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项羽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352 更新时间:2024/1/24 8:41:38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楚汉之争,项羽刘邦之间的较量,我们会发现,刘邦手下的很多人才,在最初的时候,其实都是项羽手下的人,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最后都选择了离开项羽,而后又因为各种原因,加入了刘邦的阵营。这么看来,刘邦和项羽对待人才的态度可能是不一样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离开项羽,那么,他们又是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刘邦为什么就可以留得住这些人才呢?

我们通常会认为项羽在给予人才的福利待遇上远不如刘邦来得那么爽快大方,以致原属于项羽团队里的人才都纷纷跳槽到刘邦团队那里去了。从而决定了项羽一方由强变弱,最终走向败亡的道路。那为何在给予员工的福利待遇上,贵族出生的项羽反而不及草根出生的刘邦来得那么豪爽呢?这难免会让人觉得诧异,我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这其中的玄妙之处。

首先,先来看一下关于项羽出手“小家子气”而刘邦出手“豪爽大方”的历史记载,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处。来自韩信对项羽的评价,韩信对刘邦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刘邦在天下大定后,问群臣自己得天下而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时,高起、王陵等人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英布在背楚投汉后,去见刘邦的相关历史记载说:”淮南王至,上方踞床洗,召布入见,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帐御饮食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从以上三点相关的历史记载来看,似乎项羽出手“小家子气”而刘邦出手“豪爽大方”已成铁证,已无翻案的可能。但是,我认为这三点相关的历史记载只是事物的表象,并非其本质,为何如此说?请听我细细道来。

我认为刘邦之所以能够给人以出手豪阔的感觉,是因为其特别善于给员工“画大饼”,其实有很多都是“空头支票”,甚至可以说是欲夺先予的手段。刘邦平常对员工们特别豪阔,甚至不分彼此,按韩信所言“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封赐特别优厚。但是,到了必要关头,刘邦却可以把当初封赐出去的东西想办法再拿回来。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一带长期对峙,被搞的山穷水尽,就假装为汉使,驰入韩信、张耳的军营,夺了韩信、张耳的印符,带走了韩信、张耳的军队,而让韩信、张耳再重新创业去。

在平定项羽之后不久,就把韩信从“齐王”徙封为“楚王”,而把齐地留给了其长子刘肥。众所周知,齐地自春秋到两汉时期都一直是我国文化最为昌盛、经济最为发达、百姓最为富足的地区,而把韩信徙封到的楚地,主要是今天的江淮地区,虽然这里是韩信的家乡,但是在当时跟齐地比起来的话简直可以是蛮荒地带,地形也远不如齐地险要。

刘邦约会韩信、彭越等共击项羽,韩信、彭越未理会,于是又采取张良的计策给韩信、彭越等人“画大饼”,说待灭楚之后,淮北之地如何如何,睢阳以北至穀城之地如何如何。于是韩信、彭越等这些人就真来了。须知,这些地方原本就不在刘邦的治下,不过是张“空许的大饼”而已,而且刘邦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有了除去他们的心愿。所以,这个不过是欲夺先予的安抚利用手段而已。

所以,刘邦在自身宽裕的时候跟你不分彼此,显得特别仗义。但是,当他自己碗里没有的时候,盯上你的碗里的时候,你也不能显得过于小气。所以,你的碗里的其实还是他的,仿佛是他的银行一样,当初虽说是封赐给你的,其实你终究不过是他的银行下属的一个支行而已。

而那些说项羽封赐吝啬的人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刘邦在平定天下之后,发现如果按照功劳簿对群臣封赐的话,即便把全天下的土地都封赐出去都不够分的(当然这个也有是其平时给员工画的饼太大的缘故)。而当初项羽实际上可供其封赐出去的土地才多么一点呀?其他六国的土地基本上原封封给了其他六国的王族后裔及其功臣了,实际上可供其封赐给自己人的土地真是少之又少。加之,项羽封赐出去的土地不像刘邦那样可以想着法子再重新讨回来。是封赐出去一点就少了一点,所以,难免要拿在手里掂量掂量,印刓敝,忍不能予了。

刘邦在消灭所有异姓王后,与群臣杀白马为盟,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倘若韩信、彭越等泉下有知,闻此盟约,还会觉得刘邦比项羽出手更豪阔吗?

所以说,刘邦就跟今天某些公司的领导一样,之前信誓旦旦地对员工说:“好好干,等这项目完成之后,给每位项目参与人都分车分房。”而起初阶段,也的确有业绩表现好的项目参与人分到了房、领到了车,于是,其他的项目参与人都仿佛看到了希望,更加卖力地工作,终于将项目圆满完成了。可是,当项目甫一完成,刘邦将韩信、彭越等这些大鱼一宰,剩下的小鱼小虾一看,那还再敢有分车分房的奢望,能够领块烧饼就很感激涕零而知足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隋炀帝为什么要西巡?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隋炀帝,你想到了什么?可能大部分人都只与有两个字:昏君。之所以这样认为,无外乎隋炀帝曾经做过的事情。他曾经为了下扬州,命令工人们开凿出一条京杭大运河,这条运河至今仍然还在,并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被冠上了“昏君”名号的隋炀帝杨广,真的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对的吗?隋炀

  • 历史上武则天称帝的国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的传奇故事,很多人都很感兴趣,也有很多人专门研究过武则天的生平事迹,包括她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五品才人,一直到后来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还有她留给后世的那块无字碑。武则天取代李唐王室,将国号改为“周”,即武周王朝,为什么她会选择“周”这个国号?这

  • 张飞和李逵的人物形象为什么很相似?历史上张飞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要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当中最相似的两个人,可能就是张飞和李逵了。毕竟还有传闻称《水浒传》是由罗贯中和施耐庵一起写的,所以出现几位相似的人物也可以理解。不过要是比较两人的比武艺的话,那应该还是张飞会更加厉害一些,其实在《三国演义》当中,张飞虽然是开场的主角之一,但是约到后面戏份越少,最后还死

  • 如何评价明末清初的人物范文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清朝末期的范文程其实这个人的争议很大的,话说他虽然出生于名门,但是这个人做的事情却是一些汉奸做的事情,那么有的人要说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我们又是怎么去评价范文程这个人的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范文程这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名门之后,汉奸之首!范文程,明末不著名

  • 为什么刘禅会这样恨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关羽在当时的地位也算是很有分量的,毕竟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而刘备日后建立蜀汉,关羽也为此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可以说是蜀汉的大功臣。然而刘备死后刘禅即位,对于自己父亲这位好兄弟,刘禅的态度可就让人难免不多想了,他似乎对于关羽有着一种很深的恨意,这又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刘禅会这样恨关羽呢?

  • 盘点那些历史上并不存在的虚构人物,你知道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它即便有很大一部分的历史真实,却也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历史,其中的一部分人物、情节也都是虚构出来的。其实在其他地方,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民间传说中,都有很多虚构出来的人物,然而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这些人物真的是存在过的。那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究竟有哪些很出名,

  • 张飞原本身为土豪,为什么宁愿跟随卖草鞋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汉末三国的刘备,原本家道中落,虽然身为汉室宗亲,最终却不得不沦落到贩卖自己制作的草鞋来维持生活的地步,不可谓不是没落。而他和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故事也同样广为人知,只不过张飞真实的身份,可能很多人并不是特别清楚。其实,真正的张飞在跟随刘备之前,是一个土豪,比之刘备强了很多,然而为什么这

  • 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长久以来,很多人对于秦始皇的印象就是两个字:暴君。很多人都觉得,秦始皇的各种政策、制度,就是为了压迫人们而诞生的,他的各种作为也都让人们对他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但这毕竟都是后世人的说法,秦人自己有没有这样说呢?我们恐怕已经无从得知。但是,秦始皇是不是真的是暴君呢?作为第一个天下一统的皇帝,真实历史的

  • 刘备死后,曹魏一方为什么只有黄权并不高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黄权是蜀汉和曹魏的将领,先是效忠于刘备,后来改投曹魏。他在刘备身边的时候,虽然在后世并不是特别出名,但实际上刘备攻取汉中的主意也都是黄权力劝才让刘备下定决心的,他深知汉中对于蜀汉的重要性。然而他后来却投降了曹魏,这是为什么?在刘备死后,曹魏满朝欢呼,为什么只有黄权一个人并不认为这是一件

  • 历史上纳兰淳雪是个怎样的人?纳兰淳雪历史原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纳兰淳雪就是乾隆众多妃子中的一员,但是在电视剧中她却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那在历史上,纳兰淳雪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纳兰淳雪还真有历史原型,而且关于她的记载也是不少。纳兰淳雪刚入宫的时候,就非常受到皇帝的喜爱,但是因为孩子方面的原因让她最终失宠,而这个时候令妃又正好出现,所以纳兰淳雪就逐渐推出了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