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良为什么要选择留地作为自己的封地?

张良为什么要选择留地作为自己的封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1 更新时间:2024/1/18 21:44:33

话说西汉建国之后,对于有功之臣,刘邦自然是要论功行赏,即便我们知道他最终杀了不少功臣,但是在最开始,他却不能这样做。在封赏的时候,韩信萧何等都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和赏赐,而轮到张良的时候,虽然刘邦想要给他齐地万户侯的爵位,但是张良却拒绝了,只要求在留地封侯即可。那么,张良为什么要选择在留地呢?

张良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称帝后,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文武百官济济一堂,觥筹交错,君臣同乐。汉高祖问大家:“你们实话实说,为什么我能夺得天下,而项羽会失去天下?”群臣议论纷纷,说法不一,刘邦听后微笑着说:“众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我拥有张良、萧何和韩信这三位人中豪杰。”刘邦在提到他最得力的三大干将时,把张良排在了首位,可见张良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汉六年正月,刘邦对有功之臣依次进行封赏,韩信为楚王,萧何为酂侯,并担任相国,食邑皆超过万户。轮到张良时,刘邦却说:“张爱卿,你可以在齐国属地任选三万户作为食邑。”此话一出,君臣哗然,都向张良投来羡慕的目光。对于文官武将来说,封万户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更何况是在齐地自选食邑三万户,这是多大的恩宠和荣耀啊!然而,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如此好事,却让张良婉言拒绝了。

张良说:“韩国破灭后,臣已沦为一介布衣,好在皇上不厌弃,留在身边,臣已感到非常满足。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请陛下收回成命吧!”

留地是张良与刘邦相遇的地方,也是刘邦起兵的地方,张良主动要求去留地,一则表明了自己没有野心,二则表明了对刘邦的感激。刘邦当然爽快地答应了张良的要求,封他为留侯。

从那以后,张良便很少问及政事,称病杜门不出,过着隐居似的生活,行“道引”、“辟谷”之术;扬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张良的急流勇退,使他避开了残酷的政治斗争,也为他赢得了身前身后名。

作为开国皇帝的刘邦,他对跟着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伙一直心存芥蒂,尤其是那些手握重兵,声名远播,功高盖主的大臣。事实证明张良的选择是正确的,不久,韩信就被控谋反,贬为淮阴侯,最终被杀死在长乐宫钟室内,还致使三族被诛,血染长安。而萧何尽管事事小心,诚惶诚恐,谨慎恭敬,但仍免不了一场牢狱之灾。唯有张良置身事外,毫发未伤,逍遥快活。

纵观中国历史,有多少人能拒绝权利、地位和金钱的诱惑,做到功成身退呢?因此大多数的有功之臣都不得善终,不是身败名裂,就是身首异处,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下场。可以说,张良拒封万户侯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他算是真正看透了功名利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良和诸葛亮相比,谁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谋士总是一个动乱的时代里很受欢迎的角色,比如秦汉时期的张良,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这两个人物虽然并不是同一时代,但是由于都拥有出色的智计,因此都会多次被提及,并且会放在一起做一些比较。那么,综合两个人的生平来看,究竟谁会更厉害一些呢?历史上张良和诸葛亮都是旷世奇才,张良辅佐刘邦成就统一大业,诸葛亮助

  • 吕雉为什么要劝阻张良修道?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刘邦想要让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代替吕雉的儿子刘盈成为太子的时候,吕雉找到张良请他帮忙,张良将当时颇有名望的商山四皓请过来,以此打消了刘邦的念头。其实这时候,张良已经隐居辟谷修行了很久了。但是在刘邦死后,吕雉还亲自劝阻过张良,辟谷伤身,希望他不要再这样做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关于张良为什么会答应吕雉帮

  • 诸葛亮为什么在出师表里单独推荐向宠?向宠为什么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的出师表我们大家都非常的熟悉,诸葛连在里面推荐了很多能人给刘禅用,一种武将只提到了一位就是向宠。不过向宠的名气实在太小了,可能大家都没听说过这个人,那这个向宠到底有什么能耐让诸葛亮这么重视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蜀国已经人才匮乏,能带兵打仗的人也不多了,所以也只能在剩下的人当中选出一个

  • 张良为什么要帮助吕雉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的皇后吕雉一直痛恨戚夫人,自然也不喜欢她的儿子刘如意,以至于在刘邦死后,她就找机会对戚夫人下手。而在刘邦还在世的时候,曾经有意要废掉当时的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吕雉想办法找谋圣张良帮忙。那么,身为刘邦的谋臣,张良为什么最终会帮助吕雉呢?汉朝的张良是刘邦手下重要的谋士,他不仅帮助刘邦平定了天下,而

  • 张良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都对古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开创了丝绸之路的西汉更是如此。西汉由汉高祖刘邦建立,在辅佐他称帝的人群中,有一个明哲保身,能够在刘邦斩杀功臣的时候独得善终,这个人就是谋圣张良。人也终有一死,那么在张良死后,他的两个尚存于世的儿子又是什么结局呢?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和项羽趁势而起。

  • 孙权后期执政犯了哪些失误?孙权做的这几件事备受质疑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活的比曹操和刘备都要长,这也和他自身的性格有关,不急躁做事有条不紊。但是孙权在执政的后期却犯下了几个失误,让他的能力备受质疑,其实孙权的性格让曹操也是很欣赏,但是孙权自身能力有限到了后期好像对人的防备心越来越重,两个争储的孩子都被废掉了,可见孙权当时已经看不惯因为立储给东吴带来的巨大动荡,只是可

  • 明朝大将徐达怎样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徐达可能很多网友都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情况了,但是其实对于这个人有的人还是非常的清楚的,因为他好像和烧鹅有关,而且导致他死的情况就是因为烧鹅,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徐达,明朝开国第一武将,字天德,濠州 (今安徽凤阳)人,出身于农家。徐达谋略过人,治军严明,智勇兼备

  • 诸葛亮的计谋大多都靠谎言?为什么对手还会屡次中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应该算是我们最熟知的军师谋士了,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几乎就是半神的设定,没有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但是仔细看看诸葛亮的计谋很大一部分都是靠谎言来偏对手,那这个含金量会不会就低了一些呢?其实诸葛亮能够在强大的魏军面前不落下风已经相当厉害了,而且兵法讲究一个兵不厌诈,上别人的当总不能怪别人吧。生活中,

  • 张良为什么要阻止刘邦进行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分封这件事,对于一个国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我们从秦国的历史就能看出来。秦国最初就是周朝的诸侯国,后来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直到结束了纷争,统一全国,也正如此,秦国实行了郡县制而不是分封。然而,在与项羽的交战中,刘邦却想要实行分封制度,幸而被张良及时阻止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张良为什么要阻止刘邦呢?

  • 张良的老师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学习一些东西,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变得更好,因此如果有条件,很多人都愿意多学习一些知识来丰富自己。无师自通的人当然也有,而且相比较起来这种人会更厉害,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有这样一位神秘的老师,他的学生是千古谋圣张良,可他自己只出现在人们的猜测之中,他是谁?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张良,汉初三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