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和萧何是什么关系?萧何是怎么发现韩信的?

韩信和萧何是什么关系?萧何是怎么发现韩信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593 更新时间:2024/2/8 20:51:18

韩信萧何被后人称为是知己,当年韩信在项羽和刘邦的手下都得不到重用,但是萧何却发现了韩信的潜力,所以极力在刘邦面前推荐韩信。最后也证明了萧何的眼光的确看人很准,但最后杀死韩信的也是萧何这就有点讽刺了。为什么萧何不帮助韩信反而还要把他给除掉呢?在萧何眼中刘邦还是值得为他效力的人,所以两人虽然是知己在刘邦明显对萧何来说更加重要一些。

之前韩信从未打过仗,萧何也从未带兵打过仗,不怎么懂军事,他怎么就知道韩信是一个能统帅三军的将才,而且还让刘邦筑台拜将,把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他呢?我试着来解读一下。

第一,韩信小时候的表现让萧何对他刮目相看。

韩信在和萧何的交往中,萧何肯定知道了韩信小时候的事情。比如他受淮阴屠夫胯下之辱的事,还有他把自己的母亲安葬在最开阔的地方,便于有庞大人马祭拜的事。这些事,让萧何看出韩信是一个从小就有大志向,同时又有强大忍耐力的人。在当时人们的价值体系中,大志向和忍耐力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评判尺度(比如陈胜从小就有功名心,张良就受过忍耐力的考验),因此萧何认为韩信不是一般的人。

第二,韩信丰富的学识让萧何对他很是佩服。

韩信小时候肯定读过不少兵书,因为他小时候虽然家贫,但经常带着剑四处晃荡,到有钱人家蹭饭吃,可能是这样,让他接触到不少兵书。不过因为他成名后,对这些事守口如瓶,历史上就没有过他学习的记载。他既然读过兵书,他在和萧何交往的时候,肯定极力向萧何展示自己的才学。萧何虽然不懂军事,但是他和张良陈平这样的人有交往,知道韩信说的是比较靠谱的。

同时,韩信是一个长得很高大强壮的人(淮阴屠夫羞辱他时,曾有“若虽长大”的话。韩信最先在刘邦那里,犯了事,要被杀的时候,也有“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的话,可见韩信确实很高大强壮),因此,这样能文能武的人,是最适合当将军的。

第三,韩信在项羽那里呆过的职场经历让萧何极为看重。

韩信曾经在项羽那里呆过一段时间,而且是项羽的秘书那一类。他给项羽提过很多建议,但项羽都没有采纳。最后韩信才离开项羽,投奔刘邦。这一段经历,让萧何极为看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以说,在刘邦的阵营里,韩信是最了解项羽的人,差不多相当于“潜伏在项羽身边的间谍”。那时候,刘邦面对的对手,主要是韩信,其余六国诸侯都不足道。如果让韩信带兵,凭着他对项羽的了解,一定能够制定针对性的战争方略。所以,让韩信带兵,是没有错的。

第四,韩信比刘邦所有的将领都强。

刘邦虽然起兵,打下了一些地盘,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因为韩信的咄咄逼人,刘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身边的将士都在逃跑。这时候,刘邦极需要有个大将来统帅三军,提振士气。这样的大将不可能去别的地方找,只可能内部开发。周勃曹参、樊哙、灌婴卢绾这些人,就是刘邦身边的将领。这些人是从小跟着刘邦混的哥们儿发小,萧何对他们知根知底,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水平。而韩信和他们显然不一样,显然都比他们强。萧何就算并不确定韩信真能打胜仗,但如果一定要选个大将来稳住局面的话,肯定只能选韩信。

因此,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了韩信(就算他自己有犹豫,他也要极力推荐,他不能让刘邦心中有犹豫),而历史证明,萧何的眼光是不错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原本多疑,为什么会相信庞统的连环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赤壁之战是三国局势的奠定基础,这一战之后,三国基本确立了下来。很多人都对《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津津乐道,在赤壁之战开始之前,庞统因着鲁肃的关系,被周瑜推荐给了蒋干,蒋干又把他推荐给了曹操。曹操爱才若渴,对庞统的态度与孙权和刘备大不相同,庞统也就趁势吧连船的方法告诉了曹操。其实当时,曹操身边也有人看出来

  • 为什么李世民敢造反,朱棣却不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时期,因为有了玄武门之变,才有了李世民的皇帝之位,才有了贞观之治和“盛世大唐”。虽然说李世民皇帝的位子得来的不正当,但是也不可否认,他的确是一位好皇帝,敢于挑起天下的重任,不论他造反的初衷是什么。而明朝时期,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两人,却与李渊和李世民,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李

  • 自封汉中王之后,刘备为什没有给诸葛亮升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会认为,诸葛亮在刘备心中地位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三顾茅庐才请出来的大才,又有“卧龙”的绰号,还没出山就已经有隆中对三分天下的大规划,自然是不得不让人敬佩的。的确,在出山之后,诸葛亮也给刘备提出过很多正确的建议和谋划,正是因为有了他,刘备的路才不至于太过坎坷。但是,在刘备

  • 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三国第一军师?郭嘉不死赤壁之战吴蜀根本赢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虽然郭嘉和诸葛亮从来没有正面交过手,但是因为有了这个说法,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因为诸葛亮怕郭嘉所以才选择不出山,那实际情况真是这样么?郭嘉是在207这一年中染疾病逝的,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这样看的话诸葛亮出仕年纪的确比较晚,但是

  • 狄仁杰对武则天有多重要?武则天的四个字揭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得益于各种影视和文学作品的传播,狄仁杰的形象现在也算是深入人心,不管是后世的虚构,还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狄仁杰对于武则天来说相当重要。这种重要到了什么地步呢,狄仁杰死后,武则天悲痛不已,只说了四个字,就足以表达出狄仁杰的地位,不仅仅是对武则天,更是对整个朝堂。那么,究竟是哪

  • 千古一帝是什么意思?哪些皇帝能被称为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千古一帝最早是用在秦始皇身上的一个词,形容秦始皇是文武双全的出色帝王,简直是要一千年才会出现一位。毕竟秦始皇是第一个完成全国统一的皇帝,在这方面的就成还是非常高的。不过历史上能被叫做千古一帝的皇帝也并不是只有秦始皇一位,还有很多好皇帝的贡献不逊于秦始皇,一起来看看这些同样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你都知

  • 姜维和诸葛亮谁更厉害?两人北伐战绩对比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续接过北伐的旗帜,帮助蜀汉以攻代守。不过姜维北伐的战绩似乎要好过诸葛亮,诸葛亮六出祁山大部分都是打了败仗,也没给当时的局面带来任何改观。那为什么姜维北伐却能获得一定成效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姜维北伐时使用的战略到底是怎样的。其实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可能还真不如姜维,只是在演义中被夸

  • 刘备逃亡的时候为什么要带上百姓?反而丢妻弃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的人品,你认为如何呢?《三国演义》中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仁义仁德的形象,但是其中毕竟有不少水分,为了将刘备的形象树立得更好,才会这样写。书中有很多事情,用来说明刘备的仁义,比如逃跑的时候也要带着百姓一起跑。但问题是,百姓是带上了,刘备自己的妻儿呢?一边说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边又敬佩丢弃家人的刘备

  • 夏侯惇和关羽谁厉害?两人历史中有交过手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夏侯惇可以说是曹操早期身边最厉害的将领,夏侯惇年少便以英勇著称,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如果拿夏侯惇和关羽进行比较的话,两人到底谁会更强一些呢?如果是根据演义当中的记载来看,那无疑两个夏侯惇可能都打不过一个关羽,毕竟在演义当中关羽就是战神一般的人物。那如果是放到正史当中进行比较的话,结果又

  • 司马懿为什么要灭曹爽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一向被看做是老谋深算的代表人物,司马家族最终能够称帝,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司马懿活得足够长,他的所有的对手,那些他没有办法下手的人,都一个一个的病死了,接下来,就到了他需要动手的时候了。曹爽是曹真的儿子,也是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一大障碍,既然是障碍,那么他自然需要想办法将他除掉,于是就有了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