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明末清初的人物范文程?

如何评价明末清初的人物范文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4 更新时间:2024/1/25 11:51:48

说到清朝末期的范文程其实这个人的争议很大的,话说他虽然出生于名门,但是这个人做的事情却是一些汉奸做的事情,那么有的人要说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我们又是怎么去评价范文程这个人的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

范文程这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名门之后,汉奸之首!

范文程,明末不著名文人,是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后成为努尔哈赤的肱股之臣,为清朝建立并入主中原立下巨大功勋!

那么,范文程为何背叛自己的祖国成为清朝的重臣?他的心中,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1.为实现人生价值主动投靠

1616年,明朝建州卫指挥使努尔哈赤宣布称汗建国,史称后金。随即努尔哈赤宣布了对明朝的所谓“七大恨”,开始了对明朝进行疯狂进攻。

在努尔哈赤的进攻下,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岌岌可危。1618年,努尔哈赤攻陷抚顺,明朝在辽东的统治走向崩溃。

此时的范文程为沈阳县学生员,得知抚顺陷落的消息,他与哥哥范文寀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成为努尔哈赤的幕僚。

努尔哈赤虽劫掠无数,但后金的实力还是和明朝相差甚远,用这样的实力去消灭明朝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知识分子,哪怕认字的就可以,知识分子对后金初期来说简直就是大熊猫一样的存在。

女真人长期在白山黑水的林子里渔猎,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没有知识分子愿意跟着努尔哈赤东奔西跑,范文程的主动投靠如同天上掉下个馅饼。

在大明这个人才济济的王朝,范文程的水平差得太远,但在识字之人都几乎没有的后金,范文程的平台很广阔。

所以范文程一来,马上就被委以重任,“上伐明,取辽阳,度三岔攻西平,下广宁,文程皆在行间”。在努尔哈赤的军事行动中,范文程几乎全部参与了指挥谋划等事宜。

不过范文程终归没有在努尔哈赤时代闪亮起来,他的事业起飞是在皇太极继位之后。

努尔哈赤时期,以打砸抢劫为主,很少涉及政权建设,到皇太极时代,需要建立国家机关,所以范文程的用武之地终于到来。

得偿所愿的范文程可谓全身心投入,从如何给皇太极集权,如何搞定漠南蒙古,如何抢劫明朝边城都献计献策,被清朝后人称为“十大谋士之一”。

在范的心中,有一个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愿望。但是尴尬的是:范文程越投入,造成的危害就越大。很多人避开范文程的变节问题,只谈他的功绩,这是对历史最大的不尊重。

本质上说,范文程不是满人,而他却帮满人颠覆自己的祖国!自己的祖国纵有万般不好,也不能成为投靠敌营打击自己国家的借口,这和农民起义的性质完全不一样。要知道,在帮助清朝崛起的过程中,范文程手上沾满的,是自己同胞的鲜血。

2.为完成治国理想忍辱负重

毫无疑问,皇太极对范文程是非常器重的。皇太极称范为范章京,对其言听计从。每逢议事,若范文程不在场,皇太极必问:“范章京知否?”而每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皇太极就问:“何不与范章京商议一下?”只有当众臣说:“范已经同意。”皇太极才最后拍板。

1637年,皇太极赐范文程一等大臣品级,范成为清朝汉臣第一人。

因为知遇之恩,没齿难忘。所以殚心竭力,至死不渝。

范文程全心全意为清朝服务。帮助皇太极建立清朝,搞定朝鲜,破坏关锦防线,接收孔有德尚可喜洪承畴等汉奸,壮大了清朝力量。

此时的范文程位高权重,风光无限。但皇太极的突然去世,让范文程卷入到清朝皇位更替的漩涡之中。

此时,李自成已将明朝搅得天翻地覆,清朝入关的时机终于到来。但清朝内部斗争还在继续,代善、多尔衮以扰政乱国的叛逆罪,将密谋另立新君的阿达礼、硕讬处死,籍没其家。范文程原是硕讬的属下,受牵连被拨入镶黄旗。

而且此时一场灾难正悄悄降临在范文程身上。

由于长期为清朝工作,范文程忽略了家庭,这让豫郡王多铎得以趁虚而入。见范文程妻子貌美,多铎不由分说抢夺了范文程的妻子。此事很快惊动了多尔衮,多尔衮和诸王贝勒审实后,罚多铎银1000两,夺其15个牛录。

在那个讲究气节的时代,最大的仇恨莫过于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但此时的范文程似乎顾不上这些,他还要争分夺秒地为清朝制定夺取天下的政策。

想想也是,跟一个没有气节的人谈什么气节?只是可怜了他的妻子。

可贵的是,经历了故主被戮,爱妻险被夺的双重危难,范文程依然坚定卖身投靠不动摇,在满清入主中原这一紧急关头,献计献策,为清朝鲸吞明朝万里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

真是一个好奴才啊,多尔衮很欣慰!

范文程也许想打造一个盛世江山,这种成就感像吸毒一样让他欲罢不能。但越是这样,他就越可悲。因为他始终是清朝的鹰犬,不是人。

1666年,这个自称“大明骨大清肉”的清朝四朝老臣去世,葬于北京怀柔县红螺山,康熙对其给予了很高评价,毕竟立了大功。

300多年后的今天,范文程的墓早已被炸平。他终于实现了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所以自己最终也不可避免地被平。

手上沾满同胞鲜血的走狗,历史可能会湮没,但人民不会忘记!

还是那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能真正地评价一个人。”

姑且算个人吧!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刘禅会这样恨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关羽在当时的地位也算是很有分量的,毕竟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而刘备日后建立蜀汉,关羽也为此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可以说是蜀汉的大功臣。然而刘备死后刘禅即位,对于自己父亲这位好兄弟,刘禅的态度可就让人难免不多想了,他似乎对于关羽有着一种很深的恨意,这又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刘禅会这样恨关羽呢?

  • 盘点那些历史上并不存在的虚构人物,你知道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它即便有很大一部分的历史真实,却也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历史,其中的一部分人物、情节也都是虚构出来的。其实在其他地方,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民间传说中,都有很多虚构出来的人物,然而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这些人物真的是存在过的。那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究竟有哪些很出名,

  • 张飞原本身为土豪,为什么宁愿跟随卖草鞋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汉末三国的刘备,原本家道中落,虽然身为汉室宗亲,最终却不得不沦落到贩卖自己制作的草鞋来维持生活的地步,不可谓不是没落。而他和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故事也同样广为人知,只不过张飞真实的身份,可能很多人并不是特别清楚。其实,真正的张飞在跟随刘备之前,是一个土豪,比之刘备强了很多,然而为什么这

  • 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长久以来,很多人对于秦始皇的印象就是两个字:暴君。很多人都觉得,秦始皇的各种政策、制度,就是为了压迫人们而诞生的,他的各种作为也都让人们对他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但这毕竟都是后世人的说法,秦人自己有没有这样说呢?我们恐怕已经无从得知。但是,秦始皇是不是真的是暴君呢?作为第一个天下一统的皇帝,真实历史的

  • 刘备死后,曹魏一方为什么只有黄权并不高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黄权是蜀汉和曹魏的将领,先是效忠于刘备,后来改投曹魏。他在刘备身边的时候,虽然在后世并不是特别出名,但实际上刘备攻取汉中的主意也都是黄权力劝才让刘备下定决心的,他深知汉中对于蜀汉的重要性。然而他后来却投降了曹魏,这是为什么?在刘备死后,曹魏满朝欢呼,为什么只有黄权一个人并不认为这是一件

  • 历史上纳兰淳雪是个怎样的人?纳兰淳雪历史原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纳兰淳雪就是乾隆众多妃子中的一员,但是在电视剧中她却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那在历史上,纳兰淳雪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纳兰淳雪还真有历史原型,而且关于她的记载也是不少。纳兰淳雪刚入宫的时候,就非常受到皇帝的喜爱,但是因为孩子方面的原因让她最终失宠,而这个时候令妃又正好出现,所以纳兰淳雪就逐渐推出了核

  • 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与娴妃都是乾隆的皇后,为什么待遇差别如此之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宫廷的皇帝,看似是天下至尊,除了他之外没有别人有更大的权力,但实际上,皇帝同样肩负的是一个国家的重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自己的自由的,例如婚姻。很多皇帝的婚姻都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并非是自己想要的。而在《延禧攻略》当中,乾隆皇帝前后一共有两位皇后,一个是富察皇后,一个是娴妃,但是乾隆对待她们

  • 清朝名将傅恒,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傅恒”这个人物,在热播剧《延禧攻略》当中也是很引人注目了,虽然在此之前可能了解他的人并不多,但是通过一部电视剧,却能够从另一种角度去认识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真实的傅恒自然与电视剧当中会有出入,毕竟影视作品总是会有所改编。那么,真实历史上的清朝名将傅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 正史中三国时刘备的谋士伊籍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三国时期的一些人物吧最近小编有看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内容了,那就是有一位叫伊籍的人,这个人想必大家都没有这么听说过吧,但是如果熟悉蜀国的历史的人应该是听说过的,因为这个人的能力真的不小,那么三国时期的伊籍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继续揭秘看看吧!伊籍这个人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官员,正史中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为什么被否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蜀国大将魏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而这些争议,很大一部分集中在诸葛亮对待他的态度上面。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一直都不怎么待见魏延,甚至还想要杀了他,但是这一点在正史上却不见得是真的。不过,诸葛亮北伐之时,魏延向他提出了“子午谷奇谋”,却被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