占领了沛县,雍齿逃亡了。此刻天下反秦的形势是,章邯带着秦军杀出关中来,而且是连战连捷。

可以说整个起义军的士气都进入了低迷状态,而且很多小势力的反秦力量全部被章邯给灭掉了。刘邦一看自己这么少的人,肯定不会是章邯的对手,索性他也就投靠了项梁。

在这期间项梁把刘邦和项羽当成了左膀右臂,而且刘邦和项羽也拜了兄弟。可是好景不长,项梁战死了,这时候项家军到了楚怀王熊心的手中。项羽是楚怀王重点打击的对象,在跟着项羽就没有什么前途了,所以,刘邦也就和项羽分道扬镳了。

可以说这次项梁无疑中帮助刘邦,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因为他们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秦国。

至于后来,刘邦把项羽打败了,项梁是想不到的,至少在当时的情况看来,刘邦是没有这个能力统一全国当皇帝的。所以说,项梁帮助刘邦,而不帮助项羽,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我们在看看项伯是如何帮助刘邦,毁了项羽的?接着上面的楚怀王把项家军握在了自己手里的话题继续往下讲。

楚怀王手握大权,他把项羽,刘邦等当时的英雄豪杰聚集在了一起开了一个会,这个会就是历史上极其有名的怀王之约,内容就是无论是谁,先到关中者为王。

刘邦带着自己的部队,直接杀入到了关中。项羽被分配的任务比较重,他要先去北方解了赵国的巨鹿之围,才能杀到关中去。结果,巨鹿之战让项羽成名了,但是,项羽也因此耽搁了时间,刘邦已经到了咸阳城,并且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

项羽打胜了巨鹿之战,他也要杀到关中去,但是,当他来到函谷关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进不去了,刘邦派了兵把守了关口。项羽命令英布作为先锋撕开了一个口子,他们打进去了关中,驻军在鸿门。而且项羽还开了一个会,说的是休息一晚上,明天去灭掉刘邦。

当时刘邦的军队只有十万,号称四十万。项羽的大军四十万,号称一百万。可以说项羽若是想灭刘邦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但是,这件事项羽最终没有做成,原因是项伯把这个军事机密告诉了张良。

张良早年救过项伯的命,项伯想把跟着刘邦的张良救出来,省的他明天会无缘无故地丧命。可是,当张良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就告诉了刘邦,就这才有了后来的鸿门宴。

鸿门宴之前,项伯去给张良通风报信的时候,那一晚他还和刘邦喝了酒拜了把子,结了儿女亲家,项伯答应刘邦给他说好话,让项羽放刘邦一马。结果鸿门宴上,范增想摔杯为号杀了刘邦,可是,项羽终究不忍心,所以,他就对范增的举动选择视而不见。

范增没办法把项羽的弟弟项庄叫来,想让他舞剑的时候,杀了刘邦。这种把戏被项伯看穿了,项伯也拿起剑来和项庄一起舞剑了,项庄想下手,结果都被项伯给挡了回去。刘邦就是在项伯的掩护下,捡回来了一条小命。

可以说没有项伯这一次刘邦就死定了,但是,当时项伯救刘邦的时候,刘邦的势力并不怎么大,他肯定也不会想到,刘邦最终会给项羽争夺天下,并且还把项羽打败了。

毕竟当时项羽的势力如日中天,在项伯看来这个天下最终是他们项家的,是项羽的。所以,他才出于人道帮助刘邦的。

基于以上原因,可以说项伯无意间的帮忙,是成就刘邦称帝的先天条件。我相信,若是项伯预料到,刘邦最终打败项羽的话,他肯定是不会帮助刘邦的。

无论是项梁还是项伯对刘邦的帮忙都是间接的,但是,就是这种间接的帮忙最后成就了刘邦。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算不算三国杰出的军事家?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拥有的头衔很多,包括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外交家、发明家等。诸葛亮当过蜀汉丞相,独揽朝中大权,算是非常杰出的政治家了。诸葛亮写的《出师表》国内所有学生在上学的时候都会学习,所以文学家也说得通。外交家和发明家也是根据史书中的一些相关记载而给出的评价,唯独军事家可能就要打一个问号了。毕竟诸葛亮的

  • 朱元璋为什么杀功臣?不能把他们贬为庶民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在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将昔日的那些功臣们诛杀殆尽的事情,一想到这里,一定有非常多的人认为,朱元璋实在是心狠手辣,丝毫不顾念往日的情面。虽然说担心功臣掌握的权力大了,将来会功高盖主,但是也不至于如此狠心,完全可以夺了他们的权力贬为庶民嘛,这样难道还不够吗?那么,为什么朱元璋没有这样做

  • 朱棣是明朝最厉害的皇帝吗?永乐盛世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只是在明朝中选最厉害的皇帝,那朱棣肯定是最强候选人之一。朱棣被称为具有世界眼光的皇帝,不仅开创了永乐盛世,更是把明朝的文化带出了世界。朱棣能够当皇帝也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最后还是做到了。朱棣建立自己的权位,不仅让国内的文化多点齐放,还于很多周边国家发展成了还有关系。毕竟朱棣的野心并不小,也让封

  • 诸葛亮独揽大权却加速衰亡,诸葛亮掌权暴露最大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独揽朝中大权,但是这并没有让诸葛亮的日子变的好过,反而让他离死亡越来越近。这也暴露了诸葛亮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太爱操心,不懂下放权力。虽然也说明了诸葛亮非常有责任心,但时间长了只会事倍功半,而且诸葛亮的身体也完全吃不消。实际上早有人提醒过诸葛亮,要懂得放权别操心一些没必要的事情,但

  • 慈禧为什么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时期,新疆作为边境之地,远离政治统治的核心、中央区域,同时也是非常容易受到外来侵略的地区,新疆就曾经被别国占领,甚至宣告在此处的统治权,建立一个新的国家。面对这件事情,清政府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然而在究竟要不要收复新疆的问题上面,却出现了两种声音。最后拍板的人是垂帘听政的慈禧,她为何要统一左宗棠

  • 历史上明朝万历皇帝为何批评唐太宗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万历皇帝朱翊钧,是两个相隔了数百年的皇帝,一个是唐朝的盛世开创者,另一个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是属于有些争议的人物,有功有过。万历皇帝朱翊钧还曾经对唐太宗进行过一番评价,这些评价都不是什么好话,朱翊钧就在朝堂之上公开批评李世民,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明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 夏侯惇为什么是曹魏第一猛将?夏侯惇在曹魏真实地位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曹魏的将领远不如蜀汉的出名,只有夏侯惇的地位和名声都比较高,而夏侯惇还被称为曹魏第一猛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夏侯惇是曹魏开国功臣,也是最早跟随曹操的将领之一,据说曹操和夏侯惇的关系如同亲兄弟,两人之间能够不设防备。要说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也是非常受人尊敬,而且老百姓也非常爱戴夏侯惇,因为当时夏侯惇

  • 历史上李鸿章是怎么评价慈禧太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晚清时期的名臣李鸿章,一定有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事迹,他也是近现代史上一个经常被讨论和研究的人物。同样被讨论的还有另一个人,那就是慈禧太后。李鸿章曾经见到过慈禧太后,对于这位垂帘听政的太后,李鸿章仅仅是第一次见面,就对她有了一番评价,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是却极其准确。那么,李鸿章给慈禧太后的评价到底

  • 谁是曹操的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西汉之初有“汉初三杰”,这三个人对刘邦来说都意义重大,其中又以萧何功劳最高。其实三国时期,曹操也经常将自己手下的一些人称为是自己的“张良”“萧何”等。我们也知道,曹操的“张良”就是荀彧,然而你

  • 德妃为什么不喜欢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常说母子连心,任何一个母亲对于自己所生的孩子,都是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的,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没有母亲会对孩子不好。然而清朝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母亲,他的儿子与她一向合不来,她甚至还会在儿子走向皇帝的道路上把他拦下来,她就是康熙的妃子德妃,她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为什么这对母子之间会有这样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