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的亲戚都是些什么人?诸葛亮为什么偏要选择最弱的刘备?

诸葛亮的亲戚都是些什么人?诸葛亮为什么偏要选择最弱的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503 更新时间:2024/1/23 16:48:55

按照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展现的才华来看,应该是曹操和孙权等人热力追捧才对,为什么诸葛亮却选择了一位最弱的刘备呢?可能诸葛亮是不想和自己的兄弟们同效一主吧。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三兄弟分别效力了不同的三个国家,基本上没什么亲情可言大家都各司其主。而诸葛亮的亲戚其实也不可小觑,很多都是大人才,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可谓是真正的传奇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最令大家熟知的诸葛亮吧!

诸葛亮何许人也?《三国演义》中的曹魏众将,骂他是“村夫”,这大抵并不错。

他虽然出身于琅琊世家的豪门,但连遭丧乱,颠沛流离,躬耕于异乡:二十七岁时依旧无官半职,确实只是一个“村夫”。

这一年,他一无所有地出山,辅佐的刘备,亦是一个不名一文的潦倒军阀,空顶着不值钱的汉室宗亲头衔,年近半百,仅有立锥之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村夫,却又在历史上留下堪称光辉的一页。

自出山之后,诸葛亮与刘备君臣相佐,短短数年,夺取荆州、益州,三分天下。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担任蜀相十余年,实际上成为蜀汉的“一把手”。

诸葛亮执政十余年,并未给蜀汉扩充多少土地:他死后约三十年,蜀汉就被曹魏所灭。

诸葛亮守护的政权,谈不上“进步”“强盛”,即昙花一现。

从这一个层次说,诸葛亮也不过是某个偏安势力的不成功执政者罢了。

以中国历史之悠久,在功业上能与诸葛亮并肩或者凌驾其之上的,岂不车载斗量?

然而,稀奇的是,随着诸葛亮之死,以及蜀汉之亡,他的历史地位反而节节攀升,以至于被捧为集中华民族智慧、忠诚、军事艺术和多种美德于一身的典型人物。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正是汉室将亡,群雄并起之时。有力者为王,将江山和百姓都当作筹码,彼此争伐不休。

然而,在这样的一个铁血时代里,道德、正统的力量依然存在。

不管今人如何嗤之以鼻,终究有那么一批人,为之奋斗到最后一息。

诸葛亮便是这样一批人中的代表。

2

大致讲完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关于诸葛亮一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吧。

荆州地区有帮权贵大佬,最大的霸王,自然是荆州牧(相当于省长兼军区司令员)刘表

不过,刘表虽然贵为汉室宗亲,他毕竟是“外来户”。荆州真正的地头蛇,当地的豪门,其中以蔡氏、蒯氏最为霸道。

当初刘表接受任命,单身到荆州上任,就是在蔡瑁、蒯越、蒯良这些人帮助下镇压了不肯服从的豪强,一举拿下荆州。

用现在的话说,蔡氏、蒯氏是和刘表一同打过枪的战友。刘表发达了,他们自然也权势在握,作威作福。

蔡家的当家人蔡瑁,小时候和曹操是哥们儿。

他的姑姑嫁给了太尉张温,妹妹则是刘表的后妻蔡夫人,蔡瑁也就成了州牧的大舅子。

后来,蔡瑁的侄女又嫁给刘表的次子刘琮,亲上加亲。蔡瑁本人又和刘表的外甥张允往来密切。

这么内外勾结,加上刘表年老多病,蔡瑁俨然是荆州地区不折不扣的“二大王”。

就连刘表的长子刘琦,都在蔡瑁、蔡夫人的陷害下吃了不少亏。

蒯氏的当家人蒯越,据说祖上是韩信的谋士蒯通。他的地位不如蔡瑁那样显赫,但也是名权颇重。

3

诸葛亮一家子从山东搬到荆州一带,当然要与这些豪门名士搞好关系。

怎么搞好?结婚。门当户对的婚姻,是连接家族关系的一条很实在的路径。

于是,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实权派蒯越的侄儿蒯祺。

诸葛亮的二姐,则嫁给了隐林领袖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

和这两家攀上亲,诸葛亮家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

接下来,第三桩婚姻来了。

名士圈子里的一位长者黄承彦,直接了当对诺葛亮说:“老弟,听说你准备找老婆了。我有个女儿,黑脸膛,黄头发,很丑陋,但是学问很好,跟你正般配,不知你意下如何?”

诸葛亮一口答应,随即把这位丑媳妇娶回了家。黄夫人的名字史书无记载,民间通常叫她黄月英

此事在当地顿时成为人民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纷纷笑娶了丑妻的诸葛亮,还编了歌谣来传唱。诸葛亮却怡然自得。

4

关于这桩婚事,后世大致有两个说法。

一说诸葛亮娶丑女,主要是为了攀高枝。

因为黄承彦的老婆就是蔡瑁和蔡夫人的姐姐。换言之,刘表是黄月英的姨父。

诸葛亮娶了丑女,就和蔡瑁、刘表搭上亲戚关系,对个人地位和发展大有好处。

诸葛亮为了功名权位娶了丑妻,苦水只能往肚里咽。

一说诸葛亮娶妻就是“娶贤不娶色” ,看重的就是黄夫人的才德兼备。

他本人既有远大志向,得到黄月英这位贤内助自然大有裨益,并非是贪慕权势,他后来也并未借助刘表、蔡瑁的亲戚关系在荆州谋个一官半职。

两种说法真伪如何,后人已不得而知。

按诸葛亮在隆中乃至一生的表现看,他自然不是趋炎附势之徒:但他与黄月英的婚姻,客观上必然能带来人脉上的好处,这也无可否认。

其实,今人在谈婚论嫁时,也必然要综合考虑对方相貌、能力、性格以及家庭背景等。

若是因此就把朋友的婚姻命名为“色相婚姻”、“政治婚姻”、“金钱婚姻” ,怕是要挨揍的。

古人结婚,就是娶个门当户对的妻子,完成繁衍家族的使命,顺便求色得色,求贤得贤。

“诸葛亮到底图什么”的争议,其实是今人试图把诸葛亮贴上高尚或者卑鄙的标签。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参每日不务正业花天酒地,为什么还能治理好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萧规曹随”这个词,讲的是西汉时期的两位丞相,萧何和曹参。萧何死后,曹参作为他的接班人,一直按照他的规矩来办事,看起来似乎很像是墨守成规,但是如果了解其中的故事,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曹参作为丞相,上任之后,却整日花天酒地不务正业,别人来劝他,他还劝别人喝酒,完全一副贪图享乐

  • 姜维有多厉害?只可惜生不逢时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死后,后期的蜀汉可以说大部分都是靠着姜维在撑着了,他继承诸葛亮没有完成的北伐事业,只可惜自己拿不到大队兵马,但是仅仅靠着不到万人的军队,也能挫败曹魏大军,他的领兵打仗的能力可想而知。但是很可惜,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理解他,再加上他的身份很特殊,是曹魏投降而来的将领,就更不可能有机会施展了。那么,姜

  • 在刘邦的团队里,萧何到底负责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秦末汉初时,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一代霸王项羽,取得民心,不单单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的团队同样至关重要。这其中就不得不提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三个人了。但是,韩信被称为兵仙,善于用兵打仗,张良被称为谋圣,善于计谋取胜,似乎萧何并没有什么长处,他的知名度也没有另外两位要高,那么他为什么还能与他们并列

  • 萧何最初是刘邦的领导,为什么后来却为刘邦做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刘邦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他只是一个泗水亭长,虽然大小也算是个官职,可是说出去确实没有那么好听。而在那个时候,萧何的官职要比刘邦更高一些,可以说萧何是刘邦的领导,刘邦只是萧何的手下,但是为什么在后来,萧何却心甘情愿给刘邦当了手下,让刘邦作为领导?刘邦是有什么样的萧何比不了的能力吗?萧何

  • "国士无双"出自哪里?是萧何用来形容谁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国士无双”这个词,很多人都曾经听到过,意思就是说,一个国家里唯一的那个,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人物。这个词可以说是将人放在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上,让人不得不重视起来。这个词最早的时候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是西汉相国萧何说的一个词,用来形容另外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是否担得

  • 一诺千金的季布,到底有多守信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守信用,一直是人们提倡的一项优良的品质,但是在我们身边,不守信用的事情却是时常发生,说到做到真的成了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但是在古代,人们对这件事情是非常看重的,就比如“一诺千金”的季布,他的一个承诺,甚至比黄金都要珍贵。那么,这样一个无比守信的人,究竟做到了怎样的地步呢?

  • 东吴四大都督中,鲁肃有什么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三股势力鼎足而立,而要说三方的人才,那就不得不提曹魏的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以及东吴的四大都督。前两个知名度都很高了,至于东吴四大都督,这四个人就是周瑜、吕蒙、陆逊、鲁肃。而在这其中,前三个人可以说功绩都是众所周知的,唯独第四个人鲁肃,似乎很少听到他有什么功绩啊?那么,鲁肃在东吴,究竟

  • 亡国之君未必都是昏庸无能,盘点三位有抱负理想的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王朝总是不断在更迭,没有一个帝国能绵延千秋万代。因此总有那么几个倒霉皇帝,最终被新任统治者赶下皇位。在我们的印象中,那些亡国之君都是昏庸无能的代名词,如果自己贤明有才怎么会国破家亡。其实不然,国家的更迭是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末代皇帝并非昏庸无能,反而是有能力和才干的。下面小编就

  • 如果王昭君没有远嫁,她的境况会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昭君出塞的故事,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因为画师没有画出昭君的真实容貌,才有了后来远嫁匈奴的故事。很多人都很关心王昭君嫁到匈奴之后的情况,但是一听到先后嫁了祖孙三代人,顿时就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但是这都是匈奴的习俗,凭借昭君一个人,她又能改变什么呢?但是,如果当初昭君没有被选中,而是留在了皇宫里,她又

  • 活得久也是优势,盘点三国那些长寿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整个三国,可谓是人才济济,各种文臣武将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因此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想要出人头地可是非常困难的。可是人们都想建功立业,出人头地,那怎么办呢?一个字“熬”,活得久也是优势啊,只要等到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都逝世了,你也就上位了,虽说这个办法看上去不怎么靠谱,但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