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子离婚是真的吗?孔子是怎样看待女人的?

孔子离婚是真的吗?孔子是怎样看待女人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21 更新时间:2024/1/5 3:07:44

说到孔子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孔子是中国史上著名的人物,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们从上学开始便接受儒学经典,学习孔子的相关文化知识,小编也是看到最近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孔子离婚是真的吗?古时候的孔子又是怎样看待女人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圣人,也是有自己的家庭生活的,比如孔子。

子贡开始,孔子就被称为“圣人”。历史越是往后靠,圣人的思想传播越来越广,而圣人的私生活,细节则越是模糊。自宋代以来,《论语》确定了作为儒学核心经典的地位。可是,这部经典却丝毫没有谈论到孔子的夫人,《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没有详细的记载。给人的印象是孔子一直独来独往,除了儿子伯鱼偶尔友情客串一下之外,他的家庭似乎是残缺的。可是,孔子的夫人究竟是谁?为何在《论语》中,却没有一字提到她呢?

受不了女人太“腻”太“粘”

原始儒家文献《礼记·檀弓上》曾记载说,“伯鱼之母死”,唐代孔颖达正义解释:“时伯鱼母出,父在”。伯鱼是孔子的独生子,《论语》曾记载孔子教导伯鱼要学习《诗》和《礼》。伯鱼的母亲,自然就是孔子的夫人了。通过这条珍贵的古代文献,我们才得知,原来孔子还活着的时候,他的夫人已经“出”了。什么叫“出”呢?古汉语中有“七出之条”的说法,也就是和配偶离异。这就意味着,孔子是离过婚的,而他的儿子伯鱼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从小跟着爸爸一起长大。了解到这一点,《论语》中没有提到孔子夫人也就不难理解了。

实际上,《论语》中也有一点蛛丝马迹,透露了孔子婚姻生活的质量。《论语·阳货》中,孔子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叫:“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在这句名言中,孔子将女人与小人归为一类,并抱怨到:和女人走近了,女人就不讲规矩,远离女人一点吧,她又成了怨妇。正如李泽厚的说法,孔子对女人性格的这种描述,其实还是蛮准确的。

《论语·乡党》中记载,孔子是一个严肃的人,从吃饭到睡觉、穿衣、行礼、走路都严格按照绅士风度要求自己。那么,这样一个严肃的绅士,自然受不了女人太“腻”,太“粘”。孔子对女人的这个印象,当然也来自于婚姻生活的经历。看来,这位夫人当年很可能是孔子的一块“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离得近了吧,就经常“粘”人并且“不逊”,拿孔子开一些亲昵的玩笑。可是离得远了吧,又抱怨孔子不讲情谊,哭哭啼啼。如此一来,久而久之,再加上孔子后来忙于政治,最后还周游列国,离家远行,家庭矛盾自然上升,最终导致了离婚。

由此看来,孔子的婚姻生活确实算不上幸福。那么,这位与他离婚的太太究竟是谁呢?《孔子家语·本姓》记载:“(孔子)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岁而生伯鱼。”看来,孔子十九岁时就娶了这位太太,她来自孔子祖籍地宋国的“亓官氏”,一年之后,生下了儿子伯鱼。也正是这位亓官夫人,最后与孔子离婚。当然了,李零先生根据《礼器碑》和唐代《孔子家语》的内容,认为孔子的太太“亓官氏”应当作“并官氏”。那我们就按照李零先生的观点,将孔子的太太称为“并官氏”。

孔子有离婚经历,显示出早期儒家对男女婚姻持较为宽松的态度。晚清谭嗣同对孔子离婚的经历有一个解读:“夫妇者,嗣为兄弟,可合可离,故孔氏不讳出妻,夫妇朋友也。”(《仁学》)谭嗣同高度赞扬早期儒学而批评清朝理学和礼教,实际上正是看到了早期儒家持有一种较为宽松、人性的态度。在他看来,先秦儒家所理解的夫妻关系应该像朋友那样轻松和平等要是咱俩合不来,“分开就分开”。

孔子儿媳再嫁,孙子也曾离异

早期儒家对夫妻关系的“理解之同情”,也体现在孔子允许儿媳妇再嫁这一点上。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子思之母死于卫”,汉儒郑玄注:“伯鱼卒,其妻嫁于卫”。子思是伯鱼的儿子,也就是孔子的孙儿。伯鱼早死,他死后其妻并没有树立贞节牌坊,而是自然地改嫁到卫国。伯鱼死于公元前483年,这一年孔子六十九岁。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早逝,孔子自然悲切,但他却没有因为疼爱儿子而阻止儿媳妇再嫁,显示出一种通达的气象。这一点也正如孔子离婚那样,自然而然,毫不造作,丝毫没有明清两朝道学家的虚伪气息。

孔子的孙儿子思,父亲死后之后母亲又再嫁,心中留下了一些伤痕。根据儒家原始文献记载,他也曾有过离婚经历。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郑玄注:“子上,孔子曾孙,子思伋之子,名白,其母出”。由此可知,孔子的曾孙子上,他的妈妈也曾经与他的爸爸子思离婚。

这样看来,孔子本人有过离婚经历,儿媳改嫁,孙子也离过婚。可是,文献并没有记载子思离婚的原因是什么,只能根据文献推测。

《檀弓上》说,子思在离异的妻子死后,告诉儿子子上,这个女人作为我妻子,也是我儿子的母亲,但她现在不是我的妻子,也就不能算儿子的母亲,因此我儿子不必为她行丧母之礼。在对待离婚问题上,子思显得没有孔子豁达,对前妻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怨气。不知这源于自己母亲改嫁的记忆,还是和前妻感情不和。但无论怎样猜测,孔子一家祖孙三人,都有过离婚或再嫁的经历,确实显示出早期儒家对男女和婚姻上较为豁达的态度。

饮食男女乃人之大欲

早期儒家认为,男女之间正常的欲望是完全符合自然法则的。《礼记·礼运》一篇,李学勤先生认为属于孔子弟子子游一派,当然很能代表早期儒家的观点。《礼记·礼运》中强调“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明确承认了人的正常欲望符合自然法则。《礼记·内则》中甚至提出:“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也就是说,即使你的太太老了,但只要还不到五十岁,就应该照顾到她的性要求。这一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孔子离婚,以及允许儿媳改嫁是有帮助的。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也承认男女之欲为自然。《孟子·万章上》:“好色,人之所欲”,《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孟子·梁惠王下》中还希望“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这种对待男女问题上的豁达态度,正是能够接受自由离婚的基础。

实际上,根据江晓原先生的说法,早期儒家除了自由离婚和改嫁之外,甚至还提出过类似于现代“试婚”的观点。《礼记·曾子问》中记载,新婚妻子三个月后才到男子家庙去拜见祖先,如果三个月之内双方不和谐,这婚姻仍可取消(江晓原:《云雨:性张力下的中国人》)。这种对待婚姻的态度,是清朝道学家所不敢想象的。

正因为早期儒家对人性有一种通达的认识,在离婚、改嫁等问题上都从容自然,因此在以追求复兴早期儒家精神为目标的宋代,这一态度遥接先秦,对妇女离婚持自然而宽容的态度。

例如,在大儒范仲淹制定的义庄规定中,明确提出,如果自己家族的妇女离婚后要再嫁,家族就支援她二十贯钱,而如果是本家族男子要再娶,家族就不给钱。可知,宋代的儒家不但允许妇女再嫁,还愿意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对于男子的再娶,经济上则不持鼓励态度,这恰恰是对弱者的保护。因为离婚后的妇女,处于弱势地位,更需要资助。

孔门一家祖孙三人离婚和改嫁的故事,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了解这一背景,不但有助于理解早期儒家对待男女婚姻的通达,更有助于理解《论语》中核心价值之一的“恕”道,也有助于理解早期儒学的人性观念。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庞统和诸葛亮齐名,刘备为什么只重视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凤雏庞统和卧龙诸葛亮齐名,但是刘备为了诸葛亮能三顾茅庐,为什么刘备就是偏爱诸葛亮呢?虽然诸葛亮和庞统齐名,但是论名气还是诸葛亮要大一些,毕竟诸葛亮年少成名。庞统其实也帮助了刘备很多,就是意外死亡让庞统的舞台戛然而止,如果庞统能多活几年说不定能有更大的成就,而且蜀国后期正是缺人才的时候。公元207年,

  • 诸葛亮祁山战役为什么会失败?马谡只是出来背锅的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祁山之战的失败直接把北伐上升到炼狱级别,其实诸葛亮是一位非常小心谨慎的人,为什么祁山会败的这么简单呢?可能我们都觉得失败的原因出在马谡身上,没有听令诸葛亮擅自行动让魏军断了水源,是一个军事上非常低级的错误。不过抛开这点,其实蜀军的胜算也不大,没有集中兵力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失误。诸葛亮精心准备了数

  • 三国赵云怎么死的正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赵云想必大家都非常的清楚了还真的是三国时期里面的超级明星了,拿现在的话来说的话,那就是超级明星了,最近很多网友都在说了,关于赵云的死有很多种说法,那么赵云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而且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是怎么死,现实中的赵云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跟随小编就一起来揭秘看看!首先我们来看看在三国演义赵云怎么死

  • 岳飞是被谁杀死的,岳飞死亡原因是自己的性格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是一位名将,他的事迹大家都很清楚,最后的结局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令人惋惜,也令人痛恨奸臣,但是实际上,如果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其实岳飞的死亡是必然的,和大多人的想法格格不入,最后只能被排挤,不懂得收敛自己。在公元一千一百四十二年十二月的时候,宋高宗判岳飞死刑,并且,处死了岳飞的儿子岳云。据传言说,在

  • 宇宙大将军是谁,侯景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真没有想到在我国的历史上竟然也有这么牛逼和浮夸的称号,可能当时觉得挺厉害的吧,不过我们还是来介绍一些这位牛逼哄哄的人物,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当然最后下场不怎么好,而且死法有点过分,大家来了解一下吧。一直以为“宇宙大将军”这等威风霸气的称号只能是某邻国的专利,没想到我国历史上竟

  • 吕布覆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陈登父子才是关键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很多三国迷都很痴迷吕布,加上很多影视作品或者二次元作品把吕布打造成了一名战神形象。虽然吕布是三姓家奴,但抛开这一点吕布的一生也算是坎坷,可能对于他来说才是被命运摆布的那个人。吕布要说还是败在了曹操的手下,不过这里面的关键人物是当时和吕布不和的陈登父子,俗话说敌人的朋友就是朋友,三国里经常上演这样

  • 武则天晚年为何宠幸男侍?真正原因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武则天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不陌生了,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皇帝,对于武则天有的小编看到最近有不少的人也是议论纷纷,有的人说武则天的功大于过。有的也是说武则天太残暴。那么,小编今天也是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消息,那就是武则天晚年为何宠幸男侍呢?具体的原因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 赵云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赵云怎么死的这个话题其实还是蛮有说法和说头的,最近很多网友也都说了其实赵云的死好像也还是能有很多的地方能去研究的,那么也有人问了,赵云的死到底要怎么去看呢,赵云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长坂坡是赵云最引以为豪的一场战役。话说当日曹纯率数千轻骑精兵,一路风驰电掣追上刘备大军

  • 顺治皇帝为什么23岁就有8个儿子?顺治皇帝多大结的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皇帝是清朝第三个皇帝,但是在23岁的时候就因为染疾驾崩了。不过仅有23岁的顺治帝却已经有了8个儿子7个女儿,很多人也是好奇才23岁的顺治皇帝为什么就已经有这么多孩子了,顺治皇帝到底是几岁结婚的呢?其实在古代早结婚早生子的现象还是挺常见的,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顺治皇帝的一生,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先

  • 历史上如果没有慈禧清朝又会是怎样是灭亡还是繁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慈禧太后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是知道的,慈溪太后是清朝的,在当时腐朽落后的清朝,慈禧太后为了自救丢下了当时的清政府不管了,同时,也是让人们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小编看到有人在议论如果当时的清政府没有慈禧太后又会是怎样呢?是灭亡还是繁荣呢?具体的小编也是整理了一番,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历史