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植会失败,为什么说是被杨修坑了?

曹植会失败,为什么说是被杨修坑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986 更新时间:2024/1/24 6:57:53

三国时期的曹丕曹植兄弟,都是曹操可以选择的继承人,但是最终还是曹丕胜利了。回顾这一次的争斗,虽然曹操更喜爱曹植,“三曹”中也是曹植曹操两个人更为出名,但是曹丕和曹植却还是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条件,那就是他们身后辅佐帮助的人。失败一方的曹植身后有杨修,甚至可以说,曹植会失败,很大原因都是杨修。那么为什么要说,是杨修把曹植坑了呢?

其实曹丕和曹植争皇位,鹿死谁手,关键在背后的谋臣。曹植的谋臣杨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坑死了曹植,而曹丕的谋臣吴质则步步为营,帮助曹丕取得了胜利。

曹丕拥有先天的优势——年龄。曹操的长子原本是曹昂,但曹昂是个福大命不大的人,他年少时就因病去世了,而原本排行第二的曹丕一跃成为曹操幸存的“长子”。而曹植尽管是曹操第三子,但因为年龄排在曹丕之后,按古代君王立长不立贤的古训,曹丕已占得先机,成了名义上的“继承人”。

曹丕拥有内在的优势——作秀。曹植才华横溢,才高八斗,史书称帝为“性机警,多艺能,才藻敏赡”,他在文学上很高的造诣,往往能出口成章,比如著名的《七步诗》等等。这和同样喜欢文艺的曹操很“类己”,因此也很得曹操的宠爱。而曹丕显然没有曹植的才华,但他却拥有曹植无法比及的才情——作秀。具体体现在:矫情自饰、工于心计、圆滑狡诈。因此,两人直接PK战,论诗词文赋曹丕显然无法和曹植相提并论,但曹丕却能另辟蹊径,从政治角度找突破口。

比如说,有一次,曹操带兵出征时,曹植以长篇诗赋的形式作为送别礼,把父亲大夸特夸、大赞特赞了一番,令曹操笑逐颜开,欢心不已。而曹丕吟不出那么高水平的诗赋来,索性来了三缄其口,而是改作肢体动作来表达,他一脸忧伤,泪眼婆娑,装作一副生离死别的样子,这令曹操也眉头紧蹙,伤感不已。但事后,曹操却曹丕的诚心而感动不已,认为曹丕更忠于自己。

曹植的弱点主要体现在两个字上:任性。他就象个豪放派的诗人,放荡不羁,不拘小节,我行我素。也许是写诗的缘故,他还喜欢酗酒,而且还不懂得掩饰。据悉,在一次醉酒之后,曹植车马行至邺宫司马门,喝令守门者开门而出,而这个司马门可不是一般的门,是曹操出行的“专行通道”。事后,曹操认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很是生气,对曹植进行了诫勉谈话和严重警告处罚。这让其形象大受影响。

而曹丕弱点也很多,比如说好色,比如说残暴等,但他极善于隐藏自己,主要体现在两个字上:谨慎。特别是在太子争夺战白热时,他时时小心,处处警惕,唯恐被对手抓住半点小把柄,从而树立了良好的“老好人”形象。总之,懂得作秀的曹丕更能获得曹操的"芳心"。

曹丕拥有外在的优势——人脉关系。曹丕和曹植两人各自拥有各自的党派。曹植这边有荀彧、杨修、丁仪等超级牛人的支持,而曹丕这边有贾诩司马懿等超级谋士的支持,可以说旗鼓相当,势均力敌,但曹植坏就坏在杨修这个人身上,要知道杨修虽然拥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却也是个恃才放旷之人,往往喜欢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小聪明,这令曹操很是反感。

有一次,曹丕请吴质到家商量对策。谨慎的曹丕把吴质藏在车上的大簏里进入家中,结果正好被曹植的心腹杨修看见了。杨修于是马上向曹操打了小报告。曹操却来了个冷处理,没有派人去查。曹丕知道后,听从了吴质之谋,第二天又让人用大簏装绢到曹丕处,杨修以为吴用在里面,又向曹操打了个小报告。这引起了曹操的高度重视,于是马上派人去搜查,结果发现里面只有绢没有人,疑心重的曹操于是怀疑曹植有意陷害曹丕。后来,曹操处死杨修后,对曹植也同样冷漠了许多。而曹丕的拥蹙者却显得成熟稳重很多,为其出了不少谋献了不少计。可以说身边的参谋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左右了曹丕和曹植两人命运。

才艺固然重要,但器识更重要。换言之,性格和修养是决定性的因素。器量狭隘、性格浮躁、见识短浅的人即使才高八斗,在官场上也必然是失败者。如大才子曹植在文坛上傲视同侪,深得其父曹操的赏识和宠爱,离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但最终还是跑不过其兄曹丕,被曹丕捷足先登。究其原因,正是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饰”,被人抓住痛脚;而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扬长避短,赢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最终荣登太子之位。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丕是否真的心狠手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认为,在三国时期,曹操更喜爱文采斐然的曹植曹子建,最终却还是选择了另一个儿子曹丕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而曹丕继位之后,对自己的这个亲弟弟也曾想过下毒手,所以总是觉得曹丕心狠手辣,而曹植却是十分无辜。那么,这样的想法是否有些偏激呢?真实情况下,曹丕对曹植是什么样的,他们兄弟二人的感情如何呢?在权力

  • 历史上真有叫沈炼的锦衣卫么?沈炼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前几年大热的电影《绣春刀》让我们了解到了明朝的锦衣卫,主角沈炼也是迷倒了很多少女少男,其实沈炼在历史当中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就是明朝的锦衣卫。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沈炼竟然会是一个真人,这就非常有意思了,那真正的沈炼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次就给大家讲讲关羽沈炼的故事,还有他最后怎么样了,一起来看看吧。明

  • 刘邦为什么能吸引众多人才为他卖命?刘邦靠什么收买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一个平民出身,而且没有任何背景的人为什么能招揽这么多人才为他卖命打天下呢?可能和刘邦处境比较相似的人就是刘备,但是刘备好歹还能找到自己是皇室血脉的理由,刘邦有什么理由呢?其实有些人就是天生的领袖,靠自己的口才和精神就能带动起人群,刘邦可能就属于这样的人,能把自己的理想变成大家的理想也是独一无二的

  • 刘禅活了多少岁?他为何能活这么久安度晚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刘禅,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嘲笑是一个很傻的人,蜀国灭亡,刘禅投降魏国,被俘虏到了魏国之后,还传下来一个“乐不思蜀”的典故,在魏国生活得太好,以至于完全不思念自己的故国,刘备如果能知道这件事情,不知道心里会怎么想?可就是这样一个傻里傻气的人,却能够在魏国安然无恙地度过自己

  • 曹植为什没有成为储君?他是否原本就没有争斗的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曹植与曹丕是曹操的两个儿子,也都是很优秀的儿子,相比之下,其实曹操心里应该更喜欢的是曹植,曹植文采斐然,而且恣意潇洒的样子很得曹操的欣赏。但是我们知道,最终曹植还是败给了哥哥曹丕,曹操将王位传给了作品而不是曹植。为什么曹植会失败?究竟是他争不过曹丕,还是本身就没有相争的意思?曹植广为流传的

  • 司马懿能从曹家手中夺权只是巧合?司马家为什么能成三国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谁也没想到三国的最终霸主竟然会是司马家。其实仔细看看司马懿的一生,从刚开始装病都不愿意入仕,到最后发动事变从曹家手中成功夺权,感觉司马懿的一生也是非常传奇而且幸运。不能说司马懿这个人没有野心,但是司马懿的野心是从当官那天开始逐渐膨胀起来的,中间有主动也有被动,但最后都是往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不过

  • 蜀汉灭亡以后,刘禅是怎样度过自己的余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后期魏国攻打蜀国,刘禅选择投降,并没有拼死抵抗。蜀汉灭亡以后,作为亡国之君的刘禅,被司马昭养在魏国,想必生活条件不会很差,著名的“乐不思蜀”的典故也由此而来。但是毕竟是在司马昭眼皮底下,司马昭的为人很多人都知道,刘禅是如何能够在司马昭眼下生活过来的?他的余生又是怎样度过的

  • 秦始皇有哪些知名作品么?秦始皇的文化水平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能完成统一六国的伟业,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不过秦始皇的口碑并没有那么的好。因为秦始皇统一后推出了很多暴政,导致很多百姓和官员都不满,最著名的肯定就是焚书坑儒了,也是一种反文化的表现。那秦始皇的文化水平又是怎么样的呢?其实古代人均识字率一直都不是很高,读书这条路选择的人根本就不多,因为就算你读

  • 刘备的儿子刘禅为何叫做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是三国时期的蜀后主,也就是刘备的儿子,他在人们的印象当中,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无能、无才、无用的形象,常被人称作扶不起的阿斗。而这个“阿斗”,就是他的乳名,以至于到了现在,人们只要一说“阿斗”,就包含着嘲笑的意思。但是,如果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去看阿斗这

  • 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刘禅被说成一个白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一直以来,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禅都是一个“无能”的形象,很多人笑他像一个傻子一般,却偏偏当了皇帝,也有人不明白为什么刘备要选择这么一个儿子来继承自己的帝位,一笑就是这么多年。但是,毕竟这样的形象是出现在《三国演义》中的,这就已经让这个形象的真实性打上了一个问号,那么,为什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