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关羽张飞面对徐庶和诸葛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

为什么关羽张飞面对徐庶和诸葛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00 更新时间:2024/2/14 13:55:35

说起来,古代的文臣和武将相互之间似乎总是有一种隔阂,就算是能够相处得好,之前也可能会有一些摩擦,比如廉颇最开始就看不起蔺相如,而三国时候的张飞关羽就不喜欢诸葛亮。可是他们却对同样是文官谋臣的徐庶是另一种态度,这就让人不理解了,究竟是武将对文臣不屑的态度,还是他们本身对诸葛亮的偏见呢?

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孔明先生出山,转年,曹操派遣夏侯惇杀奔新野。刘备把两个兄弟召集在一起。问:二位贤弟,夏侯惇引兵到来,应该如何迎敌呀?张飞说道:可派遣孔明前去迎敌呀。刘备说:智赖孔明,勇须二弟啊。这段对话看出,张飞、关羽对孔明心中多有不服。后面孔明出场也看出了这一点。他说:但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剑印。

事实上,关羽是一个傲人,张飞是一个狂人。刘备三顾茅庐,两个兄弟大雪天在门外面忍着孔明摆谱,心中自然是老大不痛快。所以诸葛亮后来虽然通过几场战役让关张二人了解了自己的才能,但始终不能让二人心服口服。为了彻底让关羽折服,赤壁之战之时,孔明还专门安排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表面看是因为天不灭曹,卖给关羽一个顺水人情。实则是当着全军将士之面,挫挫关羽的锐气。

即使这样,关羽始终也没有认可诸葛亮。包括张飞在内,他们对孔明的用兵用计是服气的,但不服的是孔明的为人处世。孔明这人做事太过摆谱,让人感觉不爽快。所以关羽、张飞从不把他当成与自己一样的性情中人。事实上,后来关羽独守荆州中了吕蒙之计,结果刘封糜竺不救,感觉隐隐约约都有诸葛的影子。关羽丢失荆州之后,糜竺莫名其妙投降了吴国。按道理说,糜竺早年就跟随刘备,他是刘备的小舅子,没有理由投降的。或许其中有什么难言之隐也未可知。

诸葛亮来了之后,关羽、张飞始终跟这个丞相有些隔心。难道是因为武将天生轻视书生吗?不是这样的。因为之前徐庶来的时候,他和关张就能迅速融合到一起。

1.

徐庶跟诸葛亮的性格完全不一样,此人做事从来不拖泥带水,也没有任何铺垫过渡。而且,此人出山之后,连续打了一个漂亮的“连环三仗”。看诸葛亮打仗,给人感觉是什么?是沉重。每仗都要先运筹帷幄,正如后人对他的评价,每临大事有静心。这一静心,总给人一种大战来临的感觉。所以诸葛亮打仗的特点是“举轻若重”。无论大仗小仗,都要精打细算。

徐庶就不是这样了。他这个人是“举重若轻”。徐庶面对的敌人是曹仁李典。曹仁是曹操阵营中少有的文武兼备的将军。在樊城之战,被关羽水淹的情况下,还能死守,一直等来徐晃,最终打败当时威震华夏的汉寿亭候关羽。那么我们来看看徐庶是如何谈笑间让曹仁部队灰飞烟灭的。巧的是,主战场也是樊城。

第一仗,曹仁派吕旷、吕翔做为先锋前去厮杀。探马飞报玄德。玄德请徐庶商议。徐庶说:“既有敌兵,不可令其入境。可使关公引一军从左而出,以敌来军中路;张飞引一军从右而出,以敌来军后路;公自引赵云出兵前路相迎:敌可破矣。”我们看,徐庶安排的第一条原则,是“迎敌于境外”。跟敌人打仗不在自己的境内打,要在境外迎敌。结果这一仗简单又漂亮,赵云单挑了吕旷,张飞单挑了吕翔。

大家看,徐庶安排关张赵云迎敌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人有不服和牢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严格说起来,徐庶这个人不光能排兵布阵,而且是一个侠义之人。书中借程昱之口介绍,此人幼好学击剑;中平末年,尝为人报仇杀人,披发涂面而走,为吏所获;问其姓名不答,吏乃缚于车上,击鼓行于市,今市人识之,虽有识者不敢言,而同伴窃解救之。乃更姓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尝与司马徽谈论。

这段话说出了徐庶三个特点。一是为人侠义(为人报仇杀人),二是广积人脉(别人认识却不出卖他),三是水镜先生的朋友。这点他与诸葛亮、庞统等人是不一样的。诸葛亮与水镜先生应该是师生之谊,而徐庶与水镜先生是朋友之谊。

徐庶直来直去的性格非常对关张二人的心思。在见到刘备骑的卢马的时候,他马上说,此马妨主。刘备说,已经妨过了。于是诉说了马跃檀溪之事。徐庶接着说,这是救主不算。此马终将会妨一主。不如你找一个仇人,把此马让给他骑,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刘备顿时变色,说先生不教吾以正道。徐庶说,向闻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试耳。

至此,我们看出,徐庶做事非常痛快,基本上是行动上直扑主题,言辞上直来直去。很快,他对刘备的试探结束了。刘备拜他为军师。与诸葛亮三顾茅庐对刘备的试探相比,徐庶的试探简单直接,其实这体现了一种自信。要说诸葛亮倒不是不自信,他让诸葛亮三顾茅庐更多的是一种提高刘备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也就是说,诸葛亮有些太爱自己了。

那么徐庶在打赢与曹仁的第一仗之后,马上就开始准备第二仗。曹仁虽然轻敌,但他绝非酒囊饭袋之辈。第二仗,曹仁给徐庶摆了一个八门金锁阵。结果被徐庶窥破阵眼,破了此阵。紧接着,徐庶看到信风骤起,掐指一算,此为“敌军夜晚劫寨”之相。于是又开始安排与曹仁的第三仗。这一仗,看似简单,却是先用火攻,再用水攻,最后釜底抽薪派关羽取了樊城。至此,曹仁完败给徐庶。

2.

徐庶出山,没有任何排场依仗,没有任何豪言壮语,连环三仗干净利索地拿下了樊城。这其中徐庶自然是功不可没,不过关张赵云对徐庶的命令也是执行得不折不扣,这才保证了三仗漂亮完胜。对于徐庶之能,曹操阵营程昱这样说,徐庶之才,十倍于昱。所以后来曹操采取了卑鄙手段,通过劫持徐庶老母,赚徐庶来到曹营。

徐庶之所以主动为刘备效力,恰是因为刘备的仁义。而徐庶接到伪造的母亲书信的时候,去找刘备说明情况。当时孙乾密告刘备,徐庶对我们的情况了如指掌,不如不放他走,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刘备说: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由此看出,刘备此人的仁义,绝非装出来的。徐庶临走,来了一个走马荐诸葛。而且,他拿自己跟诸葛亮做了一个对比。他说,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

可以看出,徐庶此人非常谦虚。纵观诸葛一生,却并没有这样谦虚的话语。当然,诸葛亮也的确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是,正因为他的不谦虚,所以才导致周瑜三番五次要杀他。所以我们看,诸葛亮多次让自己置身险地,又多次凭自己的旷世大才让自己化险为夷。诸葛亮的一生经历,有时候又是蜀国经历的缩影。他在许多时候其实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比如说马谡失街亭。与其说是马谡的失误,不如说是诸葛亮调度的失误啊。如果没有失街亭,又如何会有空城计呢?甚至草船借箭,都是不得已逼出来的妙计。

所以诸葛亮与徐庶相比,徐庶是善于未雨绸缪,诸葛亮是善于绝处逢生。这是二人不一样的地方。

做为徐庶来说,他最后一次露面,就是在赤壁之战曹操的大营里。这次徐庶出场是道袍竹冠。他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这通话把凤雏庞统吓得不轻。一看是徐庶才算放了心。最终,他给徐庶出了一个主意,在火烧战船之前,徐庶逃离了战场,自此之后再无下落。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布兖州战败后几无立足之地,为什么刘备会选择收留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兖州时,吕布败给了兖州的上一任主人曹操,不得已之下四处寻求可以给自己一席之地的人请求投靠,结果却收到了很多人的拒绝,走投无路之下陈宫建议他投靠徐州刘备,而刘备对他的态度果然也不同于之前那些人,在正史中,在此之前的这两人是没有任何交集的,那么刘备为什么会收留一个从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呢?公元194年,曹

  • 周瑜和诸葛亮关系好么?两人到底是敌人还是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周瑜和诸葛亮两人唯一一次合作就是在赤壁之战上,不过当时要比名气还是周瑜更大一些,而且周瑜也是总指挥官算是击败曹魏的最大功臣。但是在演义里,周瑜和诸葛亮像是一对冤家,而且周瑜还说出了“既生瑜何生亮”这样的话。我们仔细想想,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完全是没有理由的一件事,当时诸葛亮也没战

  • 曹操杀死杨修用的是什么样的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有关于杨修之死的说法可谓众多,但是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应该是杨修仗着自己聪明,擅自发布意见,惹怒了曹操,以至于最终被曹操杀死。如果是这样,杨修又究竟表现出了怎样的智慧,以至于让曹操下令动手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杨修又做了什么,以至于让曹操动了杀他的心思?说到杨修,估计不少人都有点印象,就是那个恃才傲物

  • 关羽关二爷的历史地位是怎么一步步上升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关羽关二爷想必大家也都是清楚的,在三国时期其实他的名声只有忠义了,更多的时候别人看到他的就是狂妄,狂傲等等的,所以在这个时期,明间对于关羽的定义和崇拜那是没有的,但是反观现在关羽关二爷就成了财神了,而且关二爷的形象也还真的是好的爆炸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以前名不见经传的二爷怎么

  • 刘备年轻时候的生活真的是很悲惨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一想到刘备年轻时候,虽然算是贵族之后,但是却落魄到了卖草鞋为生的地步,不禁觉得他的生活应该很拮据很落魄。然而仔细了解那段时间刘备的经历和行踪,就会发现,他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让人觉得可怜。那么,年轻时期的刘备究竟过着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又和我们的想象相差多远呢?刘备虽然说祖上是贵族,但

  • 刘备有哪些优点?建立蜀国刘备有多大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蜀国人人都像是明星般的存在,唯独刘备最大的掌权者但好像没什么高光时刻。其实蜀国能建立起来,刘备才是最大的功臣,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刘备只是利用自己的皇室血脉招摇撞骗,但是刘备的仁义之心和想要匡扶汉室的理想却是真的。而且刘备的起点也是最低的,曹操和孙权算是正经的世家出身,刘备草根出生能干出这番成就已经相当

  •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只是因为诸葛亮的才华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刘备数次放低身价去请卧龙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是因为非常重视诸葛亮过人的才能,希望得到他的倾力相助。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仅仅凭借才能,不靠其他任何关系走天下的人,可以说是很少并且很难立足的。那么,刘备一定要去见诸葛亮到底是有着怎样深层次的原因呢?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可以说

  • 刘备在徐州的时候,为什么不收买陈宫、高顺和张辽从而架空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带在徐州的时候其实刘备是和吕布还有什么陈宫啊都是挨得非常非常近的,那么其实陈宫还有高顺和张辽等人其实都是超级厉害的角色,那么当时的刘备为什么不选择拉拢拉拢陈宫等人呢?还有其他的人呢?其实这个事情也还是有故事的,吕布到底能不能架空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对于这件事情小编想说的是,你说没有

  • 胡雪岩的后人都是什么现状?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胡雪岩其实很多网友也都知道这个人也算得上是在当时呼风唤雨的人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做到了二品官员,最为主要的就是经商的情况,多么有钱谁都不知道的,但是最后却也还是败了啊,但是胡雪岩的后人现在的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作为清代十大红顶商人(既从商又从政)之一,胡雪岩在临

  • 庶出的袁绍究竟有多努力才改变了自己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出身于东汉末年的大家族袁氏家族,听起来似乎是风光无限,很多人也认为他日后的成就离不开他身后的这个大家族。但事实并非如此,袁绍在袁家只是庶出,庶子和嫡子的身份地位和受到的待遇从出生开始就完全是两种,他连自己的弟弟袁术都不如,因为袁术是正经的嫡子。然而最终他做到的却是很多其他人做不到的,以他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