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最厉害的10位谋士排名,魏国独占5席

三国最厉害的10位谋士排名,魏国独占5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81 更新时间:2024/1/17 19:30:18

三国里的谋士最容易让人们津津乐道,因为他们身上都有着一些传奇色彩,而且斗起来使用的计谋也是非常精彩。其实古代打仗除了兵法战术以外,更多的是要学会揣摩人心,如果你懂得对方是怎么想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如果我们按照三国演义里给各位谋士做个排名,前10位的会是谁呢?魏国综合还是最强的,能独占5个名额。

10、陈宫

陈宫本来跟曹操是旧相识,但他看不惯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的做事风格,离开曹操后投奔了吕布。吕布在陈宫的辅佐下,击败过曹操,也击败过刘备。陈宫先后帮吕布夺得兖州和徐州。

曹操攻打下邳时,陈宫让吕布带兵去城外驻扎,自己在城内驻扎,形成两面互补之势。但吕布不肯听从陈宫的建言,反而怀疑陈宫。最终吕布被曹操击败,命陨白门楼,陈宫宁死不降,也被曹操所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9、法正

法正,蜀汉后期仅次于诸葛亮的谋士,在《三国志》中被陈寿赞为蜀汉的“郭嘉”。法正以善用奇谋著称,深得刘备器重。法正最厉害的一条计谋就是攻取汉中,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

刘备攻打汉中时,法正用了“声东击西”之计,把蜀军分为十队,轮番攻击汉中周围的魏军,魏军根本不知道蜀军的主力在什么地方。夏侯渊派出一多半的兵马去支援张郃,自己的大营空虚。法正抓住机会,命令黄忠果断出击,夏侯渊被斩,导致曹魏军心大乱,被蜀军击败。

8、庞统

“凤雏”庞统,跟“卧龙”诸葛亮齐名。庞统出仕后,鲁肃曾经把他推荐给孙权。孙权看见庞统后,觉得这个人实在太丑了,就没有用庞统。刘备占领徐州后,庞统投靠了刘备。经过几番周折,刘备发现了庞统的才华,开始重用庞统。

庞统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刘备夺取西蜀。就战略问题,庞统向刘备献上了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取其中计,斩杀了蜀中名将杨怀、高沛,直逼成都。刘备让诸葛亮带着张飞、赵云打下了江州、江阳。眼看就要取下西蜀时,庞统在雒城被流矢射中,不幸身亡。

7、荀攸

荀攸,曹操的“谋主”,荀彧的侄子。荀攸生前曾写下奇策十二计,可惜后来失传。荀攸被称赞为“经达权变、算无遗策”,他心思缜密,考虑事情非常周全。曹操听从荀攸的计谋,先后击败了张绣和吕布,为之后争霸天下打下了基础。

袁绍攻打曹操时,派大将颜良包围了白马。曹操救援白马时,荀攸认为不能直接去打颜良。应该佯装攻打袁绍后方,袁绍肯定会出兵支援后,从而无暇顾及白马。曹操听从了荀攸的建议,把袁绍主力引开后,命关羽率轻骑兵突袭白马,斩杀了颜良。

6、鲁肃

鲁肃,三国时期东吴的著名谋士,他跟周瑜是至交好友。建安二年,鲁肃投奔了孙权,并给孙权提出了占据江东,争霸天下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了孙权的赏识。赤壁之战时,东吴大部分文臣武将主张投降,鲁肃和周瑜力排众议,坚持跟曹操决战。

周瑜死后,孙权任命鲁肃代周瑜职务,统领吴军。鲁肃一生虽然没有奇谋,但是他极具战略眼光,也坚持“联刘抗曹”的战略方针。周瑜死后,鲁肃成为了维持东吴、西蜀联盟的重要人物。鲁肃要是不死,孙权就不会对关羽痛下杀手。

5、司马懿

受现在的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司马懿是三国第一谋士,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司马懿绝对算是一流谋士,但他除了隐忍大半辈子,熬死了曹操、曹丕,最终利用家族势力夺魏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

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手中有五倍于诸葛亮的兵力,十倍于诸葛亮的粮草,却一直被诸葛亮压着打,只能被动防守,根本不敢主动出击。马谡失街亭那是曹真和张郃的功劳,跟司马懿无关。

4、郭嘉

郭嘉,字奉孝,近来被一些人捧上神坛。郭嘉少年时就足智多谋,早期曾经投靠过袁绍。但郭嘉看出袁绍无能,成不了大事。后来由荀彧的举荐,郭嘉投靠了曹操。官渡之战前,袁绍送信羞辱曹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大大鼓舞了曹操的斗志。

曹操跟袁绍在官渡决战时,孙策有偷袭许昌之意,但是郭嘉认为孙策性格太硬,平定江东时行事狠辣,必为仇家所害。不久后孙策果然被刺客所杀。郭嘉如此天纵之才,可惜英年早逝。曹操赤壁大败后,痛哭道:“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3、贾诩

贾诩被称为“毒士”,此人心机极深,非常善于揣摩别人的想法。贾诩历仕董卓、张绣、曹操、曹丕,因为在曹操立世子的过程中贾诩帮助过曹丕,因而得到了曹丕重用。贾诩最后被封为曹魏大司马,七十七岁病逝,堪称一代奇才。

贾诩最为经典的一条计谋就是离间马超、韩遂。曹操潼关战马超时,前期吃了点亏。此时贾诩献上一计,给韩遂寄去了一封有明显涂改的书信。马超知道后,怀疑韩遂跟曹操勾结。在这条计谋中,贾诩没有用说客,也没用金银财宝,只用了一张纸,就轻松击碎了马、韩两家之间几十年的信任。

2、荀彧

荀彧对曹操来说有多重要,就像诸葛亮对刘备来说有多重要。没有荀彧,曹操就不可能顺利的统一北方。荀彧出身名门,少时便被誉为“王佐之才”,曾经在袁绍麾下任职。荀彧看出袁绍难成大器后,毅然投靠了一无所有的曹操。

荀彧长期坚守在曹魏的后方,较少亲临战场。有了荀彧这样的人坐镇后方,才能让征战四方的曹操没有后顾之忧。曹操麾下谋士很多,但是曹操却将荀彧视为师长,对他敬重有加。曹操一生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决策,都或多或少有着荀彧的智慧。“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荀彧的主意。

1、诸葛亮

很多人不了解历史,偶然间看到几句断章取义的话,就认为三国演义过度美化诸葛亮,诸葛亮其实是个无能之辈。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首先说一个硬件,诸葛亮是唐宋两朝的武庙十哲之一,他能跟白起韩信等人平起平坐。这一点哪一个三国谋士、武将都比不了。

先看诸葛亮的战略目光和内政能力。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他那千古流传的“隆中对”,对当时一无所有的刘备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可诸葛亮在之后的二十几年里,一步步帮助刘备实现了这个梦想。刘备夷陵大败后,蜀汉元气大损,诸葛亮独自撑起蜀汉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用了五年时间,收拾了刘备留下的烂摊子,还拉出了一支可以硬撼曹魏的蜀军。

再看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诸葛亮每次北伐,曹魏都如临大敌。曹叡直接在汉中一带堆积了二十几万兵马,而且每次都是派曹真、张郃、司马懿这样的一流大将以迎战诸葛亮。曹魏有着五倍于诸葛亮的兵力,十倍于诸葛亮的粮草、人口,可每次都被诸葛亮吓得不敢轻易出战。尤其是后期司马懿掌兵之后,他除了靠粮草拖垮诸葛亮,司马懿一次也没正面赢过诸葛亮。

诸葛亮的《出师表》被放在课本中,让后人学习;成都的武侯祠中,诸葛亮受后人的香火供奉。为何诸葛亮受到了中国人万世景仰?因为他的才智,因为他的忠义,因为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失败的项羽为什么还能得到后世的青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时候,成王败寇,人们会记得成功的人,第一名,却连第二名都很难记住,更不要提失败者了。但是,项羽却是一个例外,就连司马迁都把他当做一个帝王来记叙,更不用提无数的后世人。那么,项羽作为一个失败者,到底有着什么样吸引人的地方,能让后世如此青睐?两千多年前,在一个叫“垓下”的地方

  • 彭羕得到庞统重用,为何最终被诸葛亮铲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彭羕其实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还是有点点陌生的,其实更多的时候听说这个人的还是很少很少的,最近不少的网友都说了,其实作为庞统还是有经常性的有举荐过彭羕的,但是到最后也还是被诸葛亮给铲除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可别错过了,欢迎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彭

  • 孔融为什么留下了不孝的名声?孔融不喜欢曹操为什么还要跟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孔融让梨让我们知道孔融是一位非常懂得谦让的人,但是孔融被杀的理由却是不孝,孔融到底做了什么呢?其实孔融也算是一位大才子了,但是嘴巴实在太过厉害,简直把冷嘲热讽做到了机制,而且对象还是曹操。但很奇怪的一点是,孔融既然不喜欢曹操为什么他离开他呢?最后还因为惹恼曹操直接被杀,这一生也是非常不值得。在三国时

  • 蒋干真的有那么蠢吗?真实的蒋干是什么样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蒋干这个名字,就算有人不熟悉,但是一提起赤壁之战时,周瑜用反间计除掉蔡瑁张允,可能就想起来了,蒋干就是那个给曹操传回消息的人。在整部小说中,蒋干就出场过两次,而且两次都给曹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以说,整个三国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猪队友了。但是,毕竟是小说,真实的历史上,蒋干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 历史上第一位西行取经的僧人不是玄奘,竟然是"八戒"?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一说到“西天取经”,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人物必然是玄奘,受《西游记》的影响,我们对他的几个徒弟也是了如指掌,尽管是虚构出来的,但是非常受欢迎。但真实历史上,玄奘可不是第一个取经的僧人,而是“八戒”。这个八戒可不是唐朝的八戒,而是三国的,他本名朱士

  • 辛弃疾只有五十多人,为什么敢袭击数万人的敌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所熟悉的辛弃疾是什么样的?或许他的名字前面会被冠上“词人”的称呼,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了解到的,是一个一心想要收复山河的文人。但事实上,辛弃疾并不只是个“文人”,他是真实带领过起义军反抗金人的“武将”,生活的挫折并没能磨灭他对于心

  • 罗贯中为什么要神话诸葛亮?历史上的聪明人都是被吹出来的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看完三国演义再看看正史,甚至有人怀疑罗贯中和诸葛亮有血缘关系了,为什么罗贯中在三国里要这样神话诸葛亮的能力呢?可能诸葛亮算是三国里最被高估的人了。毕竟罗贯中是把蜀国当做主角再写,其实蜀国每个人物名字都很响亮,不过历史上的聪明人也有很多,难道也都是被作者给吹捧出来的么?实际上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每个人都

  • 一个让李世民、李治和武则天都头疼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唐朝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虽然是亲王,可是总是不干正经事,像一个市井无赖的混混一样,一直在给皇家丢脸。他家中几任皇帝,没有一个愿意管他,都是放任自流。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后世却都在猜测,他这才是大智若愚,在那个时代,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活得长久。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李世民最小的弟弟叫李元婴,虽然是亲

  • 如果看守街亭的不是马谡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马谡与诸葛亮的关系非常之好,然而诸葛亮却因为马谡没能守住街亭而斩杀了他,多年以来很多人一直都在这件事情上寻找原因。其实不论怎么找,都是想要说明,马谡的死不单单是因为丢失了街亭。的确,要说杀马谡没有其他原因,恐怕很多人也都不相信。那么,他又为什么会派马谡前去?如果不是马谡看守街亭,结果会怎样?想必大家

  • 郭嘉庞统周瑜如果没有早死,三国历史会不会被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即便知道历史无法重来,我们也还是会对它做出一些假设,假如某个能够影响当时局势的人没有那么快死去,会不会对将来的走向产生影响?就比如三国时期几个英年早逝的人物,郭嘉、庞统、周瑜,试想,如果他们没有那么早就因为一些原因死了,又会对日后的三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然而也是个英雄气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