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彧是忠于汉室还是忠心曹操?

荀彧是忠于汉室还是忠心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8 更新时间:2024/2/13 19:23:21

三国时期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却因为曹操称霸天下的野心而选择了背弃他,最终被赐死。很多人在惋惜这样一位名士的陨落的同时,也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荀彧的目的不是曹操的目的,他想要保护汉室,那么为什么没有去选择刘备,而是选了曹操,最终又落得这样的结果?也有人在思考,荀彧到底忠心的是什么?到底是汉室还是曹操?如果都不是,那么又会是什么呢?

今日所讨论的历史上人物向来都是被世人两极而论,正所谓有所成也有所不成。历史上对于荀彧的评价无非是集中在两点:他是汉室忠臣还是曹操党羽?然而这两种说法又都有论点支撑。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荀彧,看看他到底一个怎样的人。

荀彧一生的轨迹与党锢之祸有极大的关联,必须了解党锢之祸,才能真正了解荀彧以及颍川荀氏的处世之道,乃至汉魏之间士风的转轨。荀彧的拯救天下之志优先于士大夫的阶级认同,所以他舍弃了士大夫领袖袁绍 ,投奔了有志澄清天下,手段又较袁绍为高的曹操。

有“王佐之才”的荀彧,选中了“有命世之才”的曹操,遂组成了一对黄金组合。不论是主张拥戴汉献帝,还是推荐大批名士为曹操所用,又或者官渡之战与曹操同心协力,以弱胜强,击败最大的敌人袁绍,都是为了“拯救天下”的目的。这过程中,曹操与荀彧也相处融洽,曹操给汉献帝的奏表中,对荀彧的赞美之词连篇累牍,细读其文,可以看出不完全是应付公事,其中颇有真心的欣赏。

二人关系的转折点出现在赤壁之战。曹操以垂暮之年,操全胜之局,而惨败于孙刘联军之手,数十年积聚的战船,一部分被孙刘联军烧毁,一部分害怕被敌人所得自己烧毁,没有了水军,可以说在有生之年没有了吞并江东的希望。对于汉室中的刘家人,荀彧并不在意,但汉朝的名分是曹操统一天下,更新政治的重要保障。而曹操试图篡汉,说明他不再以统一天下、拯救乱世为己任,他违背了年轻时的初衷,也违背了与荀彧共事的基础。

所以荀彧要反对曹操即魏公之位,而曹操也知道荀彧不可能屈服,决定逼迫荀彧自尽。

所以,荀彧既不是汉室忠臣,也不是曹操党羽,他的志向是拯救天下。汉室的名分有助于拯救天下,所以他扶持汉室;曹操的能力有助于拯救天下,所以他辅佐曹操。汉室要杀曹操,他不能同意;曹操要篡汉朝,他也不能同意。

所以他的悲剧结局几乎是注定的。他虽然不能算纯粹的汉朝忠臣,却不愧为志存天下的 仁人君子 。所以死后数十年,仍被后人怀念,司马懿就曾说:“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后人对荀彧的为人处世颇多议论,有时各执一端。

唐代大诗人杜牧评价:

“荀文若为操画策取兖州,比之高、光不弃关中、河内;官渡不令还许,比之楚、汉成皋。……及事就功毕,欲邀名于汉代,委身之道,可以为忠乎?”因为荀彧的目的是拯救天下,对汉朝并不怎么真心尊敬,所以在私人场合说一些僭越的话,比如把曹操比作汉高祖 、 汉光武帝 ,跟他的处事逻辑并不矛盾,并不能证明他支持曹操篡汉。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反驳杜牧:

“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然则荀彧舍魏武将谁事哉!……。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荀彧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为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管仲不死子纠而荀彧死汉室,其仁复居管仲之先矣!”

这是把荀彧拯救天下的志向等同于忠心汉室了。实际上两者可以分开,荀彧在拯救天下的同时不一定要忠于汉室。

可惜对于荀彧反对曹操即位魏公的原因,分析上太倾向于道德,对荀彧整体的人生轨迹有所忽视。无论如何,在强权的威胁之下,荀彧敢于挺身而出,对权势者说不,无愧于士人风骨,无愧于贤士之名,也无愧于人杰辈出的颍川荀氏!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正的陈友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陈友谅就不得不说他这个人,有的人说他还是很厉害的,虽然最后还是败给了朱元璋了,但是其实大家仔细的分析会发现,这个陈友谅真的不简单的,那么有的人其实是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么在正史中陈友谅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元末的时候群雄并起,各种英雄豪杰都建立起自己的

  • 这些三国名将遗言都说了些什么?蜀国将领尽显忠诚本色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看了三国可能会发现,蜀国的将领一般都是最忠诚的,背叛蜀国的人很少,魏延还是被冤枉致死也是很无奈。所以蜀国的将领死前遗言都是尽显忠诚本色,宁死不屈。所以在三国里罗贯中才把这种精神放入蜀国中,虽然他们是三国里最弱的也是最先灭亡的国家,但并不影响这种精神的传达。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几位三国名将的遗言,来

  • 荀彧是不是真的必须死呢?他的死真的有必要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在惋惜,曹操身边的荀彧的死,他忠于汉室,在发觉曹操的野心越来越大的时候,选择了与曹操决裂,一心想要维护自己最初的追求,也是对曹操的失望。荀彧可以说最终还是死在曹操的手上的,然而,如果我们反过来想,曹操是否真的有杀死荀彧的必要呢?荀彧的死给他带来了什么,荀彧的死真的是必须的吗?荀彧,我们都认为

  • 元朝皇帝元文宗图帖睦尔简介元文宗最喜欢文教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当时元朝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皇帝天顺帝死后,由元文宗继位,当时的元文宗上位后,大肆的修改国家的各种条例,使元朝的经济有了较大的转变,元文宗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样,他非常喜欢文教,在位期间非常重视文化的发展,不过,当时所有的大权全部都在元文宗手中,还是有着很大的弊端的,后来的元文宗大肆的推行佛教,花钱修筑禅

  • 在位仅一个月的元朝皇帝天顺帝阿速吉八个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之前我们说到了元朝史上非常奇怪的一位皇帝泰定帝,泰定帝在位期间,全国上下灾难不断,当时的人们生活非常困苦,不仅是这样,其实,当时的元朝已经有了衰败的迹象了,从元英宗宫廷政变被刺杀就已经说明,元朝开始在衰败。那么,泰定帝死后,元朝一直没有皇子上位,后来,天顺帝上位后仅一个月就失踪了,这也成为当时一个很

  • 为什么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位期间灾难连连?泰定帝是怎么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元朝,话说,当时元朝时期,努尔哈赤消灭了很多的战乱后,平定中原,建立了大蒙古国,还没有等到元朝统一的那一天,便驾崩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皇帝是元朝时期的第六位皇帝,泰定帝,说到泰定帝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那就事泰定帝在位的5年间,接连发生了很多的气象灾难,使得当时的老百姓苦

  • 元英宗硕德八剌个人生平介绍元英宗皇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之前我们说到元朝时期的元仁宗死一位典型的明君,元仁宗在位期间,元朝的经济达到了极盛的局面,当时的人们非常富裕,社会安定,一片和谐场景。当然了,元仁宗晚期因为好大喜功,也是奠定了元朝由盛转衰。当时,元仁宗死后皇位传给了宋英宗。元英宗上位后,大家推行变法,元英宗和元仁宗一样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元英宗大

  • 潘仁美到底是不是奸臣?真实的潘仁美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看了杨家将的影视剧,就对潘仁美这号人物感到很厌恶,觉得潘仁美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陷害忠良。不过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这个人物,潘仁美的原型是宋朝的大将潘美,而潘美也并不是什么大奸臣。只是在杨家将的小说里,把潘美塑造成了一位大反派,进行贬低。那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潘美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说起

  • 元仁宗在位期间有哪些贡献?元仁宗推行以儒治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每一个朝代都有最兴盛的时候,也是衰落的时候,历史就是一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故事,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元朝,说到元朝,小编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元朝之前是宋朝,在那个朝代,总是有战争,因为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很多小的地方便实行分裂搞独立,于是,自己偷偷壮大想自己称帝。但是的元朝灭掉了宋朝后,成

  • 元武宗海山皇帝在元朝有哪些战功?元武宗是一位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今天来说说元朝史上的第三位皇帝,据说元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元武宗,元武宗可以说是当时真真正正的一位明君,在元朝的历史上,付出了不少的贡献,当时元武宗很有自己的头脑,在位期间,积极完善用人制度,没有加大对老百姓的剥削,所以但是的社会是国富民安,一切太平,在元武宗在位期间,战乱也少了很多,元武宗对后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