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宝琛简介

陈宝琛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24 更新时间:2024/1/21 7:05:31

说到陈宝琛其实大家也应该是很有体会的,那就是这个人真的是很出名的,他的历史评价也非常的高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陈宝琛到底是谁,他又有哪些历史功绩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陈宝琛是中国清朝著名的官员和学者,福建螺洲人,出身在书香世家,十八岁的时候就考取了进士,之后便一直在朝廷任职。陈宝琛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领域,一是政治上,二是在学术上。在政治上,陈宝琛成就也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在军事上,陈宝琛在中法战争爆发之前曾上书光绪帝表述他对越难问题的看法,他认为清朝和越南是辅车相依的,一旦越南变为法国的殖民地,那么中国的边境也一定不会安宁,可见当时陈宝琛已经预见法国一定会向中国挑起事端,后来陈宝琛又一次提醒光绪帝让他注意越南问题。而且陈宝琛在对待越南问题上的态度是主战,他也写过不少作战方略,所以陈宝琛的这些思想和想法都是构成日后军事方面整体谋略的基调。

其次在外交上,中法战争期间,陈宝琛根据清政府的条件提出了联与国的主张,他认为清政府必须要认识到德国与法国之间的矛盾,防止出现德国和法国吃掉越南实力增加后来吞并中国。所以他主张清政府要制造中国和德国关系要好的舆论,这样就会让法国产生压力和疑虑,就不会集中精力来对付中国。陈宝琛的这套理论足以说明他已经学会了在外交中利用矛盾,这对中国后世的外交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教育上,陈宝琛主张兴办女子学校,他的夫人王眉寿就创办了女子师范传习所,所以陈宝琛对福建的现行教育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陈宝琛曾是光绪帝的老师,学识渊博,出身书香世家,后来在在朝廷为官多年,曾做过正红旗的汉军副都统和顾问大臣,不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外交上都对朝廷做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上对陈宝琛评价是非常高的。陈宝琛的祖上是人才辈出,祖上很多先人都中过进士、举人,也都是在朝廷为官多年,所以陈宝琛小时候受到了非常正统的教育,他自己也是非常聪颖,所以在他年仅十三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十八岁的时候就考中了举人,二十一岁登上同治戊辰科的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官职,所以首先陈宝琛是一个学士渊博的学者。在翰林院他直言进谏,不睦权贵,和当时的张之洞、张佩纶、宝廷四人被誉为是“枢廷四谏官”,在朝廷很是受宠。

后世一些史学家和评论家也曾对陈宝琛做出过很多评价。如蒋廷黻曾评价陈宝琛说陈宝琛虽然不是洋务派的人但是他却没有像其他大臣一样反对洋务运动,虽然他主张中学为体,但是他也不排斥西学,反而鼓励中西相辅相成,新旧文明相互磨合,还提倡引进西方的科技和技术,这些思想都推动着当时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在越南问题上,陈宝琛更是主张武力解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有着高深的远见,他的一些军事思想对后世的外交和军事都产生深远的影响。范龙也曾大力称赞陈宝琛在中法战争中发表了很多有益的言论。

陈宝琛故居也称为陈氏五楼,是福建省的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的店前村。这座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即公元1885年,当时还是光绪帝的老师,突然被罢黜了,于是陈宝琛就回家了,回家后便建立了这个房子,民国初年房子初步建成。陈氏五楼分为五个楼分别是赐书楼、沧趣楼、还读楼、晞楼、北望楼,总建筑面积高达4113平方米,几个楼的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晞楼是西式建筑,北楼是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其他的三个楼是传统的建筑风格,集北方庭院和南方私家园林为一体,古色古香,是近代福州著名的古典园林建筑,也是最大的私人藏书阁,目前陈氏五楼还没有对外开放。

陈宝琛在北京时的故居也称为是陈宝琛故居,这个故居位于中国的北京西城区灵境胡同33号,这也是陈宝琛逝世的地方,1935年4月15日,《北平晨报》上曾经刊登过陈宝琛逝世的消息。陈宝琛故居最初是在北京皇城西墙,民国初年的灵境胡同东段就是西皇城根南街以东的区域,现在这段区域是被标记为皇城根,而灵境胡同的西段是被标记为灵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灵境的东西段被合并,统一称为是灵境胡同,后来还对灵境胡同进行标号,现在的灵境33号是以前的灵境胡同7号。这里曾经被作为过职工宿舍,2013年后灵境胡同33号被逐渐拆除,原址上是准备兴建社区服务中心,后来文保人士在大力呼吁要保护这个故居。

陈宝琛简介上提到陈宝琛生于公元1848年,字伯潜,号听水老人、陶庵等,祖籍在福建的闽县螺洲即今天的福州市。陈宝琛是清朝著名的官员和学者,官至正红旗的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的顾问大臣,还做过毓庆宫宣统皇帝的授读。陈宝琛的祖父是陈若霖,陈若霖也是朝廷的高级官员,曾官至刑部尚书。自从陈宝琛的祖上陈淮中了进士之后,陈家就陆续有人在朝廷为官,曾有人做过统计,陈家中了进士的有二十一个,中了举人的更是高达一百一十个,所以陈宝琛家里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公元1868年,陈宝琛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的庶吉士,授编修,因为陈宝琛的胞弟们也都中了进士,所以他们家当时被称为是六子科甲。公元1875年,陈宝琛被朝廷提拔为翰林侍读,与当时的张佩纶、黄体芳、宝廷经常在一起讨论时势,所以这四人被称为是“清流四谏”。

公元1878年清朝的朝廷派遣完颜重厚出使俄国,因为重厚贪生怕死,所以和俄国签了丧失主权的不平等条约,陈宝琛知道后,痛哭流涕,向朝廷死谏一定要收复被沙俄占领的伊犁九城。公元1884年陈宝琛上书光绪帝开始按照西方的标准训练军队,增强朝廷军队的军事战斗力,后来陈宝琛被光绪帝提拔去干南洋的事宜,不过最后因为他推荐的唐炯等人打了败仗,所以陈宝琛被降级。1885年后陈宝琛曾闲居在福建,后来又被朝廷启用,力主要收复失地,1935年陈宝琛病逝,享年87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夏侯光姬真的很放荡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夏侯光姬其实应该还是有很多人都觉得应该认识这个人的,因为叫夏侯的人其实真的不多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人到底是谁呢?其实她就是夏侯渊的曾孙女了,话说这算是名门之后了,但是这个人却非常的不简单,她长得十分的好看,但是却有十分的放荡,那么这样的描述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正史上的夏侯姬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就

  • 为什么说没有和珅就没有红楼梦?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清朝的大贪官和珅,我们眼前总是会浮现著名演员王刚老师的那副模样——聪明、狡猾、功于心计、有时候还不失可爱,看见银子就两眼放光。其实真是历史上的和珅,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样,而是一个标准的高富帅。相传,和珅相貌清秀,举止儒雅得体,举手投足间常流露出儒雅才子的模样,因此他也被称为满清第一大帅哥。同时

  •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子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朱棣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封了自己的儿子们做藩王,看上去有点类似先秦时期的分封制,然而因为原定的最满意最合适的太子朱标的去世,朱元璋痛心之下也不得不再另外选出一个继承人来。最终,朱元璋确定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然而毕竟朱允炆不是朱元璋,那么当初朱元璋有没有考虑过,未来会有藩王不服或者不满,最后起兵夺取皇位呢?1.中国古代

  • 朱元璋脾气不好,为什么马皇后不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出身底层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见惯了那些官员们或者稍微有点权势的人仗势欺人,自己也是深受其害,再加上自己一路走过来终于成为皇帝,可以说他即便是对身边的臣子们也都是非常不信任的,然而他对于自己的马皇后,包括马皇后面对脾气暴躁的朱元璋,那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什么在朱元璋面前,马皇后做事却不会引起他的

  • 袁世凯为何要称帝?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辛亥革命,终于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一把推向了灭亡的深渊,至此,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落幕,原本以为历史上将再也不存在“皇帝”,然而谁也没想到,袁世凯后来竟然再一次“登基称帝”,只是很可惜,这一次的“登基”,只会被后人看作是

  • 清初四大贝勒分别是谁?贝勒爷属于什么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清初四大贝勒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登基为可汗是,分封的四位贝勒爷,也是当时除了清太祖权利最大的四人。其中四贝勒就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等皇太极登基称帝以后就同其他三位贝勒共同执政。不过一山容不得二虎,四虎就更不用说了,起初其他三位贝勒仗着自己是皇太极亲王,对宫中大事一直都抱有己见。直到1629年,四大贝勒

  • 为什么苏轼被贬后写的诗反而更加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是北宋大文学家和书法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就学过好几首苏轼的诗词。不过这些诗词很多都是在苏轼被贬以后写出来的,例如《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这三篇应该是最为出名的。为什么苏轼被贬以后反而做出的诗词更加令人深刻了呢?其实很多诗人都有苏轼这样的经历,难

  • 岳飞究竟是民族英雄,还是抗金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课本上对于岳飞的介绍一直都是“民族英雄”,而岳飞的事迹更是流传甚广,人们追慕岳飞,对于岳飞有多少敬仰,对于秦桧就有多厌恶。然而后来的课本,却将岳飞的头衔从民族英雄改为了“抗金英雄”,两字之差却是天差地别,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一

  • 隋炀帝和唐太宗很相似,为什么两人评价却天差地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的评价和功绩都是非常高的,尽管他的皇位也是得来不正,然而他的功绩却足以证明他是一个非常好非常优秀的皇帝,所以人们在谈论他的时候,总是认为功大于过的。不过,在他之前的隋炀帝杨广,他其实与李世民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这两个人却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为什么人们会给他们不同的评价呢

  • 吴道子没有真迹传世,为什么还被称为"画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也是有很多艺术家的,我国古代除了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之外,绘画也是其中一个,而在绘画界被人称为“画圣”的,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吴道子。虽然吴道子的名气非常大,但是有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吴道子并没有一幅真迹流传下来。这就更令人感到奇怪了,既然一幅真迹都没有传世,那么又为什么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