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死后,曹魏一方为什么只有黄权并不高兴?

刘备死后,曹魏一方为什么只有黄权并不高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78 更新时间:2024/1/17 1:56:00

汉末三国时期,黄权是蜀汉和曹魏的将领,先是效忠于刘备,后来改投曹魏。他在刘备身边的时候,虽然在后世并不是特别出名,但实际上刘备攻取汉中的主意也都是黄权力劝才让刘备下定决心的,他深知汉中对于蜀汉的重要性。然而他后来却投降了曹魏,这是为什么?在刘备死后,曹魏满朝欢呼,为什么只有黄权一个人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公元221年,刘备响应群臣的劝进表,以大汉天子自居,在成都正式称帝,与魏、吴正式鼎足而立,三分天下。

刘备乃汉室宗亲,自公元184年首斩黄巾以来,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在走过37年跌宕起伏的创业人生后,从一个在大街上卖草鞋的小摊贩,而一跃成为蜀汉皇帝,也算是“修成正果,功德圆满”了。

称帝后的刘备,野心急剧膨胀,遂以东吴强夺荆州,杀死二弟关羽为由,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反对,于公元222年举两川之兵,讨伐东吴。刘备大军到了夷陵地带,便开始连营扎寨,绵延四十余里,由于战略上的失误,加上过于轻敌,最后中了东吴都督陆逊的火攻之计。刘备几十万大军顷刻间瓦解,葬身于火海之中,幸亏部下大将奋力死战,刘备才得以安全退往白帝城。

经历夷陵惨败的刘备,从此一病不起,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李严、赵云等重臣后,便在悔恨中离世。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群臣沉浸于一片痛苦之中,国内局势一度动荡,危机四伏。

反观曹魏阵营,魏文帝曹丕和群臣听闻刘备死讯后,都拍手叫好,举杯庆贺,并有趁机伐蜀的倾向,但是有一人却闷闷不乐,此人就是曹魏的镇南将军黄权。黄权本是益州刘璋帐下主簿,可谓忠心不二,且足智多谋,但是并未得到刘璋的赏识与重用。

当年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要请刘备入西川以讨伐张鲁之时,黄权以死劝谏说:“刘备有骁勇声名,想用部下之礼对待他,则不能满足他的心愿,想以宾客之礼对待他,则一国又不能容二主。”

眼见主公刘璋左右犯难之时,黄权加重了语气,继续说道:“万万不可请刘备入蜀,倘若他生异心,则主公就危险了,倒不如紧守边关,静待时局的变化。”刘璋不听,派谋士法正去迎接刘备,而将黄权外放为广汉县长。黄权是一片忠心被当成了驴肝肺,反受到了贬黜。

结局果然如黄权所料,公元212年,刘备与刘璋反目成仇,发兵攻打益州,各郡县是望风归顺。黄权寡不敌众,也在投降之列。经过三年的攻伐战争后,刘璋众叛亲离,率残部投降,随后被刘备迁往荆州公安,并于公元220年病逝。

刘备收降黄权后,不计前嫌,反对黄权加以重用,封他为偏将军。黄权自当肝脑涂地,以报刘备知遇之恩。

公元215年,曹操发大军攻打汉中张鲁,张鲁败逃巴中。黄权看到了危机,就向刘备进言:“如果失去汉中,则巴蜀之地就会受到严重威胁,等于是割去了蜀地的大腿与臂膀。”刘备听从黄权建议,火速发兵救助张鲁,可是张鲁却憎恨刘备,顺势投降了曹操,随之而来的便是刘备与曹操的一场汉中争夺大战。

在汉中争夺战中,70多岁的老将黄忠毛遂自荐,率部成功斩杀了曹操大将夏侯渊,占领汉中。曹操兵败后,此后余生再没能踏进汉中半步。然而后世的人们,却只知道刘备攻取汉中主要依靠法正的谋略,却不知道这些计谋其实都是黄权首先向刘备提出的。

所以凭良心说,汉中争夺战的第一谋士非法正,而是黄权黄公衡。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便大封群臣,任命黄权为治中从事。黄权就此成为蜀中的高级幕僚,经常替刘备出谋划策。

夷陵之战前,黄权就劝谏刘备说:“吴人骠悍善战,而我军从水路出兵,顺流而下,易进难退,为臣请求作为先锋部队去试探敌人虚实,陛下应当在后方坐镇,切不可轻易冒险!”

刘备没有听从黄权的建议,反任他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防御魏国偷袭,而自己率大军奔赴江南前线,在夷陵地带连营扎寨,绵延四十余里。吴国大都督陆逊看出了破绽,使用火攻之计破敌,蜀汉江南前线部队全线溃败。刘备率领残余部队,仓皇撤退到白帝城,但由于返蜀道路被吴军完全阻断,黄权军队无法返回蜀地,因此他只好率部投降了魏国。

蜀国司法部门依照律法,要抓捕黄权的家人,刘备却替黄权辩护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于是下令不许伤害他的家人,还要妥善安置。可见刘备在经历夷陵惨败后,是做了自我检讨与深刻反省的,也从侧面看出刘备对人才非常地爱惜,当年“三顾茅庐”就是铁证。

刘备并不会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把罪责全都推给下属。所以有世人曾吐槽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也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非常后悔地说道:“悔不听臣相、子龙之言,才导致今天的惨败啊!”

大家不妨回想当年官渡之战后,袁绍处置谋士田丰的态度,再和此时的刘备一对比,就能瞬间感觉刘备的人格魅力是如此地高大上。当年青梅煮酒之时,曹操就明言“袁绍等人都是冢中枯骨,而你刘使君才是当世之豪杰”。这句话背后的含义,现在再来品读,也就不言而喻了。曹操的那句话可谓点睛之笔,切中要害,他看人、看事的本领可谓高明之至。

豪杰不光要能率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也要有容人之雅量,与部属推心置腹,部属必定为你效死力。在那个战火纷飞、充斥着阴谋诡计的时代,君臣之间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分,实属极其难能可贵。而且黄权投降魏国后,并未忘记刘备对自己的恩宠。魏文帝曹丕曾经问黄权:“你背弃刘备,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

黄权义正言辞地说:“我受先主刘备的知遇之恩,定不能降吴,可又无法回归蜀汉,于是前来投降。况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敢效仿古人呢?”可见在黄权心里,刘备是个明主,是值得自己去精心辅佐的,至于投降魏国,实在是迫不得已,也许君臣的缘分就缘尽于此了。

所以在听闻刘备死讯后,黄权的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只不过碍于曹魏群臣之面,黄权不能尽情地表露出来,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为先主刘备祈福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纳兰淳雪是个怎样的人?纳兰淳雪历史原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纳兰淳雪就是乾隆众多妃子中的一员,但是在电视剧中她却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那在历史上,纳兰淳雪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纳兰淳雪还真有历史原型,而且关于她的记载也是不少。纳兰淳雪刚入宫的时候,就非常受到皇帝的喜爱,但是因为孩子方面的原因让她最终失宠,而这个时候令妃又正好出现,所以纳兰淳雪就逐渐推出了核

  • 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与娴妃都是乾隆的皇后,为什么待遇差别如此之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宫廷的皇帝,看似是天下至尊,除了他之外没有别人有更大的权力,但实际上,皇帝同样肩负的是一个国家的重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自己的自由的,例如婚姻。很多皇帝的婚姻都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并非是自己想要的。而在《延禧攻略》当中,乾隆皇帝前后一共有两位皇后,一个是富察皇后,一个是娴妃,但是乾隆对待她们

  • 清朝名将傅恒,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傅恒”这个人物,在热播剧《延禧攻略》当中也是很引人注目了,虽然在此之前可能了解他的人并不多,但是通过一部电视剧,却能够从另一种角度去认识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真实的傅恒自然与电视剧当中会有出入,毕竟影视作品总是会有所改编。那么,真实历史上的清朝名将傅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 正史中三国时刘备的谋士伊籍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三国时期的一些人物吧最近小编有看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内容了,那就是有一位叫伊籍的人,这个人想必大家都没有这么听说过吧,但是如果熟悉蜀国的历史的人应该是听说过的,因为这个人的能力真的不小,那么三国时期的伊籍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继续揭秘看看吧!伊籍这个人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官员,正史中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为什么被否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蜀国大将魏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而这些争议,很大一部分集中在诸葛亮对待他的态度上面。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一直都不怎么待见魏延,甚至还想要杀了他,但是这一点在正史上却不见得是真的。不过,诸葛亮北伐之时,魏延向他提出了“子午谷奇谋”,却被直

  • 孙权什么时间称帝?为什么他比曹丕和刘备晚了那么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严格来说应当是魏蜀吴三个国家建立之后的时间段,但实际上,很多人会把在此之前的,从黄巾起义开始的时间都算在三国的范围之内。三国正式建立的时间,应当在孙权称帝之后,他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称帝的,他称帝是什么时间?为什么相比刘备的221年,曹丕的220年,孙权称帝会晚了那么多年?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而

  • 历史上魏璎珞长什么样子?令妃真实画像大公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在《延禧攻略》中,大家对女主魏璎珞的长相有了比较深刻的讨论。感觉这次女主的长相并不是现在主流美女的标准,而是另有一番个性,难道是按照历史上令妃的长相挑选出来的么?虽然乾隆那个时候并没有相机,但肯定会有画师,那魏璎珞的真实相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难道真的有这么凌厉么。这次就为大家公开魏璎珞的画像,

  • 三国第一美女真的是貂蝉么?三国为什么没记载貂蝉最后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貂蝉到底是不是三国第一美女也没机会去证实了,而且貂蝉这个人物都是虚构出来的。不过在三国中,貂蝉的所作所为绝对算得上是女中豪杰,其实古代四大美女更多是因为她们的所作所为才被大家熟知,而不是相貌。但是非常奇怪的一点是,三国中为什么没记载貂蝉的结局呢?感觉很多女性人物在三国里存在感都非常低,说着说着就

  • 三国李儒算得上顶尖谋士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们其实大家也知道还真的是听到的呀,就好像有什么诸葛亮啊,有什么庞统啊,还有什么司马懿啊,郭嘉啊,还有什么陆逊啊等等,这些谋士都被誉为是顶级的谋士了,但是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只看到一些出名的人了,没有仔细的分析其他的情况了,最近有人在董卓旗下有一位叫李儒的谋士了,那么他到底算不算得上

  • 为什么令妃去世后才被封为皇后?历史上乾隆和令妃真实感情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在看延禧攻略的时候,会发现令妃魏璎珞和乾隆皇帝非常恩爱。不过在正史里,并不是这么回事,乾隆皇帝并不怎么喜欢令妃,而且是等令妃死后才追封他为皇后,如果不是嘉庆当了皇帝令妃是绝对得不到这个名号的。乾隆和富察皇后之间的感情我们都明白,但之后乾隆就真的没有第二个喜欢的人了么?那未免这个皇帝也太专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