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杀人无数,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尊敬他?

项羽杀人无数,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尊敬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9 更新时间:2024/1/17 8:00:40

我们一般都很不喜欢那种不把其他人的生命放在心上的人,在古代,这种杀人无数的人一般都会让人觉得厌恶,可凡事也总有例外,就比如项羽。史书中的他曾经屠城杀降,这样的人一般来说戾气会很重,也很难招人喜欢,可偏偏有非常多的人崇拜项羽,这又是为什么呢?

谈起中国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有不少人会想起“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和“大风起兮风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刘邦。项羽的凶横跋扈和英勇盖世,刘邦的贪婪好色和忍辱负重,都令世人回味和叹息

有不少历史典籍记载项羽嗜杀成性,动辄屠城。仅新安城外就坑杀秦兵降卒二十万,二十万条活生生的人被活埋,留下数十万甚至上百万者痛失丈夫儿子的亲人断肠,更甚者一把火把积累着天下无数珍奇与千万能工巧匠的心血之作——阿房宫付之一炬。时间的力量也不能掩盖项羽的凶横跋扈的事实,尽管在不少世俗的眼里项羽是个英雄、是个君子、是个好男人。

为何不少人的眼中项羽会是另一番形象,高大威猛,君子般深入人心,那就不得不提项羽人性的另一面:英雄盖世。项羽生就高大威猛,有破釜沉舟之气概,非一般所不能比也。项羽一生只痴情与一个女子——姬;项羽讲义气,重感情,秦兵在战争中伤害了他心爱的将军和手下,项羽一怒之下活埋了20万秦降兵;项羽实在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真正的男人,叱咤风云、爱憎分明,“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万楚兵终灭秦”说的就是项羽。

而在争夺帝王的战场上,在乌江畔,项羽失败了,但不少人将其视为孤独悲壮英雄的展现。我曾看到有人这样的讲诉他心中的英雄:乌江畔,项羽拼尽最后一兵一卒,面对敌人的千军万马,他自刎而死!他高贵的身躯挺拔地前倾着,那是挥不屈的悲壮啊!地上躺着他的女人,西楚霸王失败了,不过他是一个完美的男人!沙场上他勇猛无敌;对于心爱的女人,他多情无双;可谓侠骨柔肠!这样的男人最终肯定不会胜利,是因为他没有刘邦的狡诈卑下厚颜薄情。刘邦是站立着,胜者为王,全天下的人都匍匐在他的脚下,但他不是一个完美的男人。

再来谈谈刘邦的人性的双重面。刘邦,沛郡丰邑人,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也就是刘三,平头百姓一个,武不能武,文不能文。但历史就是那样地嘲弄人,一个英勇的贵族就这样败给所谓的小人般平民。

话说刘邦,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可以随意的变化自己的面目,——而把自己的真实心意深深的隐藏在心中!无疑,在玩弄权术、笼络人心方面,刘邦已经深得要领。脸皮要厚、心地要黑、手段要狠、嘴巴要甜、要会演戏和表演,刘邦都做到了。刘邦做亭长的时候赖账、欠钱,戏弄民女,在他进入关中的时候就全变了。他约法三章,对阿房宫里的财务和美女秋毫无犯,老百姓和秦国的旧臣一片欢呼。

可怜的项羽尚且以为是刘邦对他的忠诚,范增却越发的看出了刘邦的不简单,可惜项羽不听范增的。刘邦手下智囊三千,张良萧何韩信个个都是才能出众之辈。刘邦从赖账、欠钱、戏弄民女到约法三章,不难看出刘邦人性的双重性。

在我看来,有些人推崇项羽,因项羽感到自己领军的失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乌江自刎是一种大英雄的气概,其实不然,此举正是其过于自大的表现,打个败仗有怎么了,你项羽又不是没有败过,如果他坚强一些,聪明一些,带好心爱自己的女人,渡过乌江,甚至卷土重来,那又有何不可?

古诗云乌龙骓都不不好意思过河,我还有什么颜面渡江,真是笑话,一个盖世的英雄竟然为一匹马所困扰,竟然为颜面所困扰,他还算完美吗?如果说是完美,只能说他死了有利于刘邦统一国家,减少了百姓连年惫站的痛苦。

正所谓:兵家胜败事不欺,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而我眼中的刘邦,历史上成功的皇帝不是刘邦一个,政治本来就是阴险的,“无毒不丈夫”也多指善用诡计之人,能够忍辱负重之人,必有野心!其人格常为世人所不耻,无情无义,无父无妻,所谓生死与共,也是一种利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邦虽将心机之术玩弄得出神入化,但也不可不说,是时代环境的一种生存之计。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项羽为什么要将自己麾下唯一一个谋士赶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在战乱中的某一方首领来说,谋士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很多人比之首领自己来说,更加专注于研究如何用策略战胜对手,并且能在很多时候用计策与对手抗衡。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一方的谋圣张良自然不必说,项羽这边的范增却没有张良那么好的命,原本应该与项羽情同父子,最终却被项羽赶了出去,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项

  • 诸葛亮有用过缩地术么?缩地术是否真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当中是一位传奇人物,不仅懂得天文地理还精通发明创造,不过今天要讲述一个比较奇幻的东西就是缩地术。据说诸葛亮就精通缩地术,在北伐时期还用过一次,戏耍了司马懿。当然缩地术一般只存在于奇幻小说或者影视剧里面,诸葛亮要是会估计打仗也就无敌了,其实古代能制造出神乎其技的东西基本都是人想象出来的

  • 项羽为什么不适合当皇帝?为什么能打天下却不能坐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似乎是一个天生的霸王,他不爱学习那些文字知识,却也因此保留了自己最纯真的思考,没有被其他人的学习经验所干扰,他又力能扛鼎,仿佛就可以举起天下的重担一样。但是综合起来看,他却又是一个适合征战的霸王,而不是能治理国家的帝王,这又是为什么呢?历史上很多人将项羽称为“英雄”,&l

  • 《垓下歌》与《大风歌》,两位帝王级人物的不同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霸王项羽的《垓下歌》,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也许是无心的吟唱,却成为后世或悲叹,或称颂的寄托。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单纯地读起来,或许韵律齐整朗朗上口,但是如果再加上故事背景,那其中的意味便会在吟诵的时候不由得涌上心头。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两首诗歌代表的不同人生。《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

  • 历史上最有智慧的TOP5谋士,诸葛亮上不了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谋士可能三国时期的人物大家最为熟悉,诸葛亮、荀彧、郭嘉和司马懿等人都算是非常厉害的战略家。不过放眼整个中国历史,厉害的人很多,但是拥有独一无二的智慧的人并不多。下面就为大家做一个历史上最具智慧的TOP5谋士,这里指的就不仅仅是一般的谋士了,而是自身拥有很高智慧能被后人敬仰,并且有遗留作品的大师,

  • 三顾茅庐迎出卧龙之前,是谁在帮助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才终于将这位被誉为卧龙的人才请出山辅佐自己,但是在这之前呢?先不说行军打仗出谋划策吧,刘备也需要一个能为他跑跑腿,游说其他人,代替他出使的人物。他当时也的确有一个处理事情十分妥当,为他鞍前马后的谋臣,这个人是谁呢?刘备在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参加“革命&rdq

  • 少年时期的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很多人了解的刘备,都是从他准备做一番事业的时候开始的,几乎很少涉及他的年少时期。《三国演义》里面自然是没有,但是《三国志》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提及。那么,我们能够从中获取到哪一些关于刘备的信息呢?他少年时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得十分婉转,他说刘备专爱结交豪侠,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 荆轲刺秦失败,这个人是重要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荆轲刺秦的事情,看似主角是荆轲,但其实在这背后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他发起了这次事件,也是他,间接导致了荆轲的失败,这个人就是曾经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那么,为什么说是燕太子丹造成了荆轲的失败呢,我们这就来仔细说说。说起荆轲刺秦,大家都不陌生,大多数人认为荆轲是一位勇士,虽刺秦失败,但也凸显了不怕死

  • 朱元璋斩杀功臣时,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敢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朱元璋斩杀功臣,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明朝建立之后,众多功臣都死在了朱元璋手下,典型的卸磨杀驴。然而,除了研究这件事情本身,很多人可能还有疑问,看到朱元璋向别人下手,为什么其他人无动于衷,自己辛苦征战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就没有人起兵造反呢?朱元璋可谓千古布衣皇帝第一人,从幼童时代父母双亡

  • 黄忠跟随刘备时到底多少岁了?黄忠算老来成名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在三国演义里,黄忠跟随刘备时已经60多岁,这在当时已经算长寿老人等着回家养老了,竟然还能带兵打仗而且屡建奇功,所以这个地方的真实性也有所怀疑。不过感觉黄忠是一位非常低调的人,虽然立过很多功劳但是官职一直也不是很高,可能是黄忠并没有对这些头衔很感兴趣。要说黄忠老来成名可能并不是很准确,因为黄忠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